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中的实践

更新时间:2023-06-07 23: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中的实践

现代远距离教育教学探索

2006年第5期 总第107期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实践

吴尚智,任小康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文章通过实例具体阐述了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式教学

法,该方法通过确定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实践证明,它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关键词】建构主义;任务驱动;教学法;问题【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700(2006)05-030-03  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

亚杰(J.Piaget)最早提出的。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他坚持从内他认为,,,构主义观点。,许多科学家都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知识和观点,这些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目前,将建构主义思想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在国外相当普遍,而在我国很多地方也已有这方面的尝试和实践。

一、建构主义理论

11建构主义的三个新观念

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外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新知识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这样,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因为新知识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三是学习观(怎样看待学习过程)。知识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而是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的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但是知识的呈现者,知识权威的象征,而且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意见,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

一是知识观(怎样看待知识)。知识不是定论,它往往是一种正确的解释,并非千真万确、毋庸置疑的真理。课本、教师和科学的权威并不能构成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理由。知识不可套用———“死”知识只会禁锢人的头脑,只有“活”知识才会给人以力量。

二是学生观(怎样看待学习者)。学习者不是空壳容器,学习是知识改造的过程。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作者简介】吴尚智,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任小康,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副教授。

30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中的实践

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差异的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在学生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2.建构主义的含义

“同化”过程(数量的扩充):指把外部中的有

知识的套用;以任务为驱动并注意任务的整体性,把问题给予学生。

二是以学生为中心(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建构意义的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学中应采取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双主模式。

(1)在教学进程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习者有时处于传递—接受学习状态,但更多的时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主动思考和探索;在情境中自己确定问题,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自己进行意义建构。其中包括搜集辨别信息、提出假设进行验证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环节。

(2)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其主要任务是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形成学习动机,创设符合教学,“协作学习”,把,,二、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

一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所学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二是“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

三是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学习者与周围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作用。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在这样的群体中,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观点、信仰和假说,相互协商,群体思维与智慧为全体学生共享。

四是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思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环境包括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IN2TERNET资源等。学习是促进和支持而不是控制与支配,学习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

31

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

“顺应”过程(质的改变):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变化而导致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总之,认知结构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3.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借助其它人的帮助,,大要素:

情境——意义建构。情境(社会文化背景):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并把情境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多人共同完成一件事。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重要作用。

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任务的计划;协作过程也是会话过程,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

意义建构:学习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对当前所学习的内容和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存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储存形式就叫“图式”,也就是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4.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

一是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任务驱动)。教学从问题开始,不是从结论开始;学习不是记忆知识过程,而是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中做与做中学,不是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中的实践

五是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资源并非用于辅助教师的讲解与演示,持“教”

而是用于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媒体的使用权、控制权交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帮助学生了解从哪里获得,学会如何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利用。

六是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使用传统教学并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一教学方法一教学顺序。而建构主义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创建情境—协作学习—独立思考—讨论验证—意义建构。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根据教学主题(目标)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做),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法中的任务意思是以一定社会文化为背景,处理事件为目标,通过操作()标的过程。

。学任务;学习任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教师

根据教学主题(目标)

设计教学任务

演示或讲解教学任务(驱动)

学生选题,边学边练,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课堂组织流程(问题推进教学法)就是提出核心问题,分析问题,在老师引导下促进推理、解决问题,讨论、提炼与总结问题,使知识进一步深化。整个教学过程遵循一个程序,即主线是以作业设计为中心,贯穿学习过程之始终:联系是作业设计与上机实验操作的联系,常规答疑与作业指导答疑的联系:考核是过程考核、作业设计及考试相结合的考核。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例

素材:Word中已新建或修改后的一篇文件(假设已学过windows的文件和文件夹知识)

任务:在Word中将处理好文件如何保存在磁盘上32

问题:

(1)如何实现文件的保存?

(可用工具栏中的保存按钮)(2)还有没有另外保存的方法?

(可用菜单栏中的文件/保存)(3)可问文件保存到什么地方?

(在默认的文件夹下即我的文档)

(4)如果想把文件存到指定的盘符和文件夹中

———又如何实现?(可有菜单栏中的文件/

另存)

总结和讨论

(5)是否可以保存成其他文件格式?  四、实验结果

自2003年9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的教学中,。在教学中既要用,。,:2002级平均成绩是6619分,2003级平均成绩是7516分,2004级平均成绩是7618分。可以得出结论,学生较好地达到了基本目标,在向深层次目标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于计算机课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  【参考文献】

[1]莱斯利 P 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

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1

[2]许晓东.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任务驱动式教学

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9)1

[3]高嫒.基于任务驱动的协同学习[J].华北工学

院学报(社科版),2004,(20)1

[4]薛国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实践影响及效果分

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1

[5]DavidJonassenetal1,ConstmctivismandComputerMed2iatedCommunicationinDistanceEducation,TheAmericanJournalofDistanceEducationVol(9),No(2),19951

[6]JohnR1SaveryandThomasM1Duffy,ProblemBasedLe2arning:AnInstructionModelandItsConstmctivistFramework,Ed2ucationalTechnology,Sept-Oct19951

(本文责任编辑:李凤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ph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