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使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疗效对比

更新时间:2023-12-10 07: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联合使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疗效对比

宁靓(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对比联合使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的疗效。 方法:80确诊冠心病心绞痛使用传统扩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A组(n=40):同时使用体外反搏治疗;B组(N=40):仅使用传统扩血管药物.治疗8周后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并随访两组患者首次入院后半年的终点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死亡率),行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对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P>0.05)。 结论:联合使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疗效优于单一使用传统药物。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体外反搏

体外反搏是在心脏舒张期序贯地加压于小腿、大腿和臀部,驱动血液向主动脉返流,产生舒张期增压波。由此出现的双脉动血流是体外反搏独特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反搏过程中双脉动血流,既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又提高了血流切应力。这种双脉动方式及其强度对动脉系统的作用是其他治疗方法不可能实现的。体外反搏的双脉动血流及其切应力刺激对血管内皮的生长和损伤修复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和范围目前还不十分清楚,但有两点可以肯定:其一,体外反搏增加了血流速度和切应力;其二,切应力的增加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并分泌、表达一系列有利于血管内皮修复、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损伤的生物活性物质。与此同时,血管内皮细胞被拉长,其长轴与流场方向趋向一致这种变化与切应力大小和持续时间有关。美国、印尼、中国六家大医院采用运动心肌显像评价EECP对冠心病疗效进行了研究[1],结果表明EECP可以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按纳入2006.6-2007.1年入住我院的病人照1979年WHO关于冠心病心绞痛分型标准,选择80例冠心病心绞痛作为入选对象,心电图均有明显缺血性ST-T改变,排除其它器质性的心脏病。男51例,女29例,年龄41~85岁,平均62岁。不稳定心绞痛52例,稳定心绞痛28例,心功分级(Ⅰ-Ⅲ )。随机分为A,B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功能衰竭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治疗与观察方法

方法:采用前瞻性、分层随机、同期对照方法;用统一的反搏装置(EECP-MC2),统一的治疗方案(1h/d,共36小时)、统一观察记录表格及评价标准,入选后全部病人均不限制使用硝酸酯类,A CEI类和β受体阻滞剂。A组经扩血管药物治疗同时来做体外反搏治疗:;B组:仅使用传统的扩血管药物治疗。查阅病历,定期专家专科门诊,电话及再入院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收集治疗前后8周心功能分级,及半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 1.3疗效判标准

以治疗8周后心功能变化作为判断疗效的依据,显效:心功能达到Ⅰ级或改善Ⅱ级及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级。 1.4统计学分析

心功能改善有效率比较用X2检验,组间用轶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1 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

治疗后两组的心功能均明显改善,A组:显效2例(5%),有效例13(32.5%),.B组;显效1例(2.5%),有效10例(25%)。两组间经X2检验,有效率,显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经轶和检验,治疗后A组心功能显著优于B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比较

NYHA A 组 B组

治疗前(例) 治疗后(例) 治疗前(例) 治疗后例) Ⅲ级 11 8 13 10 Ⅱ级 24 12 21 13 Ⅰ级 5 20 6 17 2.2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例(%) 心血管事件 A组(40例) B组(40例) 半年内再院 10(32.50) 21(52.50) 半年内死亡 1(2.50) 2(5.00)

2.3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血生化,肝,肾功能的变化

两组血清钾,钠,镁,尿素氮,肌酐,血糖治疗前,后经组间比较及自身比较t检验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 2.4不良反应

经半年体外反搏治疗,未发现不良反应。 结论:

MUST-EECP试验[2] MUST-EECP试验开始于1995年,为第一个有关体外反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由美国哥伦比亚、耶鲁、哈佛、匹兹堡及加州大学三藩市分校等大学医院共同参加。结果:反搏后AC组运动耐量显著增加(P<0.1),ST段下移1mm所需的时间延长(P<0.001),胸病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均减少(P<0.01)。假反搏组只见运动时间延长(P<0.01),但ST段下移1mm所需时间未见延长(P=0.74)。结论:EECP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其中不少患者PCI/CABG术后复发者亦有效。MUST-EECP的结

果与中国的研究基本一致[3]。据以往临床探讨结果,结合目前的基础研究机理,体外反搏治疗主要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流量和灌注压,对尚未完全闭塞的冠状动脉,可适量提高其远端缺血区域的血流灌注;对完全闭塞冠状动脉,体外反搏治疗主要通过提高其缺血区域相邻的冠状动脉的灌注压,促进其向缺血区域侧枝循环的开放,缓解其缺血区状况。体外反搏治疗缺血性心力衰竭,除总体上提高其心肌供氧、改善其心功能外;另外,体外反搏治疗,改变外周微血管功能(如内皮功能),可能逆转心衰患者外周阻力负荷增加的趋势。我院引进增强型体外反搏装置半年内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本文旨对80列冠心病对比研究显示:联合使用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疗效优于单一使用传统药物。

(1) Stys TP, Lawson WE. Improved stress radionuclide coronary perfusion and exercise capacity after EECP, 2000; XII Annual Congress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2. Arora RR, Chou TM. The multicenter study of EECP (MUST-EECP): Effect of EECP on exercise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nginal episodes. J Am Coll Cardiol, 1999, 33(7):1833—1842

3. Chou TM. EECP. ACC Educational Highlights/Summer, 199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r9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