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考研信息资料
更新时间:2024-06-25 13: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哈尔滨工业大学
招生人数 102 考 试 科 目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④826电子技术基础 可选下列学科考题:光学工程、机械工程 学科代码、名称 004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按一级学科报名,含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Z1光电信息技术与仪器工程(原精密仪器技术与工程)两个二级学科) 085203仪器仪表工程 (工程硕士)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④826电子技术基础 可选下列学科考题:光学工程、机械工程 0808电气工程 (按一级学科报名,含080801电机与电器、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3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五个二级学科) 085207电气工程 (工程硕士) 131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 301数学(一)④827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俄或203日③301数学(一)④827电路与数字电子技术
招生人数 学院网址: http://hitee.hit.edu.cn/ 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咨询电话:0451-86415857,联系人:丁老师 0808电气工程学科 咨询电话:0451-86402470, 联系人:关老师 学科代码、名称 考 试 科 目
导师介绍
科研成果
谭久彬教授长期坚持超精密仪器工程与超精密加工/测量一体化装备技术方向的研究,注重超精密仪器及装备核心技术与基础单元技术的创新与积累,注重工程应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掌握了构成大型超精密仪器和专用超精密装备的主要核心技术,带领研究团队自主研制成功系列大型超精密测量仪器和专用加工/检测装备50余台套,并成功应用于航天和国防工业部门。取得一系列创新性研究进展和成果。作为第一完成人近年获国家和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申请中外发明专利100余项,已获授权7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EI收录160余篇,他引700余篇次;出版专著1部。培养博士32名,硕士40名,其中2名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8名被评为教授/博导。 主要任职
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工程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光学工程学科)召集人,国际测量与仪器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计量仪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 我的新闻 荣誉奖励
2012-06-20
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承办第八届精密工程测量与仪器国际学术会议 工作经历 时间 工作经历 2012-11-23
1982——1987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师,助教
1987——1988 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讲师 1991——1995 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副教授 1995——1997 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仪表及测控技术系教授、系主任 1997——2002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教授、博导、系主任 2002起 哈尔滨工业大学超精密光电仪器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导、所长
景民,男,汉族,1963年10月出生。现任哈工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研究所所长。现任黑龙江省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国际测量技术联合会(IMEKO)温湿度计量技术委员会(TC12)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组专家,国防科工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评委,《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物理快报》、《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编委,黑龙江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热物性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学院、大连民族学院客座教授。
自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主持和参加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2项为申请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1项,专利12项,转化产品6个系列,成立企业4个。出版专著1本,发表论文150余篇,1999年荣获全国首届百名优秀博士论文奖。
姜守达,男,汉族,196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师,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研究所 副所长,黑龙江省试验与测试技术学会 理事长。主要从事试验与测试系统体系结构与应用,虚拟试验技术,故障诊断与预测技术,数字化设计与验证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方向的研究。组织完成国防工业基础研究、总装预研、装备研制等军工行业科研项目三十余项,科研经费捌千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培养博士5名,硕士30名。发表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五项。
彭宇, 教学奖励
先后主讲三门课程:本科生《测控技术专业外语》(1998~2000)、本科生《数字信号处理》(2001~至今)、研究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2007~至今)。目前,配合彭喜元教授开展博士研究生《现代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工作。
1. 2003.09 主讲本科《数字信号处理》入选哈尔滨工业大学首批双语建设课程 2. 2005.12 获哈尔滨工业大学SMC奖教金一等奖 3. 2005.12 主讲本科生课程《数字信号处理》被评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课程 4. 2006.07 获2005年度哈工大电气学院首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奖一等奖 5. 2008.07 获2006-2007年度哈工大校级优秀教师 6. 2008.07 获2008年哈工大教学优秀奖一等奖(教务处连续跟踪评估两年) 7. 2008.06 获2008年度哈工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8. 2008.09 主讲3年的本科《数字信号处理》双语课程获教育部、财政部2008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资助 9. 2008.01~2009.1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重点课题: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课题负责人 10. 2008年,发表双语教学教学研究论文2篇(哈工大学报社科版1篇,国际会议1篇) 11. 2009年 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奖一等奖 12. 2010年,入选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13. 2012年,入选黑龙江省高校师德先进个人 工作经历 时间 工作经历 1997-2000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研究所;助教 2000-2003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研究所;讲师 2003-2007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研究所;副教授 2007-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研究所;教授 2011-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研究系,系主任 2012.01-2012.12 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电子工程及计算机学院,访问教授 教育经历 1992-1996,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专业;学士学位 1996-1998,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1999-2004,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长春理工大学
(002)光电工程学院 (002)光电工程学院 (002)光电工程学院 (002)光电工程学院 (002)光电工程学院 (002)光电工程学院 (002)光电工程学院 (002)光电工程学院 (002)光电工程学院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
(01)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测试与标定技术 (02)智能测试技术及系统 (03)空天测控技术与仪器 (04)仪器总体技术
(05)光电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06)视觉检测与图像处理技术 (07)动态测试计量与校准 (08)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09)精密仪器总体设计与仿真
考试范围
查询结果为:(10186)长春理工大学/(002)光电工程学院/(080400)仪器科学与技术/(01)航天器地面模拟试验测试与标定技术 专业的考试范围。
序号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序号
政治
外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1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03)光电检测
2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2)俄语 (301)数学一 (803)光电检测
3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3)日语 (301)数学一 (803)光电检测
复旦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
说明:本院拟招收50%-70%推免生,其中项目管理专业不招推免生。 联系人:徐蔚(科学学位),蒋晓军联系电话:65642377(科学学位);55664457(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陈蓓5135522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蓓(微电子) 电子邮箱:itjiaoxue@fudan.edu.cn(科学学邮政编码:200433 位),itme@fudan.edu.cn(专业学位),mee@fudan.edu.cn(微电 子) 通讯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 院教学办物理楼146室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070203 070207 070208 080300 原子与分子物理 光学 无线电物理 光学工程 2 11 3 4
080901 080902 080903 080904 0809Z1 081001 083100 085202 085208 085209 085230 085239 085240 物理电子学 电路与系统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学位)光学工程 (专业学位)电子与通信工程 (专业学位)集成电路工程 (专业学位)生物医学工程 (专业学位)项目管理 (专业学位)物流工程 共计 6 24 68 3 6 16 7 2 22 20 2 2 2 200 招生院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院系说明: 本院拟招收50%-70%推免生,其中项目管理专业不招推免生。
专业代码 080902 专业名称 电路与系统 招生人数 24 研究方向 01 图像与智能信息处理 02 数字系统与通信 03 医学信息技术 04 电路系统及应用 05 自动控制 06 信号处理及其应用 07 复杂网络系统理论及应用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78电路与系统基础 电路与信号系统 考试方式 口试 6 专业代码 0809Z1 专业名★光电系统与控制招生人称 技术 数 研究方向 01 光电系统与控制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53光电测试技术及自动控制原理 气体放电 真空技术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 招生人数 口试 口试 口试 口试 口试 16 复试科目 光辐射测量 光源电器 专业外语 专业代码 081001 专业名称 通信与信息系统 研究方向 01 通信工程 02 数据通信与网络 01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956信号与信息系统 考试科目 02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1数学一④879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和网络 复试科目 通信系统信号与系统 通信原理 信息论基础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 考试方式 口试 笔试 笔试 22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专业代码 085208 专业名(专业学位)电子与招生人称 通信工程 数 研究方向 01 电子与通信工程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78电路与系统基础 复试科目 专业综合 考试方式 口试 20 专业代码 085209 专业名(专业学位)集成电招生人称 路工程 数 研究方向 01 集成电路工程
组1: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81电子线路与集成电路考试科目 设计 或 组2: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82半导体器件原理 复试科目 专业综合 考试方式 口试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上海交大
招生规模:552(电信学院学术型338、专业学位214)、信安
学院学术型22、微电子学院学术型11
仪器
1.可以跨学科学术080科学0精密仪器报考的专业:
型 400 与技
1 及机械 控制科学与工
术 程、计算机科仪器
学与技术、电学术080科学0
测试计量①101思想政子科学与技
型 400 与技
2 技术及仪器
治理论②201术、电气工程 术
英语一③301与自动化、机数学一④817械电子工程。自动控制原理2.复试时需进仪器
或821传感器行笔试,内容学术080科学0导航、制导与检测技术
包括微机原型 400 与技
3 与控制
理、自控原理、 术
电子电路,传感器、检测技术、精密机械等基本知识。
电子信0
息与电3
气工程学术080电气0电机与电型 800 工程 1 器
1可以跨学科报考: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 0
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
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学术080型 800学术080型 800学术080型 800
电气0
电力系统工程 2
及其自动化 电气0高电压与
工程 3 绝缘技术
电气0
电力电子
工程 4
与电力传
动
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2复试内容:电机学基本理论。
1可以跨学科报考: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电子科学
与技术、电路
与系统、通信
与信息系统;2
①101思想政复试内容:电治理论②201气工程基础知英语一③301识。
数学一④8221可以跨学科电路基本理论 报考: 控制科
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
与系统、通信
与信息系统;2复试笔试,内容:电气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
1可以跨学科报考: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电子科学
与技术、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2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学术080型 800学术080型 900学术080型 900学术080型 900
电气0电工理论工程 5 与新技术电子
科学0电路与系与技
1 统
术
电子
科学0电磁场与与技
2 微波技术术
电子
科学0集成电路与技
3 设计
术
复试内容:电力电子与电力 基本知识。
1可以跨学科报考: 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路与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2复试内容:电力电子与电力 基本知识。 1.可以跨学科报考的专业:控制科学与工①101思想政程,光学工程,治理论②201信息与通信工英语一③301程,电子科学数学一④818与技术,计算信号系统与电机科学与应用路或819信号
专业;2、复试系统与信号处时需进行笔
理或874半导
试,内容包括体物理与器件电子技术、电基础
磁场与微波技术、光波技术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①101思想政1、微电子学院治理论②201招生;2、可以英语一③301跨学科报考的数学一④818专业:计算机信号系统与电科学与技术、
路或819信号信息与通信工系统与信号处程、控制科学理 或 874半与工程、软件导体物理与器工程、物理学、件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
电子信3
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信息
学术081与通型 000 信工
程
信息
学术081与通型 000 信工
程
信息
学术081与通型 000 信工
程
控制
学术0811科学型 00 与工
程 控制
学术0811科学型 00 与工
程
0通信与信1 息系统
0信号与信2 息处理
0
3
信息安全 0
控制理论
1 与控制工程 0
检测技术2
与自动化装置
程等相关专业
1.可以跨学科报考的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
①101思想政技术专业,电治理论②201子科学与技术英语一③301专业。2.复试数学一④819时需进行笔信号系统与信试,内容包括
号处理
通信基本电
路、通信原理等基础知识和技能。
1.信息安全学院招生;2、可以跨学科报考的专业:信息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计
①101思想政算机科学与技治理论②201术,控制科学
英语一③301与工程专业。数学一④8233.复试包括口计算机通信网 试和笔试,笔
试参考书:《信息安全技术基础和安全策略》,薛质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①101思想政1、可以跨学科治理论②201报考的专业:
英语一③301计算机科学与
数学一④816技术、测控技自动控制理论术及仪器专或820微型计业、电气工程
算机原理与应与自动化、热
用
能与动力工
0电子信3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电子信3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0电子信3息与电0 气工程学院 控制学术0811科学型 00 与工程 控制学术0811科学型 00 与工程 控制学术0811科学型 00 与工程 2013年报录比
程、电子科学0与技术、生物3 系统工程 医学工程、信 息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0模式识别化、数学专业。4 与智能系统 2、复试包括口 试和笔试。笔试内容是控制0导航、制导系统设计与信5 与控制 息处理技术基 础知识。
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 70 27 080800 电气工程 273 73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181 35 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318 73
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 283 80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54 78 085203 仪器仪表工程 32 13 085207 电气工程 96 53 085208 电子与通信工程 191 74 08521 控制工程 98 5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专业名称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智能测控系统 黄 进 教 授
02 机器人智能技术、机电控制技术 李团结 教 授
03 先进电子封装、微机电技术、智能光电检测 田文超 教 授 04 智能检测技术 张菊香 副教授
05 微纳机电系统、智能仪器与检测技术 王卫东 副教授
06 微机电系统、环境能源技术、生物能源技术 樊康旗 副教授 07 精密仪器电磁分析与结构设计 王从思 教 授 08 智能测量与控制 陈光达 教 授 专业名称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复试科目
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01 测控技术与仪器、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 宣宗强 高 工 02 智能化仪器仪表 赵 建 教 授
03 智能图像处理、超高速实时处理系统、IP Core开发 朱 红 副教授 04 测控技术与智能仪器、传感器网络技术 于建国 教 授 05 电磁兼容检测技术 邱 扬 教 授 06 电子测量与仪器 郭利强 高 工 07 自动测试技术 方葛丰 高 工
08 智能仪器与模式识别 赵 克 教 授
09 自动测试技术、信号处理系统 任获荣 副教授 10 综合测试与故障诊断 张玲霞 副教授 11 测控技术与智能仪器 高建宁 副教授 12 智能仪器与检测技术 白丽娜 高 工 13 测量控制技术与智能系统 王 海 副教授 14 信号分析与智能仪器 陈晓龙 副教授 初试科目
2013年招生8人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9046 基础综合知识六(微机原理、自动控制、传感器原理)
复试科目
9046 基础综合知识六(微机原理、自动控制、传感器原理)
科目一:101 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二:201 英语一 科目三:301 数学一 科目四:844 信号与系统 2013年招生29人 初试科目
科目四:844 信号与系统
二选一:9045 基础综合知识五(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理论力学)
机电工程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方向代码 研究方向名称 导 师 职 称 15 测控技术与仪器 李智奇 副教授
16 现代电子测量电路分析与设计 王松林 教 授 17 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 孙 璐 副教授
18 数模混合集成电路设计及测试技术 王 辉 副教授 19 射频电路与器件、计算电磁学 肖建康 副教授 20 特种测试技术、临近空间测控 谢 楷 副教授
21 自主导航理论及应用,弱信号检测及处理 方海燕 副教授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现代精密测试与精密机电测控 02虚拟仪器及虚拟测试 03精密仪器及光电检测技术 04微机电系统及检测 05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检测 马炳和 教 授 常洪龙 教 授 刘笃喜 副教授 李晓莹 副教授 5 复试科目: 950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公差与测量技术 计算机辅助制造工程 同上
西北工业大学
常洪龙,男,1977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05年西北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于机电学院微系统工程系,200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0年破格晋升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微机电系统集成设计技术及微惯性传感器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项目2项,主持包括航空基金、航天创新基金在内的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出版学术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9篇、EI收录2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7项,已授权10项。获200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08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并获得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先后获得西北工业大学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入选西北工业大学第一届“翱翔之星”人才工程。
李晓莹,女,1968 年9月生,工学博士/副教授,1985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工学博士学位。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会员。现在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微系统工程系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技术及测试计量技术等。近年来,主持并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防基础研究、航空基金等课题10余项。先后获国防科工委、省部级科技奖3次。申请发明专利4项。主编、参编教材3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
刘笃喜,男,1963年生,在读博士,副教授。1984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现在西北工业大学微纳米系统实验室从事科研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精密机电测控技术、自动检测技术、虚拟测试与虚拟仪器以及测试计量技术等。主持完成省部级研究基金项目2项,主持承担横向合作科研项目多项。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I检索1篇,ISTP检索4篇。已公开出版专著2部,公开出版教材6部,其中,1部为独立编著,2部任副主编。联系电话:029-88460353-8091,E-mail:liuduxi@nwpu.edu.cn。
马炳和,教授,1972年生,河北人,担任机电学院微系统工程系主任、陕西省微/纳米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兼职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刀协切削先进技术研究分会委员兼西北分会秘书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高级会员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微系统、微机电系统设计、微型传感器等。在流动测控灵巧蒙皮、MEMS集成设计等领域做出创新贡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目标导向类、国防基础研究计划、航空科学基金、总装预研基金、横向课题等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7项,包括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合作出版专著1部,被教育部遴选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参编教材2部。发表论文50多篇,SCI/EI收录40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德国从事为期1年的欧盟纳米科技第五框架计划项目研究,曾在香港从事微技术合作研究。
005机电学院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1制造信息化技术 02智能制造与制造检测 03微机电系统(MEMS) 04特种加工技术与近净成型技术
齐乐华 教 授 姜澄宇 教 授 苑伟政 教 授 张振明 教 授 田锡天 教 授 250 12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6 工业设计 或807电工技术与电子技联系人:龙老师 029-88492470 复试科目: 943 现代制造技术基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05现代CAPP技术 贾晓亮 教 授 赵志龙 教 授 刘笃喜 副教授 许建新 副教授 周计明 副教授 刘书暖 副教授 耿俊浩 副教授 罗 俊 副教授 白晓亮 副教授 王润孝 教 授 孙树栋 教 授 秦现生 教 授 唐 虹 教 授 史仪凯 教 授 史耀耀 教 授 苑伟政 教 授 姜澄宇 教 授 齐乐华 教 授 李声晋 教 授 卢 刚 研究员 葛文杰 教 授 张映锋 教 授 司书宾 教 授 王军强 教 授 薛红前 教 授 汤军社 副教授 徐娅萍 副教授 杨旭东 副教授 姜万生 副教授 李树军 副教授 杨宏安 副教授 谷文韬 副教授 谭小群 副教授 王东勃 副教授 汪焰恩 副教授 蔡志强 副教授 袁小庆 副教授 陈国定 教 授 刘 更 教 授 王三民 教 授 24 术 机械工程测试或824计算机辅助制造 技术基础 或845电路基础 机械制造基础 或851微机原理及其应用 或863机械加工工艺学 或878机械设计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01先进机械电子装置及计算机数控系统 02智能化信号检测与装备故障诊断 03机电控制与自动化 04仿生机电及智能机器人 05现代应用电子技术与系统 06敏捷制造与智能制造 复试科目: 935机电一体化技术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数控机床 电工与电子技术 同上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1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02机械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虚拟样机 22 同上 复试科目: 944机械设计基础
03机械系统振动、噪声及其控制技术 04仿生与智能机械及机器人技术 05计算机图形学 赵 宁 教 授 葛文杰 教 授 高满屯 教 授 吴立言 教 授 徐颖强 教 授 袁 茹 副教授 邵忍平 副教授 董海军 副教授 刘光磊 副教授 杨小辉 副教授 苏 华 副教授 张永红 副教授 宁方立 副教授 刘 岚 副教授 张西金 副教授 谷文韬 副教授 王淑侠 副教授 刘 更 教 授 赵 宁 教 授 徐颖强 教 授 李声晋 教 授 卢 刚 研究员 吴建军 教 授 邵忍平 副教授 张西金 副教授 苑伟政 教 授 姜澄宇 教 授 马炳和 教 授 常洪龙 教 授 乔大勇 教 授 虞益挺 教 授 刘笃喜 副教授 李晓莹 副教授 黎永前 副教授 叶 芳 副教授 邓进军 副教授 何 洋 副教授 吕湘连 副教授 谢公南 副教授 3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机械优化设计 机械动力学 080204车辆工程 01现代汽车高新技术研究 02新型车辆先进技术研究 03汽车工程计算机辅助技术 复试科目: 945汽车概论及机械设计基础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汽车理论基础 汽车设计基础 复试科目: 950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机械制造基础 计算机辅助制造工程 同上 0802Z1微机电系统及纳米技术 01微机电系统集成设计与制造技术 02微机电系统与纳米结构 03先进测量与测试技术 04微型制造系统及其相关技术 05微/纳米生物医学信息技术 14 同上 0802Z2工业设计
4 工、文兼收 01创新设计理论 02 数字化工业设计 03 人机工程与设计仿真 04低碳产品与绿色设计 余隋怀 教 授 王小平 副教授 苟秉宸 副教授 陈登凯 副教授 叶 军 副教授 王淑侠 副教授 王润孝 教 授 孙树栋 教 授 秦现生 教 授 司书宾 教 授 张映锋 教 授 汤军社 副教授 杨宏安 副教授 徐娅萍 副教授 王军强 副教授 王东勃 副教授 蔡志强 副教授 马炳和 教 授 常洪龙 教 授 刘笃喜 副教授 李晓莹 副教授 同上 复试科目: 947设计艺术学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技术美学 人机工程学 复试科目: 953设施规划与设计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工业工程基础 生产运作与管理 0802Z3工业工程 01生产运作与管理 02复杂系统质量与可靠性分析 03复杂产品开发过程管理 04制造系统人因及安全工程 4 同上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现代精密测试与精密机电测控 02虚拟仪器及虚拟测试 03精密仪器及光电检测技术 04微机电系统及检测 05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检测 5 复试科目: 950传感器与测试技术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公差与测量技术 计算机辅助制造工程 复试科目: 949电路分析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自动控制原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同上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01电工电子理论与新技术应用 02电力电子理论与新技术 03智能信息处理与检测技术 04智能控制系统理论与新技术 05 电子商务技术 史仪凯 教 授 向 平 副教授 2 同上
葛文杰
2012-04-22 15:41
葛文杰,男,1956年4月生,博士,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负责人,机械原理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电子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讲“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本科生课程及“绿色产品设计”、“仿生机器人学”等研究生课程。研究方向为机构学与机器人机构学、新型传动、机械动力学和仿生机器人。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主持国家机械基础教学基地等国家级教学项目6项,省级3项;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50余篇;获专利4项,获软件著作
权登记5项;编著机械原理教材、电子及网络教材共10余部。
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国防科工委委属高校“优秀教师”、陕西省“优秀教师”、首届“陕西省教学名师奖”及第三届高等学校“国家教学名师奖”等。
张振明
2012-11-12 16:57
基本信息 姓名 学历/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联系电话 张振明 出生年月 教授 13809154887 1967年5月 研究生/工学博士 E-mail zhangzm@nwp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PDM/CAPP、制造过程集成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面向研发创新的三维数字化设计与工艺;基于PLM/ERP集成的制造过程管理;面向装备制造业的工业软件集成应用 公开发表论文(代表作) 1) 现代CAPP技术与应用.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0 2) 基于PDM的协同工艺管理系统[J].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05,(Z1). 3) 基于典型工序的工时定额制定方法[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10). 4) 基于PDM/iMAN的工艺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机床与液压,2006,(4). 5) 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多粒度访问控制模型.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8, (11):2119-2128 获奖情况、荣誉称号、社会兼职等 长期从事计算机辅助工艺技术和及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不仅在理论、方法与技术上取得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而且在CAPP等工程软件产业化工作中成效显著。设计并组织开发的CAPPFramework软件在包括西飞、沈飞、成飞、哈飞等航空企业在内的百余家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曾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航空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分会常务委员。 吴立言 2012-04-28 14:03
基本信息 姓名 吴立言 出生年月 1958.10
学历/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联系电话 E-mail 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硕士研究生/工学硕士 教授 13891906012 wuliyan@nwpu.edu.cn 1、从事高等学校机械设计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 2、从事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在机械可靠性设计、机械动力学以及机械疲劳寿命分析方面有一定专长。 公开发表论文(代表作) 论文:1.可靠性分析的三参数法.航空学报,1995,Vol.16,No.3 2.用有限元法进行结构强度计算时极限应力的确定.机械科学与技术,2004,Vol.23,No. 11 3.合理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4.弹射座椅的冲击动力学分析研究.中国机械工程,2005,Vol.16,No.3 教材:1.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副主编 2.机械设计电子教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主编 3.机械设计教程(第三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年,主编 获奖情况、荣誉称号、社会兼职等 奖励: 1.机械设计CAI系列软件,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年 2.机械设计课程网络辅助学习系统研制与实践,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 3.齿轮先进啮合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1年 兼职:全国高等学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陕西省暨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机械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会理事长 贾晓亮 2012-05-09 17:12
基本信息 姓名 学历/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联系电话 贾晓亮 出生年月 研究生/博士 教授 02988460462 1975.1 E-mail jiaxl@nwp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l 航空制造工艺与装备数字化
2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与制造过程管理(MPM) 3飞机数字化集成制造 4复杂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公开发表论文(代表作) l Process planning knowledge discovery based on CAPP database for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Journal of Computers, 2008, 3(10):50-57. 2 基于3D-PLM协同的航空复杂产品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技术研究,航空制造技术,2011,12:76-80. 3 面向飞机制造企业基于3D-PLM的快速工艺准备技术研究,航空制造技术,2009,1:83-92. 4 航空复杂产品基于三维产品模型的CAPP技术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9,31(2):82-85. 获奖情况、荣誉称号、社会兼职等 l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 2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3项 3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4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 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6 中国航空学会高级会员 方宗德 2012-04-28 14:08
基本信息 姓名 学历/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联系电话 方宗德 出生年月 研究生/博士 教授 88493958 1948年2月 E-mail fauto@nwp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1. 机械传动:齿轮啮合理论、齿轮强度与振动、齿轮加工与制造技术、新型传动设计 2. 车辆设计:汽车传动技术、汽车动力学、汽车控制技术 3. 仿生机械:微扑翼飞行器 公开发表论文(代表作) 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有130余篇被录入SCI、EI、ISTP等国际重要检索工具。 获奖情况、荣誉称号、社会兼职等 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0项,国防光华三等奖一项,航
空基础研究一等奖一项 获得航空工业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和国务院学位办、国家教委“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航空工业总公司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学术兼职有:陕西汽车工程学会副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传动分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齿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传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卢 刚 2012-05-02 11:04
基本信息 姓名 学历/学位 专业技术职务 联系电话 卢刚 出生年月 本科 研究员 15389017216 1964.11 E-mail LLREPM@NWP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及内容 伺服系统设计及协调控制技术;大功率逆变电源及并联技术;LED驱动电源技术,极端运动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技术;高性能功率电传动系统设计及控制技术;机电装备故障诊断及自动化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稀土永磁ISG驱动/发电系统,开关磁阻电动/发电动力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设计及控制技术等。 公开发表论文(代表作) 1、专著:《电机CAD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7.6 排1 2、非线性工程控制系统波形迭代算法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94,12(3) 排1 3、异形励磁结构稀土永磁航空直流电动机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94,12(2)排1 〈EI〉索引号:EIP94021234879 4、复励式稀土永磁直流电动机磁极参数匹配研究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95, 13(4) 排2 〈EI〉索引号:EIP96023037278 5、开关磁阻组合起动机/发电机设计及试验.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00, 20(2) 排2 〈EI〉索引年号AN 5310379,记录号:RN 2502005 获奖情况、荣誉称号、社会兼职等 1、1998年 “空中加油工程”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集体奖 2、1995年 “电机电磁场有限元数据前处理技术” 航空基金一等奖 集体奖 3、2000年 “开关磁阻高压直流组合起动/发电系统” 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1 4、1994年 “稀土永磁电机(6.6kW)研制” 航空工业总公司三等功 排1
5、1999年“开关磁阻高压直流组合起动/发电系统” 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1 6、1997年“压缩机电机纺织电机及控制器关键技术”西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7 7、1995年“稀土永磁电机的应用理论” 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排4 8、1998年“稀土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结构研究” 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排8 中国电源学会理事 中国电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同济大学
湖北大学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考试科目 人数 78(含 工程博士)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3312 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2213、2215、2201选一) ( 3311、3312、3314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备注 100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3312 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2213、2215、2201选一) ( 3311、3312、3314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3312 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2213、2215、2201选一) ( 3311、3312、3314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备注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80204车辆工程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3312 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2213、2215、2201选一) ( 3311、3312、3314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机械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13 控制理论 2215 优化设计 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2244运筹学(限工业工程专业考生选考) ②1101 英语 ③3311 电子技术(二) 3312 计算机图形学及算法实现 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3336 生产计划与控制(限工业工程专业考生选考) (2213、2215、2201、2244选一) ( 3311、3312、3314、3336选一) 光电子类、信息类考生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355、3364 选一) 备注 ★0802Z1工业工程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①2201 高等工程数学(含矩阵 论、数值计算方法与数理统计) ②1101 英语 ③3314 工程测试与信号分析 3315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3355 半导体光电子学 336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352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 3314、3315、3355、3364、3522 选一) 备注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东北大学
080300 01.激光技术及应用 光学工程 02.光学精密测量 03.激光光谱与光电材料 04.光电传感技术 05.微纳光子学 06.三维打印技术 07.激光精密制造 ▲080401 01.现代精度理论及其精密仪器及 应用 机械 02.光学测量及机器视觉 03.微纳系统及测量技术 04.现代测控技术及系统 05.光纤与光电子学 06.光谱学与环境检测技术 ▲080402 同上 测试计量技 术及仪器 ▲0804Z1 同上 ★光电信息工程
4 白质明 董丹阳 杜安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1、量子力学(参考书目:《量子李林 张多 量子力学,普通物理 力学》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材料力学(参考书目:《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材料力学(参考书目:《材料力学》孙训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18 次英 高宏亮 李新1.思想政治理论 光 王玉涛 杨钢 2.英语一、日语 3.数学一 4.检测技术 837检测技术 《过程检测技术》 李新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 27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5 同上 同上
次英,女,1972年6月出生,199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化仪表专业,2007年获博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1. 红外辐射理论与技术; 2. 生产过程参数检测、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电子邮箱:ciyingi@ise.neu.edu.cn
高宏亮,男,1980年生,山西太原人,现任自动化仪表所副教授。1998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2002年毕业于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2007年分别毕业于哈工大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获硕士、博士学位。2008年1月进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10年出站并来我校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连铸参数检测技术和红外辐射测温技术,微弱信号检测与分析,嵌入式系统的工业应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4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李新光,男,博士,1957年11月生于山西省定襄县,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教授。现任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副所长,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秘书长,辽宁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等职务。1982年1月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自动化仪表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经历有:1994年2月至2000年2月在德国曼海姆作为访问学者工作并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12月至2005年7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作为访问学者工作。1999年以来,在国际、国内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被SCI检索的论文3篇,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被EI和ISTP检索的论文20余篇。主编出版《过程检测技术》教材一部,用德文撰写的博士论文收藏于德国BGN(食品及餐饮业职业保险联合会)图书馆。主持完成了教育部基金项目一项,作为执行负责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香港房屋署基金项目一项。主持、参与的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二等奖三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主要从事的研究方向有:粉体在线检测与控制、粉尘爆炸及其防护研究、安全环保测控仪器开发等。
王玉涛,女,现任自动化仪表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测量技术、智能检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电子邮箱:wangyutao@ise.neu.edu.cn
杨钢,男,1969年3月出生,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气固两相流参数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机器视觉。近年来,参加或主持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及企业横向课题十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美国专利授权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申请韩国专利1项;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电子邮箱:yanggang@mail.neu.edu.cn
大连理工大学
光学工程 01.激光技术及应用 02.光学精密测量 03.激光光谱与光电材料 04.光电传感技术 05.微纳光子学 06.三维打印技术 07.激光精密制造 精密仪器及 01.现代精度理论及其机械 应用 02.光学测量及机器视觉 03.微纳系统及测量技术 04.现代测控技术及系统 05.光纤与光电子学 06.光谱学与环境检测技术 ▲080402 同上 测试计量技 术及仪器 27 同上 同上 同上 18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编邵龙潭 褚金奎 贾振元 王201英语一203日语选一 者:戴梅萼,清华大学出版社 晓东 刘冲 杜立群 ③ 301数学一 ④ 915电《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编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与数者:杜维,化学工业出版社 字电子技术,专) ⑤ 917《电路分析》,编者:董维杰、自动控制原理(含现代白凤仙,科学出版社,200820%,专) 年版 4 王晓旭 赖康生 丁建华 刘中凡 李淑凤 李国玉 荆振国 王晓娜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无 数学一,电动力学
▲0804Z1 同上 ★光电信息工程
5 同上 同上 同上 王晓旭:1991-1995年 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系 应用物理专业 本科。1995-1998年 大连理工大学 物理系 光学工程专业 硕士。1998年 留校物理系参加工作。2000年-2005年 读本校光学工程博士,并获得博士学位
王晓娜:2008年3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8.3~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工程师。2011.12~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高级工程师
李淑凤:1984.9-1988.7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应用物理专业 本科学习 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9-1991.7 大连理工大学光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学习 获理学硕士学位。1991.8-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工作。1999.3-2004.10 大连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 博士研究生学习 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10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 副教授
荆振国:2006.10-2008.10 清华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后。2008.10-今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副教授。2012.1-2013.1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 访问学者
王晓旭,赖康生,赖建生,林钧岫,全自动真空激光波带片变形测量系统的研制及应用,光学技术, 2005,31(4):542-544。王晓旭,赖康生,林钧岫,采用真空激光技术实现直线型混凝土重力坝变形的连续监测,大连理工大学学报,46(5):625-628。王晓旭,赖康生,林钧岫,精密真空激光波带片衍射系统中的激光漂移问题,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5,29(5):28-31
邵龙潭,男,1963年7月生,吉林省梨树县人,博士,教授。1984年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系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工结构专业硕士毕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工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获博士学位。1998至1999在德国KARLSRUHE大学土力学与岩石力学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1年。1990年在大连理工大学任讲师,1993年任副教授,1998年任教授,2000年受聘博士生导师。
褚金奎:1965年生,199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其后历经讲师(1992)、副教授(1993)、教授(1997)、博士导师(1998),其间先后两次到日本的东北大学、近畿大学、山形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
贾振元:1980.09-1984.08 大连工学院机械系本科生。1984.09-1987.02 大连工学院机械系硕士生。1987.02-1990.07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博士生。1990.07-1992.10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讲师。1992.10-1996.08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系副教授。1995.11-1996.02 日本中央大学理工学部进修。1996.08-1999.08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1999.08-2001.07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2001.07-2002. 01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党委书记、副院长。2002.02-2003. 03 美国密西根大学机械工程系 访问教授。2003.05-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王晓东:1995年10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控制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11月至2000年9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助研、副研究员,期间1995年11月至1998年2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海特辅装置与系统专业博士后;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日本电气通信大学机械制御工学科访问学者;。2000年10月至2002年9月德国布伦瑞克技术机床与加工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02年10至今,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
——武汉理工大学——
单位代码:10497 地 址:武汉市武昌珞狮路122号 邮政编码:430070
联系部门:研招办 电 话:027-87651413 传 真:027-87651476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9机械原理、840控制工程基础、841统计质量管理(选一)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4物理光学、839机械原理、840控制工程基础(选一) 《物理光学》,梁铨廷, 机械工业出版社 导师 209 009机电工程学院 (其中招收(Tel:87218976) “推荐免试 生”比例约学术学位硕士招生专业: 为40%) 机械工程(080200) 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02机械电子工程 03机械设计及理论 04工业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0) 01精密仪器及机械 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1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2 光电检测技术 3 计算机辅助测试及控制 专业学位硕士招生领域: 机械工程(085201)
08047江德生,09060 余先涛,13018 梁磊,13014 王洪海,09010 郭明金,09066 张云。 《机械原理》,郑文伟,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机械原理》,孙恒,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工业工程(085236) 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杨叔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7机械设计、840控制工程基础、841统计质量管理(选一) 同上
郭明金,
1.光纤传感技术及其应用 2.传感器微型化、智能化 3.信号与信息处理
对研究生的要求:勤奋好学、创新团结、态度端正。
武
汉
理
工
大
学
郭
明
金
导
师
主
要
成
果
简
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郭明金导师主要研究方向
述
1、主持国防科工委航空预研基础项目一项(2006~2009,100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以下项目:武汉市科技局技术创新项目—新型光纤高压电缆及电器设备温度在线监测系统(50万,2004~2006年,个人排名4);信息产业部重大项目—光纤光栅传感器产业化开发(200万,2004~2006,个人排名8);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新建光纤传感器加工生产线及相应配套设施(200万,2004~2006,个人排名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光纤传感敏感材料与
光纤微加工技术研究(160万,2006~2008,个人排名16)等。 2、目前正开展光纤光栅智能定址周界入侵报警系统的研究。
3、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3篇,EI收录6篇,外文4篇。
张云; 武汉理工大学张云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1. 光机电一体化测
试技术
2. 机械故障诊断、工程测量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张云导师在研项目介绍 “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窑技术”项目,长期为国内使用回转窑的企业提供回转窑检测和调整技术服务,平均每年在研项目经费40万
武汉理工大学张云导师主要成果简介 1.主持“水泥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窑技术”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主持“回转窑运转参数测量方法和仪器系统”项目,获2002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
3.主持国家建材局科研基金项目“回转窑动态检测和调窑技术及仪器研究”,在回转窑检测技术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发展。 在测窑技术方面共获中国发明专利专利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拥有自主专利权,可向国内外使用回转窑的企业提供世界一流的回转窑检测和调整技术服务和测窑系列仪器。这些专利技术已在全国近百条大型回转窑上成功应用。
武汉大学
研究生招生简章
080300光学工程 01激光遥感与光电检测 02空间激光通信与探测 03图像视觉测量技术 04激光雷达及其应用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光电器件及系统②微机原理及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40工程光学(含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 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 01精密仪器CAD/CAM及数控技术 02精密测试计量技术 03光机电精密制造技术 04精密控制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37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或938精密机械设计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大学物理②光电精密仪器设计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37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或938精密机械设计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①大学物理②光电精密仪器设计 01图象测量与机器视觉 02现代分析测试仪器及技术 03电力系统测量控制技术 04光学测试与光电传感 05现代仪器分析技术与方法 06数字信号处理/传输技术及应用
212 电子信息学院 考试内容: 一、光学部分
光学部分的考试范围主要是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及光的偏振。具体内容包括光的电磁理论、分波前干涉和分振幅干涉、光波场的时间相干性和空间相干性、 典型的干涉仪系统;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典型光学仪器的分辨率、光栅衍射、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自然光与偏振光的定义及检测、
反射和折射时光偏振态的变化、晶体的双折射和偏振棱镜、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偏振光的干涉等。
919《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
1.误差的基本概念,精度的概念,有效数字的正确使用。 2.误差的基本性质与处理
(1)随机误差的处理。 (2)系统误差的处理。 (3)粗差的处理。 3.误差的合成与分配
(1)函数误差。 (2)随机误差的合成 (3)系统误差的合成 (4)总误差的合成 (5)误差的分配 (6)微小误差的取舍 (7)最佳测量方案的确定 4.测量的不确定度 5.线性参数的最小二乘法 6.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920《精密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运动分析、机械传动、轴系结构部分。 921《自动控制原理》: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实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性能校正、线性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方法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word.2.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https://wxpay.100changshi.com/Public/Pay/v1/wxpay/native/img/download/icon_star.png)
正在阅读:
各高校考研信息资料06-25
很经典的几套材料力学试题(有答案)10-13
防空教案09-21
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题库及答案03-19
山东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考试判断题09-10
廉政警句集锦02-11
陈志彪 - “感悟人生”笔记摘要01-15
欢乐麻将qq登录失败怎么办 欢乐麻将qq登录失败解决办法08-20
园林绿化植物(79.凤梨科)06-0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考研
- 高校
- 资料
- 信息
- 2010建筑系毕业论文
- 广东省农村经济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 图文
-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 - 图文
- 2017年专业技术人员试题及答案
- 珠海航运规划—简本终稿
- 假冒伪劣商品的治理问题分析
- 消防基本术语(中英文) - 图文
- 傣族竹楼的文化内涵
- 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
- 血防总结
- 2015郑州三模地理试卷与解析解析
- 例谈水利枢纽工程防渗施工中的创新技术-最新文档
- 环保协会主要部门及其职能
- 2011年脊灰强化免疫督导方案
- 2015年1月神经内科核心制度考试
- 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能力考试练习题 技师版 八
- ICH-Q7A
- 16春《数据库应用(SQL server)》作业2
- 反应时间对苯乙烯乳液聚合的影响
- 武汉健民营销战略分析 - —毕业论文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