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普查和抽样调查

更新时间:2023-04-24 03: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8.2 普查和抽样调查

收视率调查表 10

节目名称 南京零距离 法治现场 服务先锋

平均收视率 8.1% 5.4% 5.2%

平均收视率%

8 6 4 2 0 南京零距离 法治现场 节目名称 服务先锋 系列1

2005年NBA全明星投票结果: 中国球员姚明获得了2,558,278张选票,创 造了NBA得票史上的最高记录,当选为最受欢 迎篮球运动员。

调查是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可以吃 10个

“包水饺”大 赛

我要吃20 个

全班需包多 少个水饺?

全班需包多少 个水饺?

普查水饺熟了吗?

抽样调查

回顾:

全班需包多少个水饺?为一特定的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作的 全面调查叫做普查 我们将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例如:为了准确了解全国人口状况,我国每 10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当考察我国人 总体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 口年龄构成时, 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长住的人口 的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 民的年龄。数据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单位:万人)

(1)为了获知全班同学每周参与家务 劳动的时间,需要对班内每个同学都 进行调查,在这个问题中,调查的目 的、对象分别是什么? 总体是: 全班所有同学每周参与家务劳动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是: 全班每位同学每周参与家务劳动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准确获知我班每位同学的身高状况, 需要对每位同学的身高进行测量,在此项 调查中说法正确的是: 总体是全班所有同学

总体是全班所有同学的身高个体是全班每位同学 个体是全班每位同学的身高

1)为大致了解全省初中生的身高状况, 需要用普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吗?为什么?没必要,且 工作量大

2)你能否用普查的方式调查一天内离开 南京的人口流量?为什么?难度大

3)为了了解一批烟花爆竹的质量,用普查 的方式合适吗?为什么?具有破坏性

为一特定的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作的 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 一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例如:为大致了解全省初中生的身高状况, 抽取了1000名学生测量他们的身高,在 这一问题中,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样本是: 从中抽取的1000名学生的身高 样本容量为:1000

火眼金睛为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50 只灯泡测量它们的寿命,在这个问题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 这50只灯泡的寿命是总体 B 所抽取的50只灯泡是样本 C 样本容量是50只 D 个体指的是每只灯泡的寿命

普查与抽查分别具有什么优点与不足之处? 普查

优点:通过调查总体来获取数据,调查的结 果准确; 不足:工作量较大,难度大,而且有些调查 不宜使用普查;抽查 优点: 工作量小,便于进行; 不足:往往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请为下列调查选择合适的调查方式1)如果你是“神州五号”的总设计师,发 射之前需要检测零部件的安装是否到位,需 采用哪种调查方式?普查

2)为了了解江苏省内“南京零距离”节目 的收视率,需采用哪种调查方式?抽查

为了了解全校同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如一周内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你 准备采取哪种调查方式? 小颖:我在办公室调查了50名教师,他们 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如图所示:图1 1小时以下 1-3小时 3-5小时

思考(1)你同意她的做法吗?为什么?

为了了解全校同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 (如一周内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请 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 小明:我在操场上调查了10名学生,他们 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如图所示: 7 为了获得较为 6 准确的结果, 5 4 抽样时 , 要注 3 意所选样本的 2 1 代表性0

人数

思考(2)你同意他的做法吗?为什么?

1小时以下

1-3小时

3-5小时

5小时以上

请你设计一个调查方案,为了解全校同学 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如一周内参加课外 体育活动的时间) 1、四人一组讨论,设计一个合理的调查方案 2、每组推荐一位“代表”来发言 3、解说你们的方案,诉说你们的观点 (限时2分钟)

相关知识链接

读一读

1936年,美国《文学文摘》杂志根据 1000万户电话用户和从该杂志订户所收回的 意见,断言兰登将以370:161的优势在总统 选举中击败罗斯福.但结果是,罗斯福当选了, 《文学文摘》因此大丢面子,原因何在呢?

原来,1936年能装电话或订阅《文学文摘》 杂志的人,在经济上都相对富裕,而收入不高 的大多数选民选择了罗斯福, 《文学文摘》 的教训表明,抽样调查时,既要关注样本的大 小,又要关注样本的代表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r5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