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网上作业

更新时间:2024-05-21 09: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 作业及答案 作业二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简析苏轼的《江城子·记梦》。

这是一首悼亡词,写出了死别之痛,相思之苦,写出了对亡妻的一片真挚深沉的感情。上片主要写梦前的忆念及感情的起伏。下片主要写梦中的悲喜及梦后的喟叹。艺术特点是:1)直抒胸臆,感情真挚。2)想象丰富,构思精巧(时间与空间,过去与眼前,梦境与未来,交织在一起,情节起伏,用笔有进退,感情有悲喜,曲折变化)。3)语言朴素自然,明白如话(三、四、五、七言交错使用,恰当表现出心潮激荡,勃郁不平的思想感情)。4)用词悼亡,是苏轼的首创(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力,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令人耳目一新)。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试析曹植《白马篇》中的少年英雄形象。

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诗歌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激情。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天宝(唐玄宗年号)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至别所,上阳是其一也。贞元(唐德宗年号)中尚存焉。”(白居易原诗序)

“只‘惟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二语,已见宫人之苦,而杨妃(杨贵妃)之嫉妒专宠,足以致乱矣。女祸之诫,千古昭然。”(《唐诗别裁》) 结合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诗,谈谈你对“女祸之诫,千古昭然”这一评论的看法。

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主题明确。作者在诗中以哀怨同情、如泣如诉的笔调,描述了上阳宫女一世幽禁在冷宫中的凄苦遭遇,反映了无数宫女青春和幸福被葬送的严酷事实,有力鞭挞了封建朝廷广选妃嫔制度的冷酷与罪恶,在客观效

果上,具有揭露、控诉封建最高统治者荒淫纵欲、摧残人性的作用。

作业三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简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思想蕴含。 这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古人”指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像燕昭王、燕太子丹等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诗人感叹自己未能见到广开言路、善用贤士的圣明君主,由此陷入极度悲伤中,遥想后代也不会遇到与自己相知的人。“前贤已去,后贤未及。”一种不被理解、不被重视的悲哀油然而生。仅此两句,简明易懂,却通过俯仰古今,站在跨越时间的高度,来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惆怅的悲凉似乎刹那间飞越时空,惊天恸地。这两句深刻表现出诗人仕途失意的感伤和封建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怀才不遇、屡遭压抑的悲愤和孤寂情怀。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试析《项脊轩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前半部分记述书斋营建的过程,重点描写“百年老屋”修葺后新的读书环境和怡然自得的心情。后半部分回忆与书斋有关的人事,感情真挚,平淡中透出复杂的意绪和感伤的情调。正文之外还有五年后补记的对亡妻的深情忆念。

文章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文章以项脊轩统领全篇,借轩写人,借轩抒情,把若干生活琐事有机地连缀在一起,形散而意不散。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注重细节,刻画生动,语言质朴而富有表现力。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阅读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结合《冯谖客孟尝君》一文,写一篇400字的评议短文。

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议论脱俗,结构严谨,用词简练,气势轩昂,“文短气长”。在如何看待“孟尝君能得士”的问题上,有务出新意、发人深思的脱俗看法。

王安石眼中的“士”应目光远大,为国立功,为民谋利,具有经邦济世的雄才大略。而“鸡鸣狗盗”之徒是根本不配“士”这个高贵称号的,而孟尝君也在“鸡鸣狗盗”之徒之列。

关于冯谖是否“士”的问题,王安石认为冯谖焚券市义,经营“三窟”,使孟尝

君罢相回薛时受到百姓热烈欢迎,又使孟尝君重返相位,但孟尝君和冯谖在治国安民上并无多少政绩,而冯谖更是为孟尝君个人,为自己生活上的满足,仍是一个追名逐利之徒。

《读孟尝君传》全篇围绕“孟尝君不能得士”的主旨,严谨自然,完整统一,极有气势。

作业一、四混合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日出。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2.郁郁涧底松,离离上山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3.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4.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5.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简述《氓》中女主人公的思想发展历程。

第一章追述结识与相爱,第二章回忆热恋与结婚,这两章是对婚前恋爱至结婚经过的回忆,甜美幸福中有追悔。第三章痛悔自陷情网,第四章怨恨氓之负心,这两章转入了对遗弃现实的感叹,哀怨中有决绝。第五章自悲不幸遭遇,第六章表示决绝悔忿,决绝中有哀怨与愤慨,表现了女主人公觉醒后的愤怒和刚强果决的性格。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试析《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

(1)把客观的实境和诗中人物的梦境结合在一起,写得迷离朦胧。(2)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衬托了离愁别绪,显示了人生的短暂。在离愁的抒写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宇宙人生的探索。(3)诗歌写了五种事物,以“月”为重点,有主有从,巧妙结合,构成了完整的诗歌意境。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明·吕天成《曲品》:《还魂》(《牡丹亭》)事,甚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请谈谈对《牡丹亭 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怀春慕色”的理解。

《牡丹亭·游园惊梦》是描写杜丽娘青春觉醒的关键一处戏,与春意盎然的大自然第一次接触,即触发了杜丽娘内心的青春觉醒与萌动,进而引发杜丽娘对自身幽闭空闺的慨叹和对桎梏她的封建礼教的不满。这一切都源自杜丽娘或者说人性中重情的天性,杜丽娘怀春慕色以及她梦中与情人幽会的大胆举止无不都暗示了人类这一情感的不可压抑性。

杜丽娘生活在弥漫着封建礼教气氛的现实环境中,出身和社会地位要求她成为恪守闺范的封建淑女。这出戏写杜丽娘偷偷进入花园,先是梳状打扮,内心进

入恍惚痴想状态,既为自己美色自豪,又不好意思,是青春期少女典型的心理状态。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在现实环境中长期压抑的郁闷忧愁,以游园为契机转化为反抗因素。“惊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当她独处深思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的倾慕。当完全摆脱现实束缚进入梦境时,她的潜在欲望便充分地活跃起来。杜丽娘在礼教束缚下的复杂细腻的哀愁和坚定执着的反抗性格被作者以文采瑰丽的妙笔,描绘得淋漓尽致。

作业一、四混合

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日出。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2.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4.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5.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简析《鲧禹治水》。

《鲧禹治水》是一个前赴后继治理洪水的故事,从中可以大致归纳出几点现实内容:1、是上古时期洪水是人类经常要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2、鲧与禹是相承以共同完成治理洪水的任务,也即人类是在不断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了解的洪水的特性,用疏导的方法实现了对洪灾的遏制。3、鲧虽然治水没有成功,但他为治水不惜触犯天帝,献出自己生命的行为与精神值得人们敬仰。 三、论述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比较温庭筠的《菩萨蛮》和韦庄的《菩萨蛮》。

温庭筠的《菩萨蛮》主要描述了一位女子由懒起到梳妆到对感情渴念的过程。首二句通过“小山眉”上的残妆暗示了女子的懒起,以“鬓云”和“香腮雪”点明女子的美丽。紧接着描述女子慵懒的梳妆,并通过花面相映再次喻明女子的美丽。最后以女子低头看见罗褥上新贴的一对金鹧鸪暗示作结(即鸟成对,人独守)。全词都是细致的描摹,而没有女子主观感情的展露,读者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推想才能由最后一句的描述中明了女子为什么懒起,为什么慵懒地梳妆。这种用词艳丽、描写含蓄细密的风格正是温词的主要创作特点。韦庄的《菩萨蛮》写江南人物、景色之美,使“游人”乐而忘返;但其结束处却是有家不能回的悲情(韦是北方人,因战乱旅居西南),这与唐代末年离乱的现实是分不开的。前六句的极写江南景色、人物之美都是为最后两句抒思乡之情蓄势,即他乡越美,越无法割舍对故乡的怀念,而故乡的战乱破败也就越发让人揪心。全词不像温词那样揣度女性心理,抒他人之情,而是直接抒发作者自己的情感,内容明快晓畅、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疏朗,这是韦庄词的基本特点。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明·吕天成《曲品》:《还魂》(《牡丹亭》)事,甚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请谈谈对《牡丹亭 游园惊梦》中杜丽娘“怀春慕色”的理解。

《牡丹亭·游园惊梦》是描写杜丽娘青春觉醒的关键一处戏,与春意盎然的大自然第一次接触,即触发了杜丽娘内心的青春觉醒与萌动,进而引发杜丽娘对自身幽闭空闺的慨叹和对桎梏她的封建礼教的不满。这一切都源自杜丽娘或者说人性中重情的天性,杜丽娘怀春慕色以及她梦中与情人幽会的大胆举止无不都暗示了人类这一情感的不可压抑性。

杜丽娘生活在弥漫着封建礼教气氛的现实环境中,出身和社会地位要求她成为恪守闺范的封建淑女。这出戏写杜丽娘偷偷进入花园,先是梳状打扮,内心进入恍惚痴想状态,既为自己美色自豪,又不好意思,是青春期少女典型的心理状态。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在现实环境中长期压抑的郁闷忧愁,以游园为契机转化为反抗因素。“惊梦”是杜丽娘郁积在心中的热情的爆发,也是她反抗现实世界的实际行动。当她独处深思时,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才子佳人”、“密约偷期”的倾慕。当完全摆脱现实束缚进入梦境时,她的潜在欲望便充分地活跃起来。杜丽娘在礼教束缚下的复杂细腻的哀愁和坚定执着的反抗性格被作者以文采瑰丽的妙笔,描绘得淋漓尽致。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

“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沈德潜赞其为“古今第一长诗”。与此艺术成就相对应,对该诗诸问题的争论也可谓歧见纷出。具体到“兰芝何以被逐”的问题,近年来就有:不顺父母说;无子说;焦母性嫉妒和性虐待说;兰芝织素不力说;中师教学参考书中的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说;焦母无端厌恶说。笔者认为,所谓“无端的厌恶说”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而其它各说法或语焉不详,或失之草率,都存在着可商榷之处。现谨联系当事社会法律背景和文章本身作一分析。

汉末,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依然承袭西周有关规范。汉律中法定的离婚理由是“七出三不去”。所谓“七出”,又称“七去”,是指女子若有下列七项情形之一者,丈夫或公婆即可休弃之:即“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者去;多言去,盗窃去”。其中,不顺父母(公婆)是“逆德”,无子是绝嗣不孝,淫是乱族,妒是乱家,有恶疾者不能共祭祖先,口多言会离间亲属,盗窃则是反义,故为人妻者若有此七项之一,夫家即可休弃之。 但是,按照承袭下来的周代的礼制,已婚妇女有下列三种情形可以不被夫家休弃,即所谓“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其中,“有所娶无所归”是指女子出嫁时有娘家可依,但休妻时已无本家亲人可靠,若此时休妻则会置女子于无家可归之境,故不能休妻。“与更三年丧”,是指女子入夫家后与丈夫公婆守三年之孝,如此已尽子媳之道,不能休妻。“前贫贱后富贵”,是指娶妻时贫贱,但经过夫妻的同甘共苦之后变成富贵,按礼制,“妻者,齐邑”,夫妻应为一体。贫贱时娶之,富贵时休之,义不可取,故不能休妻。“三不去”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任意休妻作了限制,但主要的还是为了维护宗法伦理的需要。

因不符合“三不去”规定,兰芝之被逐具备了可能性。那么,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是什么呢?对照一下“七出”,“淫去;妒去;有恶疾者去,多言去,盗窃去”排除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无子”是最直截了当的原因。因为“无子”而所以“去”,多么顺理成章。而且我国第一部婚姻法典《汉婚律》中规定:“帝王诸侯之妻无子不出”,而作为庐江府小吏之妻的兰

芝,显然够不上这个条件。但是,无子说也有可质疑之处。首先,因“无子”而让媳妇“出”,可谓光明正大,焦老太婆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挑明,无须忌讳。但通观全篇,没有一处表明焦母依“无子”为据——哪怕是含蓄的表明。其次,汉律实行男尊女卑的原则,在家庭婚姻关系上,规定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焦母嫌兰芝“无子”,完全可以为仲卿再续而不必另娶。另外,从创作动机上说,有谁愿作一长诗为一不能生育的妇女鸣不平呢?——其实,因“无子”而“去”,理所当然,并无不平之嫌。那么,法定理由就只剩下“不顺父母”了。此一说肯定错不了,但却失之笼统(犹如有人问“你是谁”而你答“我是人”一样)。我们不应满足于此,我们应做进一步分析,来洞悉隐藏在背后的真正原因。对此,我们不能大胆设想(性嫉妒性虐待说即属此),我们只能小心求证。让我们回到文本,请看:

焦母: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w 兰芝: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这才是冲突之所在,矛盾的焦点!为什么对同一事实,当事人却作出了截然不同的判断?从逻辑学上分析,此两种判断(命题)不可能同真,也不可能同假,其中必有对错。那么孰是孰非?让我们再来看一下刘兰芝和焦母两个人物。兰芝德、才、貌三全。其洞察世情的聪慧,知情达理的言行,使我们赞美之尚来不及,何以会指责她而否定她的判断呢?倒是焦母,你看她那“故嫌迟”的神态,那“槌床便大怒”的举止,那“慎莫留”“会不相从许”的语言,求东家女而不落实的讹诈,劝儿子“慎勿为妇死”的愚钝、绝情,使我们确信,焦老太太虽一大把年纪,但在言行举止方面无论是意识,还是实践,都与合理正常标准有相当的距离!一位有着缺点和不足的领导绝对管理着一名各方面都正常且优秀的下属,将会出现两种结果:要么赏识信任下属,做到人尽其才;要么因无知而指责下属不与领导保持一致,犯自由主义,嫉妒下属的优点,滥用职权,阻碍下属的成功或将其挤出自己的视野范围之外。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嫉妒是平庸的情调对于卓越才能的反感”,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对嫉妒做了深刻剖析。现代心理问题专家也指出“嫉妒者往往以害人开始,而以害己而告终”。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推断:焦母嫉妒(性嫉妒,才嫉妒等)人性中的弱点(当然包括缺点、缺陷等)借助于封建家长制获得了破坏性力量,从而酿成了悲剧。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焦母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又是自食其果的受害者。w

当然,以上推断尚需故事本身的验证,而整个验证过程将使《孔雀东南飞》的其他相关问题豁然开朗。我们终于明白,“兰芝何以被逐”的原因不甚明了就在于焦母玩了猫腻:她没有勇气说出或缺乏水平认识到是自己人性中的弱点——嫉妒等消极情绪驱使她要赶跑兰芝,我们也终于明白中师教学参考书课后练习三答案中“她(指兰芝)的被遣,完全是出于焦母的无端的厌恶”之误。我们并进一步明白,结婚区区“二三年”而焦母“己久怀忿”(无子只会使她焦虑而决不会是久怀忿),“已失恩义”要“速遣之”、“慎莫留”。因为她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好不容易“媳妇熬成了婆”而又要继续熬下去;熬过了婆婆的权威,又要熬媳妇的优秀。是可忍孰不可忍,眼不见心不烦,干脆将兰芝休了算了。在她的内心深处,她惧怕这个儿、媳、婆三位一体的既成家庭格局。也许有人会问:“不顺父母说”,作为法定理由己足够了,何以啰嗦至此?其实不然!按事发时法律精神,具备“七出”条件之一,丈夫或公婆即可(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下同)休弃之而不是摩休弃之。按语义学及法理学理念,用“可”表述

的为授权性规范,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即是说,按封建礼教规定,焦母可以休弃媳妇,也可不休弃。孟德斯鸠曾说:“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焦母选择了休弃,在应知和已知这种休弃权的行使与相对人的生存权等权利发生冲突时她仍要选择休弃:“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同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这是仲卿向她以死抗争的最后表白。而此时焦母仍没有回心转意,悬崖勒马,依然是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并再一次自欺欺人:“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她也希望有个好儿媳,但她又容不下任何一个好儿媳。无论是现实中的刘兰芝,还是口头上提到过的“秦罗敷”的“东家贤女”。现在她非要选择动用休弃权,即便是滥用,她的选择令人不解。瞿秋白就问过“兰芝那么好,她婆婆为什么要休弃她呢?”我们不解的原因在于我们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焦母,而当我们用人性弱点理论对照她时,问题才迎刃而解!

我们也还终于明白,兰芝自请回家,与其说是体现了一种勇气与果断,不如说是一种妥协:面对强有力的人性弱点的妥协,甚或逃避。因为才“共事二三年”,已“心中常苦悲”、“留空房”、“不得息”,进而叹“君家妇难为!”在这个家庭中,作为一名女性,其贤妻良母的潜质无法发挥;作为一个人,其才华、品德无法自由展现:“徒留无所施。”不仅作为一般人的和个体的女性的价值难以实现,而且要承受“故嫌迟”等更多来自现实的挑剔甚或挑衅!勉强维护现状,对当事人均是一种折磨、损耗,不如远离这种委屈。此时我们感到“被逐”、“被遣”、“遭遣”等措词有不当之处,因其忽视或忽略了兰芝不愿苦熬而自请回家的主动性和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自觉性、坚定性。w 在这里须进一步说明的是“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一说亦有不妥。封建礼教固然有其反动的一面,但在维护社会秩序维护家庭稳定方面还是有积极意义的。造成刘、焦悲剧的是焦母而非封建礼教,封建礼教并没有主动摧残刘或焦,其在《孔雀东南飞》诗中只是充当了被焦母利用的工具,焦母才是此场悲剧的元凶、真凶。兰芝就说“君家妇难为”而非“家家妇难为”,这就极其含蓄地却是又极其有力地把矛头指向了焦母!(“君家”不是具有普遍性,但这不等于不具有典型性。文学要求的不是普遍性而是典型性)。(退一步说,《孔》诗悲剧的祸首即便不是焦母,也不能是封建礼教,而是以礼教为治国方略的封建统治者。)“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幸福生活”一说曾服从服务于五四时期争自由反封建斗争的需要,因而打上了当时时代的烙印。脱离开具体时代的局限,我们可以说:封建礼教摧残刘兰芝、焦仲卿幸福生活一说当休矣。 综上所述,我们可将《孔雀东南飞》一诗的主题定为:通过刘兰芝、焦仲卿的婚姻爱情悲剧,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珍惜幸福生活的感情,蕴含了对悲剧制造者的谴责。

长诗最后一句“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中“之”字所指代的教训至此也就极为明白:一定要认识并警惕我们人性中的弱点,克服它或它的消极作用,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教 育 部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改 革 和 开 放 教 育 试 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 形成性考核册

学 校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

班 级: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姓 名: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1、“据说是身材矮小,很像是一个小孩子,平常三五成群,在岸上柳树下‘顿铜钱’,正如街头的野孩子一样,一被惊动便跳下水去,有如一群青蛙”,这描写的是_C_。

A、吊死鬼 B、河童 C、河水鬼 D、女吊

2、俞平伯在《月下老人祠下》一文中的表达的情绪是_B_。 A、游历新地的兴奋 B、旧地闲游的“惘惘然” C、对故乡的热切向往 D、告别故乡的恋恋不舍 3、郁达夫《雁荡山的秋月》的总体风格是_A_。 A、比较清朗 B、比较冷-放 C、潇洒 D、浓郁 4、散文诗集《野草》中,最能显示鲁迅自己的作品是_A_。 A、《死火》 B、《过客》 C、《影的告别》 D、《腊叶》 5、《灯下漫笔》谈到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计有_B_。 A、可恕的一种,可憎的两种 B、可恕和可憎的各两种 C、可恕的两种,可憎的一种 D、可恕和可憎的各一种

二、填写下列作品的作者题 1、《双桅船》 :舒婷 2、《废都》:贾平凹 3、《怀念胡风》:巴金 4、《半棵树》:牛汉 5、《活着》:余华 6、《汉园集》:何其芳 7、《向太阳》:艾青

8、《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9、《桃园》:冯文炳 10、《流言》:张爱玲 三、名词解释

1.隐身衣: 《隐身衣》是杨绛散文集《将饮茶》中的最后一篇,也称《废话》或《代后记》。文章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层面,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即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2.午门: 《午门忆旧》这篇散文名为“忆旧”,实际上却主要是关于午门建筑风格和功能特点等方面诸多掌故的介绍,因而散文的主体部分不是人事,而是旧物。 作者首先从建筑学、从宫廷气势的角度介绍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总体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故宫的正门,是真正的‘宫门’。进了天安门、端门,这只是宫廷的前奏,进了午门,才算是进了宫。

3.《野草》 是鲁迅的散文诗集。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4.志摩的“单纯信仰”: 徐志摩热忱地奉劝有热血的年轻人不应当沾染悲观主义的时髦,而要永远运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作为一个充满诗性、信仰单纯的诗人,徐志摩是爱、美和自由的歌手,他不是一个冷嘲式的人物,也不是一个社会革命的斗士。

四、问答题

1、简述《寒风吹彻》的主要内容。

答: 《寒风吹彻》是刘亮程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作者在光线暗淡的屋子里围抱着火炉,散漫地回想着过去的一些人和事,回忆中,有作者自己的一次寒夜的经历,有一个冻死的陌生人的故事,也回忆在冬天里死去的亲人和年迈的母亲如何艰难地抵御着冬天的寒冷。在回忆中直至黑夜完全降临,作品抒发的是作者关于生命的抽象的体验,作品中“雪”、“冬天”、“寒冷”等,既是对真实情景的描绘,也是作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对生命中的冷漠、孤单、衰老等的体验和感悟。

2、 谈谈《随想录》的忏悔意识和批判精神。

答: 《随想录》是巴金历时八年创作的150篇随想性散文的总集。作者写作《随想录》的目的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清算和反省。这种反省始终与作家自我追问的忏悔意识和五四式的社会批判精神结合在一起的。在随想录中,巴金不象很多的文革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四人帮”,而是包含了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作者不断地反省自己在文革中的经历,在自我解剖中忏悔自己身上的奴隶意识,为了保全自己而牺牲正义和朋友,事实上做了专制主义的帮凶。巴金通过自我忏悔,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良知和责任的命题,表现了作家巨大的自我解剖的勇气。同时,作品也以尖锐的社会性抨击完成了五四人格的再塑造。在作品中,巴金不仅批判当代社会形态中的各种封建意识,批判文革时期的丑恶、落后和黑暗,也批判了当代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现象,重新倡导对五四精神的回归。 五、案例分析

1、结合作品《会唱歌的鸢尾花》分析舒婷诗歌的艺术风格。

答: 温柔端丽,这是诗评界早已给舒婷诗作风格的评断。而她的《会唱歌的莺尾花》则以细腻的心灵、刚劲的气质、深沉的情绪和舒展的性格显示了抒情主人公形象的丰姿丰采。若以宋词类比,婉约的肌体上波流着豪放的血液,晓风残月的吟唱里饱含着大江东去的气度,柔润、清丽、刚劲、深沉、舒展、恢宏构成一种纷乱而整一,参错而和谐、复杂而单纯的丰韵绰约的艺术风格。我们在诗人的情感投影、创作方法和艺术构思三个方面,都能领略到这种诗美。舒婷擅长于自我情感律动的内省、在把捉复杂细致的情感体验方面特别表现出女性独有的敏感。情感的复杂、丰富性常常通过假设、让步等特殊句式表现得曲折尽致。

2、结合作品分析杨绛《隐身衣》与巴金《十年一梦》在叙述风格上的差别 答:(1)风格的不同:一个温婉简约,尾尾道来,让人慢慢品味;一个是愤激倾诉,直控变态社会的无道,反思灵魂深处的人格精神问题。

(2)、原因:主要是与作者的性格、对生活的态度及具体的经历有关。杨绛是用理智来领会这个世界的,而且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学者,所以她选择了一种适情任性,漠视社会功利,避免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只顺从一已的真实体验的写作姿态;而巴金则是用感情来领会这个世界的,而且他独特的社会地位与名誉也使他难以置身于生活之外,他在《探索集》后记中曾这样写道:我写作是为了战斗,为了揭露,为了控诉,为了对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

姓 名: 学 号: 得 分: 教师签名: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2

一、单项选择

1、周作人的《苦雨》表现的是_A__。

A、二十年代五四落潮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B、三十年代京海之争时,作者的失望与追求的苦闷 C、四十年代作者任伪职时的苦闷 D、二十年代作者的休闲稚趣

2、关于废名的《放猖》与《三竿两竿》,较正确的分析是_C_。 A、《放猖》基本是虚写,《三竿两竿》是实写。

B、《放猖》题材与《女吊》、《水里的东西》相类,文字也相类。 C、《放猖》是刻意为文,《三竿两竿》不经间而成。 D、《放猖》结尾借景抒情,《三竿两竿》结尾似结非结。

3、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_A_。

A、爱、自由、美 B、爱、自由、善 C、真、善、美 D、爱、美、真

4、“旧时的颜色”必在后人“记忆中消失”,是《野草》中_C_一文的主旨。

A、《死火》 B、《影的告别》 C、《腊叶》 D、《死后》

5、周作人在《金鱼》中,开首议论“三不喜”,第一不喜欢的动物是_B_。

A、金鱼 B、叭儿狗 C、鹦鹉 D、猫 二、填写下列作品的作者题 1、《孩子王》: 阿城 2、《干校六记》:杨绛 3、《病隙杂记》:史铁生 4、《小鲍庄》:王安忆 5、《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 6、《故都的秋》:郁达夫 7、《我的记忆》:戴望舒 8、《猫城记》:老舍 9、《生死场》:萧红

10、《苍蝇》: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三、名词解释

1.《随想录》: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巴金直面“文

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于写下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如果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完成了最真实人格的塑造。《随想录》收录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后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统称随想录 2.《商州又录》: 这是80年代前期贾平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前有《商州初录》,后有《商州再录》,故这一篇称《商州又录》。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的写景散文。11个段落之间的结构方式散漫、随意,季节的时序只是一个大致的线索,更象是由11幅写意的素描画组成的画卷。用心体味每一段落营造的画面感极强的意境:注意用字(如“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

中的“红”、“绿”、“瘦”字);注意以拟人、通感的方式传递的感觉(如“路是顽皮的,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尘,也没有他的脚印”);注意不同意象之间的组合方式(包括人与物,物与物),尤其注意其中视点的转换或无主体的句式造成的透视效果。

3.天足:

4.月下老人祠:

四、问答题

1、结合作品谈谈《我与地坛》的写作特点。

答: 文中的景物描写动静结合,生动、新奇、细腻。作者或捕捉静态的景物写“古殿檐头剥蚀的琉璃”“门壁上淡褪的朱红”,用以表现地坛沧桑的历史;或描摹动态的景物,写“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来表现渺小生命生存、思索、奋斗的快乐;写“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表明即使短暂平凡的小生命也能创造出生命??

作者残疾之后,地坛公园是他较长时间活动的场所,是这一独特“沉静”的环境,使他活过来,使他感悟到人生的艰难,从而产生了质的飞跃和超越。这种环境“弥漫”着沉静的“光芒”,是培养他飞跃超越的土壤。他感受到了“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更看到了自己残疾的“身影”。可见,这句话将环境、时间和个人的遭遇紧紧联在一起,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现实的残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不逃避、不懦弱、勇敢面对现实的坚强意志。

2、结合《午门忆旧》这篇文章,谈谈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答:汪曾祺的散文与他的小说一样,总有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午门忆旧》名为“忆旧”,实际上重点不在回忆过去的人和事,主要的内容是关于午门建筑的许多掌故,其间也有一些考证。因而所谓“忆旧”,不是忆人和事,而是忆物。是一种以闲适的心情记录风物人情的风格。因此,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汪曾祺散文的特点,他不刻意追求文章的抒情效果,感情总是在闲适的气氛中仿佛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他也不刻意从寻常小事中挖掘深奥的道理,总是在娓娓而谈中隐隐地透露自己的闲情逸致。用他自己的话说:“记从事、谈风景、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

还有,黑孩年龄小,才“十岁左右”,“又矮又瘦”,当别人打他的时候,他不会自卫甚至是逃避,他有着绝对的听命和服从。任凭别人的使唤和摆布。更为奇怪的是,文章中鸭子都会“呷呷”的发着牢骚,而黑孩始终都保持着一种忍痛的沉默,“忍着,一声不吭,只是把嘴角微微吊起来”。实际上,作者是在将正义摆在黑孩一边,但作者始终都没有为黑孩说半句安慰话。虽然黑孩偶尔也有菊子姑娘的照顾,但是这姑娘本身就是一个自身难保的形象,时而要受别人讥讽,可以想象深受菊子庇护的黑孩又是如何的缺乏安全性,甚至正因为这层庇护才惹来更多的祸水。黑孩被完全置放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位置。他命中注定就应该如此:非暴力但又得合作。小说中没有血淋淋的词语来修饰黑孩,但作者又在“力不从心”的看着黑孩流血。就让他自生自灭吧。莫言跟黑孩一样,两个人都在忍,一个精神上的,一个肉体上的。黑孩这一形象,是莫言赋予的与现实人间隔着一段距离的眼睛。首先,他有着人间苦难锻造出来的独特感受和超常行为。他是亲情的缺失者,父亲去了关东,杳无音信,后娘打他、骂他、虐待他,深秋的北方,人们都要穿着夹袄,他却还赤着脚,光着脊梁,仅穿一条又肥又长的大裤头子。他也是社会关爱的匮乏者,还仅是10岁的孩子,队长就安排他去做小工,一开口就是“黑孩儿,你这个小狗日的还活着?”“我寻思着你该去见阎王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应该生活在父母身边,受到学校、社会的关爱,发展自我个性的年龄。他自始至终都不开口说话,就连对菊子姑娘也未曾说过一句话。并对人群抱着不信任的态度,他小心翼翼地苟存于人群中,他走进家门都是“翘腿蹑脚地”,回屋里都是用“溜”,又“悄悄地溜出来”“小心地走着,尽量使头处在最适宜小石匠敲打的位置上”,还有“哆嗦”“畏畏缩缩高抬腿,轻放脚”等描写黑孩子的动作,都表述了黑孩生活的艰难和小心。他的生存环境要求他要敏感地对生活中的变动做迅速地反应,以消极服从为积极反抗。在小铁匠怒冲冲地吩咐他拾回灼热的钻子时,他只是耳朵动了动,脚却没有动,小铁匠用脚踢他,用钳子捅他,他才垂着头走到钻子前,“一点一点地弯下腰去。”当他一把攥住钻子,手里冒烟时,小铁匠像疯病人一样呙斜着叫“扔、扔掉!”他却走近小铁匠蹲下后,才松开手,然后就那么蹲着,仰望着小铁匠的脸。好像在向小铁匠示威,表示着他的无比坚强。他能以少有的敏捷从小铁匠手里挣抢萝卜,总之他的生活环境锻铸着他。因此他能很感受到周围人们——菊子姑娘、小石匠、小铁匠、老铁匠之间的矛盾的变化发展:他能不顾烫伤手,按小铁匠的命令捡起刚淬火的铁钻,反过来倒使他害怕屈服。其次,他是内外完全分离的统一体。他的外在的躯壳丑陋不堪而内在的世界绚丽多彩;他的外在是被精神遗弃的躯壳,对外界的刺激麻木不仁,在寒冬腊月“赤着脚光着脊梁,而无半点瑟缩,他抓烧热的钢钻手里冒着黄烟而不知烫,钢花碰到他的微微凸起的肚皮,会软绵绵地弹回去;他能用脚掌捻断,捻碎蒺藜尖;而内在世界对外界的变化则出奇地敏感。他能听到头发落地的声音,叶子落下来振动空气的声音,嗅到水里飘上来的血腥味”,看到“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包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的红萝卜!”更重要的是这只眼睛正可以用来“拉开距离观察生活”。作者不用自我感觉去替代黑孩,而是利用黑孩的生活来体现星夜土地湿漉漉的神秘感和复杂的迷惘感,以及黑孩这一形象的塑造具有的文学特有的造型感,来表达作者的生活经验、语言的积累,和对世界的理解。黑孩这个人群外外加的瘦猴,另类的人物可以偷偷溜进生活,不动声色的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而不干涉生活。因而这只独特的眼睛就包含着作者代言人的成分,能让人从至高层次上观察到人本身,人的生活本身。“作者有意淡化政治背景,模糊地处理一些东西”。作品写的是人民公社时期,动员二百多民工集中劳动,虽然从原始的,低下的生活状况和停滞、畸形的画面中所感到那个特殊年代的实情,作者没有把这些作为故事本身来写,只是零零碎碎地透在黑孩这个主人公的周围。他采用黑孩这只独特的眼睛来观察生活。他是一个小精灵,是个体灵魂在群体社会中遭受扭曲、变形乃至毁灭的叙述视角,他昭示着乡土生活的沦灭。黑孩对外在世界的淡漠使他独立于人群之外,与他们保持着距离,而丰富的内在世界则让他能在人群之外探视人群。再次,他带有一点“老庄的潇洒旷达,空珑飘逸的灵气”,使他能“很高、很远地观察生活”[2]。这强烈表现在他对自然美和心灵美自由的追求。他不经意间发出对美感的感叹声,他对自然流连忘返,他深切幽远的眼睛有强

烈的震撼力。最后,他的孩子的身份,使他的观察附上了童话色彩。从这四个方面看,黑孩是个非同一般的人物,已经超出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正常”人,他只是一个符号,一只与现实隔着一段距离的奇特的眼睛。也正如莫言自己在谈到《透》的创作体会时说:“在坚硬的、冰冷的特异心理成分外边,施放上虚幻的,温暖的感觉烟雾,是否能使小说具有某种怪味呢?作者远远地躲进云里雾里,能否获得某种更大的表现自由呢”? 作者正是借助黑孩这一形象达到艺术、审美上额外的效果——拉开距离。这只眼睛看到了母爱的伟大。黑孩感受到菊子姑娘母亲般的关怀、爱抚,差点落泪。虽然他最终没把他的感情用眼泪表露出来,但这个已逃离人群的心灵在母爱的召唤下恢复了人间感情,这种爱的震撼力之大可想而知了。但同时,这只眼睛看到了充满野性和野蛮乡村陋习的情爱冲突。黑孩看到了菊子姑娘与小石匠日益火热的爱情,也灵敏地嗅出小铁匠妒火中烧的味道,甚至目睹了这两个情敌决斗的过程和悲剧性的结局——菊子姑娘被弄瞎一只眼睛。但面对这种悲剧,他“悄悄跑回石洞,蹲在最黑暗的角落上,牙齿?的的?地打着战,偷望着工地的人群。”这种野性的爱和传统地野蛮地通过打斗来解决爱情问题的方式让他震撼恐惧。而通过这只眼睛窥视到的人们对这种野蛮的习惯观望和躲避,因而窥视到了人性的弱点。这只眼睛还向我们展示了一颗颗象老铁匠、小铁匠、小石匠、菊子姑娘那样“粗糙又坚韧”的心灵,他们的美与丑、善与恶、进步与落后、智慧与愚昧,让读者感受到强烈的农村气息,并由它牵引着去思考几千年的乡村文化结构。黑孩还是作者借以探索生活中美的眼睛,在《透》中,表现了作者的明显的、成熟的很有特色的美学追求。莫言自己在介绍《透》时,说是因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片红萝卜地,阳光灿烂,照着萝卜地里一个弯腰劳动的老头;又来了一个手持单叉的姑娘,她叉出了一个红萝卜,举起来迎着阳光走去,红萝卜在阳光下闪烁着奇异光彩。我觉得这个场面特别美……其它的人物,情节都是由此生酵出来的。” 作者在《有创作才有追求——关于<透明的红萝卜>的对话》中说;“不论多么严酷的生活都包涵着浪漫情调。而神秘美、哲理美、含蓄美是生活本身所具有的。”作者通过这只眼睛来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美。美的人生、美的事物、美的意境。首先他能把生活的色彩近乎完美的描述:写小石匠和小铁匠打架:“一白一黑两个身体又扭在一起”,写并肩而立的恋人,“深红色的菊子和淡黄色的小石匠”,写黑孩看铁匠炉里的火苗,“一绺蓝色火苗和一绺黄色火苗在煤结上跳跃着”,他试图用一只眼睛盯住一个火苗,让一只眼黄一只眼蓝。写那只神奇的萝卜,泛着青蓝幽光的铁砧上,有一个金色的红萝卜:“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这些色彩的调配和对比色的运用,给人感觉是传神醒目,横生妙趣,仿佛让人亲睹那美丽的画面,体会到内外和谐、幽默乃至神秘的意味。而这些美丽的画面大部分是黑孩感受到的,也就是黑孩给人的感受……。黑孩给读者的感受最深的是他对美的追求。丰富的内心世界、老庄的潇洒旷达和带着童话的眼光也使他对美的感受十分强烈。他对声色音味触觉的敏感远远超越常人,充满神秘。他能“听到黄麻地里响着鸟叫般的音乐和音乐般的啾啾鸣唱。幽逸的雾气碰撞着黄麻子和深红或是淡绿的茎秆,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蚂蚱剪动翅羽的声音像火车过铁桥。”黑孩的眼睛本来是专注地看着石头的,但是他听到了河边传来的一种奇异的声音,很像鱼群在唼喋,声音细微,忽远忽近,他用力地捕捉着,眼睛与耳朵并用,他看到河上自发亮的气体起伏上升,声音就藏在气体里,只要他看到那神奇的气体,美妙的声音就逃跑不了。他对美的追求在发现透明的红萝卜中达到最高境界。他看到的红萝卜“晶莹透明,玲珑剔透。透明的、金色的外壳里苞孕着活泼的银色液体……”。非常人所见,十分神秘,是一种主客观的结合,一种理想境界。在他看到这红萝卜的时候,黑孩忘掉了世间一切与自己有关无关的仇恨恩怨,沉浸在火焰美妙的跳跃中,这红萝卜正是一种超脱了生活的种种丑恶达到超然物外的和谐、平静、和平的境界后的产物。这种境界的外观“透明的红萝卜”充满神秘,内在孕育升华着哲理,而两者又都隐含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通过第三只眼睛过滤了的透明的红萝卜,我似乎能看到作者追求的融入了老庄自由飘逸色彩的人生境界。作者是用写意的手法来塑造人物的,莫言的小说艺术的另一特色是朦胧空灵的意境。作者能用一个“红萝卜”照出一片美丽而透明的童话世界,

这正切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精神。莫言的豁达,超脱的胸怀,使他有一种站在宇宙之外对世界、人生、历史作观察的时空意识,他曾说:“我觉得朦胧美在我们中国是传统的,象李商隐的诗,这种朦胧美是不是中国的蓬松潇洒的哲学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呢?文艺作品能写得像水中月,镜中花一样,是一个很高的美学境界。” 所以作者在《透》中关于打铁等不少细节,把所欲之“言”,所描之“象”都隐得更深而深得“写意”神韵。而写意本身是“藉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将现实、非现实因素溶成一体,形成一种十分独特的小说艺术形象”[2]。这种形象是模糊的,处于似与不似之间。黑孩似乎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又似乎存在现实之外。他本身只是一种象征,是融入作者本身的积累和感受,又独立于作家之外的一只眼睛。这只眼睛从与众不同的角度介入生活,又连缀了全篇的人物。虽说莫言在这篇作品中体现的思想还不够深刻,但他的“黑孩”这只眼睛给人提供的思考再创造空间之大,在我看来似乎能弥补深度的不足。作业四答案: 郭沫若 戏中戏 沙叶新 一人多事《你别无选择》茶馆龙须沟王昭君 蔡文姬答:所谓样板戏是指20世纪中叶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文艺思潮影响,而推出的创造艺术经典活动的一项重要戏剧艺术典型,简单地说,就是江青等人出于政治需要,以京剧创作作为突破口,而发起的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戏剧造神运动。其艺术特点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形势,用政治图解艺术作品,具有非常明显的类型化、脸谱化和雷同化创作倾向,它是“思维大于形象”的产物,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是“文化大革命”的“形象代言人”之一。答:一般的评论者都将《茶馆》称为“图卷戏”的结构。历史的横断“面”,和三个阶段所构成的历史“纵线”,构成了作品在宏观上的历史纬度和微观上的历史深度表现,纵横交叉,点面结合,既概括了中国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也典型地刻画了历史“点”上的腐朽和黑暗。这种结构方式既完成了作品主题体现的任务,又适应了大跨度的时间过程,显示了结构的独特性和巧妙性。答:茶馆中出场的人物很多,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具体的矛盾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各自按着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在说话、在活动,但这些话、这些活动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 ⑴王利发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⑵常四爷: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⑶松二爷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他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⑷李三的抱怨,明着是在抱怨“改良”、抱怨王利发,实际上是社会使然,因为“改良”本身就暗示着社会对茶馆生存的巨大影响。 ⑸报童来卖报,王利发问:“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这一问,正折射出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而作为茶馆掌柜的王利发是多么盼望社会太平,自己能安安稳稳地赚钱发家呀! ⑹唐铁嘴的改抽“白面儿”的一席话,恰好透露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因此,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⑺崔久峰:“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 ⑻吴祥子、宋恩子:顺风倒的奸邪小人,靠坑害别人钻营偷生。 ⑼刘麻子、唐铁嘴等:一群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麻农相士,算命骗人。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答: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他为人精明、干练、勤俭、善于经营,虽然有着买卖人的自私,为人却还本分。为了在那个社会里求得一席生存之地,他苦心改革自己的经营方式,使之跟得上社会风气的流变。他“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但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茶馆却被强行霸占,自己也在绝望悲愤中上吊自杀。王利发和他的茶馆在全剧中具有结构功能,是全剧的核心人物、核心场景,起到辐射、领起其他人物和社会时代背景的结构作用。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

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答:(1)作品反省历史的方式。从解剖自己开始,正视个人在历史的非常时期的复杂体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悖论是:作为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文革中怎么会成为“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注意文章在面对这一悖论时,如何呈现自己的心灵痛苦和逐渐“觉醒”的精神历程。(2)作品在反省历史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即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看作历史的“受害者”,而是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文化英雄”。这一点决定了文章的写作动机、关注的主要内容以及行文风格。答:张爱玲小说的叙述空间,一直局限于家族式的封闭空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同样具有家庭和闺阁的特点。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发展也因此是在原地踏步,使小说的叙述时间处于一种静止的、凝滞的状态。王安忆小说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张爱玲小说对都市人物心理的剖析,但她笔下的人物(如王琦瑶)却更为自然地把自己交给了社会化的大都市,家庭对她们的约束和托庇荫变得更为松弛,因此她对上海的叙述往往在流通的开放性空间全面展开。王安忆在《荒山之恋》中侧重的是爱情的宿命表达,表达的是一种性格悲剧,即爱情对命运的认同。如叙述上的先知先觉;结构上的殊途同归;因性格软弱而最终选择了殉情自杀来完成对自我的宣泄等。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抒写的是文明与人性的哀歌。如,以衰落中的文化作为背景;想追求爱情但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只好退而求婚姻的无奈的白流苏;因香港的陷落而意外获得的患难夫妻之情。同者,都是宿命的表达;都是文化荒芜的背景。异者,前者为性格悲剧,后者乃时代悲喜剧(悲者是时代巨轮下个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喜者恰恰是“机关算尽”时得不到的幸福在无所作为下降临)由此可见她们在对爱情的命运观这一点也不相同 100 论述题 作业四

题目 标准答案 学生答案 得分 题型

( )的《关汉卿》采用的是( )的结构;()的《陈毅市长》采用的是一种( )形式的散文结构。郭沫若,戏中戏,沙叶新,一人多事 ,,, 0 填空题

在80尼年代的戏剧创作中,高行健的话剧创作具有代表性,他的代表作是()。 你别无选择 0 填空题

老舍在建国后写出了不少著名的话剧作品,他的《 》和《》被视为老舍创作发生转变的标志。 茶馆,龙须沟 , 0 填空题

郭沫若在当代文学史上有两部历史剧《 》和《 》,都是属于翻案文章。王昭君,蔡文姬 , 0 填空题

样板戏 答:所谓样板戏是指20世纪中叶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文艺思潮影响,而推出的创造艺术经典活动的一项重要戏剧艺术典型,简单地说,就是江青等人出于政治需要,以京剧创作作为突破口,而发起的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戏剧造神运动。其艺术特点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形势,用政治图解艺术作品,具有非常明显的类型化、脸谱化和雷同化创作倾向,它是“思维大于形象”的产物,对于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是“文化大革命”的“形象代言人”之一。 100 名词解释

图卷戏 答:一般的评论者都将《茶馆》称为“图卷戏”的结构。历史的横断“面”,和三个阶段所构成的历史“纵线”,构成了作品在宏观上的历史纬度和微观上的历史深度表现,纵横交叉,点面结合,既概括了中国历史的总体发展趋势,也典型地刻画了历史“点”上的腐朽和黑暗。这种结构方式既完成了作品主题体现的任务,又适应了大跨度的时间过程,显示了结构的独特性和巧妙性。 100 名词解释

简析《茶馆》的人物特点。 答:茶馆中出场的人物很多,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具体的矛盾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也没有直接关系。他们各自按着自己的身份、自己的性格

在说话、在活动,但这些话、这些活动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 ⑴王利发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 ⑵常四爷:正直,善良,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这个形象代表了不甘受奴役的中国人,反映出旧中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⑶松二爷 :松二爷也是个旗人,心眼好,但胆小怕事,懒散而无能。他留恋过去的生活,不愿自食其力。最后终于饿死。这是一个没有谋生能力的旗人的典型,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腐朽。 ⑷李三的抱怨,明着是在抱怨“改良”、抱怨王利发,实际上是社会使然,因为“改良”本身就暗示着社会对茶馆生存的巨大影响。 ⑸报童来卖报,王利发问:“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这一问,正折射出社会的动荡和不安,而作为茶馆掌柜的王利发是多么盼望社会太平,自己能安安稳稳地赚钱发家呀! ⑹唐铁嘴的改抽“白面儿”的一席话,恰好透露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对中国人民的毒害。因此,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写那个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但那个时代的黑暗与罪恶又无处不在,这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 ⑺崔久峰:“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者—“中国非亡国不可”的失败主义者。 ⑻吴祥子、宋恩子:顺风倒的奸邪小人,靠坑害别人钻营偷生。 ⑼刘麻子、唐铁嘴等:一群地痞无赖。一个说媒拉纤、拐卖人口,一个是麻农相士,算命骗人。这样一类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畸形和病态。 100 简答题

分析《茶馆》中王利发的形象。 答:王利发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他为人精明、干练、勤俭、善于经营,虽然有着买卖人的自私,为人却还本分。为了在那个社会里求得一席生存之地,他苦心改革自己的经营方式,使之跟得上社会风气的流变。他“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但到国民党统治时期,他苦心经营几十年的茶馆却被强行霸占,自己也在绝望悲愤中上吊自杀。王利发和他的茶馆在全剧中具有结构功能,是全剧的核心人物、核心场景,起到辐射、领起其他人物和社会时代背景的结构作用。王利发是裕泰茶馆的掌柜,也是贯穿全剧的人物。他从父亲手里继承了裕泰茶馆,也继承了他的处世哲学,即多说好话,多作揖。他胆小、自私,又精明、干练、善于应酬,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态度。在黑暗的旧中国,尽管王利发善于应酬,善于经营,不断改良,却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对此也抱有强烈的不满,但表达得十分含蓄。就是这样一个精于处世的小商人,最终仍然没能逃脱破产的命运。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 100 简答题

分析《十年一梦》在反省历史时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 答:(1)作品反省历史的方式。从解剖自己开始,正视个人在历史的非常时期的复杂体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悖论是:作为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文革中怎么会成为“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注意文章在面对这一悖论时,如何呈现自己的心灵痛苦和逐渐“觉醒”的精神历程。(2)作品在反省历史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即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看作历史的“受害者”,而是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文化英雄”。这一点决定了文章的写作动机、关注的主要内容以及行文风格。 100 简答题

试比较王安忆的小说与张爱玲小说的异同。 答:张爱玲小说的叙述空间,一直局限于家族式的封闭空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同样具有家庭和闺阁的特点。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发展也因此是在原地踏步,使小说的叙述时间处于一种静止的、凝滞的状态。王安忆小说某种程度上继承了张爱玲小说对都市人物心理的剖析,但她笔下的人物(如王琦瑶)却更为自然地把自己交给了社会化的大都市,家庭对她们的约束和托庇荫变得更为松弛,因此她对上海的叙述往往在流通的开放性空间全面展开。王安忆在《荒山之恋》中侧重的是爱情的宿命表达,表达的是一种性格悲剧,即爱情对命运的认同。如叙述上的先知先觉;结构上的殊途同归;因性格软弱而最终选择了殉情自杀来完成对自我的宣泄等。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抒写的是文明与人性的哀歌。如,以衰落中的文化作为背景;想追求爱情但在冷酷的现实面前只好退而求婚姻的无奈的白流苏;因香港的陷落而意外获得的患难夫妻之情。同者,都是宿命的表

达;都是文化荒芜的背景。异者,前者为性格悲剧,后者乃时代悲喜剧(悲者是时代巨轮下个人的渺小和无能为力,喜者恰恰是“机关算尽”时得不到的幸福在无所作为下降临)由此可见她们在对爱情的命运观这一点也不相同。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88 更新时间:2012-5-28 ★★★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作业一

第一部分 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故里陈三·陈四》,数一数描写“迎会”的篇幅占全文的多少?描写“陈四”的文

字占全文的多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来写人物?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提示:《陈四》一篇,全篇大量笔墨放在对迎神赛会的描写与介绍中,对陈四这个人物介绍仅限于结尾的段落,通过营造故乡的民风,风俗这一氛围来表现陈四这个人物,形象依然生动。陈四所处之城,人们热衷于赛城隍敬鬼神。\万人空巷,倾城出观\,规模盛大,排场隆盛,有各色节目,各种仪制,更有许多的痴男信女叩头拜香??陈四在众人眼中,是擅长踩高跷表演\向荣\向大人的,其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就在\向荣\这一角色的身上体现,而主体本身所具有属人的本质却被抽空与异化。无论看客,还是陈四自己都极其看重这一点,而忘却了自我瓦匠这一职业,作为主体的人的一面。从这种对于鬼神的虔诚之中,我们看到了社会对生命的冷漠,而这种习俗的隆盛与浩大也就更现出人们的理性蒙昧之深。特别是陈四,以表演向荣,踩高跷出色以为荣耀,甚至表演完毕,不卸装,就登在高跷上沿着澄子河堤赶去其它的地方表演。因为一次暴雨路滑不好走而误事,自以为奇耻大辱,从此发誓不再踩高跷。这里我们见到的是人的理性蒙昧导致的自我价值的失落而不自知的悲剧。风习有其独特情韵之外,也有其沉重压抑的一面;文化给人带来的不仅是正向的价值,而且也会给人带来遮蔽和掩盖。作者在陈四身上寄寓的便是人的生存与文化价值关系的深层思考。

二、阅读《棋王》,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王一生对吃的执着。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提示:作品中关于王一生对“吃”的感受、看法、包括吃态的描写,成为作家刻画人物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王一生所说“一天不吃、棋路就乱”的话语,朴素地道出了“民以食为天”

的真理。如果说人的精神需求往往代表了人所谓“雅”的一面,而衣食物质需求则更多被视为“俗”,那么这部作品是在“雅”与“俗”的自然统一之中,完成了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塑造。

作业二

第一部分 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下列《棋王》中的两段选文,说说阿城小说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答案提示:《棋王》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简洁的白描,略带幽默感,避免情感的过分外露。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作品大量使用动词,很少用形容词;句式简短,避免用长句有关。《棋王》不仅立意颇深,而且显示出将其浑融于感性形象创造、故事情节表现的艺术功力。作者写知青之憎、棋手之谊,使人感到在那反常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难得的理解、真诚和亲近。作者写母子之爱。“无字棋”那一笔轻起重落,形成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扑面而来,使人不能自已。作品表细节,如“吃”,似工笔细刻,使人物体表态心神毕现;写场面,如“千人观棋”,则文笔姿肆、纵横捭阖,以不同人物动态汇成铺天盖地的动势,确实手笔不凡。再加词句的凝练,用语的诙谐,反嘲的口吻,“静”与“动”相因相生的笔法,使小说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审美精致。概而言之,作品将玄渺的哲学命意和高远的文化沉思寓于平凡人生的揭示与升华,在故事的叙述中,以朴素的写实笔法,注之以意、行之以情、凝之以神,形成了阿城小说感人至深又耐人寻味的独特风格。

作者关于王一生棋场鏖战一段的描写,尤为突出地显示了作者创作思维的这一特点:王一生“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桩,似无所见,似无所闻。……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散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与其说这是一个神情专注的棋手,勿宁说这是民族文化精神融铸而成的一个“棋魂”,它远非某一具体现实人生所能拘囿,而具有与远古、现在、未来,宇宙人生同在的永恒意蕴。

二、阅读《透明的红萝卜》,数一数选文中多少次写了黑孩的幻觉?说说现实中的黑孩与黑孩非现实的幻觉给你造成一种什么感觉?

答案提示:黑孩从小就失去父母亲的爱,在继母的打骂中艰难和小心地求生。这种残缺的生命经历使他从小就有别于正常儿童。他性格冷僻,从不与人交流,甚至从不开口讲话。他生活在自己孤独凄凉的内心世界里,甚至常常忘记外界的寒冷和疼痛。邻村的菊子姑娘以近乎母亲般的关怀疼爱唤回了黑孩内心深处早已泯灭的温情。他对菊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迷恋,但这种迷恋是深藏不露的,甚至有时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例如咬伤菊子的手。其实,黑孩内心深处是十分珍惜这份宝贵的感情的,他希望能够维护,并永久地占有。可他不知道该怎样做,只是潜意识地通过砸碎手指,烧伤手掌等令人心惊胆战的自疟行为来引起菊子的关注。但是,真正能得到菊子爱情的是带自己来的英俊结实的青年小石匠。黑孩的幻想一点点破灭,他不得不寻找其它载体。终于,他在一个红萝卜上实现了感情寄托。那是一个透明的红萝卜,那萝卜晶莹剔透,尾巴上的根须像金色的羊毛,体内“荡漾着银色液体”,他感到兴奋和激动。这种情感体验是与菊子带给自己的感觉完全相同,黑孩顺利地实现了情感载体的转换。但是,好景不长,即使是这种虚幻的人间温暖,黑孩也是没能永久地保存。暗恋菊子而追求无望的矮丑的小铁匠把那颗珍宝般的红萝卜夺去,狠狠地扔到夜色笼罩的河水里。美妙的情感体验和幻想又一次被彻底毁坏了。最后,在小石匠和小铁匠的殴斗中,恼羞成怒地小铁匠误伤了菊子一只美丽的眼睛,菊子和小石匠便消失了,工地上只留下黑孩那孤独无望的身影。

金色的红萝卜是黑孩内心渴求温暖和幸福的一种象征,是莫言对贫困、苦难、孤独的黑孩的诗

意抚慰。

它是通过黑孩奇异的感觉折射出来的。注意红萝卜出现的次数及透明的红萝卜出现的环境。 金色的、透明的红萝卜,像一道穿透一切的闪电,撕裂了黑暗,给人带来温暖的力量。黑孩之能存活下来,之能将自己淬炼成“入水不濡、入火难焚”的小精灵,就是因为在他纯真的童心里,有个美丽的梦幻世界--一个晶莹透明的红萝卜。正是这个美得让人落泪的胡萝卜,使黑孩能超脱于人世的苦难,超然于贫困、忧伤、恐惧之上。

黑孩还是一种象征,一个特殊的艺术形象。他饱受人间苦难,他以惊人的适应力和承受力顽强地活着,显示了对恶劣环境的超越和征服。这也正是那个时期中国农民普遍具有的伟大性格和力量。因此,黑孩是二十世纪中国农民的真实缩影。

作业三

第一部分 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巴金的《十年一梦》,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痛苦的心路历程的?

答案提示:《十年一梦》选自《随想录》的第69篇,体现了《随想录》的核心内容:对“文化大革命”进行回顾与批判。文革结束后,许多受害者从灾难中走出来,以自己所受到的伤害,痛诉“四人帮”的恶行,倾诉自己的伤痛,这些文章大多是把自己看作成历史的“受害者”,自己是无辜的,而巴金却认为:“不能把一切都推在‘四人帮’身上,我自己承认过‘四人帮’的权威,低头屈膝,甘心任他们宰割,难道我就没有责任!难道别人就没有责任!”(《探索集》后记)这种反省历史的态度决定了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控诉,而是站在整体历史的角度对这场文化大革命进行理性的思索与拷问。知识分子是文化的精英,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对社会的进退负有重大的责任,而这场文化大革命几乎摧毁了几代人用生命建造的家园,号称“文化英雄”的知识分子对此应负什么责任呢?这是巴金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因此,《十年一梦》是以“我”——一个知识分子在“文革”十年复杂的心路历程来对历史进行反思。

作品的切入点很独特。文章一开始就引出西方小说中的一句话:“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按常理,民主社会中,代表社会文化精英的知识分子既不是“奴在身者”,更不是“奴在心者”,他们是与“奴隶”相对立的“精神贵族”。但经历了“文革”十年的磨炼,作者竟发现自己原来“就是一个‘奴在心者’,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这一悖论的发现不由令人震惊:作为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怎么在“文革”中会成为“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呢?这是此文的核心点。

围绕这一论点,作者从1966年被关进“牛棚”后的经历和体验说起。刚开始受折磨时,“我”还抱着一线希望:我的工作是有成绩的,这种非难很快就会结束。但事与愿违,惨无人道的折磨不仅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从此,我断了念,来一个急转弯,死心塌地做起‘奴隶’来。”因为“我”认为自己是有罪的,赎罪的办法就是服从“造反派”的训话、指挥与安排,认真改造,虔诚改造。可是,无论“我”如何地“听话”,如何努力地按要求改造,都不能使“造反派”满意。直到1969年,“我”才慢慢意识到:把我们当奴隶、在我们面前挥舞皮鞭的人其实也是奴隶。进而

明白:在一个仇恨知识的社会里,知识分子是没有容身之地的,“我”的虔诚,“我”的赎罪之法显得多么荒唐、多么可笑,相比自己笔下的奴仆黄妈、鸣凤,“我”才是真正的“奴在心者”------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是非观、不会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这一醒悟,对于一个忠实的“安那其主义”者来说,它比在流血的伤口上撒把盐还要令人痛苦!巴金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和认识过程,坦诚地展示了自己如何成为一个“精神奴隶”和逐渐觉醒的过程。对于一个知识分子来说,坦陈自己曾是一个“精神奴隶”,是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一颗坦荡的心的。巴金正是以此提示人们要对“文革”十年的灾难作出更深入更全面的反思。

巴金以解剖自己在历史的非常时期的复杂体验,提出了知识分子何以从“精神贵族”沦为“精神奴隶”这一问题,作者在呈现这一的痛苦的心路历程时,也指出了知识分子在非常时期是处在独立思考的要求和“受难”意识之间的困境中。

我国的知识分子自从《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实际上就被赋予了一种“受难”意识——“到工农群众中去改造自己”,但达不到“精神的自由”,保持独立思考人格精神的结果就是胡风的悲剧,就是一夜之间冒出几十万“自绝于人民”的右派分子。“奴在心者”固然可鄙,但不做“奴在心者”,连“奴在心者”也做不了,只能做敌人,做反革命分子。所以,巴金说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场大梦啊!”巴金指出这种困境,并不是为自己开脱,而是真实地反映历史的复杂性,也更显现巴金在反思历史时的痛苦与深刻

二 、阅读杨绛的《隐身衣》,说说作者所推崇的人生态度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答案提示:隐身衣是古代传奇或西方科幻小说中的一种大胆想象,以使人能摆脱现实的羁束,为所欲为。现实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仙家法宝”的。在此文里,杨绛是以“隐身衣”来比喻、表达自己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甘愿居于卑微,同时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

《隐身衣》中她说到“卑微”是人世间的隐身衣,“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甘愿居于卑微,又不自暴自弃,“是什么料,充什么用”,这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推崇,所选择的生活位置和人生态度 文章由点题、释题、辨题三部分组成。

开头部分,点题:“我们都要隐身衣”,“因为这种隐身衣的料子是卑微”,“身处卑微的人,人家就视而不见,见而无睹”。

中间部分,释题:“人的尊卑,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只看你自己的成就,我们不防再加上一句:‘是什么料,充什么用’”。“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性的真相,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

最后部分,辨题:从科幻、仙家的、凡间的,多个层面辨析隐身衣之不便,“但无论如何,隐身衣总比国王的新衣好”。“国王的新衣”追求的是的是华美、张扬,是可笑,可鄙的;而“隐身衣”虽多有不便,但它不事张扬,乐在平凡、质朴、自然

作品自始至终闪烁作者的精明睿智。旁征博引,中西贯通,知识趣事中隐含着达观众恬适的人生态度,充溢着人生应顺应自然的哲理,表现出作家经历沧桑的心智和感悟,更体现了知识分子高洁的人格力量。

这篇短文是作者历尽人间磨难后的肺腑之言。杨绛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在多灾多难、动荡不安的

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特别是建国后,他们更是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颠波飘摇,世事的变迁,政治权力的更迭,使她亲身经历了人世的倾诈,目睹了世态的丑陋,更看到作为个体的人在强权的暴力下软弱与无奈,而饱受中西文化熏陶的杨绛是个洞察世事,富于理性而又不愿随波逐流的人,她始终坚守内心的自由,并用理智来领会这个疯狂变态的年代。她在谈论英国作家奥斯丁时说:“沃尔波尔有一句常被引用的名言:‘这个世界凭理智来领会,是个喜剧;凭感情来领会,是个悲剧’,奥斯丁是凭理智来领会,把这个世界看成喜剧。”杨绛是很欣赏奥斯丁的,所以,面对非常态的社会,杨绛看到的是世人的愚谬与世事的荒诞,因而喜站在生活的边缘,用传统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笔法,微笑着描述这个真实的世界,在此文里,面对社会人事的争端和艰难,杨绛就是采用这种走出事态之外平静审视的方法,既不夸张也不妄自菲薄,从而获得一种举重若轻的效果。

作业四

第一部分 阅读理解

一、阅读贾平凹的《商州又录》。作品中用了许多拟人、通感的手法形成独特的效果,请在文中找出5处以上这种表现手法。

1.山民挑着担子从沟底走来,棉袄已经脱了,垫在肩上,光光的脊梁上滚着有油质的汗珠。路是顽皮的,(比拟。拟人)时断时续,因为没有浮尘,也没有他的脚印;水只是从山上往下流,人只是牵着路往上走。(比拟。以曱物比乙物)

2.冬天里沟深,山便高,月便小,逆着一条河水走,水下是沙,沙下是水,突然水就没有了,沙干白得像漂了粉(比拟),疑惑水干枯了,再走一段,水又出现,如此忽隐忽现(比拟)。

3.一群乌鸦在天上旋转,方向不固定的,末了,就落了下来;黑夜也在翅膀上驮下来了。(比拟,拟人)

4.高高的山挑着月亮在旋转,(比拟,拟人)旋转得太块了,看着便感觉没有动,只有月亮的周围是一圈一圈不规则的晕,先是黑的,再是黄的,再灰,再紫,再青,再白。

5.洼地里全模糊了,看不见地头那个草庵子,庵后那一片桃林,桃林全修剪了。出地像无数的五指向上分开的手。(比喻)

二、阅读于坚的诗作《尚义街六号》,说说这首诗与你所读过的兼有抒情性的叙事诗有什么不同?它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答案提示:于坚,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的杰出代表,《尚义街六号》是他的成名作,被视为\第三代\诗歌\口语诗\时代开启的标志。于坚坚持以口语入诗,拒绝隐喻,关注日常生活,其诗歌理念代表了\第三代\诗歌的主流取向。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口语作为主要的诗歌语言。这些口语是直白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词,与我们所熟悉的隐喻性的诗化语词相比,它们往往不负载双重或多重语义,而只是对日常经验的平实记录。但是一旦日常语言转化为“诗”,它显然又具有了不同于“真实经验”的更多内涵。注意结合“第三代”诗人所倡导的“诗到语言为止”、“回到日常生活”等观念,来体味这首诗在诗学观念所做的尝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sf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