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研报告(2篇)

更新时间:2023-10-07 09: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研报告(2篇)

易姓改号,谓之亡国;文化灭绝,谓之亡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化不灭,则中华不灭。爱国,即爱文化,也就是守护中华传统文化。以下是关于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研报告两篇,供大家参考!

红色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情况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调查背景

峥嵘岁月里,红色文化给了一代又一代人新鲜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精神渲染,激发了人们爱国主义热情,在物质生活生活越来越丰裕的今天,一些人的心灵深处出现了“荒漠”,精神需求逐渐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红色文化、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教育是红色文化的精髓,因此,如何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吸收红色文化的精神营养,对广大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陈赞贤生平事迹简介

陈赞贤于1896年出生在南康东山乡坨圳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年少时就胸怀报国之志,发奋读书,阅读大量进步书刊,参加进步学生组织,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热心兴办教育,认为教育可以唤醒民众意识,1918年创办了东山高等小学,也就是现在的赞贤小学,并亲任校长,培养了

一批具有反帝反封建思想的进步学生。1923年又受聘于南康中区第一小学校长,因办学成绩卓著,被公推为南康教育会副会长。陈赞贤烈士还是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各种学生爱国运动。1922年春,曾赴广西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队,任少校书记。1926年春在广东省南雄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南康县第一名中共党员。不久,被选为南雄县总工会委员长,领导当地的工人运动。9月,被任命为南康县县长,负责建立中共南康第一个支部,在全县实行改革腐败旧制的新政策,受到群众的一致拥护,被誉为铁面县长。10月,调任中共赣州特别支部书记,领导赣南十七县的工人运动。11月,领导成立赣州总工会,并当选为委员长,之后,他发动组织各行业工人大罢工,组织青年干社,创办赣南工农运动训练班,在他的领导下,赣南地区的党组织得到很大了展,工农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当时,国民党在赣州的反动势力,都视陈赞贤为眼中钉。

1927年3月6日晚,陈赞贤烈士不幸被国民党右派的爪牙绑架,逼他签字解散赣州总工会,他铁骨铮铮,义正词严地怒斥,当场被惨杀,年仅31岁,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六”惨案,这也是国民党反动派打响反共的第一枪。 2.陈赞贤烈士墓简介

陈赞贤(1890~1927年),字子襄,化名陈博珍,南康东山陀圳(今金鸡镇陀圳村)人。是中国共产党赣南和南康县

党组织的创建人之一,是我国工人运动的先驱,赣南工人运动的领袖。民国16年(1927年)3月6日晚,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身中18弹。武汉、南昌等地举行追悼会,4月3日赣州各界在卫府广场举行追悼大会,会后近万群众举行送殡仪式,由工人纠察队扶灵返乡,安葬在今金鸡镇坪岭村蓝田渡。墓坐东朝西,青砖砌筑,高2米,宽3.6米,占地面积约15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南康革命烈士纪念碑简介

南康革命烈士纪念碑地处蓉江镇旭山岭上。1950年始建,1969年重修。碑基49平方米,碑座边长2.8米,通高12米,方形,青砖砌成,水泥粉刷。碑南面上端书刻“南康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十个大字。下端刻有碑序。其余三面刻有816位烈士英名。四周平地600平方米。 4.赣南“苏区精神”简介

大革命失败后,进入民主革命阶段最长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如火如荼,遍及全国12个省、约150个县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革命根据地,即苏区。至上个世纪30年代前期,影响甚大的苏区达13个,其鼎盛时期的面积共约40余万平方公里、辖人口3000万,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苏区精神,就是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各个苏区的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r6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