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读后感:勉借荒诞叙庄严

更新时间:2024-04-26 06: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死疲劳》:勉借荒诞叙庄严

死生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佛语

这是我第一本完全读完的莫言的长篇,《生死疲劳》,名字

比较讨巧,让我想起来以往读过的这句佛家箴语,遂起一窥究竟的意念。一直觉得莫言很独特,在于他的文学世界的独立性,文之世界描绘了一个心灵原乡高密,也是他心心念念的现实生活故乡。

这一次,他所虚拟的那个世界――高密东北乡,焕发出更为

奇幻而自然的光芒。他就是那里的缔造者、魔法师甚至是神灵,又是那里的人物草木尘埃。他超然物外,俯瞰着他所创造的芸芸众生,将其领悟了生命大义的深情至性渗透于毫发细微间。他沉浸其间,为人、为驴、为牛、为猪、为狗、为猴、为世纪婴儿,游走阴阳两界生死轮回之间,将五十年的坎坷多难悲欣交集的尘世百劫演绎得淋漓尽致,虽有轮回往复的过程,却没有落入因果宿命的陈窠,虽有章回小说某些因素的借用与激活,却又能出脱的无挂无碍无拘无束??

这部长达五百四十页四十九万字的《生死疲劳》,是他对

自己的一次里程碑式的超越。他可以心平气和地向他心仪已久的格拉斯、马尔克斯以及福克纳致意了,因为这部作品显然是有资格进入《铁皮鼓》《百年孤独》和《喧哗与骚动》的行列的。但是莫言就是莫言,致意西方魔幻现实主义的同时,他非常清楚,他最需要的还是很中国

的东西,于是他引入了地狱阎罗审判、转回投胎转世,引入了驴牛猪狗猴的人性畜性相互参杂渗透的叙事视角,引入了章回体的小帽子戏法和说书人的某些方式,还有一些民间传说的成份,收到了似真似幻、似虚似实、亦庄亦谐、五味俱全、趣味十足、起伏多变、生机盎然的叙事效果。

但是趣味难掩严肃的立意,勉借荒诞叙庄严也是莫言一大

法宝。在实现民间叙事与宏大叙事的连接方面,不得不承认除了金庸,莫言是我见过的做的最有惊喜的作家。这使得《生死疲劳》成为一部写作难度很大的杰作。其难度在于必须要面对那半个多世纪的复杂难解的大背景,同时也是构成今天我们这个巨变中的世俗世界的基础、我们中国人重走复兴之路的史前时期。对于过去很多试图以某种观念化、道德化甚至历史化、人性论的方式呈现或借它说事的小说家们来说,这五十多年既是诱人的矿藏,又是不能承受的重负迷宫,结果不是被它轻易地淹没,就是无门而入,不是被事件的沉重所累,就是被人情世相的繁杂所困。如果以人性悲剧的角度来看它,就会轻易陷入宿命论的狭隘泥沼;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又会拘泥于大的事实而忽略了众生细节;如果从佛家轮回的角度来理解它,那所谓的现世生活又会显得太过无谓。

这就显示了莫言不仅拥有极强的文字能力,还有着能超越那

诸多陈旧角度的阔大视野,将曾经发生未曾发生可能发生的一切都变成小说的构成因素熔于一炉贯通一气,于是那些点点滴滴的甚至是微

不足道的东西才都可以拿来翻出无数新鲜的色彩与花样;莫言找到了一个生发与回落的基点,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构建起一个饱满鲜活的世界来。莫言毕其十多年间积累的功力,缓慢而有力地克服了这部小说所要面临的难度。

表面上看,小说写的是农民五十年来与土地的关系。实际

上,作者呈现的是一个社会进程,和在这个社会进程中人的价值选择、性格命运,以及凌驾于它们对选择本身的思考和对命运本身的思考。小说中,顽固的不加入人民公社的蓝脸和热切的捍卫人民公社的洪泰岳都是极端人物,他们的个性也是极端的,虽然他们一起对峙了五十年,但当他们共同依赖与膜拜的土地,要被子孙们出卖时,他们都愤怒了。小说正是通过诸如此类对峙与愤怒,来呈现历史、反思历史,用恍然于虚构与真实的方式来实现宏大叙事。

莫言自己在阐释这部小说的动机时说过这样的话:从80年

代以来开始的新时期文学,里面大部分是写农村题材的,大多数我想是停留在对农村的落后,文化大革命带来的毁灭性的后果,经济的崩溃,农村人的变化,没有一部从50年代初到2000年这么一个时期的相对完整的小说。所以我想写这么一部相对完整的、能够概括出农村的核心问题的小说,这个想法也是在漫长的过程中成熟了。

对于一个作家而言,任何一种有益于书写、有益于生存的思

考、有益于历史反思的“野心”都是可敬的。更何况这是人到中年的

莫言,以“好看”的方式,以43天的写作,以极端奔放的语言,以疯狂的人物塑造来呈现给我们的。

还是那句佛家语:“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其实是要说“少欲无为”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而所谓的“身心自在”也就无从说起了。事实上无论是人还是动物,其欲望是伴随着其生命之力起伏消长的,所以生死疲劳与贪欲同在。这部厚重的小说所体现的生生死死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人与动物都在不断地经历“生死疲劳”,似乎是永无宁日的,让你甚至忍不住想说“唯有生死是永远不会疲劳的”。而短暂寄寓天地间的微不足道的人与物,则只能去经历体验不可重复的生死疲劳的过程。

从一开始的无知,到慢慢拥有,然后人心的贪欲逐渐膨胀,直到最后的回归为零。这样的生死死生,疲劳往复,也许也是另一种生命的原生力量吧。无为无欲,希望慢慢学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s3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