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同步课后训练(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3-12-16 22: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同步课后训练【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1=∠2时,一定有a∥b B.当a∥b时,一定有∠1=∠2

C.当a∥b时,一定有∠1+∠2=90° D.当∠1+∠2=180°时,一定有a∥b

【答案】D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证明》点、线、面、角 【解析】A.若∠1=∠2不符合a∥b的条件,故本选项错误;

B.若a∥b,则∠1+∠2=180°,∠1不一定等于∠2,故本选项错误;C.若a∥b,则∠1+∠2=180°,故本选项错误;

D.如图,由于∠1=∠3,当∠3+∠2=180°时,a∥b,所以当∠1+∠2=180°时,一定有a∥b,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

2.如果正n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4°,那么n= .

【答案】10.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证明》三角形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求得外角的度数,然后利用360度除以外角的度数即可求得. 外角的度数是:180°-144°=36°, 则n=\. 故答案是:10.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

3.分解因式:

【答案】a(a+b)(a-b)

.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整式 【解析】

试题分析:先提取公因式a,再根据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

考点:因式分解

点评:解答此类因式分解的问题要先分析是否可以提取公因式,再分析是否可以采用公式法.

4.计算:ab·(ab)= 。

【答案】

-222-2-3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整式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积的乘方法则化简,再根据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化简即可.

.

考点:幂的运算,单项式乘单项式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积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先把每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5.先化简,再求值: ?3(2x?xy) + 4(x + xy?),其中x = ?1,y = ?

【答案】-2x+7xy-1; -2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整式 【解析】

试题分析:原式=\ +3xy+4x + 4xy ?1=-2x+7xy-1。把x=-1.y=?代入-2x+7xy-1--2 考点:整式运算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整式运算的学习。为中考常见题型,学生要牢固掌握。

2

2

2

2

2

22

6.丰富的图形世界里有奇妙的数量关系,让我们通过下面这些几何体开始神奇的探索之旅. 观察:下面这些几何体都是简单几何体,请您仔细观察.

统计:每个几何体都会有棱(棱数为E)、面(面数为F)、顶点(顶点数为V),现将有关数据统计,完成下表. 几何体 棱数(E) 面数(F) 顶点数(V)

发现:(1)简单几何中,

a 6 4 4 b 5 5 c 9 5 d 6 8 e 15 (2)简单几何中,每条棱都是 个面的公共边;

(3)在正方体中,每个顶点处有 条棱,每条棱都有 个顶点,所以有2

3

应用:有一个叫“正十二面体”的简单几何体,它有十二个面,每个面都是正五边形,它的每个顶点处都有相同数目的棱.请问它有 条棱, 个顶点,每个顶点处有 条棱.

【答案】统计:

几何体 a b c d e 棱数(E) 6 8 9 12 15 面数(F) 4 5 5 6 7 5 6 8 10 顶点数(V) 4 发现:(1)2 ;(2)2;(3)3,2 应用:30,20,3.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整式

【解析】

试题分析:统计:仔细分析所给图形的特征即可得到结果; 发现: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依次分析即可得到结果; 应用:应用所发现的规律即可得到结果. 统计:

几何体 a b c d e 棱数(E) 6 8 9 12 15 面数(F) 4 5 5 6 7 5 6 8 10 顶点数(V) 4 发现:(1)简单几何中,

2;

(2)简单几何中,每条棱都是2个面的公共边;

(3)在正方体中,每个顶点处有3条棱,每条棱都有2个顶点,所以有2

3

应用:有一个叫“正十二面体”的简单几何体,它有十二个面,每个面都是正五边形,它的每个顶点处都有相同数目的棱.请问它有30条棱,20个顶点,每个顶点处有3条棱. 考点:找规律-图形的变化

点评:解答本题的根据是仔细分析所给图形的特征得到规律,再把这个规律应用于解题.

7.如图,已知直线a∥b,∠1=110°,则∠2等于( ) A.90°

B.110°

C.70°

D.55°

【答案】B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证明》三角形 【解析】∵a∥b,∠1=110°,∴∠1=∠2=110°.故选B.

8.下列图中具有稳定性的是( ).

【答案】C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证明》三角形

【解析】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只有C是全部由三角形结构组成.故选C.

9.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C≌△BAD. (1)求证:OA=OB;

(2)若∠CAB=35°,求∠CDB的度数.

【答案】(1)证明:∵△ABC≌△BAD,∴∠BAC=∠ABD. ∴OA=OB. (2)解:∵△ABC≌△BAD,∴AC=BD. ∵OA=OB,∴OC=OD,∴∠OCD=∠ODC.

∵∠OAB+∠OBA=2∠CAB=70°,∴∠OCD+∠ODC=70°. ∴∠CDB=35°.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证明》三角形

【解析】(1)要证OA=OB,由等角对等边需证∠CAB=∠DBA,由已知△ABC≌△BAD即可证; (2)利用OA=OB,得出OC=OD,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CDB的值。

10. 如图,把△的一半,若

沿着的方向平移到△的位置,它们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

面积

,则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

【答案】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证明》三角形 【解析】移动的距离可以视为比

为2:1,所以BC:EC=

的长度,根据题意可知△ABC与阴影部分为相似三角形,且面积

:1,推出EC=1,所以﹦。

11.下列三条线段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 ) A.4cm、2cm、5cm

【答案】D

B.3cm、3cm、5cm C.2cm、4cm、3cm D.2cm、6cm、2cm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证明》三角形

【解析】看哪个选项中两条较小的边的和不大于最大的边即可, A、2+4>5,能构成三角形; B、3+3>5,能构成三角形; C、2+3>4,能构成三角形; D、2+2<6,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选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锐角; C.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一个直角;

【答案】C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证明》三角形

【解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可知:在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只有一个钝角,一个直角,三个锐角,故选C

B.三角形的内角中最多有两个锐角 D.三角形的内角都大于60°

13.先化简,再求值:

【答案】

+,其中x= -1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整式》整式 【解析】原式=当x= -1时,原式=

14.如下右图,某同学从A点出发前进10米,向右转18°,再前进10米,又向右 转18°,这样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___________米.

【答案】200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图形与证明》三角形 【解析】利用多边形外角和等于360度即可求出答案.

解:因为小陈从A点出发当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正好走了一个正多边形, 所以多边形的边数为360°÷18°=20,

则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20×10=200(米).

故答案为:200.

主要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何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都是360°.

15.已知整式A.9

【答案】C

的值为6,则

B.12

的值为

C.18

D.24

【考点】初中数学知识点》数与式》整式

【解析】观察题中的两个代数式,可以发现,2x-5x=2(x-x),因此可整体求出式x-x的值,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出所求的结果. 解答:解:∵x-x=6 ∴2x-5x+6=2(x-x)+6 =2×6+6=18,故选C.

2

22

2

2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rd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