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区域效应研究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2 19: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pood

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区域效应研究

丁涛 赵昕东

【内容提要】本文选取七个有代表性的省级行政区,利用其2000年二季度至2011年四季度的宏观经济季度数据,通过长期约束建立SVAR模型,用脉冲响应函数(IRF)定量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冲击对这七个省级行政区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对于所选的省级行政区有显著的区域效应,即货币政策冲击所造成各个省份的通货膨胀周期是不同的。据此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来发掘产生这种差异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情况、非农发展情况及产业结构因素是这种区域效应存在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区域效应SVAR模型 一、引言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在实现国家宏观政策目标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从而影响居民、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行为最终改变整个社会的供求关系,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控。然而货币政策是一个动态的时间与空间过程,货币政策传导过程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环节,这就造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具有明显地域经济特征的大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不均衡,我国实行的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的效应差别较大。这一方面制约了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使货币政策的一致性的效应难以充分体现区域经济的结构性差异。另一方面,单一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会使它非但不能克服外部不对称性冲击,同时还会产生内生的不对称性冲击,加剧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因此对于货币供给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国家层面上,必须深入到地区层面,据此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研究结论。

在我国流动性过剩、外汇升值预期较大和央行自2010年1月以来接连11次提准、5次加息的背景下,以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理论为基础,探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存在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解决我国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具有较强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本文使用2000年二季度至2010年四季度的天津、上海、福建、重庆、黑龙江、宁夏、安徽七个省级行政区的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及全国狭义货币供给量(M1)三个变量,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影响上述各个省级行政区的价格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结构分解,定量分析货币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分析各种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因素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以便正确判断在货币政策冲击下省级行政区的价格运行的总体状况,预测货币冲击对具有不同经济社会特征省级区域所带来的滞后效果及反应。本研究的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对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性的原理进行理论上的回顾与总结,然后应用

pood

SVAR模型对各种经济冲击进行结构分解,最后结合本文的估计结果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解释。 二、理论与文献综述

自凯恩斯建立宏观经济分析体系以来,经济学家便开始解析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货币数量论、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及理性预期学派都提出了各自的货币政策的理论和思想,但这些理论都把国民经济总量视为货币政策作用的直接对象,主要研究货币政策对整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影响,并没有对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性进行研究。1961年蒙代尔在《A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一文中提出“最优货币区”的概念,同时提出组成“最优货币区”的标准——货币区内的劳动力及其他生产要素需充分流动。此后国外学者又提出了一系列单一标准和复合标准,但在现实的货币区内,这些标准的理论前提很难得到满足,因此学者便开始了有关货币政策统一性和差异性的讨论。货币主义通过货币数量来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是通过货币价格途径反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上世纪90年代欧盟以及欧洲中央银行的诞生,又引发了单一货币政策在欧盟成员国经济中的不同传导机制的争论。各经济学流派从不同的经济条件出发,开始对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在欧盟各国所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Dornbusch、Favero和Giavazzi(1998)的研究发现欧盟的统一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受其成员国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传导的汇率渠道是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即货币政策影响欧元的汇率,进而影响地区贸易额和净出口额,最终导致货币政策效果在各成员国之间的差异。Altavilla(2000)运用结构向量回归(SVAR)模型对欧盟的统一货币政策在其成员国之间产生的非对称效应进行研究,证实了欧盟国家之间的结构性和周期性差异是产生区域非对称效应的根本原因。Cecchetti(1999)的研究认为英美法系、斯堪的纳维亚法系、德国法系、法国法系的国家,其法律体系的差别是金融结构差异的原因,金融结构差异导致欧盟各国银行体系的规模、集中度及健康程度不同,进而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对称性。Clausen和Hayo(2002)以三个欧盟中的主要成员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为例,在中期水平上得到货币政策变化冲击给法国带来的产出变化要比其给德国和意大利带来的产出变化小,进而得出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对欧盟成员国所带来的效果是存在差异的结论。

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学者开始研究货币政策在欧盟成员国一个国家的内部不同区域的差异化影响。Arnold和Vrugt(2002)运用VAR模型检验了德国1970--2000年利率冲击对地区产出的影响。他们发现在德国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与产业组成结构相关,而与企业规模和银行规模不相关,同时他们还运用地区和行业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荷兰1973--1993年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和产业效应。他们证实了荷兰各地区之间存在着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这种区域效应和工

pood

业构成相关。Fuentes和Dow(2003)采用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框架,证实了西班牙货币政策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银行的发展阶段和流动偏好不同。 受到这一系列研究的启发,国外学者开始研究统一货币政策在欧盟成员国以外的国家所产生的差异化影响,如幅员广阔、经济发达的国家加拿大、美国等国都被作为了研究对象。Bernanke和Gertler(1995)以美国为例提出了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Gerald和Defina(1999)利用美国1958--1992年48个州的数据,选择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衡量货币政策的指标,以各州的人均真实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运用SVAR模型证实了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与制造业产值份额正相关,与小企业的集中程度没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最终得到结论,利率渠道是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Georgopoulos(2001)通过研究加拿大中央银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在其省级区域影响的差异,证实了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汇率渠道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解释能力。Owyang和Wall(2004)运用区域VAR模型对美国八大经济区进行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冲击在美国各区域间存在很大的差别,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渠道和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都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有一定解释力。Weber(2004)分析了澳大利亚的地区经济差异,发现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的澳大利亚,货币政策传导的汇率渠道是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Fielding和Shields(2006)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南非九个省的商品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7--2005年南非货币政策的扩张或紧缩会导致九个省短期价格水平的差异。

从上述国外研究可见,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研究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分支,该领域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着重从宏观总量角度分析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体系,将各地区的异质性纳入研究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影响的分析框架中。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运用国外相关理论和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检验货币政策实施的现实情况,证实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区域非对称性效应。

褚如松(2004)指出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效应与一个地区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相关,并建议应按照区域经济特征制定相应的区域性货币政策。宋旺、钟正生(2006)使用了M2为货币政策衡量指标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IFR),证实了统一货币政策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区域性差异。刘玄、王剑(2006)同样以M2为货币政策衡量指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冲击响应函数(IFR)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地区差异问题作实证研究,分别对全国层面、区域层面以及省级层面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进行估计和比较,得出东部地区在货币政策传导速度和深度上都大大优于中西部地区的结论。李雅丽(2007)通过对东部、中部、西部的实际GDP数值和金融机构实际贷款量进行回归,提出银行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渠道,在紧缩时期货币政策对不发达地区的冲击相对较大,而在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在发达地区效果较为明显。常海滨、徐成贤

pood

(2008)利用VAR模型对全国八个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以M2为货币政策衡量指标,得出货币政策在不同地区效力不同的结论。李茹兰、张晶(2008)分别针对1984—1997年间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1998--2004年间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进行了区域效应差异检验,发现紧缩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的不对称性以及相应的区域效应差异,是造成我国区际经济差距进一步加大的重要原因。从东中西三大地区的经济增长率角度,证实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区域影响差异。

国内已有的研究多数多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作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得出货币政策对我国不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的结论,但没有回答区域经济中具体哪些因素的差异会产生货币政策区域差异化效果,对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具体过程也缺乏相关研究,而这些都是在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研究过程中的核心和本质问题。只有弄清哪些经济和社会因素真正会通过货币政策对区域的价格水平产生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对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传导所带来的差异程度等相关问题,才能有效地利用货币工具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结合这些影响因素的特点来拓展治理通货膨胀的思路。

另外,影响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性很多,既有经济因素,也有体制因素、政策因素。已有的研究都是对这些因素直接进行回归分析。在回归方程中,虽然各自变量对因变量都是有意义的,但是某些自变量彼此相关,即存在共线的问题,这就给评价自变量的贡献率带来了困难。本文在研究这些因素的过程中,应用了主成分分析的方法,主成分分析可以将原来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众多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相互无关的综合指标,即主成分或因子。由于主成分间具有不相关性,所以能较好地反映原来众多相关性指标的综合信息,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政策性、体制性动因。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相关的研究中关于区域的划分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方法。以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较性及国外已有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文献作为参考,一国之内的比较理想的分析单位多为本国内部的州和省。从目前国内相关的研究来看,多数研究选择了传统的“三分法”,部分学者也采用过“五分法”、“八分法”①,七大经济区、九个“大都市经济圈”等划分方法,这些划分方法的优势在于易于被人们接受,比较符合人们的直观感受。然而这种划分方法忽略了各组内部的差异,简单将经济社会特征差异较大的省份归为一组,由于区域间的结构互补作用,这就可能降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的强度。所以在我国现行行政区划的设置下,考虑到各个省级行政区的货币政策职能及经济文化体征的差异,以往的研究把多省合为一个“大区”进行区域划分的现实意义就显得略有不足。本文希望通过对国家层面的货币政策和省级行政区的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试图分析我国省级行政区物价波动与央行统一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货币政策在省级行政区经济的传导机制,期望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指导我国省

pood

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的选择

在有关货币政策的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便是货币政策衡量指标的取舍问题。由于我国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所以信贷或者货币供应量指标或许更适合做货币政策的衡量指标。

关于统计模型的选择,以往的研究中多是应用动态联立方程或VAR模型来研究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变量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本世纪以来,国内外的一些学者开始应用SVAR模型来解释货币政策给区域经济变量的影响,但是对于SVAR模型在研究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性(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领域所具有的独特性,却言之不详。下面,本文将对于SVAR模型在研究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性的独特优势进行阐述。 (1)路径问题

在解释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时,产出和货币供给对结构冲击的脉冲响应函数能够清晰地描绘出这个传导过程。与VAR模型不同,SVAR模型中的冲击具有经济含义,因此SVAR的脉冲响应函数可被解释为一条具有经济含义的路径。例如,SVAR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给出价格指数对一个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这对理解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很有帮助的。 (2)冲击视角

在动态联立方程中,B矩阵模拟了模型中变量问的同期关系,而在SVAR模型中,模拟的是简化式干扰项的相互关系。重新解释B矩阵的原因是因为SVAR模型要识别结构式冲击,是为了描绘模型对这些冲击的响应,而这些响应是服从脉冲响应函数的,并通过施加适当的约束来识别结构式新息,换言之,在SVAR模型中,经济的动态关系被模拟成冲击的关系。 (3)识别问题

Sims(1980)指出SVAR模型的识别方法是被设计用来避免出现动态联立方程常出现的不可信识别约束。传统的识别方法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很难找到可作为工具的外生变量,特别是在货币经济领域中,所有的金融财政部门的变量都有一定程度的内生性解释,由于理性预期与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存在,更进一步说,同样的原因使得很难给出一个先验证据来判断一个给定的变量不受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即很难有强制的识别约束。

面对这些困难,SVAR把所有变量都视为内生,数据中的样本信息在通过VAR模型进行建模,把每个变量都视为其他变量的函数。关于识别约束,SVAR模型首先把所有的变量都分解成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两部分,而识别约束只施加在不可预测部分,这部分中的可信的识别约束似乎更容易找到。

在本文的研究中为了识别货币政策冲击,我们施加约束即货币政策的制定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r6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