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作业、心经讲义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 经》 讲 义

一、《心经》全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二、《心经》简介

《心经》全名为《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它和精神分析是我近几

年接触较多的两部分文化。这两部分文化与精神意义浩瀚无边,百人读得百人意,无一究竟唯一。今此我整理此文,意在抛砖引玉,以精神分析的思想与之沟通,概以为可以通渠,用之于思考,或者咨询与

治疗,或许可以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生长于中国文化下的求助者的心态,以解惑。

《心经》的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交待此经产生的时间、地点、场合、人物等背景因素;第二部分是介绍经文的内容;第三部分介绍讲经后产生的效果与影响。流行最广的是唐僧的版本,也就是玄奘的译本,共计260个字。这个版本掐头去尾,只留中间的“会议纪要”部分,也是此经的核心部分。

《心经》之“心”有两义:一为核心、精要等等;一为心理、精神。而精神分析也便是心理与精神解读的精致版本之一。换句话说,这两种提法都是在讲人的精神、价值、心理、意义,总之其目的是让人可以“过上好日子”,可以获得自在心灵,获得自由心境,获得生命本质的澄明。

《心经》可以指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一部经典著作,因其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所以古往今来无数艺术家都倾注极大精力和虔诚之心,把《心经》创作成为异彩纷呈的艺术品。中医中有同名经脉,即手少阴心经。 全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称般若心经、心经。玄奘译。 收于大正藏第八册。心(梵hrdaya ),指心脏,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经系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

《摩诃般若波罗密大明咒经》 姚秦·鸠摩罗什译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弗!色空故无恼坏相,受空故无受相,想空故无知相,行空故无作相,识空故无觉相。何以故?舍利弗!非色异空,非空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如是。舍利弗,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法,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布,离一切颠倒梦想苦恼,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

般若波罗蜜,是大明咒,无上明咒,无等等明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咒,即说咒曰:竭帝,竭帝,波罗竭帝,波罗僧竭帝,菩提僧莎呵。

《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有人解释成即是观音。另一种解释参照此经的背景资料,认为观音菩萨在“主席台”就坐,与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分坐在如来佛的两侧,而观自在菩萨在“大众席”上。对这部分学术有兴趣或疑义的同仁可以找相关学术界友人探讨,我本人没有查阅相关资料。

对这部分的引入不在于讲话的是谁,真实是谁。而是为了探讨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求助者所言是虚是实的问题。有初学者往往执著于求助者所言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性”,而忽视或者怀疑存在于求助者内心的“真实”。过份强调求助者说的是否符合客观现实,而小瞧了求助者心理“创造真实”的能力和“拥有真实”的能力。这样的一种以“客观真实”为依据的执著,也就是佛教中的执著于“色”相。执著于相,执著于所谓的真实,佛教里称为“驻相”。惯用于某种行为模式来保护自己,或者防御,心理咨询时称之为“阻抗”。张天布先生对这两者有深入的研究。那一定要让求助者讲“符合客观”的话,也是可以用这两个词来解释的。

阻抗是借用了一个物理学名词,来解释对电流所呈现的阻力。在心理咨询或治疗中则主要表达求助者对呈现内在真实所呈现的阻力。为什么会产生阻力呢?是因为没有准备好、害怕或者“需要”隐藏一下,亦或者是无意识地要保护一下自己,而这种没有准备好的心力、害怕等是在潜意识中瞬间完成的。这等灵光突现的,或者说是瞬间闪现的潜意识或者意识动向,在佛家称之为“念”,又称之为“话头”,意思是说起心动念之间是最贴近人性、人心的欲求的,是最能够捕捉到质的“为什么”的。而我们惯常的行为或者语言,往往是经过了无数次的“雕琢”之后,于无意识之中“信手拈来”用以保护自己的,其熟练程度宛若天然。这种行为或者语言就是阻抗。了解阻抗,便相当于接近了来访者“阻抗或者保护什么”,为什么需要保护,于其而言其真相是什么?接近了真相也就接近了来访者内心原本的真实。但这并不是说要坚持真相,也要看来访者是不是准备好了能够接受这个真相,是否

有能力接受或者驾驭这个真相。如果不能,那是不可以以真相示之的,保持点距离,也就是在保持一定的安全感,是对来访者的一种保护,也是一种尊重。再直白一点说,心理咨询师或者治疗师是不可以作为“真理的捍卫者”或者卫道士出现的,他唯一可以做的是陪同来访者尽可能真实而完整的活着。

“驻相”这个说法是针对“空性”而言,是讲在一个时间段或空间里,相对稳定地呈现某一种状态,至于为什么呈现这种状态,无非贪嗔痴而已。在恒久的历史长河里,某种固定的东西――相是不存在的,它是可以变化的,非本质存在的,是有空间的,也是有机会的,是可以转化成其他物质的,这叫做空。佛教认为,空是本质,相空一体,相(色)是因为一系列的条件变化所产生,谓之为“因缘”,即是有条件的、有原因的组合,发生作用的几种东西创生了一种新东西,新东西以某种相表现出来。这部分内容在《心经》第二段里讲得最清楚“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个空,就是讲变化的空间。看见色,或者执著于色,即是著相,即是把某一瞬间视为永恒,斩断了其前因、丢弃了其后果。总是著于某个相,也便是出现了弗洛伊德先生称之为“强迫性重复”的现象的,执著于此相,一定是这个相对于此人的意义未被读懂,或者未被完成,或者未被接纳与尊重,等等。借着反复出现某个相,来提醒自己或者他人需要关注这个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执著于某个相,或者某人循环往复地出现某种现象或行为,即是一种信号,即是一种呼唤,即是一种邀请。好的咨询师或者治疗师,会迅捷地捕捉住这个信息并选择合适的时候延伸进去的。所以说,驻于相,是因为相能够为其所驻,能够为其所存。反过来讲,其所存驻之物没有别的空间可以休养其身,让这个所存驻之物归于浩瀚永恒之空间,让其归于自然本性,也便是助人者的做为了。使相归于空,即是使某种被隐藏的创伤、痛苦,使某种强迫性重复出现的未解决事件可以“被解决”、变换另一种存在方式、或者让过去“过去”。这种“归于空”的被解决,是精神分析里的“修通”、“修复”、“愈合”之意。

换个角度说,人们所追求的心灵世界是自由自在的,是无所障碍的,是流动而变化的,也是无限广阔的。停于一点即是相,驻于一刻即受阻。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作用便也在于使停下来的部分滑行、运动下去,其方法便是消除阻碍、减少阻力,探索阻碍的原因,了解停驻

的背景便是治疗的过程。佛家对于这部分的阻碍称之为“五蕴”。而“五蕴”的引入便在开篇第一句出现。

所以,这个拥有大自在的精神境界(观自在菩萨:一种涵盖自由自在之精神意义的代名词)用之以宇宙大智慧发现“五蕴皆空”。什么是“五蕴”呢?通俗讲就是五种阻碍心灵自由的力量,分别叫做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蕴,巴利语称为“犍陀”(khandha),意为积聚、类别,又译做“阴”、“众”、“聚”。意思是说五种东西的聚集,或者说是这五种东西能遮蔽自性光明、遮蔽万有真实面目,使人心痴暗不明,有如阴云晦暗(陈兵,《佛教心理学》P32)。有意思的是我敲打这几个字母时用了“智能五笔”,出来的是――khan:别具匠心,dha:戛。也罢,敲出来的这几个字也是可以解释“五蕴”的:用非本原的东西修饰、制造、美化出超越于原本物质的东西。

《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卷十一解释说,“若色等有漏,随顺诸取,于此诸色等,若过去现在未来,欲生时生,或贪或瞋或痴,或随一一心所随烦恼,名五取蕴。尚未2心”这五种东西排在第一位的是“色”,是指地、火、水、风四大元素组成的有质碍的东西,相当于物质世界。地类似于躯体,火类似于体温,水类似于体液,风类似于呼吸。这四种东西与世界的组成相同。受、想、行、识则侧重于心理、精神现象,此分类与康德“知情意”三分说相近。受蕴是指感受、情绪、情感、心境;想蕴是指感知觉、想象;行蕴是指造作――有目的有意向的行为或活动、意志,包括思,阿德勒“人的精神是指向一个目标的运动力量之综合体”,这些趋向目标的运动力量可归于此;识蕴是指“心王”,即识之主体,包括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六个部分,或者说是六识的集合体。识蕴是指心的基本了别功能,是心识接收、识别、处理信息的基本功能,有时也单指第八阿赖耶识(陈兵,《佛教心理学》P36)。荣格以感觉、思维、情感、直觉四种功能为构成人心灵活动之“四象”,四象中情感属受蕴,感觉属想蕴,思维属行蕴,直觉属行蕴。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心的四种功能感觉、思维、感情、行为,也大致相当于受想行识四蕴。

但我有另一种想法,是说无需做此种划分。这受想行识,可以被看作是色的一部分,当然这样讲是为了好理解。有质碍的有形之色为物质世界,受想行识之“色”为内心的“色”,或者说是内心的有质碍的

东西。简而言之,一种认识、经验、感受或者信念可能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会阻碍智慧之光;即便不偏见,这种认识一旦被内心作为“真理”储存,它也将成为认识“真理”之外的世界的阻碍。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标准都是非标准东西的阻碍。曾奇峰曾经采访挪威创伤心理学家Varvin教授――从事心理治疗工作近40年,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这位心理学家沉思片刻后说:“我的最大收获是:我越来越能够和我自己的不确定性一起工作了。”这种跟自己的“不确定性一起工作”便是无质碍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永远将变化与无知作为基础,永远尊重还没有发生的可能性的存在。

相反的,有很多有经验的治疗师,也有一些被称为“大师”的人,见人一面即知对方症在何方,令听者顿觉神奇,景仰之情溢于言表。我曾经因为有人问治疗师是否可以为了建立信任关系而支招、告诉他发病原因及机制的问题而做过一个回答,私下认为很妙。我是这样回答的,当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说忘记了你家的钱放在什么地方,我毫不迟疑地告诉你在大衣柜里右边第二个抽屉从左往右数第四行本子向下数第五本的第六页。可以想像得出,你在惊讶、觉得神奇之余会怎样?恐怕会吓死,一个比你自己还清楚自己的人在你面前,你会信任他?也许你会以景仰为名逃之夭夭,祈盼生生世世都不要见到我――敬鬼神而远之,更何况你遇见了“活鬼”。

所以,回到“空色”的本义:所见非永恒之所见,所闻非永恒之所闻,所嗅非永恒之所嗅,所尝之味非永恒所尝之味,所触亦非永恒之所触,所采用成功之方法亦非永恒成功之方法,此六根六识六尘便是可变化的非永恒的东西。用人性之小聪明看来,见之所见即为我见,闻之所闻所即为我闻,嗅味触法亦复如是。在电光火石般的很短暂的一刹那这种所见所闻是对的,是曾经发生的,其见为其真实所见,其闻为其真实所闻。聪明与智慧的差别在于,聪明与此地着眼于一刹那的存在,甚而至于将这一刹那延伸至永恒。而智慧在于承认其一刹那的存在的同时将其延伸,给一个更为广阔的视角,看看这一刹那之前,再看看这一刹那之后,看看这一刹那之内,再看看这一刹那之外。发现,这个空间赋以变化之能,也就是看看它来前是什么、如何成之为此、再看看它是走向何方的。放眼几万年,无非一个变化了存在状态的“强迫性重复”,一个并非了了的执著。肉眼与佛眼的差别在于看到其所种之因在一念一行,还是我们肉眼之一形一物。既然事物是可变

的,尊重其规律即是接受变前之前因,也接受变化之后果,还接受变化之过程。这种思想也是要用到心理咨询师治疗之中的,也就是说让来访者渐渐接受自己与世界的不确定性、可变性,是使其同于世界。与世界的变化本质相同,与其他人、事、物拥有相同的物质,也是使来访者稳定、获得安全感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果上面的所言是暂且可以成立的,那么“度一切苦厄”也就成为了可能。苦从何来呢?苦从妄想而来,比如想着长生不死、想着爱情永恒、想着利益永得、想着权利永在、想着不再痛苦、想着“为什么受苦的总是我”,等等等等。这些想法做为一种想法是可以的,我们了解这种想法是在追求一种永恒,追求永恒即是试图推翻变化之本质。了解了也就罢了,让它过得去,苦就“过去”了。不让它过去,自然就苦了。知晓了这一真相,一切苦即不是苦,至少不是永恒的苦难,只是“那个时候感觉有点苦,而并非苦本身”。“这也会过去”,给一些希望、信心,宽一些视野、胸襟,受一些自在、豁达。是以,“度一切苦厄”即是让一切困扰身心的东西过得去。既然过得去了,那还是苦吗?通过度,以使之化,消散于空.

第二段的开头先出现的一个人的名字“舍利子”。舍利子是对舍利弗的尊称,舍利子就像我们所说的孔子、孟子、老子一个意思。这个人的出现是有意义的,他被称为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可见,这段话是讲给以舍利弗为首的修行者的。为什么会讲给他而不是别人呢?言外之意是听这段话是需要智慧的,不是所有的人能够听得懂的。可见,讲话的人也需要智慧,讲给什么人听、讲什么、如何讲,那要“对机”才行。所以讲话是两个人的智慧:讲话的和听话的,要在同一频道,要使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

这种话我们也常在同行中谈起,比如什么人可以做治疗师,什么人可以成为心理学家等等。相同的答案是需要有智慧的人、有悟性的人。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呢?能够理解“舍利子”后面的话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知道对“舍利子”讲什么话的人是有智慧的人。某种意义上“对人讲人话对鬼讲鬼话”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对鬼讲人话,它可能听不懂,而对人讲鬼话可能会把人吓死,所以要明白讲话的对称性与匹配。那么不理解的人是什么人呢?是智慧还没有更好的发挥或者智慧被掩盖的人。所以人实在是呈现了几个等级的:有人

不用讲就懂,那是圣人、是佛、是上帝;有人一讲一下子就懂了,那是天才、是佛坯子、是可造之才;有人讲了老久还不懂,是因为行走在泰山脚下,需要一路行走不折返,才能登顶领略泰山顶上的无限风光。换个角度讲,一个心理治疗师,如果基本的人格健全,理论、实战的路子是对的,需要做上几百个、几千个咨询或治疗,再保持必要的督导和体验,也便越来越接近人的光明本性了。

当然,这也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怎样做才算有智慧的治疗师呢?面对的来访者百人百性、也可叫做千差万别,有没有一个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人呢?恐怕有的人都会说“没有”。无疑这样回答是错误的,那回答“有”呢?当然也是错误的。说“没有”的时候,是我们上了“有一个方法适用于所有的人”这个假设的当,仍然被这个标准左右了一下。基本的,我们忽视了心理的规律与功能,人的心的功能是一样的,人性的基本规律是基本一样的,发展的道路可以不同,呈现的表相可以存在差异,但“心之官,则思”是不会有什么差异的,遇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或者是如何体验的、带给你的影响是什么,围绕来访者的内心感受与体验去陪伴还是不变的,积极的等待是不变的,共情、理解、接纳、尊重与温暖还是不变的,此法“惟一”,也符合“心外无法”,不要偏离来访者的“心”去做任何工作,此亦同于佛家的“心外无法”。如此,对于不同的人回应不同的话也便可以理解了。这就像孔子的因材施教,不同的人问“孝”、问“仁”,他会有不同的解释与回答。又像禅宗的公案,慧可断臂可得“安心”而开悟,童子断指而明心,也是师傅明了其机已至才做了骇人的举动。其智可见,悟机亦足够重要。

至于下面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似乎不需要解释,可以看作世界本一元,为了研究、了解其实质,而创设出了对立的两个方面,借大说小,借明说暗,借愚说圣,是为了“方便”。大小、多少、上下、好坏是如此,“空”“色”如此,“空”“受”如此,“空”“想”如此,“空”“行”如此,“空”“识”亦是如此,空色一体,分开讲不同的状态,合在一起讲本原。事实上原本无“空”“ 色”,也就是把“空”也空掉了。拿着空说空是著相,扔了空也是著相。就像治疗师太把某个流派作为流派,太把某个说法当说法,认为这个理念是最棒的,认为某个导师是最棒的一样。来访者也会有同样的状况发生,太沉浸在“失去”里,太品味“痛苦”也是著相于“色”,

著相于失去或者痛苦本身,借着痛苦说说事儿。把某个东西搞成永恒――这也是强迫性重复的重要性之一。当然,我说无空无色也是著相。

后面的话没有什么可看的,无非是把一个意思用方言说一遍、用广东话说一遍、再用普通话说一遍。也是用俗理讲一次、用人本理论讲一次、用家庭治疗讲一次,再用精神分析讲一次。这叫做煲汤,一次次、一遍遍、小火温着煨着,慢慢儿入了味,自然就开化了。所以世上本无佛法,因为人有了想治世救人的想法,前人受益了便把它总结出来供后人晒晒。更所以,根本就没有精神分析这一个东西,只是有那么一群人,把研究的领域圈定到人性这一个点上,取了个名字叫精神分析,搞了一套体系来干点什么,美其名曰“治病救人”,到底是救人还是救自己?哈哈,只有天知道。当然,天也是空的,有了天也就有了著相。

最后一句话还是蛮有意思的:“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简单翻译就是“来吧来吧,赶快来吧,这里好玩儿呀。”原来,心经、佛法、精神分析是什么并不重要,好玩儿、觉得有意义才是真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rq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