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24《大道之行也》教案2

更新时间:2024-05-21 06: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4《大道之行也》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全文 二、理解文章内容

1、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哪句话? 明确: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2、怎样实施“大道”,实现“大同”(或者说“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并作讲解。

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天下为公”是说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属于任何个人;

“选贤与能”是说选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担任社会职务;用一个成语是 “讲信修睦”说的是社会成员间应当建立良好的关系,讲求诚信,远离欺诈,崇尚和睦,防止争斗。

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明确:(1)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说人一生中的各个阶段都能受到应有的照顾,得到合适的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需要特别关爱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工作;“有归”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去工作,工作着并快乐着,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 4、作者所描绘的大同社会的景象是什么?

明确: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文中“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明确: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极其幸福、快乐,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同样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6、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明确:联系历史知识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教师不要随意评判,

1

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7、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明确:重在激发学生进行大胆新奇的联想和想像,营造一种畅游理想未来的热烈气氛。 三、课堂小结

1、“大道之行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二千多年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心中永不磨灭的梦。就是这个梦,牵系着古圣先贤,牵系着时人,如洪秀全、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林觉民等历史人物为此而呼吁过、奋斗过。让我们齐心协力,为这个美好的梦的实现而加倍努力吧! 四、课堂十分钟练习

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晒①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

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②焉。

(司马光) 【注释】①晒(shen)微笑。②野宿:在郊外露宿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与群臣论止盗:论(讨论)止(禁止) (2)民之所以为盗者:为 (成为) (3)或请重法以禁之:或 (有的人) 4)故不暇顾廉耻耳:故 (所以) (5)轻徭薄赋:轻(减轻) (6)安用重法邪:安 (怎么)

二:对盗的问题,群臣的看法是什么?“上”的看法又是什么? 群臣的看法是:重法以禁之(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

“上”的看法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

理由是: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 三:“上”的做法营造了什么样的社会?(用上文原句回答)

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pd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