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虾养殖及管理方法上 下

更新时间:2023-11-23 23: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草虾养殖及管理方法(上)

壹、养虾池的选择及设备

(一)地 点

养虾池的地点应选择气候温和临近海边,易取得海水及注排水方便且不受污染之所在,且交通便利,方便虾苗、饲料、成虾……等的运输,以节省管理及人工之费用。 (二)水 源

水源最好远离河口区,不但可避免污染,亦不会在雨季时使盐度变化太大,淡水的取得大多以深水井为主,海水则以抽取经砂层,过滤之海水较不会有下杂鱼、水母或虾混入。选择合适的水源,提供最佳的水质,是经营养虾场的重要工作。 (三)设 备

虾场的设备包括养虾池、注排水系统、水车、打气机、一般水质检验器材、饲料贮存所、冷冻库、操作工具室……等,主要为日常管理所需即可,设备愈完整,使用愈方便,所需费用相对提高,适切的设备有赖现场工作者做合理的调整。 (四)电 源

动力的来源,主要仍是以电力,管理者务必对场内的电力系统作最经济有效的利用,往往同面积的养殖池,因管理不同,电力的消耗相差一倍以上,不仅造成浪费,相对的饲养成本提高不少。 (五)土 质

草虾虽性喜栖息在泥质底土上,但泥质底土易堆积有机质(残饵、粪便)使养殖期间底质难以控制,使草虾易患鳃病(底质污染所引发)所以养殖草虾还是以沙质土或半泥沙质为最理想,经长期使用之虾池底部之腐殖土应加以抽出清除,重新整底曝晒消毒最佳,近期草虾病害多,底质不良亦是原因之一。因此好的池底才能增加池虾之生产量。 (六)面 积

草虾养殖池之大小须考虑,太小时不经济、浪费人力、物力与财力,太大时则管理不易收成也不便,最理想的池子面积为0.3~0.5公顷,操作管理简

单而容易并有疾病发生须要治疗换水时也较容易处理,水深依虾体大小以及水质环境须适度调节,一般约在0.9~1.5米,池壁可用泥土、砌砖、石砌成钢筋水泥等筑成,注排水系统最好能分开,一般注排水口呈对角的设计,最近也有养殖业者将排水口设於池中央,利用水车促使池水转动因离心原理由水流带动有机污物(残饵或粪便)向中央聚集,再经由中央排水口排出池外注水通常是利用潮差引水或抽水机注水。

贰、养殖管理

(一)养放前的准备

此期为工作重点,整修虾池及各项设备改善池底土质除去下杂鱼虾及病原菌。修补工作较为繁琐,然每一件都须细心去完成,虾池整理包括池壁修补及注排水系统检查、水车、电缆线房屋亦须检查是否有破损,虾池底质的好坏与池虾之成长及活存率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养虾业者常在草虾收成後,即开始进行清除污泥的工作,常见的方法不外;整坪、除去底部污泥、晒坪、撒布石灰消毒等,然各虾池构造不同,底土的处理方法亦有不同,应先对自己池底污染的程度加以了解後再加以决定处理方法: 1.底土污染仅有3~10公分厚

排乾池水後利用阳光充分晒乾底土,使其土壤充分氧化,再以每甲地200~300公斤)的石灰撒布即可。 2.底土污染达10~20公分厚

以上述(1)法处理後再利用牛犁或翻土机翻耕底土,使下层臭土亦能接受阳光曝晒,使池土情况更良好然後再撒布石灰(每甲地再使用100~200公斤)即可。 3.底土污染厚达20公分以上者:

此种虾池均是放养多年的池子,原则上已不适合再作草虾养殖如只用晒坪及翻耕的方法亦不能有效促进底土氧化,此种虾池只有以更换客土的方法来彻底解决,但成本相当高昂。

虾池除了须清池整理准备放养之外,最好能彻底消毒一番及毒杀下杂鱼、虾的工作,可先注入30~40公分再以茶粕(每甲地100公斤)杀除杂鱼,五须虾再用氰酸钾1ppm毒杀,曾发生病原菌的虾池可用漂白粉(每用地150~200公斤)消毒,经2~3日後。排乾消毒池水,曝晒一周,再注水30~40公分,略有水色後即可放养虾苗,有些虾池刚注入新水,不易发生水色,使得丝藻或底藻(业者俗称\土皮仔\繁生,虾苗活存率低,此现象可适量使用茶粕或引用藻水(色水)而获得改善。

(二)虾苗的选择

健康的虾苗直接影响养殖的成果,因此购买虾苗时宜慎重。草虾苗的人工繁殖技术,近年来有突破性发展,加以降低成本的诱因,大大的影响虾苗的品质,目前本省虾苗繁殖场有千馀家,繁殖过程分工很细,无节幼 繁殖场专售无节幼 ,每日可大量供应,来自不同雌虾的後代繁殖,已造成无节幼 品质上的差异,再利用药物刺激母虾多产,早产使问题更复杂,幼筋仔及黑壳场於饵饲料、水质、药物等多变化的使用下就造成虾苗参差不齐,活存率亦低,养虾业者只好增加放养密度弥补损失,结果池底加速健康虾苗选别: 1.虾苗外观

避免大小参差及畸形虾苗。 2.活动状态

在止水中虾苗会有\沾壁\现象,如仍上浮不断游泳者是为异常,於流动水中虾苗应有逆水的表现,即逆水性,速度愈快,虾体愈健康,其尾扇张开程度较大。 3.镜 检

以放大镜或显微镜对虾苗作镜检工作,如体表有擦伤或断肢,可能虾苗会被筛选避免选购,另外体表光滑无污物、细菌或寄生 附着,腹节肌肉肥满且肌节略长。依上述选别法区分健康虾苗仍是不够的,选购虾苗仍须选择信用较佳的繁殖场为宜,虾苗价格可能贵些然活存率高还是合算。 (三)放养密度

草虾现大都采取集约式养殖,其放养密度每甲约10~100万尾以上皆有,放养密度是年年升高,少有减低者,很多人因养殖成功,而一昧增加放养密度,希望赚更多钱,最终不可避免的走上失败的路子,依本省现有的养殖技术及一般的设备下每甲地的放养密度以30~40万为宜,养殖业者经多年经验累积(饲养管理技术上有所增进或虾池设备改良(如水车增加),均可适度提高放养密度,而获得预期的效果 。草虾养殖近来常见的有分段式养殖,即是增加放养密度的好技术,即虾苗先在小的蓄养池放养一个月左右,虾成长至2公斤时再移入养成池(二段式养殖)亦有再经中间养成池者,虾成长至10公克再移入养成池(三段式养殖)。

利用分段式养殖有数个优点:

1.可充分利用虾池空间,虾池未收成前即可购入虾苗进行放养。 2.缩短虾池养殖期间,避免因池底污染产生病害。 3.减少五须虾、杂鱼等敌害於虾池大量繁生。

4.因水处於良好状况及环境改变易促成脱壳成长。

然分段式养殖亦有缺点,虾不易捕获且捕获时虾易受伤而造成损失,此外捕捉小虾相当耗费人工,现这些缺点亦能改进,即於虾苗池中铺设尼龙网布,虾苗於网中蓄养捕获时只须拉起网布,捕获前避免换水,否则虾大量脱壳不利搬池,15公克(40尾斤)以上的虾,额角易受伤亦不能搬池,水温太高或太低均不能搬动池虾,将养成池及虾苗池设计以水门相连时,可利用虾苗的逆水性使其自己进入养殖池,此法可减少虾苗损失,但虾苗确实数量很难估计。 (四)给 饵

草虾的食性属杂食性,以往粗放式养殖,除了摄食池中之天然底藻外,一般以下杂鱼、虾肉、螺、贝、豆饼、花生、米糠、亦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等作为草虾主要食物来源。但在集约式的养殖之下,换水频繁,天然底藻已无法满足草虾的摄食量,而下杂鱼、虾贝等生饵因供应不稳定,且易造成池水污染,破坏池底环境,加上不新鲜的生饵造成草虾的大量死亡,因此生饵已渐渐被人工配合饲料所取代。

投饵时先估算出池中的虾量,再换算出所须之饲料量,然後将饲料均匀散布於池之四周,因草虾有沿壁爬行索食的习性,大部份集中在四周堤岸附近,中央部份较少有虾栖息(残饵、虾的排泄物)增加,经水车搅拌之後会往中央处集中,所以池的中央比较恶臭,虾也不会栖息於此处,因此,池的中央没有投饵的必要。 另外,为了判断给饵量是否恰当,须於池内放置1~2个伞网,以1/30的投饵量放入其中,约1.5小时後,观察摄食情形,以做为饵料调整及饲料品质的断定,在天候不佳或低时,投喂量应减少,如发现摄饵不正常时,应适时找出原因,是否有疾病发生,或水质有变化,及其可能潜在因素,并且约每10~15天,测虾体增重进尾数的情形,以做为饲养的参考,以掌握饲养成数及控制饲料成本。 尚德公司所生产的养虾配合饲料,举凡虾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份均做适当的添加,不必再投饲其他饵料,即可正常发育成长,其饲料效率不亚於生饵,而1.3~1.6,一包饲料(20kg)约可收成1000~1400台斤的草虾。

目前本省草虾人工配合饲料,厂牌很多,如何判断饲料的好坏,以下几点提供参考:

1.厂牌:养殖户之口碑。实际饲养与观察比较情形。售後服务、价格。 2.水中安定性:能维持二小时以上,只吸水而不崩裂或溶解为宜。 3.嗜口性:嗜口性良好。

4.外观:粒度整齐,大小规格符合各体型草虾摄食。 气味:良好,无腥臭味,或发霉腐败之异味。

色泽:一致,无白粒。

粉末:少,不影响撒料,与水质,减少浪费。 硬度:不过硬(营养破坏),不过软(易溶解)。

5.换肉率:草虾成长进度快速,放养至收成时间短,收获重量与投饵量比值高。 6.健康:草虾脱壳情况正常,草虾外观色泽光泽鲜艳,草虾活力强。

如果水色状况优良,天气良好,可视摄食情形增加投饵量,反之则应减少,一般池虾均於池底摄食,如果白天发现池虾游出水面後立即下沉者,即是索食的动作,应增加投饵量,投饵量过多,造成饲料浪费更污染底质,投饵量少,成长不良,且导致相互残食,脱壳後,摄食量大增,因此应视实际情形而增减投饵量,若有虾病发生时,应减少投饵量。

尚 德 公 司 草 虾 配 合 饲 料 保 证 成 分 值 饲料\成分 虾 苗 1 号 虾 苗 2 号 幼 虾 前 期 幼 虾 中 期 幼 虾 後 期 中 虾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纤维% 粗灰分% 水 分夹杂物% % 37.0↑ 37.0↑ 36.0↑ 36.0↑ 36.0↑ 35.5↑ 2.8↑ 2.8↑ 2.8↑ 2.8↑ 2.8↑ 2.8↑ 3.0↓ 3.0↓ 3.0↓ 3.0↓ 3.0↓ 3.0↓ 16.0↓ 13.0↓ 16.0↓ 16.0↓ 16.0↓ 16.0↓ 16.0↓ 13.0↓ 13.0↓ 13.0↓ 13.0↓ 13.0↓ 2.0↓ 2.0↓ 2.0↓ 2.0↓ 2.0↓ 2.0↓ 参、水质管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q9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