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二阅读鉴赏作品整理

更新时间:2023-12-05 14: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戴望舒的《我的记忆》《村姑》及赏析 《我的记忆》

我的记忆是忠实于我的,

忠实得甚于我最好的友人。

它存在在燃着的烟卷上,

它存在在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 它存在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存在在颓垣的木莓上, 它存在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

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干的花片上, 在凄暗的灯上,在平静的水上, 在一切有灵魂没有灵魂的东西上,

它在到处生存着,像我在这世界一样。

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

但在寂寥时,它便对我来作密切的拜访。 它的声音是低微的,

但是它的话是很长,很长,

很多,很琐碎,而且永远不肯休:

它的话是古旧的,老是讲着同样的故事, 它的音调是和谐的,老是唱着同样的曲子, 有时它还模仿着爱娇的少女的声音, 它的声音是没有气力的, 而且还夹着眼泪,夹着太息。

它的拜访是没有一定的, 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

甚至当我已上床,朦胧地想睡了; 人们会说它没有礼貌, 但是我们是老朋友。

它是琐琐地永远不肯休止的,

除非我凄凄地哭了,或是沉沉地睡了: 但是我是永远不讨厌它, 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

赏析:

<<我的记忆>首句便以拟人化的手法给记忆做了明晰的定义,“忠实”一词更是把作者对记忆的感情描绘出来,作者把记忆当成做好的朋友,是全文的潜层次基调,为下文的娓娓道来的叙写做了铺衬。纵观全文,作者把记忆当成最忠实的

1

朋友实际是对自己命运的悲叹,点名了作者在社会现实中不断碰壁,最终不得不寄希望于自己的记忆,用虚幻美化的记忆弥补自己内心的痛楚。开头的两句在全文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在第二段中的几个连续的“生存在”勾勒出作者的生活状态,“烟卷、粉盒、酒瓶、木莓”分别用了“燃着、破旧、颓垣、喝了一半”加以修饰,充分的体现出作者生活在百无聊赖、郁闷烦躁的甚至自暴自弃的状态中,唯一的亮点是“绘着百合花的笔杆上”,就像是满山遍野的枯树中的一株新苗,它是希望的化身,是作者精神世界的支柱,倾注了作者所有的寄托。后几句加深了读者对作者生存状态的认识,缺乏活力的生命中看不到希望,能依靠的只有记忆和手中的笔杆,充满了落寞消寂惶惑之感。

第三段说“它是胆小的,它怕着人们的喧嚣”实际在说自己的内心的脆弱,残酷的现实使作者产生了厌世、逃避的想法,“它的声音很低微”是说记忆对自己的慰籍效果甚微,但却比没有好的多了,正因为如此,才有“它的话却很长,很长”,在连绵不觉的时空中,记忆成了作者唯一可靠的避风港。

第四段是在讲回忆的内容,由于经常的回忆,所以“它的话是故旧的,老讲着同样的故事”,作者这样不厌其烦的回忆,一方面在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另一方面也是从回忆中攫取生命的力量,克服现实中的种种困难,这也正映衬了“它的音调是和谐的”。回忆中并不全是美好甜蜜的事情,其中也充斥着酸涩和苦闷,“眼泪、太息”道出了作者的苦衷,但因为虚幻的回忆,作者并不拒绝回忆回忆中的这些痛苦,相反,正是回忆中有了这些苦成分,自己的回忆才显得完整。 第五段说回忆出现是没有规律的,“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它都可以出现,实际上在说作者对于回忆的依赖,如果作者不主动去回忆,那么回忆是不会出现的,没有规律的回忆恰恰说明作者无所依靠,时常要与回忆相伴,而不是对人倾吐心声,同时在也构文上把时空补充完整,使全文有立体感,增加了可读性。 在诗歌创作中,逻辑性并不突出,而此文尾段以回忆的终止结束全文,从而构筑了回忆悄然来、轻声低语、绵绵不休,最后话别的完整结构。更重要的是“我永远不讨厌它,因为它是忠实于我的”呼应了前文,升华了全文的对回忆无限依赖的感情,当然越是对回忆依恋,越是说明作者在现实中的困境。 全文的感情起伏稳定,始终在伤感怀释中进行,虽然没有波澜壮跌宕起伏的精彩,但也达到了声情并茂寓理于情的效果。

《村姑》

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 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 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 而她的心是在泉边的柳树下。 这姑娘会静静地走到她的旧屋下, 那在一棵百年的冬青树荫下的旧屋,

2

而当她想到在泉边吻她的少年, 她会微笑着,抿着她的嘴唇。 她将走到那古旧的木屋边,

她将在那里惊散一群正在啄食的瓦雀; 她将静静地走到厨房里, 又静静地将木桶放在干 边。 她将帮她的母亲造饭;

而从田间回来的父亲将坐在门槛上抽烟, 她将给猪圈里的猪喂食, 又将可爱的鸡赶进它们的窠里去。 在暮色中吃晚饭的时候, 她的父亲谈着今年的收成, 或许他会说到她的女儿的婚嫁, 而她便将羞怯地低下头去。 她的母亲或许会说她的懒惰, (她打水的迟延就是一个好例子,) 但是她会不听到这些话,

因为她在想着那有点鲁莽的少年。(1931年)

赏析:《村姑》一诗,诗人是借村姑以抒写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激动,有人由此说戴望舒此时已转变了感情,开始关注劳动妇女的命运,那是很牵强的。正如《梦都子》等几首写日本舞女的诗,并不说明戴望舒瞩目于国际题材或中日友好,他只是借此写爱情中的忧郁与陶醉罢了。“村姑”是一个陶醉在初恋的幸福里的纯真、勤劳的农家少女。 诗人主要是通过描写她的心理和劳动来刻画这一形象。

诗中描绘的一幅农家生活的画面,具有安闭、静谧的色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是一幅动人的风俗画

3

海子的《春天,十个海子》《四姐妹》鉴赏

春天,十个海子全都复活 在光明的景色中

嘲笑这一野蛮而悲伤的海子

你这么长久地沉睡到底是为了什么?

春天,十个海子低低地怒吼 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

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 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 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

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 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

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子 它们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 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繁殖

大风从东吹到西,从北刮到南,无视黑夜和黎明 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

赏析:这是海子的最后一首诗,一首抒情短诗。它在内容、意象上的独特性、私人化更为突出,文本散发着一种独自绝望的情绪。

悲哀而断续的思路分裂而破碎的意象,不连贯的臆语,传达着伤痛而荒凉的心境,诗句带来了不祥的惊恐。复活了的十个海子,它们都在“低低地怒吼”着。他是这个春天的幸存者,是最后剩下的一个海子,一个黑夜的孩子,他几乎是变态地“沉浸于冬天,倾心于死亡”,他一往情深,不能自拔。

他虽然极度悲伤,已无视黑夜和黎明,但他仍“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臆念着高高堆起的谷物,一家六口的吃用,有一种不可断绝的乡村情结,他还在怀疑中追逐曙光。但,矛盾、痛苦、幻灭、绝望,不能自拔。

读海子的诗,会有一种难于把握的恍惚不定的感觉、但这感觉又是独特的,而且是十分确切的。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的,冲撞而又交错的意境,正是海子诗的强烈的个性化的特征。

海子《四姐妹》

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 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

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

4

空气中的一棵麦子 高举到我的头顶 我身在这荒芜的山岗

怀念我空空的房间, 落满灰尘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光芒四射的四姐妹 夜里我头枕卷册和神州 想起蓝色远方的四姐妹 我爱过的这糊涂的四姐妹啊 像爱着我亲手写下的四首诗 我的美丽的结伴而行的四姐妹 比命运女神还要多出一个

赶着美丽苍白的奶牛走向月亮形的山峰

到了二月, 你是从哪里来的

天上滚过春天的雷, 你是从哪里来的 不和陌生人一起来 不和运货马车一起来 不和鸟群一起来

四姐妹抱着这一棵 一棵空气中的麦子

抱着昨天的大雪, 今天的雨水 明天的粮食与灰烬 这是绝望的麦子

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 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赏析:这首诗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样也是海子自杀前不久作的,是一首爱情诗,或者说和爱情有关的诗。

海子这首诗不但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首带有总结色彩的爱情诗,海子在这首诗歌中总结了他的爱情,诗歌王子一样的向这四个他爱过的女性发出了深情的天才的告白。海子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是1989年2月23日,距离他惨烈自尽只有一个月零三天,考虑到二月比较短,实际上的时间也只有30来天。

按照燎原和西川的记载,海子的初恋女友在89年初曾经和海子见过面,但是对海子很冷淡。这对海子无疑是个伤害,3月16日海子酒醉后还曾经和别人说过自己和这个女孩的“隐私”“绯闻”,酒醒后海子深为自己的酒后失言而遗憾,后来此事还被当作海子自杀的导火索之一。2月23日,我们不知道海子有否见过他这个已一头扎进了物质的初恋情人;这首“不许别人更改一个字”的“半截的诗”,已经不再是海子当初的“少女”和“红色小马”。我们现在已经无从知道海子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下写作这首总结性的爱情“毕业论文”的。但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q8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