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测绘工程)桑后雨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6 12: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态度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白马湖弃土区生态保护工程测量设计方案 Ecological Protection Project BaiMaHu spoil area measuring program design
学 院: 测绘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测绘工程 测绘122 学生姓名: 桑后雨 学 号: 2012122864 指导教师: 史建青(副教授)
2016年 5月
淮海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并取得的成果,同时严格遵守校、院毕业设计(论文)的规章制度。
2.本人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
3.本人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研究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
4.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设计(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白马湖弃土区生态保护工程测量设计方案 摘 要:近年来白马湖水体污染日益严重,迫切需要对白马湖弃土区周边进行生态保护工程测量。因此我们在工程测量施工之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工程测量方案设计,工程测量方案设计需要对施工现场场地内及场地周围进行现场勘测,然后根据项目设计要求和工程测量规范设计控制网,控制网的设计要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并且对设计出的网型进行精度分析,检验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控制网建立完成后,按照项目设计对弃土区周边护坡进行施工放样,使用全站仪按照设计图只要求在堤岸放样出木桩的具体位置,并控制打桩的高程和位置是否偏差。 关键词:控制网;精度分析;工程放样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Ecological Protection Project BaiMaHu spoil area measuring program desig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White Horse Lake water pollution is worsening, so the need for the surrounding area Baimahu spoil ecologic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surveys.Befor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vey to develop a complete set of design engineering survey desig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needs of the surrounding space within the construction site site site survey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design and engineering survey control network, control network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survey and design of the network type were precision analysis, testing accuracy meets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fter the control network is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project design to spoil the surrounding area revetment construction lofting by using total st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only in bank stakes staked out the exact location, elevation and position control and piling whether the deviation. Keywords: control network;accuracy analysis; engineering lofting
目 录
1 绪论............................................................. 1 2 工程概况......................................................... 1 2.1 任务来源....................................................... 1 3 测区概况......................................................... 2 3.1 测区地理位置................................................... 2 3.2 测区气候条件................................................... 2 3.3 测区交通条件................................................... 2 4 已有资料收集..................................................... 2 4.1 测区平面图..................................................... 2 4.2 测区控制点..................................................... 3 5 作业依据......................................................... 3 6 平面控制测量..................................................... 3 6.2 精度及技术指标................................................. 5 6.3 网型设计....................................................... 6 6.4 施测方案...................................................... 15 7 高程控制测量.................................................... 19 7.1 高程基准选择.................................................. 19 7.2 布网原则...................................................... 19 7.3 精度等级及技术指标............................................ 19 7.4 施测方案...................................................... 21 8 施工放样........................................................ 27 8.1 作业准备...................................................... 27 8.2 放样前准备.................................................... 28 8.3 放样方法...................................................... 29 8.4 放样步骤...................................................... 30 8.5 注意事项...................................................... 30 8.6 放样流程图.................................................... 31 9 工作进度与经费概预算............................................ 32 9.1 工作进度...................................................... 32 9.2 经费概预算.................................................... 32
结 论............................................................. 34 致 谢............................................................. 35 参考文献 .......................................................... 36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 页 共 37 页
1绪论
近年来白马湖周边由于工业发展导致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淮安市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对其周边进行生态保护,因此委托淮安市水利建设公司对白马湖弃土区进行生态保护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在施工之前,需要制定出符合精度要求的设计方案,所以说工程测量设计方案是施工的依据和基础。我们在制定测量设计方案的时候不能凭空随便想象,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和数据的依据,并且只有当这些数据经过处理验证后,能够满足测量精度要求,这样的设计方案才能作为施工的依据。
本次施工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制定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测量设计方案。控制网是工程测量的施工依据,平面控制网的建立是为了平面坐标的确定,而高程控制网是为了控制高程的精度。平面坐标加上高程就可以构成一个三维坐标,才能为施工测量作为依据。控制网设计的时候要从多角度多方面的考虑,选择出一个最优化的控制网。控制网是进行各种测量的前提工作,控制网的精度指标将直接影响后续测量工作的效率和数据的准确度,布置好控制网可以说是后续测量工作提高效率得到正确数据的第一步。
控制网建立完成之后我们才可以进行工程测量,此次设计的工程测量主要是针对弃土区周围的户坡进行施工放样,然后在对应的放样点位上打入5m的木桩,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施工进行过程中对放样精度的检验,只有施工达到精度要求这样的施工才是有用的,否则就要重新来过,既影响施工精度,又浪费人力、物力。
工程测量与建筑工程密切联系,工程测量的理论和技术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渐往数字化信息发展,比如数字化测图、全站仪测量和GPS数字化放样等,使我们测量工作人员从传统的测量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高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得工程测量愈来愈科学化、技术化,这些测量技术的改变不仅方便了测量工作的进行,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工程概况
2.1任务来源
淮安市白马湖弃土区生态保护工程施工程(合同编号HABMH-QTBH-01),位于淮安区境内,本次设计主要是服务于工程测量的施工进行,因此在设计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现场施工的方便性,根据进行现场实地勘测进行控制网网型设计,数据审查复核无误后方可使用,测量精度按国家测绘标准执行,然后再由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放样。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2 页 共 37 页
3测区概况
3.1测区地理位置
淮安市位于江苏省的中北,江淮平原的东面,白马湖弃土区生态保护工程测区处于北纬33°30′~33°31′,东经119°06′~119°08′的位置,地理位置位于淮安市的东南方向,位于白马湖的西北角,弃土区距离淮安市城区大概30公里,测区为长方形的平地,区域优势明显。
3.2测区气候条件
白马湖弃土区所在区域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他的气候特征为:四个季节的气候有明显区别,降雨量充足,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7.1℃—17.8℃。另外由于附近洪泽湖水体的影响,气温在7月份最热,一月份最冷。降水年内变化明显,夏半年降水集中。另外测区所在范围内地貌特征为江淮湖洼平原,地势低洼,总体的地形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3.3测区交通条件
白马湖弃土区地区位于淮安市境东南边缘,距淮安市主城区直线距离约30公里,至盐城市、扬州市90公里,至南京市130公里。弃土区周围交通方便,附近京沪高速、宁连高速、盐徐高速环绕。
4已有资料收集
4.1测区平面图
图4-1 测区平面图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 页 共 37 页
4.2测区控制点
表4-1 测区已知控制点
点名 QTI QT2 QT3 QT4
X(m) 3687453.226 3687004.865 3686491.816 3687009.541
Y(m) 506135.307 506130.272 507812.478 507852.369
H(m) 9.00 8.90 8.96 8.83
5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CJJ8—99); (2)《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细则》;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4)《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 (5)《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6)《城市测量规范》(CJJ8-85); (7)项目部的工程设计书;
6平面控制测量
6.1平面基准选择
控制测量中,地球表示为地球椭球,我们在地球椭球上实际测得一个点的位置后,计算测量数据时,是不能在地面上进行的,需要建立一个参考椭球面作为测量计算的基准面。但是椭球面任然不是一个平面,观测数据的计算必须是在平面上进行的,因此我们要把椭球面上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投影到平面上方便计算。
但是当椭球面上的元素投影到平面上时,会和原来的元素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即为投影变形。投影变形包括角度变形、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
白马湖弃土区生态保护工程位于北纬33°30′~33°31′,东经119°06′~119°08′。本次设计的投影变形差异主要是长度变行。长度投影变形的产生来源于两个过程:一个是地球椭球上实际测量的观测长度转换到参考椭球面上元素时产生的变形,第二个是将参考椭球面上的长度投影元素转换到高斯平面元素上产生的变形。其公式分别为:
?H??HSH (4-1) RA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2第 4 页 共 37 页
y ?L?m2S (4-2)
2R式中:H为观测长度所在高程面相对该椭球面的高差;
RASH
为观测长度所在的法截面上的查考椭球的曲率半径; 为实地测量长度;
ym为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
R为参考椭球平均曲率半径; S为规划到参考椭球面上的长度。
将式(4-1)、(4-2)相加,并令RA=R=6371km,即可计算长度投影变形比m,即:
m??H??LSyH2 ?m2??(0.0123ym?157.0H)?10?6 (4-3)
R2R2式中:ym、H应以公里为单位。白马湖弃土区测区为长方形的平地,地势都较为平坦,地区平均高程H约8.92m。测区经纬度:北纬33°30′~33°31′,东经119°06′~119°08′
将实地长度归化到国家统一参考椭球面,高斯投影平面上的长度与地面真实长度之差为长度综合变形,计算过程如下:
?m =(119°06′+119°08′)/2=119o07′ (4-4)
(
33°30′+33°31′
)
/2=33o30.5′
? B=
(4-5)
????m?120?53′ (4-6)
ym?1.857??I?cos?=25.324 (4-7)
将其代入公式(4-3)得:将上面结果代入长度投影变形公式
2?sYm(25.324)211????得: (4-8) s2R22*(6378)21250040000高斯投影相对长度变形大于1/40000,不符合国家坐标系选用标准,因此要另选坐标系统。
(2)投影面选择抵偿高程面,以国家统一坐标系中的3°带中央子午线作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测区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9°06′~119°08′。
L0?(119?17??119?29?)/2?119?23? (4-9)
? B?(32?13??32?39?)/2?32?26?(4-10)
???L?|L?12000|?37? (4-11) 0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5 页 共 37 页
ym?1.873?Lcos??58.49 (4-12)
将其代入公式(4-3)得:将上面结果代入长度投影变形公式
2?sYmH(58.49)20.01075511?????>得: (4-13) 22s2RR2?(6371)63712500040000测区范围北纬33°30′~33°31′,东经119°06′~119°08′,位于国家统一坐标系投影带的边缘,且测区平均高程为10.755m,长度变形超过容许变形值,测区坐标系选择独立坐标系。 ? (3)以测区平均高程面作投影面,以通过测区中心子午线为投影带的中
央子午线,测区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9°30′。
???L?|L?11930|?7? 0
(4-14)
? ?
ym?1.873?Lcos??11.06 (4-15)
将其代入公式(4-3)得:将上面结果代入长度投影变形公式
222得: ?S?D?S?y2 ?s?Ym2?(11.06)2?2Rs2R2?(6371)11<66000040000 (4-16)
长度变形在范围内。利用测区范围内的经纬度进行投影变形考虑,依据当地的中央子午线和纬度计算所得到在变形范围内。所以使用地方独立坐标系。
6.2精度及技术指标
表6-1 GPS网的精度指标
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级
平均距离(km)
9 5 5 1 <1
a(mm) ≤10 ≤10 ≤10 ≤10 ≤15
b(ppm) ≤2 ≤10 ≤10 ≤10 ≤20
最弱边中误差 1/120000 1/80000 1/45000 1/20000 1/10000
不同的GPS控制网对应不同的精度要求等级,本次设计为E等级的GPS控制网,因此我们在测量的时候要注意误差的计算以便及时发现错误,来得及返工重测。
表6-2 GPS观测技术指标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卫星截
项目 止高度
角°
E级
15
同时观测有效卫星数
≥4
有效 卫星 总数 ≥9
观测时段
时段长度(min)
采样间隔S
第 6 页 共 37 页
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min)
≥1.0 ≥45 30 ≥15
使用前GPS接收机应进行全面检验,检查GPS定位测量所用通风干湿表与空盒气压表应定期是否在有效期内,在有效期内才能继续使用,否则应送到有关部门呢过更换。观测的同时也要及时记录当时的天气状况,如果观测天状况比较恶劣,那么就要停止观测。
要求观测时间大于15分钟的卫星为有效观测卫星。有效观测卫星总数为各时段的有效观测卫星数减去重复卫星数。
观测时间段应为从开机后开始记录数据到结束记录关机的这段时间为观测时间段。
6.3网型设计
6.3.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一般遵守以下原则 1.分级布网、逐级控制
布设工程平面控制网,首先要布设精度要求最高的首级控制网,作为整体控制,然后根据项目工程要求和测区范围大小,架设若干等级精度较低的控制网;
2.要有足够的精度
工程平面控制网分为三等、四等、一级、二级,不同等级的控制网对应不同的等级精度,因此我们在观测的时候,进行数据处理,要保证测量的点位中误差满足对应等级的精度要求;
3.要有足够的密度
布设控制网之前,都要进行实地勘察观测,都需要在测区内布设足够的控制点,控制点的密度使用边长来表示的,根据《城市测量规范》合理的安排控制点之间的边长;
4.要有统一的规格
为了方便不同施工部门之间互相协调使用控制网,应该制定一个统一的规范,比如现在都在使用的《城市测量规范》和《工程测量规范》。
GPS网设计是为了后面的施工测量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而尽可能的提高工作效,从而达到降低工作成本的目的,因此我们在进行GPS网设计和测设时,既要严格遵守规范精度的要求,也要考虑到项目设计时的要求。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7 页 共 37 页
6.3.2布网方案
平面控制测量通常采用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和交会测量等测量等方法,但随着可续技术的发展,GPS控制测量现在成为了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方法。
GPS网当中的各种图形都是由独立基线向量组成的,根据GPS控制网布设基线向量组合的不同通常可分为星形网、点连式网、边连式网、网连式网这四种布设方式。本设计所布GPS网为E级网,采用边连式进行布设。精度指标及完成任务的时间和经费等要求,GPS网由三边形,多边形,附和导线,支导线等基本图形组成。GPS网是由同步图形 作为基本图形扩展延伸得到的。这些基本图形扩展延伸可以分为四类;星形网、点连式网、边连式网、网连式网。
图6-1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一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图6-2平面控制网布设方案二
第 8 页 共 37 页
6.3.3精度估算
GPS网的精度指标,通常是以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误差来表示的,其具体形式为:
:固定误差(mm); :比例误差(ppm); :相邻点间的距离(km)。
通过GPS测量控制点数据后,用cosa软件对数据进行平差处理,然后评定他们的精度。
1将观测数据写入记事本里面,写完保存为.ob2格式 2打开cosa点击“文件”下面的打开选择你所保存的.ob2文件
(6-1)
其中: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中误差(mm);
图6-3 数据录入
3.ob2文件打开后,打开“设计”“网优化设计”“平面网”继续打开上面的.ob2文件此时会生成.in2文件
4.点击菜单栏下的“平差”下的“平面网”选择.in2文件,这是软件会自动处理平差据。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9 页 共 37 页
图
图6-4 平差处理
表6-3 方案一方向平差结果
FROM
TO
TYPE VALUE(dms) L
0.000000 282.575805 0.000000 109.540290 67.105789 283.171384 0.000000 58.142696 103.483688 0.000000 84.363418 132.023356 171.365606 0.000000 97.553237
M(sec)
V(sec) RESULT(dms)
QT1 QT2 1.00 0.36 0.000036 1.00 -0.36 282.575769 1.00 0.09 0.000009 1.00 0.03 109.540293 1.00 -0.12 67.105777 1.00 1.13 283.171497 1.00 -0.33 -0.000033 1.00 0.52 58.142748 1.00 -0.19 103.483669 1.00 0.03 0.000003 1.00 -0.14 84.363404 1.00 -1.35 132.023221 1.00 1.46 171.365752 1.00 -0.08 -0.000008 1.00 0.23 97.553260
QT1 BMH4 L QT2 QT1
L
QT2 BMH1 L QT2 BMH4 L QT3 BMH2 L QT4 QT3
L
QT4 BMH2 L QT4 BMH3 L BMH1 QT2
L
BMH1 BMH4 L BMH1 BMH3 L BMH1 BMH2 L BMH2 BMH1 L BMH2 BMH3 L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BMH2 QT4 BMH2 QT3
L L
140.291254 185.320121 0.000000 277.365111 320.065254 185.444109 0.000000 271.324052 324.125986 178.514514
1.00 0.11
第 10 页 共 37 页
140.291265
1.00 -0.26 185.320095 1.00 -0.32 -0.000032 1.00 0.16
277.365127
BMH3 BMH4 L BMH3 BMH2 L BMH3 BMH1 L BMH3 QT4 BMH4 QT1
L L
1.00 0.73 320.065327 1.00 -0.57 185.444052 1.00 0.39 0.000039 1.00 -0.61 271.323991 1.00 0.88 324.130074 1.00 -0.65 178.514449
BMH4 BMH1 L BMH4 QT2
L
BMH4 BMH3 L
表6-4 方案一距离平差结果
FROM
TO
TYPE V ALUE(m)
M(cm)
V(cm) RESULT(m
)
QT1 QT1 QT2 QT2 QT3 QT3 QT4 BMH1 BMH1 BMH1 BMH2 BMH3
QT2 BMH4 BMH1 BMH4 QT4 BMH2 BMH3 BMH4 BMH3 BMH2 BMH3 BMH4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448.389 706.8370 596.8750 747.2845 519.2654 623.8858 483.2559 793.2146 793.2146 541.0618 510.2130 584.8324
0.39 0.43 0.41 0.44 0.40 0.42 0.39 0.45 0.45 0.40 0.40 0.41
-0.02 448.3893 -0.17 706.8354 -0.20 596.8731 0.77 747.2922 -0.58 519.2595 -0.40 623.8818 0.27 483.2586 0.31 793.2178 0.31 793.2178 0.25 541.0643 -0.38 510.2091 0.11 584.8334
方案一边长最小多余观测分量:0.69(BMH1---> BMH2) 方案一边长最大多余观测分量:1.00(QT1---> QT2)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1 页 共 37 页
方案一边长平均多余观测分量:0.80 方案一边长多余观测数总和:10.34
表6-5方案一坐标点位和精度分析
点名 BMH1 BMH2 BMH3 BMH4
X
3686795.4046
坐标(m)
Y 506689.1850
Mx 0.18
点位误差(cm) My 0.21 0.20 0.21 0.21
Mp 0.27 0.26 0.26 0.27
3686681.4321 507218.1093 0.17 3687160.6097 507393.3297 0.16 3687286.9075 506822.2964 0.18
Mx均值: 0.17 My均值: 0.21 Mp均值: 0.27
表6-6方案一边长、方位角的相对精度成果
起点
终点
方位角
中误差
边长
中误差
相对中误差
A(°′″)
QT1 QT2 QT2 QT3 QT4 QT4 BMH1 BMH1 BMH1 BMH2 BMH2 BMH2
BMH4 BMH1 BMH4 BMH2 BMH2 BMH3 QT2 BMH4 BMH3 BMH1 BMH3 QT4
103.363355 110.323906 67.493389 287.413759 242.384928 288.125849 290.323906 15.091307 62.351124 282.093655 20.050924 62.384928
Ma(″) 0.51 0.60 0.52 0.56 0.54 0.67 0.60 0.76 0.52 0.59 0.76 0.54
S(m) 706.8354 596.8731 747.2922 623.8818 714.1014 483.2586 596.8731 509.2089 793.2178 541.0643 510.2091 714.1014
Ms(cm) 0.21 0.21 0.20 0.20 0.19 0.21 0.21 0.19 0.21 0.23 0.18 0.19
S/Ms 339000 282000 381000 307000 386000 232000 282000 270000 382000 240000 285000 386000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BMH2 BMH3 BMH3 BMH3 BMH3 BMH4 BMH4 BMH4 BMH4
表6-7 方案二方向平差结果
FROM
TO
TYPE VALUE(dms)
M(sec) V(sec)
QT3 BMH4 BMH2 BMH1 QT4 QT1 BMH1 QT2 BMH3
107.413759 282.281765 200.050924 242.351124 108.125849 283.363355 195.091307 247.493389 102.281765
0.56 0.56 0.76 0.52 0.67 0.51 0.56 0.52 0.56
623.8818 584.8334 510.2091 793.2178 483.2586 706.8354 509.2089 747.2922 584.8334
0.20 0.23 0.18 0.21 0.21 0.21 0.19 0.20 0.23
第 12 页 共 37 页
307000 258000 285000 382000 232000 339000 270000 381000 258000
RESULT(dms)
QT1 QT1 QT2 QT2 QT2 QT3 QT3 QT3 QT4 QT4 BMH1 BMH1 BMH1 BMH2
QT2 BMH3 QT1 BMH1 BMH3 QT4 BMH2 BMH3 QT3 BMH3 QT2 BMH3 BMH2 BMH1
L 0.000000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272.390470 0.000000 109.540290 67.433694 0.000000 283.171632 318.055369 0.000000 113.235119 0.000000 104.581608 171.365918 0.000000
1.00 0.43 1.00 -0.43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36 -0.11 -0.25 -0.04 -0.06 0.10 -0.74 0.74 0.33 0.47 -0.80 0.02
0.000043 272.390427 0.000036 109.540279 67.433669 -0.000004 283.171626 318.055379 -0.000074 113.235193 0.000033 104.581655 171.365838 0.000002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BMH2 BMH2 BMH3 BMH3 BMH3 BMH3 BMH3 BMH3
BMH3 QT3 QT1 QT2 BMH1 BMH2 QT3 QT4
L L L L L L L L
69.533904 185.320189 0.000000 335.043296 302.131461 258.453782 229.123524 204.303478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0.74 -0.77 0.40 -0.08 0.59 -1.03 0.42 -0.30
第 13 页 共 37 页
69.533978 185.320112 0.000040 335.043288 302.131520 258.453679 229.123566 204.303448
方案二方向最小多余观测分量:0.29( BMH2---> QT3) 方案二方向最大多余观测分量:0.75( BMH3---> QT3) 方案二方向平均多余观测分量:0.52 方案二方向多余观测数总和:11.34
表6-8 方案二距离平差结果
FROM
TO
TYPE V ALUE(m)
M(cm)
V(cm) RESULT(
m)
QT1
QT2
S 448.3895 S S S S S S S S S
984.6101 596.8750 1062.8524 519.2570 623.8861 1140.4423 829.8939 738.6618 541.0656
0.39 0.50 0.41 0.52 0.40 0.42 0.54 0.46 0.44 0.40
-0.02 -0.34 -0.10 0.35 0.25 -0.30 0.24 0.08 -0.52 -0.38
448.3893 984.6066 596.8740 1062.8559 519.2595 623.8831 1140.4447 829.8947 738.6567 541.0618
QT1 BMH3 QT2 BMH1 QT2 BMH3 QT3
QT4
QT3 BMH2 QT3 BMH3 QT4 BMH3 BMH1 BMH3 BMH1 BMH2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BMH2 BMH3
S
722.1418
0.44
第 14 页 共 37 页
0.07 722.1425
方案二边长最小多余观测分量:0.57( BMH1---> BMH2) 方案二边长最大多余观测分量:1.00( QT1---> QT2) 方案二边长平均多余观测分量:0.79 方案二边长多余观测数总和: 8.66
表6-9方案二坐标点位和精度分析
点名 BMH1
X
坐标(m)
Y
Mx 0.19
点位误差(cm) My 0.25 0.24 0.21
Mp 0.31 0.31 0.28
3686795.4054 506689.1864
BMH2 3686681.4331 BMH3 3687396.6431
507218.1081 0.19 507118.2864
0.18
Mx均值: 0.19 My均值: 0.23 Mp均值: 0.30
表6-10 方案二边长、方位角的相对精度成果
起点
终点
方位角
中误差
边长
中误差
相对中误差
A(°′″)
QT1 BMH3 93.174005
Ma(″)
S(m)
Ms(cm)
S/Ms 459000 238000 523000 249000 559000 386000 238000 347000 206000 206000
0.38 984.6066 0.21
596.8740
0.25 0.20
QT2 BMH1 110.323864 0.63 QT2 BMH3 68.221254 QT3 BMH2 287.413778
0.38 1062.8559 0.60
623.8831 0.25 1140.4447
0.20
QT3 BMH3 322.301531 0.35 QT4 BMH3 BMH1 QT2
297.481414 0.45 829.8947 0.21 290.323864 0.63 596.8740 0.25
0.67
738.6567 0.21
0.26
BMH1 BMH3 35.305486
BMH1 BMH2 102.093668 0.63 541.0618
BMH2 BMH1 282.093668 0.63 541.0618 0.26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BMH2 BMH3 352.031644 BMH2 QT3 107.413778 BMH3 QT1 273.174005 BMH3 QT2 248.221254 BMH3 BMH1
215.305486
0.65 0.60 0.38 0.38 0.67
第 15 页 共 37 页
722.1425 0.22 623.8831 0.25 984.6066 1062.8559
0.21 0.20
335000 249000 459000 523000 347000 335000 559000 386000
738.6567 0.21
BMH3 BMH2 172.031644 0.65 722.1425 0.22 BMH3 QT3 142.301531 BMH3 QT4 117.481414
0.35 0.45
1140.4447
0.20
829.8947 0.21
方案一距离误差为0.42,方案二距离误差为0.48.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距离误差对比,我们发现方案一的精度明显高于方案二的精度,所以本次设计我们采用方案一的设计。
表6-11最弱边及其精度
起点
终点
方位角
中误差
边长
中误差
相对对中误差
A(°′″)
QT4 BMH3 288.125849
Ma(″)
S(m)
Ms(cm) 0.21
S/Ms 232000
0.67 483.2586
我们选择方案一之后就要考虑方案一的测量精度是否符合测量精度要求。通过平差计算我们知道,最弱边中误差1/232000小于1/45000符合E等级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6.4施测方案
GPS外业作业包括选点、埋石、观测、数据传输和处理等 6.4.1选点
在进行选点埋石之前,我们应该根据项目需要对测区内及测区周边进行现场勘测,了解和研究测区内的相关情况,比如交通、通信、供电、气象等情况。然后根据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书在图上进行设计,标绘出计划设站的区域。
在进行选点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要求:
(1)测站视野开阔,高角度15°以上不允许存在遮挡物,不然会遮挡信号,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6 页 共 37 页
(2)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信号发射源比如电台、发电箱等,这些无线电信号发射源会损坏接收机天线,也会影响信号的接受与发送;
(3)测站应远离房屋、围墙等信号反射物,会影响信号的接受; (4)测站周围尽量避免存在大面积平静水面(湖泊)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5)测站点尽量选择土质比较坚固,易于保护的地发;
(6)测站点选择在交通比较方便,容易到达的地点,降低观测难度; (7)A级GPS点点位应符合CH/T 2008的有关规定 6.4.2埋石
GPS选点完成后,为了保证点位能够长久使用,我们需要在控制点上设置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表示的选择必须稳定、坚固。
在进行GPS点埋设的时候要注意以下要求:
(1)GPS控制点的标石一般采用混凝土灌制,但是由于工程条件的不同和现场材料的不同的,也可以用花岗岩、青石等坚硬石料凿制;
(2)埋设标石时,各层标志中心线应严格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其偏差不得大于2mm;
(3)如果旧点的标石完好且符合同级GPS点埋石要求,则可以利用该旧点。 (4)方位点上不仅需要埋设普通的标石,还应该加以标记; (5)新旧GPS点都需要在实地按规范绘制点之记。
图6-5水准点标石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表6-12 GPS点点之记
日期: 年 月 日 记录着: 绘图者: 校对者: GPS点 点名及种类 名 土质 第 17 页 共 37 页
号 相邻点(名、 号、里程、通视否) 标石说明 (单、双层、类型)旧点 所在地 旧点名 交通路线 所在图幅 号 概略位置 X Y L B (略图) 备注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8 页 共 37 页
6.4.3观测步骤
进行GPS外业观测的数据采集时,我们采用的是静态相对定位模式,要求使用3台或3台以上的接收机同一时间操作GPS进行进行观测数据采集,从而组成同步环。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首先各个观测小组到达指定点,在基准站上架设好三角架,安置GPS,对中、整平;
(2)观测人员将GPS天线安置在基座上,方向为北方向,并且固定好; (3)量取仪器的斜高,可作点之记,将观测的日期、天气状况、点号、点名以及接收机号进行记录并且记录在观测手簿里;
(4)等到全部接收机都准备好了以后,由项目部发布信号,统一开机后,记录开机时间,这样就可以进行同步观测;
(5)观测时间为45分钟到一小时左右,数据采集结束后统一关机,记录关机时间,在此期间;
(6)根据设计的网形,迁站或者继续等待下一次开机命令,进行下一时段的观测。
图6-6 GPS静态观测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19 页 共 37 页
7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表示地球上一点的空间位置的量值之一,他和平面坐标合起来表达了点的位置所有的水准测量都是依据在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的。
7.1高程基准选择
建立高程控制网之前必须确定一个高程基准面,只有确定了高程基准面,才能确定地面统一的起算面。目前我们国家主要使用高程系统是1985国家高程基准。所以本次设计选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7.2布网原则
水准网的布设必须按照水准网的布设原则要求来,根据项目需要以及测区实际情况,明确水准网等级,按照水准网等级要求进行设计、精度估算和优化设计。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网原则和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网原则是一致的: 1从高到低、逐级控制
水准网采用从高到低,从整体到局部,逐级控制,逐级加密的方式布设,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一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二等水准测量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测量是为地形测图和工程建设提供高程控制点。
2水准点分布满足一定密度
在各等级水准路线上,为了方便测量数据的检查和控制点的长期使用,需要每隔一定距离应埋设稳固的水准标石。
3水准测量达到足够精度
足够的测量精度,是保证水准测量成果质量的关键。不同等级水准测量的精度,都是有相应的限差要求的,我们在现场数据采集完之后进行数据计算的时候要注意测量数据的精度是否达标符合限差要求。
7.3 精度等级及技术指标 7.3.1技术指标
国家水准测量按测量精度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一、二水准测量是精密水准测量,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根据项目设计要求,普通水准测量精度不能够达到要求,因此本次设计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表7-1水准测量按精度分为
每公里高差中数误差
(mm)
等 级
偶然中误差 M△
三等
±3
全中误差 MW
平原微丘区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mm)
第 20 页 共 37 页
检测已测测段 高差之差
山岭重丘区
(mm)
±6
?12L
?3.5n或?15L
?20Li
四等 ±5 ±10
?20L
?6.0n或?25L
?30Li
五等 ±8 ±16
?30L
?45L
?40Li
注:计算往返较差时,L为水准点间的路线长度(km);计算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时,L
为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Li为检测测段长度(km)。
表7-2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指标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 (mm)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路线长
水准仪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往返各一次
表7-3 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业限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mm
附和或环线 往一次
平地(mm) 20L
山地(mm) 6n
度(km) 的型号
等级 仪器类型
标准视线长度/km
后前视距差/m
后前视距差累计/m
黑红面读数差/mm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mm
三等 四等
S3 S3
65 80
3.0 5.0
6.0 10.0
2.0 3.0
3.0 5.0
3.0 5.0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比普通的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在测量记录的同时也要进行同步计算,以检查测量的数据值是否超过限差,如果超过限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21 页 共 37 页
差,那么也方便知道是那条线路出现错误,能够及时返工。
7.3.2仪器检查
水准仪仪器本身的检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水准管的水准轴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的检查;二是望远镜的视准轴因调焦变动位置的检查。
水准仪应满足的次要条件也有两个:一是圆水准器的水准轴应与水准仪的旋转轴平行;二是十字丝的横丝应当垂直于仪器的旋转轴。
此外还要注意望远镜视准轴应与水准管的水准轴平行的检验(i角检验): 在地面安置水准仪,在水准仪前后选择两个距离为100的地方作为点A、B。且A、B两点互相通视。利用水准仪测出两点的高差|a-b|=h。测量两次,取平均值h。 然后移动水仪器置于前视A点附近,测量出此时A、B两点的水平读书a2、b2,这时因为前后视距差不等,测得的高差存在i角的影响。由于A点离水准仪较近可以忽略i角的影响,此时B点理论观测值应该为 b2’=a2-h 如b和b2’的数值相同则说明这个水准仪的i角满足精度要求否则转动微倾螺旋使横丝对准的读数为b2,然后放松水准管左右两个校正螺丝,再一松一紧调节上,上下两个校正丝,是水准管气泡距中,这样水准管轴也处于水平位置,从而达到了使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的目的。最后再拧紧左右两个校正螺丝,此项校正仍需反复进行,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水准尺的检验:
水准尺是水准测量所用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准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准测量的成果。如果尺的质量很差,甚至会造成返工,因此对水准尺进行检验也是十分必要的。
7.4施测方案
水准测量步骤一般是:水准网图上设计、水准点的选定、水准标石埋设、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和成果表编制等内容。 7.4.1技术设计
水准网图上设计之前应对测区进行一次整体的现场观测,在图上设计路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水准路线尽量选取交通方便的道路布设,前后无明显遮挡物,以减弱前后视折光误差的影响。
(2)水准路线尽量避免与高压输电线或地下电缆平行,如果设计道路上存在高压电线 ,那么要把水准路线设计在输电线或电缆50m以外,减弱电磁场对水准测量的影响。
(3)布设首级高程控制网时,应考虑到便于进一步加密。 (4)首级水准网尽量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22 页 共 37 页
(5)应与国家水准点进行联测,以求得高程系统的统一。 (6)注意测区已有水准测量成果的利用。
图7-1水准测量路线
7.4.2精度估算
在设计网型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设计的网型是否能够符合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邻两个控制点高差中误差为:
??S?公里 (7-1) 式中:?公里:每公里单程高差中误差;
S:相邻两个控制点的距离;
本次设计我们采用的水准测量仪器是
DS3水准仪,因此每公里往返测高差偶
然中误差为3mm,每公里单程高差偶然误差为32mm。检验高程控制网是否符合精度要求主要是检查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
本次水准网中最远的两个点是QT1→BMH4,两点之间的距离S=706.8337m,代入公式得:?最弱?0.707?32?3.57mm
由测量规范得知水准网中最弱点的高程中误差?最弱??2cm。本次设计水准网中最弱点高程中误差是符合测量规范中的限差要求的,所以本次设计是符合要求,可以进行观测。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23 页 共 37 页
7.4.3选点
图上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实地选线。选择水准点时,既要考虑到点位地基是否稳定、安全,也要考虑到是否能让标石长期保存以便长期观测使用,尽量避免在易于淹没和土质松软的区域布设标石和容易受到震动和地势隐蔽不易观测的地方埋石。
水准点应选择在避开障碍物,地基稳定,观测方便且利于长期保存的地点。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点要考虑到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要便于放样。 水准点点位选定后,要填绘点之记。 7.4.4埋石
水准点选好后就要进行水准标石的埋石工作。水准标石是为了能够长期的保留水准点点位和永久的保存水准测量成果,方便其他测量工作的进行。水准点的高程就是水准标石上面的水准标志顶面相对高程基准面的高程,如果水准标石埋设不好,那么很容易产生垂直位移偏差,影响最后高程测量成果的准确性。水准标石按用途分为三大类:基岩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和普通水准标石。
各类水准标石的制作材料和埋设规格以及埋设方法等,都应该严格遵守《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的具体要求来。水准标石埋设后也要绘制点之记。
图7-2 标石埋设规格、标石中心标志
7.4.5外业观测
高程控制网的外业测量采用的仪器是D3水准仪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24 页 共 37 页
图7-3 D3水准仪
水测量方法是四等水准测量测量步骤如下:
(1)测量员在测站点上安置水准仪,安置三脚架的时候尽量是三脚架是水平的,然后安装水准仪,调整圆水准器,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号水准气泡居中,仪器调整精平,测量员通过水准仪照准后视尺黑面,读出上、下视距丝读数和中丝读数,再由记录员填入测量手簿中;
(2)观测员调整水准仪方向通过目镜照准前视尺黑面,读出上、下视距丝读数,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气泡居中,读出中丝读数,记录员填入观测手薄观;
(3)此时观测方向不变,观测员调整水准仪通过目镜照准前视尺红面,调节微倾螺旋,使水准气泡居中,读出中丝读数,记录员填入观测手薄。
(4)观测员调整水准仪方向对准后视方向,通过目镜照准后视尺红面,调节微倾螺旋,当水准气泡居中时,读出中丝读数,记录员把数据及时填入观测手薄;
以上观测程序简称为“后—前—前—后、黑—黑—红—红”。将观测数据及时记录到观测手簿里。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表7-4三、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手簿
测站点号
视准点
后
下
前
下
方向及尺号
标尺读数
第 25 页 共 37 页
K+黑-红
高差中数
尺 丝
上丝 后距 视距差
尺 丝
上丝 前距
黑面 红面
后
前 后-前
后 前 后-前
7.4.6数据处理
(一)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
我们在进行水准测量的时候,由于观测误差、仪器误差和外界条件影响的存在,水准测量的实测高差与其理论值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把这些差值称为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1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
当设计路线为附合水准路线时,附合水准路线的始、终点间高差的理论值为(H终-H始),然后根据实际测得的数据计算过后所测高差的总和为∑h测。通过实际观测得到的高差减去理论得到的高差值就是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那么我们可以得到:
fh=∑h测-(H终-H始)= ∑h测-HB-HA (7-2)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26 页 共 37 页
2.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
当设计线路为闭合水准路线时,闭合水准路线的始点和终点为同一个点,(H终-H始)=0。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就是实际观测的高差值:
fh=∑h测 (7-3) 3. 支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计算公式
当设计路线为支水准路线时,我们知道由于往返测的方向相反,往测高差总和∑h往与返测高差的总和∑h返他们的绝对值是相等的不过符号是相反的,理论上它们的代数和应该等于零。所以我们可以得到:
fh=∑h往-(-∑h返) (7-4) 闭合差计算出来之后,我们通过计算的得到的闭合差和规范中规定的限差进行比较。如果闭合差在限差的限定范围内,那么我们就认为此次的外业观测精度合格,成果可用;否则,就是观测失败精度要求不到标,我们要立即检查原因,返工重测,直至符合限差要求为止。
(二) 水准路线闭合差的分配
当我们进行内业数据计算的时候计算高差闭合差时,当测得的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绝对值小于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限差的绝对值时,需要对测得的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进行分配处理。
处理方法是将测站数成正比将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测段高差中。测站数愈多,水准路线高差误差积累也就愈大。由于同级水准测量每千米的测站数基本相等,因此,又可按路线的长度成正比分配闭合差。假设第i测段的改正数为vi,则可以得到:
式中:∑n为所有测段测站数总和;ni为第i测段的测站数;∑R为水准路线总长;Ri为第i测段长度。
将各测段的观测高差h测加上改正数v之后,闭合差fh即被消除。即 ∑(h测+v)-∑h理=0 或者 ∑v=-fh 以此检核改正数计算的正确性。 (三)水准点高程的计算
当我们消除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之后,就可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和改正后的高差逐一推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Hi=Hi-1+hi-1 (7-5) 当推求至最后一个已知点时,应检查推求值是否与已知值相等,以保证各点的高程计算正确无误。
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及高程计算在表格中进行。
当我们的外业观测工作结束后,接下来需要进行的工作该是对于附合导线闭合差的解算,规范要求需小于20L毫米,如果不符合需要进行重测,若满足要求则导入软件进行平差处理。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表7-5高差闭合差计算、分配表
测段点号
测点
距离(km)
第 27 页 共 37 页
实测高差(m) 改正数(m) 改正后高
差(m)
高程(m)
8施工放样
施工放样的目的是为了把图纸上已经设好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按照设计的要求测设到相应的地面上,并设置各种标志,作为施工的依据,以衔接和指挥各种工序的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符合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的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已经设计好的点位测设到地面上并做好标记,以此来保证后续工程的进行。
8.1作业准备
1测量数据收集、制定放样方案;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28 页 共 37 页
2去现场检查控制点标志是否完好,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3观察现场控制点是否通视有无遮挡物,如果有,就要对现有控制点进行加密处理;
4必须按照是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进行测量放样,不得随意人为更改; 5根据测量规范和设计图纸的精度要求制定测量放样方案。
8.2放样前准备
1仔细阅读设计图纸检验控制点;
2制定测量放样方法计算放样数据,绘制放样草图;
图8-1 测量放样图
3仪器准备:本次使用的是瑞德全站仪,确定所使用的仪器在有效的检查周期内,对仪器进行常规检查、设置。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图8-2 瑞德全站仪
第 29 页 共 37 页
8.3放样方法
目前放样坐标放样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极坐标法,一种是GPS RTK法放样,极坐标法包括采用经纬仪和测距仪或全站仪来放样。
由于经纬仪和测距仪放样方法需要事先计算放样元素,但是放样元素随着仪器的位置的变化不断地改变,需要重新计算放样元素,而全站仪放样法就不需要事先计算放样元素,只要提供坐标就可以了,而且操作十分简便。所以极坐标法放样选取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法。
利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放样时,将全站仪架设在已知点O上输入测站点O、后视点A以及放样点P的三个坐标,瞄准后视点定向,再进入“放样测量”-“坐标放样”界面,仪器将自动计算待放样的点的角度和距离,将仪器转到设计的方向线上,接着通过测量距离,仪器会自动提示棱镜前后移动的距离,拿着棱镜的操作员按照指示移动,直到放样出设计的距离,在地面标定该放样点,这就完成了点位的放样。
测站点O
图8-3 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
后视点A
放样点P
GPS RTK放样法是将一台接收机安置在控制点基准站上,另一台或几台接收机同时安置在流动站上,要求保证基准站和流动站的接收机的天线能够同时接受相同GPS卫星发射的信号,通过计算基准站的观测值和已知控制点的坐标,得到GPS差分改正值,然后利用无线数链电台将改正值传递给流动站以精化GPS观测值,得到精差分改正后流动站较准确的实时位置。
由于白马湖弃土区测区周围环绕白马湖,利用GPS RTK法放样存在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影响GPS天线接受和发射信号,影响最后成果的精度,另外GPS RTK放样法需要多台GPS接受机成本比较高,所以本次设计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0 页 共 37 页
8.4放样步骤
1.在控制点QT1上架设瑞德全站仪,测量员对仪器进行对中整平,打开全站仪初始化仪器,选择“程序”进入程序界面,选择“坐标放样”,进入坐标放样界面,选择 “设置方向角”,进入后设置测站点点名;输入QT1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QT2后视点坐标,移动目镜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
2.测量员使用目镜瞄准后视点QT2,检验方位角和坐标;另一名测量员在QT2控制点上竖棱镜。通过瑞德全站仪测量出后视点的坐标,测量出坐标之后由记录员进行比对,如果和已知控制点坐标相同则可以进行放样工作,否则检查哪里出问题直至两者坐标相同;
3.测量员操作仪器进入放样界面输入放样点点名,确定后输入放样点坐标,完成输入后移动目镜到放样点大概方向;
4.测量员移动到放样点1大概位置放置棱镜,测量员目镜对准棱镜,测出此时棱镜的坐标位置,全站仪上会显示此时棱镜与放样点1的前后左右距离差,通过对讲机引导测量员移动,再次测量,直至全站仪界面上DHD值为零;
5.移动到下一个放样点,重复3~4操作放样出该测站能测出的所有放样点; 6.如果QT1不能放样出所测区域所有点,那么将仪器搬到下一个控制点,重复1~4操作,直至测量出所有的放样点;
7.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8.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图8-4 施工放样
8.5注意事项
1放样前需要先把放样坐标计算好,画好放样的草图;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1 页 共 37 页
2测量放样时,现场机械和遮挡物的影响,当在一个控制点不能放出所有点是,可以把没有测出的点位几下,转到下一个控制点再把之前的点放样出来;
3放样完打桩时需要注意木桩的高程;
4每各100打桩距离就要测量一个木桩高程和打的桩是否按照放样线路打的;
8.6放样流程图
阅读设计图纸文件 施工控制资料 放样数据准备 放样通知单 交验仪器
有问题 测放建筑物轮廓点线 有问题 有问题 检核 测站点问题 检核
检核
绘制交样单
交样 资料归档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2 页 共 37 页
9 工作进度与经费概预算
9.1 工作进度
工作计划如下表9-1所示:
表9-1 白马湖弃土区生态保护工程测量工作进度
日期 4.1-4.4 4.5-4.6 4.7-4.8 4.9-4.10 4.11-4.25 5.26-7.20 7.21-7.28 7.29
工作内容 资料收集、网型设计 GPS控制点选点、埋石 GPS网静态观测 数据处理 四等水准测量 施工放样 内业整理 提交成果
计划时间
4 2 2 2 15 51 8
备注
9.2 经费概预算
根据国家测绘局颁布的《测绘工程产品价格》和《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此次设计的经费预算如表9-2所示:
表9-2 白马湖弃土区生态保护工程测量经费概算 项目 GPS测量标石选埋 GPS外业观测
单价 5156元/点 1804元/点
数量 8 8
费用(元) 41248 14432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水准测量标石选埋
水准观测 人员工资 伙食费 住宿费 车路费 仪器损耗 其他 总计
3507元/点 400/公里 2800元/人·月 800元/人·月 700元/人·月 500元/月
8 4.501公里 6人 6人 6人 3
第 33 页 共 37 页
28056 1800 16800 4800 4200 1500 32000 144836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4 页 共 37 页
结 论
本次设计的名称是:白马湖弃土区生态保护工程测量设计方案,方案主要目的是保护白马湖周围的生态环境,因此我需要设计一个测量方案对弃土区周围的河岸堤坝进行护坡防护工程。这次的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是检验我们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操作中的运用、是检验我在遇到具体工程项目时如何合理安排作业顺序以保证工程能够顺利进行。这次设计是我第一次独立遇到施工测量并设计出测量设计方案,考验我遇到问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测设计即使对我的一次考验,同时它也是证明我大学四年所学知识运用的一种肯定,它需要我熟练的运用工程测量、GPS测量、水准测量、施工放样的专业知识,这次设计是我毕业后测量工作的一个开始。
为了完成本次设计我去到了施工现场,跟随着项目部的施工人员们进行现场勘测。回想大学四年我都是在学校跟着老师们、同学们一起测量的,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我来说还是比较紧张的,但是随着和他们相处时间长了之后发现项目部的施工人员都是比较容易相处的,而且当我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他们也都很乐意的帮助我,随着更他们的交流和提问他们也告诉了我一些对于现场施工经验要求和注意事项,跟着他们我见到了和学校完全不一样的测绘,测绘外业测量虽然很辛苦,但是当数据成果符合精度要求,会体会到那种成功的喜悦感。也许这就是测绘的魅力。
我跟着项目部的施工人员在白马湖弃土区测量工作了一个月,回想这一个月虽然比学校辛苦,但却学到了很多也掌握了很多学校没有的知识技能。这次的测量方案设计是我大学这四年来第一次这么全身心努力的成果,当然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也会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好在我的指导老师都细心的知道告诉我了,这也是我能够完成本次设计的关键之一。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5 页 共 37 页
致 谢
本次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史建青老师,是他指 导我一步步的完成,每次我去选问老师老师都能够细心教导我,以及当我提出问题时,老师也都会很快的就告诉我解决方法,史建青老师工作时的一丝不苟,以及对待学生时的循循善诱给了我很大的感动,对史老师我不仅有感激的心,还有一种敬佩。
同时我也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教育我们专业课的所有测绘专业的老师,正因为有了你们认真教学的前提下,我才能够掌握这么多的测绘专业知识,有了这些专业知识的积累我才能如此顺利的完成本次设计。我们每学期都会有在校内的测绘专业的实验课,在此我要十分感谢史建青老师、高祥伟老师、蒋廷臣老师、孙家龙老师、赵宝锋老师等等,是他们引导了我进入测绘的大门,让我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专业知识、仪器操作、测绘工作等。我在此怀着感恩的心对他们说一声感谢!
另外我也十分感谢淮安市水利建设局白马湖弃土区项目部的大家,在项目部的一个月实习期间内,教会了许多现场工程测量方面的知识和现场施工时的注意事项等,以及各种实际遇到困难的解决方法,可以说这次的实习就是毕业后工作的一次练习,对此我十分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的就是在大学相处四年的同学们,四年来我们一起笑果,一起闹过,很开心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我会怀恋和大家在一起相处的时光,大学生活到此就要结束了,毕业后大家就都各奔东西了,希望彼此珍重!
大学是我们人生当中的一份宝贵经历,当我们毕业进入社会后,应该更加努力的工作,实现人生价值,回报社会!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6 页 共 37 页
参 考 文 献
[1] 张正禄[等]编著.工程测量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2] 韩雪培,廖邦固. 地方坐标系与国家坐标系转换方法探讨[J]. 测绘通报.
2004(10)
[3] 刘立龙,林文介. GPS控制网优化设计的研究[J].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03) [4] 李旗云. GPS控制测量的应用及其测量数据处理[J]. 云南交通科技. 1998(03) [5] 王鹏. GPS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及软件研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8
[6] 李征航,黄劲松,编著.GPS测量与数据处理[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7] 张松林,张正禄,罗年学. GPS平面控制网的模拟设计计算方法及其应用[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4(08)
[8] 沈颂利. GPS数据处理软件的比较研究[J]. 科技信息. 2013(22)
[9] 郭英起,张振海,王杨. 建立GPS控制网观测方案优化的研究[J]. 测绘工程.
2011(03)
[10] 李超洪. 浅谈水利工程的施工测量[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02) [11] 李忠杰. 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12) [12] 王玉香. 建筑施工中放样点平面位置的精度分析[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1(02)
[13] 周秋生编著.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M]. 测绘出版社, 1992
[14] 孙拥军,魏峰远. 建筑施工测量误差分析及对施工放样精度要求的探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5(05)
[15] 杜保兴. 建筑施工测量精度的探讨[J]. 施工技术. 2007(S1)
[16] 李德仁著.误差处理和可靠性理论[M]. 测绘出版社, 1988 [3] 陈俊勇. 中国
国家高精度GPS大地控制网的建成[J]. 测绘通报. 1998(08)
淮海工学院二〇一六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第 37 页 共 37 页
[17]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量平差教研室编著.测量平差基础[M]. 测绘出版社,
1996
[18] 刘文亮. 全站仪施工放样测量的精度探讨[J]. 山西焦煤科技. 2008(05) [19] 刘志喜,吴旋风. 建筑施工测量的精度控制[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7(07)
[20] 袁静波. 建筑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重要性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07)
[21] 唐国华. 测量放线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16(08) [22] 周拥军,施一民. GPS网的模拟优化设计[J]. 测绘工程. 2001(03)
[23] 万军. GPS在水运工程控制网中的应用研究[D].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 [24] 黄志奇. 利用全站速测仪提高施工放样效率[J]. 山西建筑. 2007(30) [25] 周伟. 水准路线中转角处多点施测及内业处理分析[J]. 门窗. 2015(02)
正在阅读:
2016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测绘工程)桑后雨 - 图文04-06
2013年宁波经济发展趋势报告03-10
合肥168中2018届高三10月月考数学(理)试卷及答案07-05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0-26
唐代唐代唐朝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受04-12
13、辅机2008题库第十三章06-30
自考公共政策学0318简答196题06-01
婚姻法讲义08-12
CT多功能腰椎测量器08-10
大题一日一练08-1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测绘工程
- 毕业设计
- 图文
- 论文
- 学生
- 2016
- 班主任技能大赛-我的教育故事主持词
-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
- 直接序列扩频系统MATLAB仿真(BPSK调制)
- 招聘方案2
- 8259中断控制器应用实验
- 七年级语文阅读理解-十篇-含答案
-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2012.5附答案)
- 工程检测毕业实习报告
- 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 (2014年模版)黔南州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申请评审书 - 图文
- 医学伦理
-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1届高三第六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 幼儿园依法治校工作实施方案
- 2016年上半年辽宁省监理工程师《合同管理》:合同生效时间的规定
- 2016自考政治学概论必过秘籍(00312)
- 年产15000吨铝杆连铸连轧生产线技改项目 精品 - 图文
- 第一单元 - 观察物体
- 2010-2011学年高一物理 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教科版必修1
- 关于公布中国化学会第22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浙江赛区)杭州
- 物理实验通知单记录单高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