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之交.教案doc
更新时间:2024-04-01 07: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管鲍之交教案
孙利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积累相关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体会管鲍之交的真诚可贵,珍惜同学情谊。 教学难点:理解司马迁的看法和情感 一、导入新课
友谊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因为人们总是渴望心灵的沟通和精神的交流。有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已难得啊。所以历史上结为刎颈之交的廉颇和蔺相如才会世代为人们所称道;而高山流水谢知音的伯牙和钟子期才会世代为人们所仰慕;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也留下了一段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后世称为“管鲍之交”。今天我们就让我们通过学这篇《管鲍之交》来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二、解题和文本内容介绍
下面请同学们看到学案解题部分请一同学读一下,了解文本内容介绍 。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晏列传》中的管晏,指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位贤相管仲和晏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晏婴辅佐齐景公治国。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二人齐名,写成和传,故题名“管晏列传”。 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中的一个小故事“管鲍之交”
【投影】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管仲 ,春秋初齐国人。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春秋初期的政治家齐桓公即位后,任管仲为相,主持政务,并尊之为“仲父”。管仲辅佐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使桓公成为五霸之首。管仲被后世认为是法家的创始人,,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也以管仲、乐毅自比,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孔子称管仲以“仁”,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如此优秀的管仲除了它自身的优秀资质和禀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成了他的成功呢?下面我们来走进文本,来走进管仲,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三、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1、早读已让同学们进行了预习,正字音断句读,下面请一同学来读一遍课文。生读,师生共正字音
2、这篇文言文比较短,下面请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快速疏通文意,找一下有无难以解决的文言知识点。先小组交流无法解决,提出疑问共同解决。(5分钟) 3、好,大家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来出几个题目考考大家。,我搜集整理了此课的重点知识点,咱以检查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点 投影:挑取知识点检查 语言积累 1. 古今异义
不以为言 古义:以之为 今义:认为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古义:出谋办事 今义:找职业 古义:困厄,窘迫 今义:经济困难 2. 常见实词
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 侍奉(动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替(介词)
1
分财利多自与 给(动词)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交游,来往(动词)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欺骗,此指占便宜(动词) 鲍叔终善遇之 友善(形容词) 管仲囚焉 囚禁(动词)
鲍叔遂进管仲 保举,推荐(动词) 九合诸侯 会盟 (动词) 一匡天下 匡正 (动词)
吾始困时 穷,缺乏财物(形容词) 尝与鲍叔贾 做买卖(动词)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做官(动词) 多次(数量词) 知我不遭时也 遇,逢(动词) 吾尝三战三走 逃(动词)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 推重,赞美 (形容词)
4. 常见虚词
齐桓公以霸 凭借(介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却(转折连词)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而是(并列连词) 鲍叔不以我为贪 把(介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替(介词) 鲍叔知其贤 他(代词) 及小白立 等到(介词) 管仲囚焉 语气助词
管仲既用 已经(副词) 管仲之谋也 的(助词) 吾始困时 当初(副词) 尝与鲍叔贾 曾经(副词)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介词)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在(介词) 5. 词类活用
鲍叔不以我为贪 贪婪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鲍叔不以我为愚 愚笨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鲍叔不以我为怯 胆怯之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使??穷困(使动用法) 召忽死之 为??而死(为动用法)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以??为羞(意动用法)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以 ??为耻(意动用法)
以身下之 居于??.下(名词活用作动词) 6. 特殊句式
管仲既用 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被动句 吾幽囚受辱 被动句 任政于齐 状语后置
2
齐桓公以霸 省略句 分财利多自与 宾语前置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判断句 翻译下列各句:(注意黑体字的翻译)
1、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
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牙能知人也
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盟诸
候,完全控制了天下,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4.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节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
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
四.整体感知,重点段落鉴赏
1、这篇文章将笔墨并没有放在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鲍之间的交谊,重点写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的高尚品德和行为,这是本传的主题,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本,概括一下鲍叔牙在与管仲的交往中,为管仲做了哪些事情? (1)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知贤
(2)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忍让
(3)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荐贤
(4)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忍让 (5)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相信 (6)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信任 (7)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理解
(8)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理解 (9)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支持
2、文章中管仲曾动情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管仲为何这样说?
① 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② 不谈论管仲在经商时对自己的欺瞒行为,不认为管仲贪心、愚笨、不才、胆怯,极力举荐管仲,把自己置身于管仲之下。管鲍之间的交往充分体现了鲍叔牙对管仲的理解、信任、尊重、谦让、支持、帮助。
3、你如何评价鲍叔牙?请用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鲍叔牙的品行。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大度,以国家利益为重,爱惜人才,保护人才,无私、高尚。(管鲍之间的交谊不仅体现在鲍叔牙对管仲的知贤荐贤,更重要的是让贤,管仲为相鲍叔牙反而在他之下,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精神,表现了鲍叔牙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鲍叔牙不仅是一个好伯乐,还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爱国者。) 4、“管鲍之交”这则故事给世人最大的启示是什么?(把握主旨句)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3
五、正是鲍叔牙对管仲如此的知遇,两人的交往成为千古佳话。所以有了形容朋友之间情深意重的成语:管鲍分金、管鲍之交。而唐代的诗人杜甫面对冷暖人情、炎凉世态,发出了这样的感喟:“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多媒体展示成语和诗句)
那么同学们学了管鲍之交, 从管鲍之交谈开去,你认为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该交什么样的朋友,该怎样呵护自己的友情? (生交流,谈体会各抒己见) 交益友:
孔子“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友直。直,指的是正直;谅,信也,就是诚实;友多闻,见闻广博;友便辟,喜欢陷媚逢迎,溜须拍马的人;友善柔,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 友便佞,便佞指的就是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人
古人云:“与君子游,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小人游,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找一个赞美你的朋友,不如找一个挑你刺的朋友。 -《当代青年谈人生》(正直忠告)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志同道合,对理想共同追求)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淡以亲指淡泊但心地亲近。 甘以绝:指小人之交往过于甜蜜因而往往断绝。)
如何相处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守诺言,讲信用,信任)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 -(黎)纪伯伦 (责任)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互相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 。 -(俄)别林斯基 (无私付出关怀)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理解,沟通)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以言明仅在生死患难关键之际,始能显出友情之真伪。)
师结: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朋友,我们都渴望纯洁美好的友谊。我们需要朋友。朋友关系,是一种忠诚可靠的人际关系,是我们交往过程中最积极、最富建设性的同伴关系。
鲁迅先生曾感慨:“人生得一知己足已(矣),斯世,当以同怀试之。”(只要有一个充分理解自己的真朋友就可以了。在艰难困苦之中,心灵深处的纽带牢固地连在一起,患难相扶。)
马克思与恩格斯珍视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才有了“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美国前总统林肯曾经说过:“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我同别人的友谊。”林肯把自己同别人的友谊看着是人生最美好的东西,也正因为有了这一点才使得他登上了总统的宝座。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友谊是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正是基于此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择优交友过程中也能更好的懂得取舍,愿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都能有管鲍之交。与友一道,共创人生的辉煌。
4
五、发微阐幽 “读其书想见其意”,你认为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是什么呢?(生思考,小组交流) (投影):陈子龙:“管晏功能甚伟,而太史公载其一二轶事,大要在于结交推贤,意有所寄耳。”
师:管子和晏子虽然伟绩很多,司马迁却只选轶事,就是为了突出结交推贤这个主旨,他是有所“寄”的。 “寄”是什么意思? 生:寄托的意思。 师:那么寄托的又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司马迁的生平来理解了。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思考,可以相互讨论,然后来告诉我你的思考结果。 生:(小组自由讨论)
师:你认为司马迁寄托了什么?
生:他希望有人能理解他,为什么选择了活下来,而不是自杀。 师:他的认为对吗? 生:不对。 师:为什么呢?
生:没有突出“贤”字,他是希望有人能认可他的才能啊。希望当时的人能认识到《史记》这部作品的伟大。
师:大家赞成谁的观点呢?
生:我赞成第一个同学的,因为他一直为自己的生死所困扰。 师:你呢?
生:我赞成第二个同学的,因为主要还是讲贤能。但我认为他是希望自己能当官。 师:那么究竟谁的观点是正确的呢?我们来看看前人又是怎么说的呢? (投影):“管仲仇也,鲍叔荐之;越石父囚也,晏子赎之,迁盖自伤其弗遇也。” ——柯维骐
“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父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 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 李晚芳
师:这两人都是结合司马迁的遭遇来解读文章,因自己无知己之人,而对管鲍之交和晏子知人心生羡慕之情。是藉由管仲、晏婴两位春秋名臣,来表达人们对于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赞叹与景仰。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知音!更进一步来说,希望有知己,其实不仅是渴望精神的交流,而是希望自己的贤能被人赏识而能有所重用,即望君任用贤良。到这里我们可以说,找到了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处理这篇列传的真正原因了。
文章既肯定了管仲的治国才干,又抒发了知己难求之情及对管仲能有鲍叔这样的知己的艳羡。
六、结语:让我们用一幅楹联来结束今天的课 (投影)
楹联:“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横批“挚交千古”。
5
管仲的“忍辱”与鲍叔牙的“慧眼”
摘自网络
战国的时候,在颍上这个地方有一个少年叫管夷吾,这个少年就是后来名镇战国群雄时代的管仲。老人们常说的一句古话叫作“三岁看到老”,这个管夷吾在少年的时候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因此他就交了一个叫鲍叔牙的朋友,鲍叔牙看着伶牙俐齿的管仲就非常欣赏。小的时候管仲家很贫穷,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自打交上了鲍叔牙这个朋友之后,管仲不仅仅经常受到鲍叔牙的接济,还时不时地耍点小聪明,从鲍叔牙手里骗钱骗物,时间常了,鲍叔牙也不恼他。到了能做事的年龄后,鲍叔牙就去齐国的公子小白手下当了一个幕僚,而管仲也跑到公子纠手下混了一个差事。好景不长啊,公孙小白即位当了齐桓公,公子纠被齐桓公杀了,作为公子纠的人管仲也没能幸免,囚入大牢,等待发落。鲍叔牙对齐桓公历数管仲的能耐,终于打动了齐桓公,不仅仅释放了管仲,还委以重任,要说,人要真本事吃饭就是没问题。这管仲真不含糊,没多久就在齐桓公手下一路飙升,最后坐到了齐国的丞相一职,协助齐桓公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让齐桓公成为权倾一时的霸主,九次会合天下诸侯,显示出管仲的不凡智谋。
有一天管仲和属下聊天说:“我从前贫困潦倒的时候,曾经是鲍叔牙接济了我,还和我一道联手做生意。在每一次分红利的时候,我总是把大头留给自己。这件事情鲍叔牙是知道的,他并不认为我是贪财,而是觉得我太贫穷了。我曾经给鲍叔牙支招,结果让他赔的一塌糊涂,但是,他也没怨恨我愚笨。我曾经三次出任国家部门的领导啊,三次被上司罢免。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而是觉得我的时运不济。我曾经三次带兵打仗,三次都铩羽而归,自己算是捡了一条命,鲍叔牙并不认为我是贪生怕死,而是觉得我所以活下来是因为家中有八十岁的高堂老母。公子纠和公孙小白争王位,公子纠失败了怒而自杀,我被打入了大牢,鲍叔牙也没有觉得我有什么无耻的地方,因为他知道我是一个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我可以这样说,生我的人是爹娘,而了解我的人是鲍叔牙先生啊。” 这鲍叔牙把管仲推荐给齐桓公之后,自己心甘情愿的在管仲的领导之下。他的家族也是齐国的世袭,拿着齐国的国家俸禄,他的子女也大都是齐国各阶层的国家干部。天下人在谈论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说管仲有能耐的并不多,但是夸赞鲍叔牙的慧眼识人才的声音此起彼伏。
管仲齐国为相之后,看到齐国很小,又位处东海边上,所以就提出发展工商业,赚取钱财,是国家富足,军力强大起来。而且,这个管仲非常会迎合人民的喜好,也深受人民的欢迎和爱戴。管仲写了一本叫《管子》的书,在书中管仲说:一个国家只有在国家粮仓里有的是粮食,人民才会安定,才会懂得礼节道理,吃穿用都不缺乏,人民才能有国家的荣辱感。当官的人要知道尊重人,父母兄弟姐妹,妻儿老小才能亲密。连基本的礼仪廉耻都不能施行,国家也可就离灭亡不远了。国家政令的颁布应当如同有源头的活水,那么政令就会顺乎民心合乎民意。所以管仲为相期间,老百姓需要的事情他就办,老百姓不喜欢的事情他坚决不做。 几千年前的管仲的所做所为,足可以让今天的我们这些“国家干部”汗颜和反思。 呜呼,当今有管仲乎? 呜呼,当今鲍叔牙何在?
为友之道
《论语?季氏》上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道,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里的“谅”是指诚实;“便辟”指逢迎谄媚;“善柔”指当面奉承;“便佞”指善于花言巧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和正直的、诚实的、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有益。同阿谀奉承、当面逢迎背后诋毁、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
大家都渴望找到真心的朋友,但是要找到一生不相负的益友,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你常常慨叹朋友辜负了你吗?想要交到真心的朋友,本身也须具备一些条件。例如:不能太过倚赖朋友,这会使对方感到不胜负荷,久之必然离去。尤其不能因为熟悉而失去了分寸,失
6
了分寸与尊重,久之必然反目。如果对方失意时,要适时给予鼓舞与安慰。再者,双方都能互相勉励、共同充实彼此的内涵,这样友谊的层次也能提升。从你自己做起,做朋友的益友而不是损有。
第一、为彼不惜劳苦:齐国的国君(诸侯国的最高首领)齐桓公是第一个霸主。齐桓公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有两个得力的助手——管仲和鲍叔牙。管仲是一位有才干的政治家,而他的成功又是和鲍叔牙谦虚让人的品德分不开的。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互相帮助,真诚相待。两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少出资而多分利,鲍叔牙知道管仲是为了奉养老母,而不是贪心;鲍叔牙听取管仲谋策,遭到失败,鲍叔牙认为是时机不对,而不是管仲无能;管仲临阵逃脱,鲍叔牙认为管仲是挂念老母,而不是怕死;管仲三次被罢官,鲍叔牙认为是君主不明,而不是管仲无才。长大以后,他们一同去齐国谋生。当时齐国的国君齐襄王有两个弟弟,一个是公子纠,一个是公子小白。说来真巧,管仲和鲍叔牙分别当了他们两人的老师。齐国发生内乱,齐襄王被杀死,谁来当新国君呢?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便争起来。结果公子小白当了国君,他就是齐桓公。
为了治理好国家,齐桓公问鲍叔牙有什么高见。鲍叔牙说:“您需要一个才智过人的贤人来帮助。”齐桓公说:“难道还有比您更能干的人吗?”鲍叔牙肯定地说:“有,就是管仲。”“管仲?!”提起管仲,齐桓公便咬牙切齿,原来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王位的时候,为保公子纠做国君,有一次,管仲躲在树林中向公子小白暗射了一箭,幸好射在衣带的铜钩上才没受伤,所以结下了一箭之仇。鲍叔牙说:“管仲的才能超过我十倍,您要是不记前仇,真心实意请他来,不但能治理好国家,恐怕其它各国也得听您指挥呢!”他说服了齐桓公,设法把管仲请来。管仲见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非常信任他,就决定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了。
管仲在齐桓公支持下,对齐国进行了一番改革。几年时间,齐国就富强起来,此时为了让管仲充分发挥才能智慧,鲍叔牙却谢绝挽留,悄悄地离开了齐桓公和管仲。他的为人令大家钦佩,鲍叔牙死后,管仲在鲍叔牙墓前悲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后人即以“管鲍之交”表示不以物移、坚贞真挚的情谊。
历史上的“管鲍之交”闻名千古。主要因为鲍叔牙有“慧眼识英雄”的本领,一眼认出具有冲天之志的管仲,又有“不受离间”的智慧,无论旁人如何评论管仲,鲍都不为所动。反而不断的给予包容、谅解与协助,才有后来擘划千里、成就齐国霸业的管仲。
另有晋国公子重耳,家国流散,在外颠沛十数载,忠臣狐偃始终不离不弃,后来得到秦穆公的帮助回国为君,重耳重用患难之交的忠臣狐偃,奋发图强,终于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第二、为彼不惜财宝:朋友有经济上的困难,本身应量力的帮助他度过难关。如姜子牙未发达以前,义兄不惜财宝的接济,终于造就了历史的姜子牙。六祖惠能大师未上黄梅以前,卖柴维生,靠着安道诚的仗义相济,给予安家费,使其无后顾之忧,顺利参访五祖,终于成就道业,成为中国禅宗史上提倡顿悟的祖师。贫贱不离弃,具有良好品德和学问的朋友,他本身就是我们人生旅途上重要的资源,可以提升我们生命内涵,是一种另类的财富,这种财富比金钱上的财富更加可贵。有形的财富容易消失,友情的财富陈久弥香。但是想要保有这珍贵的友谊之财,尤其在他贫贱之时,更须要加以维护、提携。俗话说,富贵招朋友,困苦识知已。在成功中朋友认识我们,在逆境中我们了解朋友。
战国富商吕不韦经常往来于各地做买卖。一次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遇到碰到在赵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是因为讨厌异人的母亲夏姬,因此异人被送到赵国当人质。赵国由于与秦国交战因此十分轻视异人。为此其处境有些困窘。吕不韦却从商人角度看到了他身上的价值。认为奇货可居,是稀有的值得投资\货物\,现在获取以便有朝一日赚取名利,也就是一个政治交易。
吕不韦于是告诉异人,表达愿助他回国成为太子。异人自然非常高兴,并表示有朝一日成为国君,必将与吕不韦共享天下。
在与异人接洽后,吕不韦立即带了大量财宝去到秦国求见太子安国君十分宠爱华阳夫人。吕不韦竭尽全能说服没有生过儿子的她认异人为自己亲生儿子,并通过她要求安国君派人将
7
异人接回秦国,改名子楚。
此后,安国君答应华阳夫人要求立子楚为太子。几年后,秦昭王去世,安国君做了国君,即秦孝文王。孝文王即位时一年后死去,子楚如愿以偿,继任国君,称为秦庄襄王。子楚没有食言,他让吕不韦享受着10万户的纳税,并当上了丞相。自此后他所买下来的奇货,终于换得了无法估量的名利。
这个故事虽然没有告诉我们关于友谊的任何道理,可是还是告诉我们,人处在困苦之中,对于此时的帮助是多么迫切,多么记忆深刻。即使对于投机的吕不韦,秦王仍如此厚待,如果是诚心诚意的朋友呢?朋友在困苦之中是多么需要来自益友的援手啊!
第三、为彼济其离怖:朋友受到挫折、失败或感觉无助之时,要及时的伸出援手,让朋友远离怖畏,得到安心。苦难要相助:国父孙中山先生过去在英国伦敦落难被捕,幸得善友贺维女士和柯尔先生将此讯息转告了他的老师康德黎先生,才得以获救。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孙先生平时必然是恭敬师长、诚信待人,才能在灾难中化险为夷。
困难处境是友谊的试金石。只有身临逆境,才知道朋友的真伪。东晋大将军王敦去世后,他的兄长王含一时感到没了依靠,便想去投奔王舒。王含的儿子王应却劝说他父亲去投奔王彬,王含训斥道:“大将军生前与王彬有什么交往?你小子以为到他那儿有什么好处?”王应不服气地答道:“这正是孩儿劝父亲投奔他的原因,江川王彬在人家强盛时,能不趋炎附势,这就不是一般人的见识所能做到的。现在看到我们有难,一定会产生慈悲怜悯之心;而荆州的王舒一向安分守己,他怎么会破格开恩收回我们呢?”王含不听,于是径直去投靠王舒,王舒果然将王含父子沉没于江中。而王彬当初听说王应及其父要来,悄悄地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候,但没有等到,后来听说王含父子投靠王舒后惨遭厄运,深深地感到遗憾。
应当选择那些在危险时能够在我们旁边的作为真正的朋友。作为益友,也应该在朋友苦难时,不离不弃。
第四、为彼屏相教诫:要成为对方的挚友,就要相互勉励,彼此为鉴,并且观察他的偏失,矫正他的气质。在朋友虚浮时,能够养之以沉稳;观念偏狭时,导之以宽广;急躁不耐时,修之以从容。朋友有过错,应该要暗地规劝他改过,这是好友应尽的责任。过失要互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要知过能改,自然善莫大焉。能互相劝谏,互相规正,这才是所谓的善友。有菩萨性格之人,虽遇不善之友,也能转化他成为善友,这须要强大的恒心毅力加上善巧方便的智慧。其次则是尽本身之力的寻求善友,并以相对的诚心共往来。如果发现对方有缺失,也应在适当时机给予劝导。反之,本身有过,对方诚心相劝,则要打开心门欢喜的接受并快速的改进。
朋友是互相的,应该要彼此感恩,懂得付出,才能交到真心的朋友,也才能得到相互依存的挚友。
【成语】管鲍分金 管鲍之交 千古一朋——鲍叔牙
人们用“管鲍分金”比喻情谊深厚,相知相悉;用 “管鲍之交”来表示知心朋友。
唐代杜甫的《贫交行》里就有这个典故:“君不见管鲍贫时交,只道今人弃如土。” 【注解】桓公伐燕
《史记· 齐太公世家》: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北狄)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因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送桓公进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候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并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召公,是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为三公。)
【成语】老马识途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xī)朋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 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老马认识道路。比喻有经验的人熟悉情况,能在某 个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8
【典故】桓公拜相
“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夷吾:宽惠爱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权柄,我不如他;忠信以交好诸侯,我不如他;制定礼仪以示范于四方,我不如他;披甲击鼓,立于军门,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管仲好比人民的父母,将欲治理儿子,就不可不用他们的父母。”
齐桓公为了称霸天下,重用人才,不计私仇,拜管仲为相 【评论 】孔子论管仲 《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典故】病榻论相 《史记·齐太公世家》: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 管仲:“知臣莫如君。”
易牙——易牙,大厨师,杀子让齐桓公尝人肉滋味。开方——卫公子,背弃父母、祖国投齐,父丧不归。竖刁——竖刁,自宫以求亲近讨好齐桓公。
鲍叔——善恶过于分明,见人一恶,终身不忘。隰朋——为人忠厚,不耻下问、居家不忘公事。
司马迁在传记中既不论书也不记事,全篇内容仅仅是记载了几则轶事,就把鲍叔牙管仲晏婴几个历史人物的形象鲜活地刻画了出来,还高度赞扬了知贤荐贤让贤的高贵品德。司马迁写人总要表达一个主题或颂扬一种思想,或倡导一种品德,管鲍之交重在颂扬一种高尚节操,忘掉自我,关爱社会,关爱国家。管饱相知,特别是鲍叔牙的救人于危难,荐贤甘居其下,是多么崇高的人格。是一篇闪现人格魅力的交易评论。
理解了文字意思后,我们一起来把课文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读完《管仲列传》,你认为司马迁创作本传的意图是什么呢?或者《管仲列传》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的怎样的感情?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多鲍叔之知人,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鲍叔那样的知音! 结语:(投影)楹联:“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横批“挚交千古”。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历史上多少动人的知音故事,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友谊是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志同道合者可以成为君子之交、金兰之交、莫逆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而这幅楹联的主角管仲,和友人鲍叔牙的故事,更是定格为成语——管鲍之交,成为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好朋友的代名词。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管仲列传》。
“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公元前686年襄公被杀。前685年鲁国派兵保护公子纠赶回
9
齐国争夺王位,先由管仲领兵扼守莒、齐要道,以防小白先行入齐争位。两相遭遇,管仲射中小白带钩。小白佯死,使鲁国延误了公子纠的行程。小白率先入齐,立为桓公。桓公以军拒鲁,大败鲁军。鲁国被迫杀死公子纠,召忽自杀,管仲请囚。
A、朋友知己之情。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友朋相知。
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B、君臣知遇之恩。
《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齐桓公是一个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君王。他即位后,不计前嫌,任用曾箭射自己的管仲为相,诚心接纳管仲之计谋。后来有人进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仅加以驳斥,而且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智,作出一番事业。 桓公、管仲二人堪称互为知己,君臣之间的遇合成就了显赫的霸业。
与鲍子的交往和在齐国做宰相这两个方面。 师:那么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吗? 生:好像没有什么关系
师:真的没有关系吗?换个顺序可以吗?
生:好像又不可以,先有管鲍之交,再有做宰相。
师:对啊,正因为有管鲍之交,鲍子对管子的了解和推荐,才有了后面管子“任政相齐”的结果啊。可见鲍叔牙这个知己对管仲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因此文章两个方面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管鲍之交”的内容更为重要了。所以,我一开始就提到,“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知己是多么难得啊。
管仲在政治上能取得巨大成功还得益于鲍叔牙的知贤、荐贤。
2、管仲的成就与他的好友鲍叔牙是分不开的,那么管鲍之间的感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哪句话集中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情感? (投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 他为何如此动情?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投影)具体体现到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的内容叙述上(朗读) 4、这一段叙事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投影)楹联:“相桓公一匡天下,交叔牙万古高风”,横批“挚交千古”。
友谊是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友谊是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是无私的关怀,宝贵的信任;是正直的忠告,热情的鼓励。友谊是对理想的共同追求,是前进征途上的精诚合作,是困难关头的相互支持,是人生道路上的神圣承诺。愿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都能有管鲍之交。 学以致用,理解、积累材料
1、预先结合文章注、评,熟读文章,加注个人观感 2、通过朗读,小组交流,解决疑难,分享成果。
3、积累素材,结合相关关键词(人才、自信、受辱、施政、成功等)认识管仲
2、鲍叔既进管仲,并甘愿“以身下之”,原因何在? 1、
10
3、为何“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提示:
2. 管仲从政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 管仲自身才能
齐桓公宽宏大量和知人善任
“管鲍之交”深层的意义在什么方面?
多鲍叔能知人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大家看第一段中观众在鲍叔牙的推荐下帮助齐桓公一匡天下,管仲的成就与他的好友鲍叔牙是分不开的,那么管鲍之间的感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哪句话集中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情感?
(投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 他为何如此动情?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要求: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 。请同学们找出并形成系统的文字
(提示:整段文字是叙述管仲的一番话,内涵丰富,语言很美,写得十分感人。)
③ 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做战、事君五个方面(管鲍合伙作买卖而管仲图利自我、管仲为鲍叔谋事未成、管仲从政频遭革职、管仲参战屡次逃逸、管仲未如召忽般于公子纠被杀后尽忠殉难)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④ 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⑤ 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⑥ 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的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管仲和晏婴都是大政治家,管仲有《管子》传世,晏婴有《晏子春秋》留传。司马迁在传记中仅仅记载了几则轶事,就把鲍叔牙、管仲、晏婴鲜活地刻画出来,高度赞扬了知贤、荐贤、让贤的高贵品德。管仲传,重点写鲍叔牙,他知贤、荐贤、让贤,这便是本传的主题 孔子称管仲以“仁”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如此优秀的管仲除了它自身的优秀资质和禀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成了他的成功呢?下面我们来走进文本,来走进管仲,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11
3、为何“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提示:
2. 管仲从政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 管仲自身才能
齐桓公宽宏大量和知人善任
“管鲍之交”深层的意义在什么方面?
多鲍叔能知人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大家看第一段中观众在鲍叔牙的推荐下帮助齐桓公一匡天下,管仲的成就与他的好友鲍叔牙是分不开的,那么管鲍之间的感情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哪句话集中表达了管仲对鲍叔牙的情感?
(投影)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 他为何如此动情?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要求: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 。请同学们找出并形成系统的文字
(提示:整段文字是叙述管仲的一番话,内涵丰富,语言很美,写得十分感人。)
③ 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做战、事君五个方面(管鲍合伙作买卖而管仲图利自我、管仲为鲍叔谋事未成、管仲从政频遭革职、管仲参战屡次逃逸、管仲未如召忽般于公子纠被杀后尽忠殉难)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④ 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⑤ 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⑥ 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的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管仲和晏婴都是大政治家,管仲有《管子》传世,晏婴有《晏子春秋》留传。司马迁在传记中仅仅记载了几则轶事,就把鲍叔牙、管仲、晏婴鲜活地刻画出来,高度赞扬了知贤、荐贤、让贤的高贵品德。管仲传,重点写鲍叔牙,他知贤、荐贤、让贤,这便是本传的主题 孔子称管仲以“仁”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如此优秀的管仲除了它自身的优秀资质和禀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成了他的成功呢?下面我们来走进文本,来走进管仲,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11
正在阅读:
管鲍之交.教案doc04-01
数控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规划03-26
2016年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试验检测师公路科目复习考试冲刺考试试题及答案11-02
开展双减培训个人心得体会07-30
美丽的凤仙花作文06-13
第09章-机械系统动力学08-30
Photoshop基本工具用法12-28
教师工作鉴定优秀8篇03-28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管鲍之交
- 教案
- doc
- 四川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编制技术规程(试
- 《学生第一》李希贵 读书笔记分享! - 图文
- 辩论赛活动策划书 2(1) 2
-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1998-7-17)
- 浙江省行政执法证考试案例分析题WORD版本
- win2003额外域控制器升级为主域控制器
- 第九章时间序列分析
-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解析3
- 个人廉政风险点与防控措施
- 人事选拔与测评作业答案
- 内部审计题库(1)
- 大铁椎传导学案
- 行政法学复习(09公管整理)
- 绿源杯节能减排大赛通知2015.4.15
- 加拿大官网旅游签证 - 在职收入证明(中英文)
- 宁夏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详细答案)
- 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
- 放飞理想迎青奥”全国青少年纸飞机通讯赛吉林省站
- 项目活动教学法在小学中年级习作训练中的运用课题结题报告
- 深圳牛湖科目三考场(手动波)二号线考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