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

更新时间:2024-05-28 10: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在,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似乎都非常重视教育。 一说教育,似乎国外的教育理念是大拇指。一说到中国的教育理念,是小脚指。 似乎我们的教育理念,方法都是压抑人性的,僵化的、死板的、不地道的。 所以有必要从经典中去体验一下中国古人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教育理念。 早在二十年前,读《学记》的时候,非常吃惊,更多的是赞叹。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祖先用大智慧、大慈悲,把教育的理念方法讲理很深入很透彻。 可以说,《学记》是整个教育理念的源头。如果国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叔字辈的,那么《学记》就是老祖宗这一辈的,这就是我们讲《学记》的原因之一。

第二,一说到学经典,不少人会堂而皇之地认为: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总认为中国古人讲的话很刻板、很死板、很套路,因此不爱学。

我们一方面在排斥老祖宗的智慧和慈悲;另一方面我们又在崇尚国外的教育理念。

反观现实,却又有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信息:说孩子考英语,96分以下就是不及格。

还有一条信息是:小学生下课以后,不许打闹、不许说笑,排队上厕所,也得静悄悄地,美名其曰:为了学生的安全。

随手回了两帖。第一帖写道:如果说分数是教育的目的,或者用分数来衡量教育的好坏,那么教育这个天使已经堕落了。

第二个帖子:学校俨然已经成了低级的加工厂,外加几个技工,把孩子们加工成毫无用处的螺丝钉。

通过学习《学记》,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教育的目的、功能、方法、原则、方针、效果,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

《学记》是讲教育,似乎只与老师有关,与教育行业有关。

正确的态度是,应该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思态来学习。做父母的理应也是孩子的第一个任课老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任课老师,理应加以重视,理应首先学习。

《孟子》讲: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作之君:要起到领导的责任;作之亲,要让老百姓能过好,过上美好生活的责任;作之师,要有教化民众的责任。

我们应该以智慧和开阔的眼光来理解。在家庭里,为人父母,也要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不能简单地说养育了孩子,只要能给他吃好穿好提供物质保障就好了,这只是起到了作之亲的责任,还要领导、引导他,还要教育他。

推而广之,在企业,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也应该承担这三个责任。作之君,领导员工和企业向高效益、高效率发展;作之亲,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能够切实保障员工的生活水平,安居乐业;作之师,不是说企业和员工就是冷冰冰的经济关系。一个优秀的企业,要建议卓越的企业文化,承担起对员工的教育责任。

所以说,学习《学记》,需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还是企业领导,都可以通过《学记》的学习,有所启发和领悟。 以上,就是讲《学记》的缘起

先来讲《学记》的概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儒家一共有三部讲礼的论说,第一部是《仪礼》,第二部是《礼记》,第三部是《周礼》。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不是凭空造就的。

先来讲《学记》的概要。《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又是儒家经典三礼之一。儒家一共有三部讲礼的论说,第一部是《仪礼》,第二部是《礼记》,第三部是《周礼》。

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不是凭空造就的。

过去,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秋自己是礼仪之邦,反观现在,还敢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吗?还有脸面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吗?当下现在生活的社会现象,种种不是,再自诩自己是礼仪之邦,应该感到惭愧。

仪礼》是最早的一部关于“礼”的著作。《礼记》相对于《仪礼》,《周礼》相对而言,更为通俗易懂。

《礼记》是由孔子、孔子的学生及后人整理出来的。

《三字经》里讲:大小戴,作《礼记》。在汉朝的时候有个学者叫戴德,对礼记做了一次注释。后来他的侄子戴圣,又接着做了一次注释。叔侄两人,就叫作“大小戴”。

对儒家思想要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不光是学习《论语》,还要学习《礼记》。

仪礼》的主要内容是各种仪式、礼节的方式、方法。已经失传。《周礼》主要讲周朝管理制度的设置,是一种政治制度的描述。《礼记》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最为后人广泛学习的一部礼书。

在《礼记》中,有四篇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文章。《大学》和《中庸》,就来自于《礼记》,由宋朝的朱熹,把《大学》和《中庸》单提出来,与《论语》和《孟子》合称“四书”。

除《大学》和《中庸》以外,还有《乐记》,以及《学记》。其中《学记》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的作用、目的、本质和规律,乃至于教育体系的设置、管理,教育内容的安排、教育方法的运用,等等。

可以说,《学记》是中国老祖宗关于教育最早的、最有系统的论述。《学记》有一千五百字中左右,一些耳熟能详的“化民成俗”、“教学相长”等成语,都来自于《学记》。

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习经典?虽有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很多人学习时,符合他的想法就是“精华”,不符合的时候就是“糟粕”。这种心态,是“大不敬”。

你有没有真正去爬过这座高山?不在山顶,如何指点山脚。不在高楼,如何穷目。你有没有这样的胸襟和水准去辨别精华和糟粕。

如果把经典比喻成一座山,你还在山脚下,你只能看到山很大、很高。只有爬上山峰,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才有资格去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真正的糟粕是什么?不少人会认为中国过去的教育是压抑人性的,认为国外的教育是释放人性的;会认为中国过去的教育是不讲自由的,而国外的教育是讲自由的。

一方面我们排斥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思想文化,一方面在崇媚着国外的教育文化。而现实是,标准式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非是即非的教育,却是真正落后的、腐朽的、压抑人性的。

面对西方的教育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该怎样做出选择?通过学习《学记》,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下面,就开始讲正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能够自觉觉悟的时候,追求善良的愿望就有了。

但这样做,足以謏闻。謏通“小”,一个人由于内心的自觉,就可以一心向善。这样一种行为,可以引来小小的名誉,小小的好评。但不足以动众,不足以感动激发大众。

就贤体远,足以动众。“就”当动词讲,是“近”的意思。也就是说在你周围,朋友中、社交圈内,能够尊敬贤人,向好的人学习。“体远”——对于远处的人也能够体恤他们。

足以动众——能带动、感染更多的人。未足以化民——但是还不能够教化民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要想教化民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必定要通过教育与学习来实现。

把这三句话,分一下次第。

发虑宪。“宪”从繁体字(憲)来看,上面是宝盖头,下面有“丰”、“四”、“心”。宝盖头相当于过去人住在屋子里,人在屋子里要丰富四心,把自己的心思运用起来。这就是宪的本意。

“宪”用形音字的方法来讲,与思想有关,比如“虑”、“思”“想”、“念”字都有“心”,这属于人的精神领域、意识领域。

宪”就是博闻、多学、勤思。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如用四个字简要来说,就叫做“独善其身”。

其次,就贤体远,足以动众——这个胸襟比之独善其身,要稍大一些。不仅仅自己要做好,还要能够影响周围的人,通过自己尊崇贤人,学习远处的榜样,影响一部分人。这是第二个次弟。

第三个,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从独善其身到能够影响一部分人,再到最后能够改善社会风气,化民成俗。这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这句话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思路。

修身以后要“齐家”,要能够带领家族,能够影响周围的人。再向上的次弟是治国。最高的次第是平天下。

当然平天下,不是说用武力荡平天下、征服天下、战胜天下。“天下”是永远不会被荡平征服的。从教育、教化的角度来讲,平天下,就是化民成俗。

化民成俗,把教育的最高目标教育讲出来了。反观现在的教育,是合格率挂帅,毕业率领先、达标率第一。

现在流传一句话: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连小学生都知道要给老师送礼,否则有可能被不待见,被不喜欢。教育的风气很糟糕,这样的教育如何能化民成俗。教育的目标不能够达到化民成俗,教育是失败的。

从独善其身,到影响一部分人,再到能够化民成俗。这是佛学的大乘与小乘的区别。

“乘”就是乘车的乘,比如上下班,赶不上公交车,有时候就打个摩的,只能坐一个人,这就叫小乘。如果来一辆大巴士,能装很多人,这就是大乘。

地藏菩萨的大愿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能够深入到地狱里去度恶鬼,这是大乘佛法。

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角度来看,小乘佛法不如大乘佛法,但是要能做到独善其身、自立而立人,这已经是了不起了。

第二要讲的是布施。如欲化民成俗,就是布施。布施有三:财布施、身布施、法布施。

财布施好理解。身布施,通常以为献血了或捐器官就是身布施,身布施还包括对别人一句良言圆音、一个动容的微笑、一个温暖拥抱,都是身布施。法布施通俗来说就是教育。

关于法布施(教育),《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这样写道:

财布施好理解。身布施,通常以为献血了或捐器官就是身布施,身布施还包括对别人一句良言圆音、一个动容的微笑、一个温暖拥抱,都是身布施。法布施通俗来说就是教育。

关于法布施(教育),《金刚经》第二十四品福智无比分这样写道: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这一段是释迦牟尼(如来)与须菩提的对话。如来问须菩提:“须菩提,如果有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财布施,相当于把全宇宙的珍珠、玛瑙、黄金、翡翠,都用来布施,这人的福德多不多?”

须菩提说“太多了,太多了。”如来又说:“如果有人能从《金刚经》中拿出几句话来去给别人讲,去度化别人,教育别人,这个福德有多少呢?”

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这就是教育的福德,教育的功能,教育的作用。

“化民成俗”,是法布施,福德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化民成俗”。化,是融化、渗透、熏习、教化、感化,融在其中,润物细无声。 化,比教育更高一个层次。把教育当成教育的时候,就不是教育了,教育的天使就堕落了。

现在就是把教育当成教育,有优良中差,有合格率,有标准答案,有是与非,这样的教育不是教育。因为他不是教化、不是感化、不是渗透、不是熏习。

民,简单说是民众,这个范围就小。民就是佛学中的众生。什么又是众生?佛学讲心即众生,自己首先是众生。家庭或家族中的人是民,学校中学生老师是民,企业里领导员工也是民,乃至于国家中的人也是民。

所以教化于民,化民成俗,如果把这当成是领导的事、教育家的事、冒号的事,就错了。化民成俗,要化自己、化家庭、化周围的团体,乃至于治国平天下。 成,是形成、造成、建成;俗是潮流、时尚、社会风气。从小的角度讲就是班风、校风、家风。

俗”就是通俗、平俗,也就是已经达到了平常、通俗那样的境界。只有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切优良传统、道德文化平凡得不值得表扬,不值得夸张的时候那才称其为俗。

如果拾金不昧了,报纸上登一天,打抱不平了,广播上播一次,那这个社会是有问题的。《道德经》“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如果社会还在标榜先进、榜样的时候,这个社会离化民成俗还很远。当标榜圣人、榜样、标兵、模范的时候,俗就不能称之为“俗”,这个社会就有问题。

由大到小的讲“化民成俗”,国家、民族、团体、学校、家庭,都需要化民成俗。“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个家庭怎么化民成俗呢? 在古代,教育到位的家庭,都有家训,家规、还有家法。有名的就有《朱子家训》、《颜氏家训》,这些家训、家规、家法,就是化民成俗在家庭这个目标、这个范围内具体的运用。

说到这里,话题就特别多。想想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经常说你考多少分,排名怎样,你跟同学比怎么样?这不是教育的根本和手段。我们可能会在孩子的英语、语文和数学上花了很多功夫,但是我们有没有家法,有没有家规,有没有家训?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不是那么远不可及、高不可攀。比如怎么打扫卫生、怎么吃饭、怎么与别人交谈,打招呼、问好怎样去做。这个可以在家法里面规定下来,这些化民的方法,要比考多少分、排第几名重要得多。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是家训,《弟子规》也是家训。是孩子成长的行为准则。

初二的语文书里有一篇范文,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们在小升初。中考的辅导中也讲解过: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眠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

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看看胡适的母亲对他是多么的严厉。这就是家法。胡适在成人成材之后,首先感谢的就是他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对他的家法很严。处罚很严。 《三字经》有:昔孟母、断机杼。这也是就是家法。

家有家法,国有国规,如果我们连家法都没有,就好比企业没有规章制度,国家没有法律法规,那怎么行呢?

我们现在有没有家法?好象有。但这好象有的家法,却没有家训家规做支撑。实施家法,就好象是城管执法,胡来!

随意发火 随意动怒,随意处置,随意大喊大叫。

以上,需要我们真正要去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化民成俗。让孩子能在社会中成为有道德、有文化、讲仁义、有博爱的人。

一个孩子数学、语文、英语考第一,未必能一生顺利。如果一个孩子有爱心、讲博爱,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相信这个孩子一定能得到社会更多的眷顾。好 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

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看看胡适的母亲对他是多么的严厉。这就是家法。胡适在成人成材之后,首先感谢的就是他的母亲。因为他的母亲对他的家法很严。处罚很严。 《三字经》有:昔孟母、断机杼。这也是就是家法。

家有家法,国有国规,如果我们连家法都没有,就好比企业没有规章制度,国家没有法律法规,那怎么行呢?

我们现在有没有家法?好象有。但这好象有的家法,却没有家训家规做支撑。实施家法,就好象是城管执法,胡来!

随意发火 随意动怒,随意处置,随意大喊大叫。

以上,需要我们真正要去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化民成俗。让孩子能在社会中成为有道德、有文化、讲仁义、有博爱的人。

一个孩子数学、语文、英语考第一,未必能一生顺利。如果一个孩子有爱心、讲博爱,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相信这个孩子一定能得到社会更多的眷顾。好 今天就讲到这里 谢谢大家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r6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