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综合题专题练习(二)
更新时间:2023-05-04 20: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教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综合题专题提高练习
1.(请阅读下面的文字解题)如图1,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则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请用这个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数分别为﹣2和4,P为数轴上一点,对应的数为x.(1)如图2,P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求P点对应的数.
(2)如图3,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点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0?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4,若P点表示的数为﹣0.5,点A、点B和P点同时向左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是1、2、1个长度单位/分,则第几分钟时,P为AB的中点?并求出此时P点所对应的数.
2.如图,在数轴上点A、B、C表示的数分别为﹣2、1、6,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1)请直接写出AB、BC、AC的长度;
(2)若点D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E从B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F从C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
动.设点D、E、F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EF﹣DE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 的变化而变化?请说明理由.
(3)若点M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从A点出发,点N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从C 点出发,设点M、N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试探究:经过多少秒后,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14个单位.
3.已知:如图所示,O为数轴的原点,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30,B点对应的数为100.
(1)A、B间的距离是.
(2)若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8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以4个单位长度/秒向左运动.请问:多少秒后两只电子蚂蚁之间的距离是610个单位长度?
(3)若点C是数轴上原点左侧的点,C到B的距离是C到原点O的距离的3倍,求点C对应的数是多少?
4.若A、B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b,则A、B两点间的距离可记为|a﹣b|:(1)如图:若A、B两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4,求A、B两点的距离为;
(2)若A、B两点分别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解答下列问题:
①运动t秒后,A点所表示的数为,B点所表示的数为;(答案均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②当t为何值时,A、B两点的距离为4?
5.已知:如图1,数轴上有两点A、B,点C,D分别从原点O与点B出发,以1cm/s、3cm/s 的速度沿BA方向同时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1)若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9.
①当点C、D运动了2秒时,点C表示的数为,点D表示的数为;
②点C、D运动多长时间,C、D两点运动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2)如图2,点C在线段OA上,点D在线段OB上运动,在点C、D运动的过程中,满足OD=3AC.
①探究OA与AB满足的数量关系:OA=AB(直接写出结果);
②利用上述结论解决问题:若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ON,求的值.
6.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B是数轴上的一点,AB=12,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为,经t秒后点P走过的路程为(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若在动点P运动的同时另一动点Q从点B也出发,并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问经多少时间点P就能追上点Q?
(3)若M为AP的中点,N为BP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
7.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若满足点C到另两个点A、B的距离之比是2,则我们就称点C是其余两点的亮点(或暗点).
具体地,(1)当点C在线段AB上时,若=2,则称点C是【A,B】的亮点;若=2,则称点C是【B,A】的亮点;(2)当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若=2,称点C是【A,B】的暗点.
例如:如图1,数轴上,点A、B、C、D分别表示数﹣1、2、1、0,则点C是【A,B】的亮点,又是【A,D】的暗点;点D是【B,A】的亮点,又是【B,C】的暗点.
(1)如图2,M、N为数轴上两点,点M所表示的数为﹣2,点N所表示的数为4.
【M,N】的亮点表示的数是;【N,M】的亮点表示的数是;
【M,N】的暗点表示的数是;【N,M】的暗点表示的数是.
(2)如图3,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20,点B所表示的数为40.一只电子蚂蚁P
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每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①求当t为何值时,P是【B,A】的暗点.
②求当t为何值时,P、A、B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亮点.
(友情提醒:注意P是【A,B】的亮点与P是【B,A】的亮点不一样哦!)
8.如图,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4秒钟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点B的速度是点A的速度的3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
(1)求出点A、点B运动的速度,并在数轴上标出点A、B两点运动4秒后所在的位置.(2)若A、B两点从(1)中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几秒时原点恰好处在点A点B的正中间?
(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几秒后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
9.如图,一只蜗牛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另一只蜗牛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已知蜗牛A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蜗牛B的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
(1)在数轴上(图1)标出蜗牛A、B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的位置;
(2)若蜗牛A、B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爬行2秒时,
①两蜗牛在数轴上所处的位置所对应的数分别是多少?
②两蜗牛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
(3)若蜗牛A、B从(1)中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则爬行多少秒时B蜗牛刚好追上A蜗牛?
10.已知AB两地相距50单位长度,小明从A地出发去B地,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行进,第一次他向左1单位长度,第二次他向右2单位长度,第三次再向左3单位长度,第四次又向右4单位长度…,按此规律行进,如果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6.(1)求出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若B地在原点的右侧,经过第八次行进后小明到达点P,此时点P与点B相距几个单位长度?八次运动完成后一共经过了几分?
(3)若经过n次(n为正整数)行进后,小明到达的点Q,在数轴上点Q表示的数应如何表示?
参考答案
1.解:(1)设P点表示的数为x,由题意得
①x﹣(﹣2)=×[4﹣(﹣2)],
x+2=2,
x=0;
②4﹣x=×[4﹣(﹣2)]×4,
﹣x=2,
x=2;
所以P点表示的数为0或者2.
(2)AB=6,P点到A,B两点的距离和为10,所以P点不可能在AB之间;
①当P点在A点的左边时,设P点表示的数为x,则有:
﹣2﹣x+4﹣x=10,
﹣2x=8,
x=﹣4;
②当P点在B点的右边时,设P点表示的数为y,则有:
y﹣4+y﹣(﹣2)=10,
2y﹣2=10,
2y=12,
y=6;
综上所述,P表示的数为﹣4或者6
(3)A、B、P是同向运动,速度分别为1、2、1个长度单位/分,则B相对于A、P的速度是1个长度单位/分,设运动x分钟后,P是AB的中点,则有:
﹣0.5﹣(﹣2)=[4﹣(﹣0.5)]﹣1×x,
1.5=4.5﹣x,
x=3,
﹣0.5﹣3×1=﹣3.5;
则3分钟后,P是AB的中点,此时P点表示的数为﹣3.5.
2.解:(1)∵在数轴上点A、B、C表示的数分别为﹣2、1、6,
∴AB=1﹣(﹣2)=3,
BC=6﹣1=5,
AC=6﹣(﹣2)=8;
(2)不变,
点D、E、F同时出发,运动t秒时,D点表示的数为﹣2﹣t,E点表示的数为1+2t,F 点表示的数为6+5t,
则EF=(6+5t)﹣(1+2t)=5+3t,DE=(1+2t)﹣(﹣2﹣t)=3+3t,
EF﹣DE=(5+3t)﹣(3+3t)=2,
故EF﹣DE的值不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
(3)①点M、N同时向左出发,依题意有
4t﹣3t=14﹣8,
解得t=6;
②点M向左出发,点N向右出发,依题意有
4t+3t=14﹣8,
解得t=;
③点M向右出发、点N向左出发,依题意有
4t+3t=14+8,
解得t=;
④点M、N同时向右出发,依题意有
4t﹣3t=14+8,
解得t=22.
故经过6秒或秒或秒或22秒后,点M、N两点间的距离为14个单位.
3.解:(1)由题意知:AB=100﹣(﹣30)=130.
故答案为130;
(2)设t秒后两只电子蚂蚁间的距离为610,由题意得:
130+12t=610,
解得:t=40.
答:40秒后两只电子蚂蚁之间的距离是610.
(3)设C对应的数为x(x<0),根据题意得
|x﹣100|=3|x|,
解得x=﹣50或25(舍去),
故C对应的数为﹣50.
4.解:(1)AB=|4﹣(﹣2)|=|6|=6;
故答案为:6.
(2)①点A表示的数为﹣2+3×t=3t﹣2,点B表示的数为4+1×t=4+t;
故答案为:3t﹣2;4+t.
②∵A、B两点的距离为4,
∴|3t﹣2﹣(t+4)|=4.
整理得:2t﹣6=±4.
解得:t=1或t=5.
当t=1或t=5时,A、B两点的距离为4.
5.(1)①当点C、D运动了2s时,OC=2cm,BD=6cm,
∴OD=OB﹣BD=9﹣6=3cm,
∴C表示的数为:﹣2,D表示的数为:3,
故答案为﹣2,3;
②设点C、D运动xs,C、D两点运动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根据题意:x=9﹣3x或x=3x﹣9,
解得x=或,
∴点C、D运动s或s,C、D两点运动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2)①∵点C在线段OA上,点D在线段OB上运动,在点C、D运动的过程中,满足OD=3AC.
∴3(OA﹣x)=OB﹣3x,
∴3OA=OB,
∴OA=AB,
故答案为;
②当点N在线段AB上时,如下图,
∵AN﹣BN=ON,又∵AN﹣AO=ON
∴BN=AO=AB,
∴ON=AB,即=;
当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下图
∵AN﹣BN=ON,
又∵AN﹣BN=AB,
∴ON=AB,即=1,
综上所述,=或1.
6.解:(1)设B点表示x,则有
AB=8﹣x=12,解得x=﹣4.
∵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经t秒后点P走过的路程为6t.
故答案为:﹣4;6t.
(2)设经t秒后P点追上Q点,根据题意得:
6t﹣4t=12,
解得t=6.
答:经过6秒时间点P就能追上点Q.
(3)不论P点运动到哪里,线段MN都等于6.
分两种情况分析:
①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1,
MN=PM+PN=PA+PB=(PA+PB)=AB=×12=6;
②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MN=PM﹣PN=PA﹣PB=(PA﹣PB)=AB=×12=6.
综上可知,不论P运动到哪里,线段MN的长度都不变,都等于6.
7.解:(1)∵=2,=2,
∴【M,N】的亮点表示的数是2;【N,M】的亮点表示的数是0,
故答案为2,0;
∵=2,=2,
∴【M,N】的暗点表示的数是10;【N,M】的暗点表示的数为﹣8,
故答案为10,﹣8;
(2)①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PB=2t,
易得方程2t=2(2t﹣60).
所以t=60.
②当P是【A,B】的亮点时,∵PA=2PB,
∴2×2t=60﹣2t,
解得t=10;
当P是【B,A】的亮点时,∵PB=2PA,
∴2t=2(60﹣2t),
解得t=20;
当A是[B、P]的亮点时,∵AB=2AP,
∴60=2(2t﹣60)
解得t=45;
当A是[P、B]的亮点时,∵AP=2AB,
∴2t﹣60=2×60,
解得t=90;
综上所述:当t为10,20,45,90时,P、A、B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亮点.8.解:(1)设点A的速度为每秒x个单位,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3x个单位,由题意,得4x+3×4x=16,
解得:x=1,
3x=3
点A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则点B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
4秒后A点在﹣4的位置上,B点在12的位置上.
如图:
(2)设a秒时原点恰好在A、B的中间,由题意,得
4+a=12﹣3a,
解得:a=2.
∴A、B运动2秒时,原点就在点A、点B的中间;
(3)设m秒后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
当B在A之后10个单位长度,3x+10=x+16,解得x=3;
B在A之前10个单位长度,3x﹣10=x+16,解得x=13;
答:3秒或13秒后两个点之间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
9.解:(1)∵蜗牛A的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蜗牛B的速度为4个单位长度/秒,∴A、B从原点出发运动3秒时,蜗牛A的位置在﹣3,蜗牛B的位置在12,
在图上标注如下:
(2)①A蜗牛:﹣3﹣1×2=﹣5,
B蜗牛:12﹣4×2=4,
答:A蜗牛在数轴上所处位置对应的数是﹣5,B蜗牛在数轴上所处的位置所对应的数是4;
②4﹣(﹣5)=9.
答:两蜗牛相距9个单位长度;
(3)设y秒后蜗牛B追上蜗牛A,
依题意得,4y﹣y=15,
解得:y=5.
答:爬行5秒时B蜗牛刚好追上A蜗牛.
10.解:(1)∵AB两地相距50单位长度,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6,∴点B表示的数为:﹣16﹣50=﹣66或﹣16+50=34,
即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66或34;
(2)由题意可得,
第一次运动到点:﹣16﹣1,
第二次为:﹣16﹣1+2=﹣16+1,
第三次为:﹣16+1﹣3=﹣16﹣2,
第四次为:﹣16﹣2+4=﹣16+2,
由上可得,第奇数次运动到点﹣16﹣,第偶数次运动到点:﹣16+,
∴第八次运动到点P为:﹣16+,
∵B地在原点的右侧,
∴点B表示的数为:34,
∴点P与点B相距的单位长度为:34﹣(﹣12)=46,
∴八次运动完成后经过的时间为:(1+2+3+4+5+6+7+8)÷2=36÷2=18(分钟),即B地在原点的右侧,经过第八次行进后小明到达点P,此时点P与点B相距46个单位长度,八次运动完成后一共经过了18分钟;
(3)由题意可得,
第一次运动到点:﹣16﹣1,
第二次为:﹣16﹣1+2=﹣16+1,
第三次为:﹣16+1﹣3=﹣16﹣2,
第四次为:﹣16﹣2+4=﹣16+2,
由上可得,第奇数次运动到点﹣16﹣=﹣16﹣﹣=﹣16,第偶数次运动到点:﹣16+,
即当n为奇数时,在数轴上点Q表示的数为:﹣16;当n为偶数时,在数轴上点Q 表示的数为:﹣16.
正在阅读:
少讲空话多干实事07-20
2017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考区设置及咨询电话 - 图文01-25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期末考试之计算题、解答题(经典含答案)12-02
推翻交警事故认定10-16
申论高分范文:交通安全管理专题02-07
上海市派出所上班时间02-07
邮电局上班时间02-14
社保局上班时间规定02-1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数轴
- 上册
- 练习
- 年级
- 数学
- 专题
- 综合
- 问题
-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4 昆虫备忘录【教案】
- 2016-2021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价值评估风险报告
- 均压环安装检验批质量验收文本记录表
-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 博世力士乐G5系列变频器说明书
- 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和参考答案(精品试卷)
- 学生学习国防教育心得体会
- 行测题库国家公务员考试“好课堂”习题及答案7.23
- 专四阅读解题技巧(推荐文档)
- 机加工实训车间安全管理办法示范文本
- 度米作文汇编之四年级叙事作文我们是00后2000字
- 经费报销指引讲课教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修订稿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七单元短语语法归纳练习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2017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Module8Unit3Theworldofcolour
- 二硫化碳(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 2018年西南大学服装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中考数学 平行四边形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详细答案
- 东芝166的小扳手亮了.(东芝复印机维修代码大全)
- 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23传播实务之网络传播概论新编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