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线”的自然地理意义

更新时间:2024-06-12 07: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胡焕庸线”的自然地理意义:

“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胡线”南北跨度达30多个纬度,在这条线两侧自然条件的差异十分明显,自北向南可按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别划分为四段:爱辉—霍林河段、霍林河—榆林段、榆林—天水段和天水—腾冲段。

1、爱辉—霍林河段

此段处在偏高纬度地区,45°-50°N。“胡线”东部为东北平原,西部则为大兴安岭。“胡线”两侧形成了明显的地势差异,由此造成两侧平均温度相差4-10℃。但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差较小,为100-200mm。此段“胡线”的稳定存在,主要受地形和温度的影响。由于地形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它对人口分布的制约也是稳定的。

2、霍林河—榆林段

此段处在中纬度偏北地段,即38°N-50 °N。该线两侧降水差异明显,东部为半干旱偏湿地区,西部则为半干旱偏干地区,因而在植被景观上,表现为森林草原或灌丛草原(南部)与干草原的不同。地势差异为平原、丘陵与高原的差异。温度差异为5-6℃,不及爱辉—霍林河段大。此段“胡线”的存在主要受降水制约,其次是地形。人类虽然发展了灌溉技术,在该线以西的平原地段(如内蒙古河套、后山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但由于本区干旱化趋势,仍然使“胡线”随不同时代呈现明显的向东延伸。即便如此,“胡线”仍然被限制在350mm左右的地段,即在年降水量300-400mm之间摆动。由于自然降水的年际波动,使得此段“胡线”两侧形成了明显的草地退化和风蚀沙化现象,给本区的农业生产和工矿开发造成严重障碍。由于此段降水在波动中显示出干旱化趋势,必将影响此段“胡线”趋向东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暗示了此段“胡线”受降水的控制是一种长期的自然现象。

3、榆林—天水段

此段整体处在中纬度地带,即35°N-38°N。“胡线”东部为大面积黄土丘陵沟壑区,西部则为现代剥蚀山地、风沙高原与黄土丘陵的交错分布区。正是由于地貌类型的交错分布,特别是黄土分布直抵湟水谷地、乌鞘岭一带,使此段“胡

线”显示出明显的向西推移。由于黄土易耕种,一般年份在黄土分布区的降水量可以保证旱作农业。此外,由于陇海线的建成改善了西域交通条件,使兰州、西宁工业快速发展,城镇化步伐加快,令此段“胡线”向西推移幅度较大。然而从历史来看,这一段人口整体分布仍呈现自西向东迁移的趋势,这与北方干旱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可以认为,此段“胡线”受黄土分布与降水的双重限制,从而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征。

4、天水—腾冲段

此段所处纬度偏低,即24°N-35°N之间,南端已经进入低纬度,且接近北回归线。此段“胡线”东西地势和地貌差异显著,其中地势高差达3500多米,使年平均气温相差17-18℃。虽然降水也有明显差异,但对农业生产来说,不构成限制。此段“胡线”稳定存在是由于地势以及气温条件所制约的。

在“胡线”两侧200 km的范围内,存在着对人类生产活动,特别是农事活动明显的限制因素,即地势与地貌、温度和降水。因此,可以认为“胡线”的稳定存在,反映了该线所在地带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强的限制性。

(根据王静爱版《中国地理教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r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