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1

更新时间:2023-11-26 22: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 教学难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时间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1、拿出一本数学教课书,和一只笔,提问:哪个重有些? 2、肯定学生的回答,并让学生“掂一掂”,然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样的感觉。 3、从刚才的实践得出结论:物体有轻有重。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观察、操作领悟新知

1、出示主题挂图,物体的轻重的计量。观察主题挂图。 (1、)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幅图画的是什么? (2、)这幅图中的小朋友和阿姨在说什么? (3、)前几天,老师让大家广泛收集、调查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物品的质量,我们现在来交流以下好

吗?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和千克单位来表示。

(4、)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拿出有准备的东西展示。 2、克的认识。 (1、)提问: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你们知道1克、1千克各有多重吗?要知道物品

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

(4、)“1克有多重?”我们来掂一掂好吗?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调查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一找等学生

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3、千克的认识。 (1、)出示盘称。大家认识这称吗? (2、)看看盘称的使用方法。现在要称1千克的水果或蔬菜,谁能当售货员来称一称? (3、)现在先掂一掂自己的书包有多重?估计有几千克,然后用称一称。 (4、)刚才大家都说了,一袋盐中农500克,那两袋呢? (5、)板书:1000克1000克和1千克比较,请同学们猜一猜,谁重? 板书 1000克=1千克齐读:1000克=1千克 三、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88页第3题。 2、完成教材第89页第4题。 3、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4、完成教材第89页第5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称一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亲自感受1课和1千克的实际质量。 4、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和分工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进一步了解克和千克的质量单位概念。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自然引入新课。 二、实践、操作领悟新知 1、称一称。

(1)我们通过调查,知道了一些物品的质量。如果想知道同学们带来的水果蔬菜的质量,可以用什么

方法?

1

要称我们就要用到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称。这些称各有什么用途? (2)下面我们来重点实践一下生活中最常见的盘称和电子称。

出示挂图称水果、蔬菜。

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能把书中的苹果数一数吗?你们想自己称一称吗? (3)分组活动。

明确活动要求:各小组把自己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

(4)刚才我们使用了盘称称物品的质量,是用什么作单位?请小组长上来汇报一下本组称的结果。 (5)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大家发现1千克的水果、鸡蛋有几个。鱼有几条? 2、估一估。 (1)大家能估一估你们带来的其他日用品的质量有多少吗?你估计的理由是什么?把估计的结果写到

书上。

(3)请大家看书上的图,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鱼,大家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1题。 2、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8页第2题。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第89页第7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的领会应用能力。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请大家想一想,说一说。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一、准备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口算:50+70 300+600 800-400 30+40

200+700 600+400 80+90 80-30 说出怎么计算的。

二、学习情境创设

1、春天到了,这节数学课老师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别行动,你想参加吗? 3、可是美丽的鸟岛却在海中央,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设计意图】:由谈话引发去春游的愿望,抓住孩子的兴奋点,搭建生活平台,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师生互动活动

1、组织活动1——码头乘船。 (1)认真观看,回答问题。

二年级一斑有23人, 二年级二班有31人, 二年级 三班有32人, 二年级四班有39人。 一艘船限乘68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船时将碰到哪些问题?

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数学问题。 同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去寻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重点是口算方法。 (4)选择书上例1、例2的问题,加以解决。

先看第一个问题:四个班能合乘一条船吗?我们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说原因。

23+31=

(5)互相交流算法。

3+1=4 20+30=50 50+4=54 23+30=53 53+1=54 31+20=51 51+3=54

(6)同学们相到了那么多种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2+39=?怎么算的?说一说! 尝试计算32+39并说说算法。

2

(7)对比两个算式,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提醒:注意进位!

(8)引导完成。 (9)我们知道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需54个位子,现在你能不能独立完成第3个问题还剩下多少人? (10)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后,还剩14个座位,你想怎么安排? 32-10=22 22-4=18

强调退位在头脑中算。 四、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 1、练习十九第1题。 2、练习十九第2题。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的掌握。

第二课时 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一、准备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

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 二、学中做

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 (2)列式计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5)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2——篮球比赛。

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

(1)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买东西的活动,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 三、做中学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 (2)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 3、引导学生完成应用题。

3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第三教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 教学重点: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出示两位数加的算式卡片,让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现在搜集矿泉水瓶子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3、出示问题: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请一个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自己在练习上写出算式。 5、订正算式。

6、看看这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

7、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再动动脑,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2、提出要求:

(1)先独立计算。

(2)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

用口算。因为18+34=52 所以180+340=520

用竖式计算。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4、同学们能想到两种那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竖对齐,如果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5、但是老师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呢?

让学生回答:因为十位上的8+4=12,向百位进了1,百位上就是应该是1+3+1=5 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

口算180+340,算了18+34后要记得在末尾再写上0。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第1、2题中有关加法的练习。 1、 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1)说说图意。

(2)根据图上问题列式计算。 (3)根据变化的数据进行计算。 五、拓展性学习

想一想:最小三位数加上最小四位数和是多少?

第四教时 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

4

1、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一、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近似数的复习引出加减估算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二、新知研讨 1.引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下面还是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列表,“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2.出示问题。

展示例5如下的数据表,出示“明明”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3.讨论算法。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明明提出的问题,不需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 可以了。然后教师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 想的。然后全班交流。只要想的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如: 192+219=200+200=400,192+219=190+220=410 5.出示问题二。问: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还需多少个。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6.延伸拓展。师: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三、形成应用

1.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用连线的方式把鱼分装在两个筐里。

3.集体研讨完成练习二十第6、7题。 四、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 几百几十的加、减

(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 教学重点:

1、能熟练计算几百几十的加、减。

2、能运用正确的估算策略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一、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3题。

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650,200,160,280,450,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连续计算 60+200-160+280-450,集体评价订正。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直接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4题。

(1)大屏幕出示第4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2)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00—150=150(度),教育学生要保护自己的视力。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第10题。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p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