蒋乃华 就业选择对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差异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3-10-26 23: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就业选择对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差异的影响

——来自江苏的经验证据?

蒋乃华 黄春燕

(扬州大学 经济学院)

摘要: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具有区域差异性、农业贡献递减性和工资性来源主导性等基本特征。就业选择对收入区域差异影响的分析表明,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收入效应单调递增,不同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收入效应各异,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收入效应为正。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应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推动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细化劳动力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拓展人力资本投资渠道,提升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水平;加大政府引导干预力度,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就业选择;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区域差距;江苏

经历了长期持续的缓慢增长,我国农民收入在近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反弹,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农民收入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原因也相当复杂。现有研究主要遵循二种思路:第一种的特点是从制度决定的视角进行规范性分析,认为以现行的户籍和土地制度为代表的“市场扭曲”导致农业生产资源配置难以实现优化组合,从而构成农民收入问题的本质原因(柯炳生,

[1]

2005);另一种则试图从收入决定与收入分配的角度找出收入差距的来源,认为教育等公

[2]

共产品投入不足是农民收入增长不足的主要原因(邹薇 张芬,2006)。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以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省为例,运用2005年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综合分析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异的现状,并试图从就业的角度找出影响农户家庭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样本选择涉及11个县(区),每区100个农户,其中苏南200户,苏中500户,苏北400户。

一、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及其来源

农民纯收入根据来源大体可以划分为四类: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江苏省农调局调查表明,1995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56.9元,2004年为4753.9元,年增长率达7.6%,略高于7. 1%的增长速度全国调查结果显示。根据2005年的住户调查资料,江苏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距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收入差距的区域性

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动具有明显的俱乐部特征,以东、中、西三个地带为主要代表的区域经济在发展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区内一致性和区间相异性(蒋乃

[3]

华,2001),而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轨迹上又存在可观测的区内收敛性和区间发散性。苏南、苏中和苏北具有明显的梯度发展特征,可以近似地模拟并反映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差异。表1显示,苏南、苏中和苏北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639.4元、5229.7元和3822.0元,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呈梯度递减趋势。

进一步地,可以考察区域内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在这里,我们选用了变异系数这一测 ?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05JA790067)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3BJL030)的资助,卞智勇、聂文婷二位研究生为收集、处理数据做了大量工作。

1

度指标,它用区域内每个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标准离差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来表示。计算结果显示,苏南、苏中与苏北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57、0.63、0.60,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经济学家观察到的“在经济成长的特定阶段,收入差距拉大不可避免”的现象,在江苏并没有得到有效证明。

表1 调查户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

收入来源 全年纯收入 (一)工资性收入 1.非企业组织 2.本乡地域内 3.外出从业收入 (二)家庭经营收入 1.第一产业 2.非农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三)财产性收入 (四)转移性收入 苏南 数量 6639.4 4183.5 779.4 2448.2 955.9 2145.0 1350.6 794.3 286.3 508.0 92.4 218.5 占总收入% 100.0 63.0 11.7 36.9 14.4 32.3 20.3 12.0 4.3 7.7 1.4 3.3 数量 5229.7 3165.4 295.5 1573.8 1296.1 1866.0 1291.8 574.2 206.4 367.7 48.1 150.1 苏中 占总收入% 100.0 60.5 5.7 30.1 24.8 35.7 24.7 11.0 4.0 7.0 0.9 2.9 数量 3822.0 1815.2 73.3 477.6 1264.2 1951.7 1323.2 628.4 164.7 463.7 8.0 47.2 苏北 占总收入% 100.0 47.5 1.9 12.5 33.1 51.1 34.6 16.4 4.3 12.1 0.2 1.2 [2]

(二)农业贡献的递减性

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自80年代中后期始,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上涨趋于停滞,90年中期以后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这一变化昭示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了一个转折点,或者说依靠第一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传统思路已经走到了尽头。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936.4元,仅为苏北的76.8%,但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达到1361.7元,与苏南、苏中、苏北的水平相当。第一产业发展的这一稳定性特征使得农业在收入增长和收入变动中的贡献不断递减,不再构成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江苏省二、三产业中自我就业收入逐年有所增长,但对总收入的贡献比较有限,与全国百分之十二的平均水平持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苏南地区甚至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似乎表明,在现代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模式并不能成为一种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

(三)工资性来源的主导性

工资性收入是农户收入的又一重要来源。就全国而言,1990年,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20.2%,2004年提高到了36.1%,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持续提高。江苏的工资性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51.4%,其中苏南、苏中和苏北分别为63.0%、60.5%和47.5%,这表明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工资性收入已逐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导性组成部分,是农村居民增收的最重要来源。

另一方面,苏南、苏中和苏北工资性收入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67、0.78、0.88,对应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表现出明显的递减特征。这也是收入分配格局没有随经济增长持续增加,反而有可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U”型变动趋势的重要成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来自与家庭经营收入特别是农业,区域内收入分配的差异程度相对较小。随着农外就业的增加和工资性收入的提高,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差异逐步显现,收入差距扩大也

2

就难以避免。后期,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工资性职业,不同家庭之间的收入逐步趋于均等化。

二、就业选择对收入区域差距的影响

在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仍没有构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情况下,能否实现充分有效的就业就成为影响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如表2所示,苏南、苏中和苏北户均的家庭常住人口数量和整半劳动力人数逐步增加,但就业率都保持在97%以上,与居民收入的区域差异没有直接的关联。我们试图从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跨地区流动和职业选择等角度观察不同就业模式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区域差距的影响。

表2 调查户劳动力与就业数量

家庭常住人口 样本总体 苏南 苏中 苏北 627 1931 1677 户均 3.1 3.9 4.2 整半劳动力数 样本总体 465 1360 1118 户均 2.3 2.7 2.8 就业劳动力人数 451 1339 1115 就业率(%) 97.0 98.5 99.7 (一)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收入效应单调递增

劳动经济学认为,边际劳动生产率决定工资入水准,而其大小又直接受制于资本的密集程度。当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时,资本边际生产率会由于资本密集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步下降,但同时也使得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上升,从而增加收入水平(王小鲁,

[4]

2005)。表3显示,苏北地区是第一产业为主型的就业模式,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超过50%;而苏南与苏中则是非农产业为主型就业模式,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到30%。很显然,这种劳动力产业分布的差异是造成收入区域差距的重要原因。

表3 调查户劳动力就业的产业分布(%)

苏南 苏中 苏北 第一产业 27.9 29.7 50.4 第二产业 42.8 42.6 29.4 第三产业 29.3 27.7 20.2 非农产业合计 72.1 70.4 49.6

为了更好地观察劳动力就业产业分布的特点,我们对调查户从业类型进行了统计。表6显示,苏南、苏中与苏北纯农业户的比重没有显著差异,苏南的比重甚至高于苏中,这是由于苏南家庭虽然拥有较少耕地,但更注意发挥农业的多功能特点,在多种经营上投入较多。值得注意的是,苏南、苏中与苏北的非农业户比重逐步减少,苏南、苏中分别为54.0%和45.6%,而苏北地区只有5.0%;另一方面,兼业户比重逐步增加,苏南、苏中与苏分别为36%、49%和84%。以上事实进一步证实,劳动力就业在产业分布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

表4 按从业劳动力比重计算的从业类型

农业户 户数 苏南 苏中 苏北 20 27 44 比重 10.0 5.4 11.0 农业兼业户 户数 13 41 138 比重 6.5 8.2 34.5 非农业兼业户 户数 59 204 198 比重 29.5 40.8 49.5 非农业户 户数 108 228 20 比重 54.0 45.6 5.0 3

(二)不同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收入效应各异

改革开放初期,苏南曾创造出“离土不离乡”劳动力转移模式,为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江苏的劳动力转移又有了新的内涵,在苏南、苏中和苏北间也有显著性差异。根据产业间转移和跨地区流动的配合状况可以分为“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不离土不离乡”三种模式。

苏南地区在乡内就业的比重高达88.0%,其中在本地企业就业的劳动力比重为35.7%,劳动力转移同时具备“离土”和“不离乡”二个特点,因此称之为“离土不离乡”模式。这一模式存在于资本净流入较高的发达地区,劳动的边际生产率较高,而且较大比例的劳动力与雇主签定了劳动合同、参加了劳动保险,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收入保障。

苏中地区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也较高,大部分农民离开了“土”,但在乡外就业的比重达到23.7%,远高于苏南地区12.0%的比率,可以概括为“离土又离乡”的转移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资本净流入量较为平衡的次发达地区,本地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没有留住当地农村居民就业的内在引力。这一模式也不排斥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在乡内二、三产业就业,而且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较多外出打工的农民会重新返乡创业或就业,从而转化为第一种转移模式。

苏北地区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但第一产业仍占就业的主导地位,总体上属于“不离土”的发展阶段,但与传统农业经济“不离乡”的特点相比较,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采用了兼业的就业方式,农忙季节回乡务农,农闲季节到外地谋生,我们称之为“不离土离乡”的转移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与“进厂不进城”相伴随的钟摆式劳动力流动模式。由于地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欠发达地区,本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劳动力必须更多地到县外寻找就业机会,同时考虑到农忙季节回乡的便利,工作地点也不要离家太远,这就产生了以省内县市际转移为主的转移模式。

表5 调查户劳动力就业的地点分布(%)

苏南 苏中 苏北 乡内 88.0 76.3 70.5 县内乡外 3.6 1.9 2.1 省内县外 4.0 7.9 20.0

表6 调查户在本地企业就业的情况

本地企业 劳动力就业比重 苏南 苏中 苏北 35.7 27.6 11.8 本地企业就业 人均工作时间(月) 9.9 9.8 7.2 其中 与雇主签定劳动合同 43.5 30.9 15.9 参加劳动保险 41.0 20.9 3.0 国内省外 4.4 13.5 7.4 国外 0.0 0.4 0.0

(三)行业技术密集度的收入效应为正

通常地,行业的技术密集度与资本密集度高度匹配,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含量较高,与此相对应,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较高,从事此类行业的劳动报酬也水涨船高。

表7反映了调查户劳动力在第二产业就业的行业分布,一个可以观察到的重要事实是制造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主要行业,其劳动力比重在苏南、苏中、苏北间呈递减分布。虽然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在不同环节上差异很大,但总体水平应高于建筑业和采矿业。因此,即使不考虑苏南、苏中、苏北在资本净流入量上的差距,三地劳动力就业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一定存

4

在下降的趋势。这种行业技术密集度的差异是形成收入区域差异的原因之一。

表7 劳动力第二产业就业的行业分布(%)

苏南 苏中 苏北 采矿业 0.5 0.7 0.3 制造业 71.0 66.0 65.2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0.5 1.6 2.7 建筑业 28.0 31.7 31.7

表8反映了调查户劳动力在第三产业就业的行业分布,苏南地区与苏中、苏北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苏中和苏北在传统第三产业中从业的人员接近80%,而苏南地区只有35.6%。调查问卷中没有涉及的与现代服务业相关联的就业比重在苏南高达64.4%,而在苏中、苏北只有20.8%、20.4%。这种行业分布差异表明苏南劳动力的就业带有更多的技术成分或创新活动,从而形成第三产业的收入差异。

表8 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的行业分布(%)

交通运输 仓储及邮电通讯业 苏南 苏中 苏北 10.6 14.0 9.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9.9 29.9 28.4 5.3 3.0 2.7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0.8 3.0 2.2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0 2.2 0.4 64.4 20.8 20.4 其他 批发和零售贸易 住宿和餐饮业 8.3 20.5 23.1 0.8 6.7 12.9

三、对策建议

(一)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推动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农民收入一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区别于全国农业劳动力供给不断增长的趋势,东部地区农业经营者的数量已进入稳定的下降过程中。近年来,外地人口大量涌入沿海地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当地农民进入城市就业的机会,成为制约东部地区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放在整个宏观发展的框架内加以考虑,始终将拓展劳动力就业空间与规模作为制定各项经济发展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的同时,鼓励和引导各地农民利用各种组织形式发展乡镇企业和县域经济,这是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提高农民收入的最终出路。

(二) 细化劳动力市场,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

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缩小地区收入差异、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最重要途径。但不同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内在机理各不相同,因此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策略是不能模仿和复制的。在过去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发达地区占据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并对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转移形成了一定的“挤压”效应,这也是近年来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速度徘徊不前的重要因素。如何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重组细化区域劳动力市场,在更深层次上进行产业调整与分工,这样既有助于促进发达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产业升级,又可以为欠发达地区的农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这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缩小区际收入差异的现实途径。欠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发达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发展关联度高的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城乡产

5

业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发展。

(三) 拓展人力资本投资渠道,提高就业的稳定性和收入水平 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就业稳定性和工资性收入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本投资有三个基本途径:第一,加大教育投资,充分发挥教育比较优势和示范作用。农户的工资性收入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能否获得相关的工作信息、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而这种能力的大小往往与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成正比,因此,加大教育总投资是十分有效的途径。而当农户受总投资所限时,在保证所有成员具备基础教育的同时,应加强对某个成员的重点投资,将其培养成为家庭“领军人物”,然后由他帮助其他家庭成员收集、判断相关的就业信息。在现有条件下,他将大大改善农户成员的就业状况,并增加工资性收入。第二,深化专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人力资本专家罗伯特·卢卡斯认为通过培训获得的是专业化知识,他能产生外部效应。通过对工资性收入较低的农户进行调查发现,农户工资性收入低除了就业信息不充分外,另一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劳动技能,而农户在进行教育投资时,往往注重对子女的基础教育,对自己——现实劳动力的专业培训几乎没有,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第三,增加劳动力健康投资、延长劳动力工作寿命。农户劳动力的数量受家庭生命周期和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无法用人为方式调控的,但农户可以增加劳动力的健康投资,如增加营养、改善居住条件、加大医疗、卫生和保健等措施来延长劳动力的劳动寿命,增加劳动力数量。

(四)加大政府引导干预力度,完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就业培训、用工管理、职业安全、社会保障、子女上学、计划生育、住房、土地承包、基本权益、户籍管理等诸多方面,必须统

[5]

筹兼顾,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2005)。从劳动力输出地角度来看,应努力打破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性,促进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转移,具体措施包括:建立职业介绍所,加大媒体宣传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降低就业的搜寻成本;稳定联产承包制,重视维护兼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益。从劳动力流入地角度来看,政府要改革学籍管理方式,方便农民工子女入学转学;要加强对农民工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要建立统一的劳动用工制度和平等的户籍、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就业的货币成本。从企业来看,应不断完善劳动用工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工资收入合理增长;应增强农民工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强化企业职业安全卫生措施;应不断调整国家、企业和农民工个人的利益关系,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柯炳生:《关于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若干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1期,第25~30页. [2]邹薇 张芬:《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第67~79页. [3]蒋乃华:《农业产业地位变动的考察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12期,第43~47页. [4]王小鲁:《民工潮对区域收入差距的影响》,《经济学报》2005年第1卷第2期,第118~132. [5]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起草组:《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改革》2006年第5期,第5~25页.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sn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