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8-12章习题与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24 14: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习题八——习题十二

习题八

一、名词解释

1. 道德感

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验。 2. 理智感

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 3. 繁殖感

指中年人在完成对下一代的引导与奠基、承诺与关怀,在工作和家庭中 自我实现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成就感或生命延续感。

4. 停滞感

中年人因不能完成“繁殖感任务”而产生的自私自利、在工作中无所作 为而感到生活缺乏活力的感受。

5. 中年期危机

个体进入中年期后,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而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层面的适应危机。

1

6. 依恋

依恋是一种主体对另一个特定个体产生了持久情感联系的社会关系。 7. 陌生情境测验

由安斯沃斯提出的一种评价儿童依恋的方法。考察儿童在以下三种情境下 的依恋表现:①自然情景②暂时与看护者分离③与看护者重聚。

8. 安全型依恋

约有70%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婴儿在母亲在场时独自探索,母亲离开 会产生明显焦虑和不安;母亲回来时表现高兴,与母亲有身体接触。

9. 反抗型依恋

约有10%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婴儿会紧紧靠在母亲身边,少有探索行为,母亲离开事变表现出焦虑和痛苦;母亲回来时,表现出既想靠近又抗拒母亲的的矛盾行为。

10. 回避型依恋

约有20%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与母亲分离是很少表现出焦虑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予理睬,回避与母亲的接触。

11. 内部工作模型

由鲍尔贝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在早年与其照看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或心理表征,其中包括了对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知、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反应及情绪调节的认知。

12. 成人依恋

2

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会议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13. 社会参照

指通过观察或参照别人的情绪反应,推断一种意义模糊的情境的过程或能力。

二、简答题

1.婴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微笑的?婴儿的微笑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微笑出现的很早,在新生儿时期甚至就已出现,。最早的微笑是“自发性的”或“反射性的”,到3-8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即对于特定的面孔和社会刺激才做出微笑反应。

2.高级情感分为哪几种类型?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儿童高级情绪的发展主要是指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展。在儿童1岁时已经能表现出简单的同情感,2、3岁时就产生简单的道德感,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荣誉感、集体感、自尊感和责任感,并能区分真假善恶,即儿童道德感的发展经历了从外部被动无意识到内部主动自觉的发展。小学生的理智感多与具体直观事物联系,随后发展到产生稳定深刻认识兴趣是否满足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儿童常以道德感代替美感,只有后天教育熏陶才能发展出良好的美感。

3.依恋有很多的外在表现和特定的行为,那么,如何判断儿童的依恋是否发生?依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是依恋形成的两个重要标志。在依恋建立的早期,婴儿

3

会极力寻求熟悉的看护者的亲近,而反抗分离。同时,婴儿对陌生看护者则表现出谨慎和恐惧,这使得看到陌生人就产生怯生反应或焦虑成为依恋形成的重要标准。

4.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①抚育的质量,抚育质量是依恋质量强有力的预测因素,敏感的抚育有助于增强依恋的安全。

②个体的特点,研究表明儿童的自身心理特点也对依恋形成起到极大作用。 ③文化,依恋具有极高的文化差异性。

5.鲍尔贝有关婴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①前依恋阶段,无差别社会反应阶段。主要用哭、笑等情绪反应因其母亲的注意。

②依恋开始形成阶段,即选择性的社会反应阶段。婴儿已经能分辨出熟人和陌生人,喜欢和熟人、母亲接触,无明显分离焦虑。

③依恋形成阶段,婴儿对熟人产生明显分离焦虑,同时产生怯生现象。 ④互惠关系形成阶段。2岁婴儿已经能理解依恋对象离开原因,分离焦虑减轻,会通过“谈判”达成与看护者的“协议”。

6.简述鲍尔贝有关成人依恋类型的划分及其特征。

4

①强迫给予照顾型。通过取悦和满足别人来获得他人的接纳,其目的通常是因为需要别人的关注。

②强迫寻求照顾型。可能与童年期的长期害怕丧失或遗弃有关,常表现出过分信赖或信任。

③强迫自我依赖型。不信任别人,避免与别人亲近,努力回避别人,以保护自己免受被遗弃的痛苦。

7. 婴儿的依恋有哪些类型,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①安全型:抚育环境良好,社会性刺激适宜; ②反抗型:经历前后不一致的抚育;

③回避型:抚育环境中社会性刺激不足,看护者与婴儿互动不够; ④混乱型:兼具②③的抚育特点。

三、论述题

1.有的儿童对可爱而又毫无害处的小宠物恐惧,阐述如何帮助儿童克服恐惧? ①对抗性条件疗法:即将引起恐惧的典型刺激与引起愉快的活动一起呈现,逐渐形成对抗性的恐惧阻碍效果进而克服恐惧。②脱敏法:将恐惧刺激按照从弱到强的程度排列,,利用非压力状态下的身体状态与恐惧的不相容性和相互抵消作用脱敏恐惧。③榜样法:在学习者看来,许多恐惧是后天习得的,则可以通过相反的榜样(正向榜样)来摆脱恐惧。

5

具体方法:多次让儿童在放松的状态下观看有儿童和无害小宠物亲昵玩耍的视频,一段时间后让儿童与无害宠物逐渐接触,即可能是儿童摆脱恐惧。

2.试述儿童依恋的形成过程及类型?依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什么影响? 过程:①非社会性阶段②未分化依恋阶段③分化的依恋阶段④多重依恋阶段(谢弗);①前依恋阶段②依恋开始形成阶段③依恋形成阶段④互惠关系形成阶段(鲍尔贝)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混乱型(安斯沃斯及后进研究)

影响:依恋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个体后来的发展,既包括认知,也涉及个性、社会性发展。依恋安全的个体往往在认知、人际关系、和个性方面发展更好。具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依恋不安全的的个体一般伴随着适应不良和行为问题。

3.结合儿童依恋形成的影响因素,谈一谈儿童安全型依恋形成的策略。 抚育:父母或看护者应积极予以婴儿良好合适的社会刺激。使婴儿处于健康的抚育环境之下,作为父母自身也应该注意个人的言行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尽可能不要制造可能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事件;文化:作为一个不易改变和控制的因素,看护者应该做的是使婴儿处于合适的文化刺激之下,即什么年龄接触什么文化应该是适宜的

4. 试论述儿童情绪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特点。

6

①情绪发展呈现出一个以不同速度由低到高发展的变化过程。这个不同速度的过程以青春期开始为分界线,此前的小学高年级和初中时期,情绪发展速度较快,各年级之间发展变化显著,自青春期以后,发展速度就平稳下来了。②中国儿童的情绪发展:高兴、愤怒、轻蔑、惊讶、恐惧、厌恶。③随年龄的增长,儿童对紧张情绪的调节控制能力逐渐提高。④儿童高级情绪诸如美感体验能力的发展,明显受制于对客观事物内外特点的领会和认知,受制于一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对美的不同需求。⑤情绪的发展既有赖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赖于后天环境和教育以及个体的实践活动,综上,情绪的发展是个体的遗传因素、环境、教育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但相对而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起着更为巨大和肯定的作用。

习题九

一、名词解释

1. 自我再认:

婴儿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婴儿逐渐认识他们的身体外貌,并能辨认他们自己及其他的婴儿。

2. 社会认知:

是指个体对自我、他人和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各种行为、心理活动、个性特征的认知、对个体或群体及其相互关系的认知等方面。

7

3. 衍生思维(嵌套思维):

一个行动或一种过程对自身或它的产品进行重复操作,而产生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的自嵌结构。

4. 心理理论:

是人们关于心理活动的知识和信念,是用来解释人的行为的一套理论,它是个体对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社会认知能力。 5.角色采择:

是指从心理上把自己置于别人的立场,认识到别人的观点,并以别人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

6. 去自我中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摆脱自我中心,脱离一切以自身观点和情感为中心的倾向,并且开始理解他人的知觉、意图、思想和情绪。

7. 自我:

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在心理学中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二、简答题

1. 如何在早期促进儿童自我的健康发展?

早期自我的健康发展是个体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健康发展的基础,他会影响到

8

个体今后的社会适应。研究表明,早期自我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亲子交往的质量。父母应该给与孩子关爱,并对婴儿的需求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让他们感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有利于婴儿发展健康的自我意识。早期依恋可增强儿童对其他社会关系的信任,是儿童日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2. 小学儿童的自我发生了哪些突出的变化?

a、从受外部条件的制约过度到受内部道德认识的制约。b、从注重行为的结果到注重行为的动机,这一转变的年龄大约在9岁左右。c、从注重行为的直接后果过渡到后果的性质。d、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渐发展,并有了一定的批判性。e、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过渡到有一定概括性的、涉及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3.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怎样的影响? ⑴、对学习的影响

a、自我概念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自我概念(指对自己及自己能力的认知)高者成就动机强,自我概念低者成就动机弱;高自我概念者学习成绩好,低自我概念者与成绩差无关;成就动机的强弱与学业成绩的好坏关系不大。自我概念使学生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自信,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采取与自己自信程度相一致的行为方式。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对自己满怀信心的学生通过迎接挑战而保持自尊;相反,感到无力取胜的学生放弃成就动机,出现逃避的动机。

9

b、自我概念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有学习问题的学生,在有关学业方面的自我概念上,通常比一般学生要低,这种较低的学业自我概念导致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愿望、学习主动性和坚持性均比普通学生要低。 ⑵、对生活的影响

a、决定着人们的期望(自我期望作用):消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引发了自我期待的消极,而且也决定了人们只能期待外部社会消极的评价与对待,决定了他们对消极的行为后果有着接受的准备,也决定了他们不愿更加努力学习,决定了学习对于他们不再有应有的吸引力,丧失了信心与兴趣。

b、引导成败归因的作用(自我成败归因作用) :对工作成败的归因取向,将影响个人以后再从事类似工作时动机的高低。一个人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的努力,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归因于自己的细心或疏忽,自需承担责任,从主观上找原因,凡事决定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形成积极的制控信念,可以提高人的自我实现的能力。

4. 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他们的社会适应包括学业和人际交往具有密切的关系。 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大于它与非学业自我概念的相关,但自我概念的各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某个方面的发展不良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受到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影响。一方面,随着青少年身体的成长和性成熟,他们的亲子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亲子冲突的增多。另一方面,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对父母和教师的依赖

10

该理论最初由多拉德(Dollard, 1939)提出。他认为,攻击行为总是和挫折有关。当个体遭遇挫折后,总会表现出攻击行为,最常见的就是言语攻击和身体攻击。 贝克威茨(Berkowitz, 1967)认为,挫折会导致个体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是攻击行为产生的前提,但是否一定出现攻击行为,还取决于攻击线索等因素。 2)社会学习论。

社会学习论强调攻击行为也是一种观察学习的过程。攻击行为的形成也是两个强化过程:自我强化和替代强化。 3)社会信息加工观点。

该理论由道奇(Dodge, 1986; Dodge & Crick, 1994)提出,他认为,个体之所以表现出攻击行为,是因为存在一个相应的信息加工流程,该流程包括六个步骤:编码,解释,建构社会目标,产生问题解决策略,评价各种策略的有效性和选择反应,反应执行(见书P349图10-1)。 4)GAAM模型

GAAM 是指一般情感性攻击模型(General Affective Aggression Model),该模型由安德森(Anderson, 2002)提出,该模型包括两个部分:短时效模型和长时效模型(俞国良,2006)。

短时效模型包括四个阶段:变量的输入、当前内部状态、评估过程和唤起状态。输入变量包括两种:人格变量和情景变量,这两种变量为下面的三个阶段奠定基础。内部状态包括三种:情绪状态认知状态和唤起状态,这三种状态互相影响,认知状态(如敌对思维)导致情绪状态(敌意)的形成,促使唤起状态(如心率)等的变

21

化。评估过程包括两个:自动评估和控制后的再评估。自动评估是指在事件发生后立刻进行的评估,控制的再评估则进程较慢且更为理性。结果输出就是最终的行为表现。相当于社火学习论。

长时模型强调,个体重复暴露在视频暴力游戏中,将学习并强化与攻击性相关的知识结构,包括攻击性的信念和态度、攻击性的知觉模式、攻击性的期望模式、攻击性的习惯为脚本、攻击性的脱敏。这些知识结构会导致攻击性个性成分的增加,导致新一轮的攻击循环。相当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5)综合理论——自负感受到威胁:人格、社会取向对暴力的联合解释。

4. 对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理论解释?它们分别具有哪些主要观点? 一、进化理论 1)亲缘关系理论

利他造成的损失小于利他的接受者得到的益处时,利他机制才会演化形成。遗传相关。

2)互惠利他理论

只要帮助者能够在将来某个时刻从受惠者那里取得回馈式的收益,那么促使人类在非亲属之间产生利他行为的心理机制就能够得到进化。 3)社会契约理论

认为人类具有五种认知能力,以保证合作的进行。 4)多重选择理论

22

利他合作者在群体中相互帮助,而自私的人不存在任何帮助行为,欺骗者要想在合作群体中获得生存只能采取利他行为 二、决策理论

注意到需要帮助的个体;

对发生的事件做一个评估,是否必须提供帮助;

会考虑现场的人数,如果人数很多,则会发生责任扩散,助人行为的可能性降低; 对个体能力的评估,个体需要评估自己有没有能力进行助人行为,如果只有一个人,助人行为的频率会相当高;

个体需要对助人行为的代价和回报做一个评估,如果代价过高,则助人行为也不会发生。

三、社会学习论

个体之所以会助人,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己的助人行为受到表扬,受到称赞,带来比较愉快的结果,这种结果进一步强化了他的助人行为。班杜拉把这种强化称为自我强化。他认为,除了自我强化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强化——替代强化。我们之所以会助人,是因为我们看到他人的助人行为受到大众的称赞,为了获得这种认可,我们也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即学习榜样的助人行为,我们称之为观察学习。 四、社会交换论

该理论由霍曼斯(Homans, 1961)提出。他认为,助人行为对实施者和受助者都有好处。对实施者而言,帮助别人就是能力的体现,它能够提高个体的自我价值感,获得外部的称赞和荣誉,同时,也可以减少内疚感,因为如果没有实施助人行为,

23

我们会被一种消极心境所笼罩。 五、社会规范论

该理论由坎贝尔(Campbell,1975)提出,他们认为,亲社会行为对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容置疑的重要作用,因此,它会形成一种社会规范,在这种规范的引导下,人们会提供帮助行为,否则就会产生违背规范的内疚感。他们认为,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社会公平规范与助人行为有更大关联

5.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理论,儿童道德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道德判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前道德判断阶段(1.5-5)

与感知动作思维和前运算思维相对应。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此阶段儿童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 2、 他律道德阶段(5-8)

对道德的看法啊是遵守规范,服从权威就是对的。他们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可改变的。在评价行为时往往抱有极端的态度,认为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在判断行为对错时,只重视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动机。 3、 自律到的阶段(8岁之后)

儿童不再忙碌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行为的对与错,除了看行为后果也要看当事人动机。他们认识到社会规则不是固定的,可以被怀疑和改变,违反规则并非总是错误的,并非一定要受到惩罚。这时期的儿童认为要对所有

24

人实行平等正义的公道,他们能够从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判断不再绝对化。

二、论述题

1. 结合有关的心理学研究,谈谈应如何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 1)对儿童进行角色扮演训练

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人们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心理学技术。角色扮演使人们能够亲自实践他人的角色,从而可以更好地正确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内心情感。心理学家证实,对于他人内心的体验,是一个人建立明确的自我角色概念的必要途径。也就是说,只有一个人内心世界之中具有了与他人相同(或类似)的体验时,他才知道在与别人发生相互联系时怎样行动和采取怎样的态度是适当的。因此,角色扮演法在发展人们的社会理解力和改善人际关系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心理学家在研究中还发现,较长时间的角色扮演经验还可以改变人们的心理结构。由于扮演中的真实、直接的情感体验的支持,所扮演的角色的某些特征最终能固定在人们的心理结构当中,使人们的个性发生实质性变化。 2)移情训练

移情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儿童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感,从而产生与之共鸣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让儿童站在别人的立场上,采纳他人的观点,考虑他人的想法和情感,更好地从他人角度出发,获得情感共鸣,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增

25

加亲社会行为的举动。儿童在经受过苦难后,会更自觉地去帮助与他有过相似经历的人。

3)自我概念训练

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与他们的亲社会行为紧密相关。因此,父母要有意识地与儿童讨论具有社交意义和利他意义的帮助、合作等问题,并在讨论中通过价值澄清的方式提出自己对儿童的期望、对事件的评价,从而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在日常生活的每一方面都应注意培养儿童对自己行为及其后果的责任感,提高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为的能力。 4)榜样示范

设置一定的社会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儿童有意无意地进行模仿,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示范作用之所以能够影响学习,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传递信息的功能,儿童通过反复看到利他行为榜样,就可以帮助培养自己的利他行为。父母既是儿童直接模仿的榜样,又是选择模仿榜样的控制者,父母应注意在儿童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包括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式。 5)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这个大环境在培育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小说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很大。家长、学校和舆论应承担起监督的责任,共同努力净化社会环境,主动向儿童推荐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爱护和互相帮助的优秀的课外读物、影视节目等,为他们学习和巩固亲社会行为提供直观、生动的示范,为其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26

6)训练儿童青少年在同伴交往中解决冲突的技能

六步法:了解他人想法;了解他人感受;了解他人产生想法和感受的原因;换位思考;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冲突的办法;选出大家觉得最好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7)提高儿童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的情绪胜任力

包括: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觉知,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使用情绪词汇表并以文化认可的方式表达情绪,移情性的卷入他人情感体验,认识到情绪的内部体验不需要与外部表现相一致,使用自我调节策略适应性的处理厌恶和悲伤等消极情绪,认识到人际关系会受到情绪沟通的影响,能够控制并接纳自己的情绪。

习题十一

一、名词(概念)解释

1. 性别度

性别度是个体在性别角色的发展过程中具备的性别心理和行为与社会期望的一致性程度。

2.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成员所期待的社会行为的总和,对个体来说,也可以说是对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期待在个体身上的体现。

3. 性别标定

性别标定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 4. 性别稳定性

27

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5. 性别一致性

性别一致性是指儿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因其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6. 性别图式

性别图式指人们关于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的朴素理论,是人们持有的有关 男性和女性的观念和愿望。根据性别图式理论,儿童基本的性别认同推动着儿童把那些与性别相关的信息纳入性别图式中去。

7. 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又称为性别定型。它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比较固定的看法,是人们在能力、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对男性和女性的程序化认知和态度。

二、简答题

1. 按照社会范畴化理论与社会角色理论,一个人的刻板印象是怎样形成的? 社会范畴和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具有这些性别刻板印象是,因为他们倾向于根据性别、年龄、民族等容易认定的自然特征,把个体化入不同的范畴和类别中去,以简化自己的社会知觉。

社会角色理论认为刻板印象起源于人们对各类人承担其典型的社会角色的行为的观察,性别刻板起源于将女性与家庭角色联系在一起,而将男性的职业角色联系在一起。因而,人们倾向于认为女性具有亲和性的人格特征,而男性具有行动性

28

的人格特征。

2. 性别图式理论是如何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

性别图式指人们关于男性特点和女性特点的朴素理论,是人们持有的有关男性和女性的观念和期望。根据性别图式理论,儿童基本的性别认同推动着儿童把那些与性别相关的信息纳入性别图式中去。

3. 群体社会化理论是如何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

群体社会化理论是目前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新理论。该理论认为,家庭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影响并不大,真正对性别角色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群体。研究发现,以“双性化”方式教养孩子,并不能减少孩子的性别分化的行为和态度。

4. 社会学习理论是怎样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

社会学习理论主张,个体的性别角色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个体的行为受情境的制约,一个儿童在不同的情境中往往有不同的行为表现。这是学习的结果。社会学习理论把性别角色当作一套反应,男性和女性的行为都是由强化和惩罚所促成的。

5. 儿童的性别身份认知是怎样发展的?

柯尔伯格认为,儿童最初不能认识到他们性别的恒常性。在性别认知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要依次经历三个阶段:性别标定阶段、性别稳定性阶段、性别一致性阶

29

段。

性别标定阶段(2——3岁):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

性别稳定性阶段(4——5岁):儿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性别一致性阶段(5——7岁):儿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因其外表(如发型、衣着)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三、论述题

1. 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有关研究进行分析。

1、身体特征、体育成绩和运动。在胎儿期和婴儿期,男孩与女孩在身体特征上的差异就已经表现出来,这不仅表现在生理结构上,而且表现在体能和某些方面的优势上。在学前期和学龄初期,男孩与女孩的运动技能相似,他们各自擅长不同的运动。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的运动技能占相对优势。

2、玩具和游戏。男孩与女孩在游戏和兴趣方面的差异尤为明显。在学前期和学龄初期,男孩与女孩往往偏爱不同的游戏模式。男孩和女孩通常更喜欢选择与同性别的儿童在一起玩,到了小学阶段,这种“性别隔离”现象更为明显。

3、认知和语言能力。男孩与女孩在认知能力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数学能力、空间能力和语言能力等方面。女孩在词汇、阅读理解和言语创造性等方面占据相对优势。在视觉空间能力上,男孩在心理旋转任务和空间关系任务上,对两维或三维物

30

体操作、读图和确定目标物等活动中的成绩优于女孩。

4、社会性和情绪。大量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在攻击性、活动性、情绪和行为问题等方面都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

2. 儿童的性别角色知识是如何发展的?请结合有关的研究进行分析。 库恩等人为考察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结果发现,2岁儿童就已具备了一些性别刻板印象。儿童的性别角色知识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到童年中期,儿童的性别角色已相当稳定。到了青春期,由于性意识的觉醒,青少年会产生相当强烈的与性别相联系的期望,他们的性别角色态度有可能再次出现刻板状态。

3. 性别度的单维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性别度单维模型有两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性别角色特征的个体差异可以从男性化——女性化这一个维度来描述,男性化与女性化是相互对立的两极。个体的男性化程度与女性化程度是相互排斥的关系,这表现为,男性化程度愈高,女性化程度则愈低;反之,男性化程度愈低,女性化程度则愈高。

第二种假设是:与生理性别相一致的性别定型是恰当的性别定型,大多数人性别定型是恰当的,具有恰当性别定型的个体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和心理适应状态。只有少数个体属于人格发展不成熟或不健康的跨性别定型。

31

个人认为这些观点没有道理。许多心理学家对男女性单维模型提出了质疑和批评。康斯坦丁波尔认为,男性化与女性化既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也不存在相关关系,两者不会相互影响,因而,这种模式不足以充分地反映个体性别度的差异;该模型中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含义是模糊不清的,这使得关于性别度的心理测验的测量内容各不相同,许多研究结果相互矛盾,难以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泰勒等人回顾了有关的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没有研究支持单维模型的观点,即使是在这种模型基础上进行的几项传统研究,其研究假设也是相互矛盾的。

4. 性别度的双维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这些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桑德拉·贝姆提出了双维模型,即男女双性化模型。贝姆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特征可以是双性化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兼有男性特征与女性特征。双性化模型假定,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两个独立的维度,而不是同一维度的对立的两极,两者之间不存在相倚关系。

这些观点是比较有道理的。双性化模型得到很多研究的支持。有关研究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首先,这些研究证实了双性化个体确实是存在的。其次,这些研究证明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类型,双性化个体比其它类型的个体有更为良好的适应状态。具有双性化性格的个体更容易按照环境的要求调整他们的行为。

5. 精神分析理论是怎样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这种观点合理吗?为什么?

32

弗洛伊德于1924年提出了性别角色的竞争——认同理论。他认为,人对某一性别角色的偏好是通过对同性别父母的竞争和认同建立起来的。儿童在性心理发展的性器期(3——6岁)产生了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这种情结最终使儿童形成性别定型。

这种观点是不合理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受到了很多质疑,男孩的阉割焦虑和女孩阴茎羡慕无法让人信服,也很难得到研究的证实。而且,研究发现,男孩对父亲的认同也并非像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害怕,而更多的是因为温暖的父子关系。

6. 认知发展理论是怎样解释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的?这种观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都与其性别角色的分化密切相关。儿童在认知上对性别形成一定的概念和规则,把自己归于某一概念之中,并按照特定的规则去行动。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对概念、规则的理解愈加深刻,行为也趋向于多样化。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柯尔伯格。

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关于儿童言语理解的研究表明,儿童很早就能理解性别分化的称呼,如男孩和女孩,并能将它们应用到活动、游戏过程中,用来称呼玩具。性别称呼在儿童24——36个月时迅速发展,在24个月时儿童能正确说出自己的性别,但对性别恒常性和稳定性的理解还很有限。到5岁左右,儿童才开始懂得性别的稳定性和恒常性,不到7岁他们就以能完全理解性别稳定性和恒常性的意义。

33

7. 人们通常对男性和女性具有哪些性别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具有什么特点?是否与真实情况相符?请结合有关的研究加以分析。 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有:

1.女孩比男孩更喜欢社交

2.女孩比男孩更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 3.女孩的自尊比男孩低

4.女孩擅长简单重复性的工作,男孩则擅长于需要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才能处理的工作

5.男孩比女孩的分析能力强 6. 女孩缺乏成就动机

这些刻板印象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性别刻板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同一文化特别是亚文化群体中,性别刻板一项具有比较高的一致性。 2.特定文化群体的性别刻板印象具有相对稳定性。

3.性别刻板印象还可能具有跨文化的相似性。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考察了包括美国在内的29个国家的大学生对典型的男性与女性的看法。

4.人们关于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只有少数事实相符,绝大多数与现实是不相符的,甚至是完全错误的。

5.在某些具体的方面,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受到民族或种族、社会阶层、身体

34

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与美国白人和美及拉丁美洲人相比,美国黑人的性别刻板印象相对较少。

四、观点辨析题

1. 有人说,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是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有人说,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是由社会因素决定的。请你结合有关研究的结果,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这种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人的性别差异和性别角色发展是由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对这两个因素进行细致地讨论。

1生物性因素

生物性因素主要是指遗传、性激素等。生物性因素尤其是性激素在个体的生命初期独自发挥作用,塑造了个体的性别。在出生以后,生物性因素的影响依然巨大。

1.1性染色体

男女之间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染色体的差别。人类的第23对染色体——性染色体基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性别:在正常的男性身上性染色体组合为XY;在正常的女性身上,性染色体色的组合为XX。

1.2性激素

性激素在性别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胎儿期,性激素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决定的胎儿性别及诸多性别特征的形成。

受精卵最初发育成胚胎时,只有一个尚未发育的性腺,在他外形上看它是中性

35

的。到第八周时,男性胚胎收到指令,其睾丸开始大量分泌两种性激素——睾酮和缪勒氏管抑制物质。睾酮的作用是促进男性内部生殖器官的发育,而缪勒氏管抑制物质得作用则是抑制女性内部生殖器官的发育。正是在这两种性激素的作用之下,中性的性腺最终发育为男性生殖系统。正常情况下,女性胚胎不会收到这种指令,也不会分泌以上两种性激素。

在出生以后,性激素的作用虽然不像胎儿时期那么明显,但其作用仍不容忽视,性激素与环境因素一起影响就性别的发展和诸多性别差异的形成。

1.3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分化程度

脑的研究表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大脑两半球的组织方式。通常,大脑右半球以空间信息加工为主,左半球则以语言信息加工为主。大脑的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分化,日益特异化。

有证据表明,男性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单侧化程度高于女性。左半球受伤的女人比男人更少出现言语缺陷,右半球受伤的女人也比男人更少出现空间能力缺陷。从关于形状知觉的研究中,也可以看到女孩大脑功能的“双侧化”程度较高。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很多争论,要对大脑功能分化的性别差异做出肯定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社会性因素

在出生之前,个体的性别发展完全由生物因素控制,但是在出生之后,社会因素就开始发挥作用。成人往往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男孩和女孩,使性别表示形式多样。在诸多社会因素中,研究者最关注的主要是家庭、学校和文化等社会因素。

36

2.1家庭因素

家庭在影响性别发展及性别差异形成的诸多社会因素之中,其作用是第一位的。

在孩子出生以后,父母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角色榜样行为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孩子,而且,父母以性别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为。

在孩子生命的第二年里,在儿童尚未获得基本的性别认同,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性别角色偏好时,父母就会鼓励与儿童性别相适宜的行为,并阻止那些与儿童性别不一致的行为。

在日常教养行为方面,父母对男孩和女孩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父母往往给男孩更大的自主权,而对女孩则进行更多的直接控制。遇到困难时,父母总是倾向于很快地为女儿提供帮助,而更多地鼓励男孩自己解决问题。

2.2学校因素

学校是社会性因素中另外一个重要变量。从幼儿园开始,个体在学校中度过相当长的时间,学校对性别发展及性别差异形成的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在学校里影响个体性别发展以及性别差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教科书以及教师等。

我国研究者佐斌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文的研究分析发现:小学语文分配对男女两性扮演主角的数量,男性是女性的四点三倍;而在男女能力方面,语文教材中描述的女性多是无知低能的,男性则是多是知识渊博、能力高强的;在男女性格方面,描述女性更多的是不良性格特征,如小气、狠毒、不信任、迷信等,而描述男性则多是坚强、勇敢、正直、有爱等优良的性格品质。

37

2.3文化因素

人是社会性动物,性别发展以及性别差的形状也深受文化的影响,被图上了浓厚的时代色彩。

有一项“六种文化的研究”中,研究者直接观察了肯尼亚、日本、印度、菲律宾、墨西哥和美国六种文化背景下的7——11岁的男女儿童,观察的主题是“支配性”、“对委屈事件的反应”、“攻击行为的特征”等。结果发现,在上述大部分文化背景中,女孩表现出更高的抚育性特点,更喜欢身体接触;而男孩表现出更高的攻击性,更喜欢打斗性的游戏。

此外,电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对性别发展以及性别差异形成的影响也引了研究者的关注。有的研究还表明电视还被研究者称为性别刻板印象的源泉。

2. 许多人认为,男性与女性在心理上是截然不同的。这种说法确切吗?有没有充分的证据?请结合有关的研究对此进行分析。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大量的研究已经开始尝试回答在行为上是否真的存在性别差异的问题。尽管研究已经证实了一些方面的差异,然而在其它的方面则没有证实。例如,麦考贝等人总结了1965年至1974年在美国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近两千项关于两性差异的研究,最后归纳出五十项差异。 其中,正确确凿的差异只有4项,而且都是较小的差异;有六项是证据不充分或模棱两可差异;其余40项差异没有任何证据。

也就是说,虽然性别有差异的项目很少,而且这些差异有是微小的,但是在一

38

定程度上讲,性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差异知识细微的方面,但是绝对不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男性和女性都富有同情心,但是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多一些。

习题十二

一、填空题

1.学校的 规模 、 学制 、 教室的空间 、 课堂的组织与结构 等组织结构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2.同伴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包括:同伴是强化者、同伴是榜样、同伴提供了社会比较的参照物。

3. 儿童对朋友的期望经过三个发展阶段:报偿阶段、规范阶段、亲密阶段。

二、名词(概念)解释

1. 开放式教学

开放式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核心是完成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教师从知识的传输者变为指导者,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2.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通常是指孩童或学生)在被付予更高期望以后,他们会表现的更好的一种现象,被总结为期望和赞美能产生奇迹。

39

3. 最小充分性原则

使用外在诱因训练和改变儿童行为时,成人提供的外在诱惑必须最小而又足够改变儿童行为,外在诱惑本身不应该比成人想要传授的行为标准更突出。即运用足够的压力或奖赏推动儿童做出新行为,但又不使儿童对这些压力或奖赏形成过于深刻的印象。在这种条件下,儿童的态度和行为将会得到改变,同时将成人传递的标准内化。儿童对于本来非常有兴趣的活动,,若受到明显的外来奖励,会降低兴趣。

三、简答题

1. 班级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哪些? 1)教师期望与学业成功

罗森塔尔效应,由于教师对学生抱有主观期望而导致的学生在学业和行为方面发生改变的现象。一般而言,这种效应主要是因为教师对高成就者和低成就者分别期望着不同的行为,并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从而维持了他们原有的行为模式。高成就者不仅得到更多的指导,而且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班级活动和回答问题。他们的正确回答会受到更多的赞扬而错误的回答则会挨较少的批评。相反,教师成就者知道答案和参加活动。因而对他们提供了较少机会和鼓励。 2)作为评价者的教师

教师做出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态度,动机和行为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有些儿童在考试情境中极为焦虑,尤其容易受害的是高焦虑儿童,他们在学业技巧,课堂学习,言语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常常表现欠佳,而这些方面对儿童在学校的进步又

40

是至关重要的。事实上,这些儿童并不比那些低焦虑的同伴低能。研究表明,高焦虑学生的成绩不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动机和考试情境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学习能力不够,因为这种成绩不良在简单的调整一下考试条件后就消失了。但是,由于在通常的环境中不太可能调整考试条件,因而指导学生如何对待考试的要求就显得很重要了。

3)作为纪律实施者的教师

教师不仅是一位评价者,而且花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扮演一位纪律实施者。其重要手段之一是利用课堂中的操作性强化。

将操作性强化原则应用于课堂控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某些情况下,教师们使用语言赞扬形式的社会性强化,即以系统一贯的方式赞赏适当的行为而忽视破坏性行为。另一种建立课堂控制的有效技术是将物质奖励或代券奖励与社会性强化联合使用。大量研究证明了在课堂中使用这种方法控制儿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每个孩子都可以积攒对他们的奖赏以便获得特殊的待遇,如参加晚会、去博物馆或动物园。对于调皮捣蛋者,班集体可能将他排除,是他在集体活动中找不到一个玩伴。

但是,代券奖赏并不是一贯必须的,事实上,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可能降低儿童对学校活动的兴趣。儿童原本内部有趣的活动可能由于受到奖赏二失去其魅力。研究表明。代券奖赏应该在很有必要时才用到课堂上来,而不应该作为一种日常惯例使用。也有许多课堂活动可能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在这些情况下,代券或外部奖赏常常能增加儿童对课堂活动的兴趣。但在选择以什么活动作为奖赏目标时应该

41

特别小心。

2. 游戏对儿童发展有什么意义?

首先,游戏有利于儿童的认知发展,使他们能探索环境,从接触物体中学得知识并解决问题。其次,游戏能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特别是在想象型游戏中,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儿童能够学会理解他人,并尝试体验长大后可能成为的角色。最后游戏还有利于儿童的情绪发展,使儿童能够解决一些情绪问题,在实验性的、没有恐惧的情境中学习对付焦虑和各种冲突。

3. 儿童交往的中心目标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儿童交往的中心目标呈现以下变化趋势:

1)第一阶段为3~7岁,这时年幼儿童同伴相互作用的目标是游戏:

2)第二阶段为8~12岁,目标转化为儿童关心自己是否收到同性伙伴的接受: 3)第三阶段为13~17岁,重点转化为对自己的理解。

4. 父母教养方式有哪四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对应了哪类儿童?

接纳/反应 高 高 权威型 低 独断型 42

命令/控制 低 合理的要求 一致的强化 敏感对待,接纳孩子 对应积极—友好型的孩子 放任型 较少的规则和要求 许多的规则和要求 对孩子需要和要求的极少解释和不敏感 对应冲突—急躁型孩子 忽视型 较少的规则和要求 其父母给与孩子更多的自由 父母不管孩子且对孩子的要求对应冲动—攻击型孩子 不敏感

四、论述题

1. 在儿童的态度改变中,父母通常采用哪几种方法?比较这几种方法的优劣。 1)使用权力:使用权力即以惩罚威胁儿童做出某一行为。 这种办法在短时期内很有效,特别是当人在场能实施制裁时。但是实验表明使用权利并不能导致长期的,可靠的态度改变。事实上,过分使用权力可能导致出乎意料的反效果。

2)撤回爱护:撤回爱护是一种更隐蔽,更间接定地强迫儿童服从的办法。他常常表现为直接的不赞成的言语,如“你那样不喜欢”,或间接的冷淡,失望,不感兴趣,如不理孩子。在某些方面,撤回爱护比使用权力有着更好的效果,是使儿童马上服从的有效办法。但撤回爱护也只能导致儿童外在行为的有限变化,仍不能使儿

43

童将新的社会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要求。例如:他可以使儿童抑制对他人的愤怒和敌意,但不能使儿童获得不需要父母监督的新的带的标准和信念。

3)信息内化:信息内化及引导,其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但共同的一点是:引导儿童集中注意父母所要传达的行为标准,而不是父母传递这些标准所使用的方法。成功的使用这种方法,应该是让儿童记住行为准则而忘记父母所使用的方法,甚至忘记父母曾教过他,使儿童将新的态度归因于自己,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准则。

2.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有哪几个方面?试比较这几种机制的异同。

亲子关系对儿童发生作用的心理机制可以从三方面分析:态度改变,模仿和认同作用。态度改变是指父母直接向孩子传授行为规范,并采用种种方法改变儿童的态度,使其接受这些行为规范的过程;对父母行为的模仿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儿童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获得并仿造出新的行为;认同作用是指个体认为自己与另一个人相似,并感到以那个人的方式行动能能够给自己带来满足,是对相似性的一种信念和增加这种相似性的意向,而不只是单独的来模仿。

模仿和认同作用与态度改变有着重要的区别。态度改变策略中父母说出标准并用奖赏实施,父母知道自己在影响儿童的行为。相反,模仿和认同作用则常常是在父母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的。“按照我说的做,别照我做的做”的管教方法是无效的。

44

4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pu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