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堂实例谈高中英语语法课堂要抓的三维目标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9 17: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把握好语法课的“三围”

形式(form)、意义(meaning)和用法(usage)是语法教学的“三围”,一节语法课好不好,主要就看有没有达到这三维目标。

一、生活中有这样的语法吗?

苏州教师发展中心胡明主任曾提到过一个引人反思的语法课案例:某初中英语老师上被动语态,让学生把例句I like you和I read the book改成被动语态,并让学生反复操练。可是,现实生活中哪有人这样表达呢?类似于You are liked by me这样的句式纯粹就是“为被动而被动”,是对语法规则生搬硬套的结果。

看到这样,觉得有点荒唐,可是,环顾四周,这样的案例又是比比皆是,甚至有时候自己也会如此,给学生讲一些“只在中国大陆地区存在”的语法知识。

语法课上,老师所选择的每一个语法例句都要来源于生活,都要是鲜活的,正如一本英文语法书的英文书名(English Grammar in Use)所暗指的那样,只可惜,中文却翻译成了《剑桥英语语法》,没有突出实用。我们教授的语法知识一定要是现实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而不是深藏在语法书里面没有生命的条条框框。

在备课时,老师还要认真甄别课堂上需要讲授的语法知识点,看一看有没有早已过时、早死死亡的语法规则。市场上的一些语法教辅用书,甚至一些教科书还在“挖深井”,纠结一些无关痛痒的陈旧语法条文和细微差异,有的所谓用法差异甚至连母语专家也竟然搞不清楚。令人可笑又可气的是,一些教辅用书的作者基于经验,自己杜撰了一些语法规则或口诀,让学生去记忆。

让人不安的是,一些高考试卷的单选题起了误导作用,不厌其烦地设置口语对话来考查情态动词shall表示“警告、义务、承诺”的用法,而这种用法在真实语料中

已经基本消失了,英国语言专家G?Leech对上世纪一些语言现象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就证明了:shall此用法目前几乎局限于法律、法规、合同等正式文本中。

为什么表达I like you是对的,而一改成被动语态就错了呢?其实,这也没有什么道理在里面,只是老外不这么说而已。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中学英语老师,

怎么才知道哪些表达是对的,哪些是老外不说的呢?只有两个办法,其一,作为英语老师,要加强英语学习,多阅读英文报刊书籍,多看英文原版电视,多与native speakers交流;其二,对于自己不确定的英文表达方式,可以google一下,看一看网上这样的表达多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很多语法著作不可靠,仍然沿袭了上世纪中期的语法规则,而不少词法、句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变化。

二、语法教学的核心是什么?

先看一个关于语法的真实笑话。《水浒传》第31回有这么一段描写:武松走到一个土冈子下面的乡村小店,见了青花瓮酒和鸡肉,这些是别的客人自备食用的,属于非卖品,武松吃不到酒肉,气得大骂店主。原文如下:

武行者睁着双眼喝道:“你这厮好不晓道理!这青花瓮酒和鸡肉之类,如何不卖与我?我也一般还你银子。”店主人道:“青花瓮酒和鸡肉,都是那大郎家里自将来的。只借我店里坐在吃酒。”武行者心中要吃,那里听他分说。一片声喝道:“放屁,放屁!”

大家都知道,武松在这里喝出来的“放屁!放屁!”,是指责店主“胡说八道”,而不是两个祈使句,不是真的要店主放屁。但有位诺贝尔文学家得主赛珍珠却把这里的意思理解成了后者,直译成了两个祈使句:“Now Wu the priest longed much in his heart to eat,and so how could he be willing to listen to this explanation?He bellowed forth,\!”

这种翻译会让欧美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误解成:武松大发雷霆,命令店主放屁,而且要连续地放。因为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使句的作用就是要求、

请求或命令、劝告、叮嘱、建议别人做或不做一件事。

从中可以看出,语法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彻底知晓语法项目的概念和功能,并学会运用,而不只是一味地做题讲题,搞题海战术,否则就要吃大亏。1999年高考就巧妙地设计一道考查祈使句的“陷阱”单选题。当年有不少考生都在这道题目栽了跟头。

— Alice,you feed the bird today ____________? —But I fed it yesterday.

A. do you B. will you C. didn’t you D. don’t you

语法项目祈使句的概念有以下三个要点:祈使句无主语, 主语常省去;祈使句可以表示命令、请求、禁止、劝阻等;祈使句句末一般用感叹号,但是有些祈使句的语气较弱,可用句号结尾。

而有的英语老师在讲解时,往往会忽略第一个要点,这就导致当年的考生不敢确定题干的第一句就是祈使句,因为老师所提供的有关祈使句的例句和试题都是无主句,而事实上,有的祈使句也可以保留主语的!

三、如何做到“随风潜入夜”?

对待新事物,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有点好奇,也有点抵制,甚至是恐惧。成功的教育要学会隐藏教育的意图,把要学习的新知识隐蔽在友好的氛围和熟悉的语境中。

但是,传统语法教学方式大都属于显性法(explicit approach),教师首先开门见山地介绍新的语法规则,让学生理解和记忆,然后引导学生在一定语境中进行操练。在这样的教学程序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依赖的状态,没有个性,没有体验,没有问题,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学到的语法知识要么很快被遗忘,要么就形成不了语言运用能力。

在呈现一个语法新知识的时候,英语老师最好先采用隐性方式(implicit approach),采用迂回策略,引导学生使用归纳法,从探究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推导出语法规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语法的形式和用法,等到了一定阶段后,再采用显性方式(explicit)对一些语法规则做一些总结、操练和明确。

如何才能让学生愉悦地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虚拟语气呢?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英文歌曲。通过在网络上搜索、筛选,最终选择美国歌星碧昂丝(Beyonce)的歌曲If I were a boy,作为本节课的导入。

?If I were a boy I think I could understand How it feels to love a girl I swear I'd be a better man I'd listen to her ‘Cause I know how it hurts? 这首歌从歌名到歌词都含有多个虚拟语气,旋律动人,便于学生跟着模仿,在哼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学会了虚拟语气的基本形式。最重要的是,这首歌曲让学生直观地感觉到,歌手是如何通过虚拟语气来换位思考,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表达对爱情的期盼。接着,我趁热打铁,也用虚拟语气表达了我对一个好妻子的愿望:If I were a woman, I would be a better wife. If I were a wife, I would train my kid to love homework. If I were a wife, I would train my housband to love housework.

在笑声中,学生对虚拟语气的形式、意义和语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了解语法知识,只属于浅层次的语法教学,英语老师真正要做的是,激发学生有一种想使用新语法知识的冲动。于是,我让学生用虚拟语气进行对话,讨论下面的问题: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 different sex just for a day?

在讨论前,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表达激情,我又播放了一段非常搞笑的VCR:在地铁里,女孩在惟妙惟肖地模仿男孩的每一个神情和动作,但是,当最后男孩把上身的体恤衫脱掉时,女孩傻眼了。当看到这里,学生们哈哈大笑,想跃跃欲试,想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这样,我使用了隐形方式成功呈现了对现在的事物进行虚拟表达的形式、意义和用法,并激发学生在语篇和语境中去实践刚学到的虚拟语气知识。

四、创设语境的素材哪里来?

要想把语法课上课生动,教师肯定要善于创设语境,要想营造出逼真的氛围,教师手头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图画、音频、视频、实物等素材。

1.请学生或美术老师绘制简笔画

根据网络上的创意,我邀请学校里的美术老师绘制了以下五张简笔画,引导学生使用虚拟语气来表达,如果明天自己是食堂的经理,该如何改进学校食堂的服务。这些漫画以幽默的方式,表达出了同学们的心声,成功地激发他们采用虚拟语气去思考和表达。What changes would you make if you became/were to become/should become the canteen manager tomorrow?

2.做一个好素材的拾荒者

平时上网或阅读报刊时,碰到有意思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做一个有心人,按照一定的类别,把它们收集在自己的电脑里,建立一个语境创设材料库。采用多个关键词来命名文件,便于以后查找和应用,比如上面的五张图片可以命名为“食堂学生投诉”。在备课时,我需要一组故事性很强的连环画来创设语境,让学生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虚拟表达。在我电脑的资料库里,正好有一组非常有趣的图片。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分四次呈现了下面的图片,让学生用虚拟语气描述。比如在描述第一组图片时,我先说到:Tom went to a party, so he came home late. He overslept the next morning. 然后,接着说:But we can tell the story in a different way just like this: if Tom hadn’t gone to the party, he wouldn’t have come home late at night. Then what would have happened if he hadn’t come home late at night?

3.

借助于实物来创设语境

对于中学英语老师来说,用实物来创设语境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一搞不好,就会弄巧成拙,因为中学生的心智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不再像小学生那样容易应对了,中学英语老师需要一定的实践智慧和灵活应对的能力。最厉害的老师可以不借助于实物或图片,就凭语言和手势语就能创造出惟妙惟肖的语境来。

例如在本节课中,我把一叠数额不等的欧元、美元、英镑和港元的纸币放在一个信封里,让学生抽取一张,想象自己突然得到一大笔钱后会去做什么,并用虚拟语气表达出来。为了增加气氛,我还告诉学生,谁的表达精彩,这张外汇

就归他所有。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一下子接触到这么国家的货币,非常感兴趣,都想拥有一张,于是表达的激情瞬间就爆发了。

可是,坐在后面的听课教师都感到震惊,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一来,用金钱来激励学生的作法不可取;再说,像这样的一节课代价也太大了,老师哪有这样的经济承受能力呢?但是,当他们最后看到下面两张图片和听到歌曲《爱的奉献》时,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时,我对同学说:“If you were a millionarie, would you help those poor children?”听到这,同学都恍然大悟,也开心的笑了,并把我的外汇以“捐款”的形式,返还给了我。

值得一

提的是,对素材的筛选和使用,要有一个衡量标准,并不是好的素材就一定是适合的,比如在寻找这节课的素材时,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非常喜爱的一首歌《泪洒天堂》(Tears in heaven),但是,这首歌是60年代末著名歌星克莱普顿(Clapton)为他坠楼身亡的儿子所作,旋律过于悲伤,与这个节语法课轻松活泼的基调不吻合,只能就忍痛割爱了。

Would you know my name if I saw you in heaven? Would it be the same if I saw you in heaven? I must be strong, and carry on 'Cause I know I don't belong here in heaven Would you hold my hand if I saw you in heaven? Would you help me stand if I saw you in heaven? 这是一节公开课,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因为我一直认为,公开课一定要有值得公开展示的价值和内容,就好比逢年过节,请一大帮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吃饭,你不能随便炒几个素菜就人家给打发走了,作为主人,你得好客,你得多准备几个拿手好菜,让客人有一个挑选的余地,这个菜不合口味,他可以尝尝其它

的,实在吃不下的,也可以用U盘打包回家慢慢吃。

当然,我们不可能指望每一节家常课都能上得这么精彩,但是头脑里一定要有一个意识:语法知识的呈现最好在语境、语篇和愉悦中进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oy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