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数学教学建议

更新时间:2023-05-26 06: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届高三数学教学建议

当前,各校的高三数学教学已经或即将进入总复习阶段。现就如何搞好2010届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工作提出如下几点意见:

1.明确“五个严格”的内涵

为了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各级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减负令”,明确了五个严格:一是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有关部门和学校不得以高(中)考升学率或考试成绩为标准进行排名和奖惩,不得以任何形式宣传高(中)考成绩、升学率等情况,不得炒作“高(中)考状元”。二是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每天在校集中学习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7、8小时,不得组织非住校生上晚自习,住校生晚自习每天不超过2小时,并严禁用来组织文化补习或考试。三是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学校课表要上墙、上网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四是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小学每学期考试原则上不超过1次,科目不超过3门;初中每学期考试不超过2次。严禁组织高中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统考、联考或月考。五是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办学中的违法行为,清理取消重点校、快慢班,限期清理整顿改制学校。

五项禁令对于规范办学行为和教学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五项禁令不是不要质量,而是扩大了质量的内涵,对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科学规范的前提下追求高质量。对学生而言,能力要求提高了。对教师而言,减负不能减精神,减负不能减责任,减负不能减质量。新政对我们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效率、教学执行力、教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以往相比,减负对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直接影响是中复习的时间大大减少,我们的复习时间可能要缩减,而高考数学的内容与要求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伴随着时量的减少,我们的教学计划、训练时间与数量等都必须有所改变。

改革既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我们的高三数学复习教学必须围绕“高效”这两个字做文章。一个概念的复习、一个题目的选取、一种方法的产生、一堂课的设计、一次作业的布置、一次测试的规划等等,都要问一问是否有效?有效程度究竟有多大?

“有效教学”可以体现为三个关键词:一是有效率,二是有效果,三是有效益;我们认为,它也可以体现为三个衡量标准,即三个90%:⑴本节课90%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⑵本节课所学内容90%以上学生能掌握。有了每一节课的两个90%,就能保证教学的最终质量,也就是第三个90%——高考时,90%以上学生都能取得合格以上的成绩。前两个90%只是评价一节课教学效果高低的前提,还不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全面标准。因为一节课的好坏,除教学效果外,还应有其他方面的内容。但保持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达不到这个基本要求,其他方面的评价就没有意义了。

2.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

《考试说明》是高考的纲领性文件,它对高考考什么、考多难、怎么考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解说。我们对文理科数学在考试要求上有什么区别,复习究竟达到什么度,必须心中有数。研究《考试说明》,既要关心《考试说明》中调整的内容,又要重视各个版本《考试说明》的比较,只有对《考试说明》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才能进一步明确复习教学的要求,发现高考命题的变化方向。

从2010年起,高考文科和理科实行分开计划、分开划线、分开录取。我们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应该适当考虑文理的差异性,在考试形式不明的情况下,有关理科附加题的内容的复习可以放在后一点。同时应考虑明年文科生的竞争,难度不应放得过低。

首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减少无用功。对《教学要求》、《考试说明》中明确不作教学要求的内容及严格界定了教学难度的内容,务必做好“规定动作”,切不可出现“自选动作”。

其次要控制好教学要求的难度,正确定位。高三教学要克服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认为高三复习应该多讲综合题,二是将复习题变成新授课。一轮复习中应始终以《考试说明》为纲,到位但不越位,避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切实提高复习的有效性。2009年版的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了“三基五能两意识”七个字,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就是要把这些要求得到很好的体现并认真加以落实。

3.认真获取试卷的信息

2009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内容上体现新课程理念,贴近中学数学教学,坚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改革和创新,最后两题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要求。2009年江苏数学试卷“以稳为主”,试卷结构平稳,同时题目平和、无偏怪题,难度控制理想。与2008年江苏高考试题相比,2009年的江苏高考试题更加注重人性化,起点低,入口容易,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分数。

试卷紧扣考试大纲,新增内容的考查主要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运算的考查,难度不大。对传统内容的考查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创新。试卷淡化了特殊的技巧,全面考查通性通法,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方法为依托,以能力考查为目的的命题要求。 2009年的江苏高考数学试卷,还体现关注社会生活的数学应用问题。如第19题以学生都熟悉的“满意度”为背景,体现试卷

设计问题背景的公平性。

对教材出现的例题或习题进行适当的改造、重组形成考题是江苏试题的一个特点。也是江苏高考的一个亮点。对课本题源的适度改造,主要涉及一些典型概念和基本算法(包括一些简单的运算)。对考生而言,它们都比较“面善”,解决它们不需要特殊的技巧。这既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也对我们的复习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应该从题海中解脱出来,要在平时复习过程中给学生翻阅课本的时间,不能死抱高考题,尤其是高考综合题,要注意对课本重要例习题的加工、改造,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真正做到求真务实、抓纲务本。

4.夯实高中数学的基础

高考数学所出的题都是围绕“三基”和“六能”展开的。针对《考试说明》中强调的对“三基”的考查,我们在全面、系统地复习高中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应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定理、法则、公式,并形成记忆,形成技能。

数学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知识积累、梳理的过程,复习中首先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抓住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在总复习中要充分重视主干知识的支撑作用,通过抓主干知识,带动基础,促进全面,而抓好基础,搞好落实,是提高能力的保障。因此抓基础是我们复习中的重中之重。

高考试题大部分都是基本题,但基本题不是简单题,而是利用基本方法、基本知识和能力解决基本的问题。例如立体几何中有哪些公理、定理?三角函数的基本图像和性质是什么等等,所以对高中数学的基本知识的复习一定要理清楚、弄明白,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做适当的辅导练习。

高考答卷中反映出的最大问题就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深刻、掌握不牢

固、运用不灵活,尤其是当一个概念以变式出现或与其他内容综合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尽管高考强调以能力立意,但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能力也只是无米之炊。我们不能以高考卷最后两题的难度组织复习.要重视基础,扎扎实实.尤其是在一轮复习,谁钻难题,谁就在整垮自己!扎实的基础是指:基础知识要熟悉;基本技能要熟练;基本思想要领会;基本方法要掌握.

2010年高考数学试卷对能力立意、考察数学思想、倡导理性思维的指导思想不会改变,所以我们的复习工作就要解决好“是什么(知识结论问题),为什么(知识联系问题),怎么用(能力表现问题)”等三个层次的问题。利用“织题成网、串题成链”的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系统复习。

需要指出的是,有很多学生喜欢做难题,而对一般的“大路”题却放在一边。虽然难题适当的做一些是有必要的,但基础题型绝对不能熟视无睹。在高考中,有120分左右的分数在熟练掌握了基础题之后还是容易得到的,特别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难题并不是他们一定要攻克的。这些都有待于我们的老师在复习过程中纠偏防范。

5.重视解题过程的规范

我们经常会讲,学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既是一个能力问题,又是一个习惯问题,应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突破薄弱环节,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有的学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就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有的学生平时没有紧张的感觉,不注意解题技巧,解题速度慢,填空、选择题总要小题大做,用时太多,从某种意义上讲,即使做对了也可能意味着“潜在丢分”;有的学生“丢三落四”,特别是有些参加过数学竞赛培训的“优秀生”,由于竞赛规

则的影响,不太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往往更容易“失分”。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功在平时,要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对自己存在的问题较真,善于小题大做,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不仅要分析失误的原因,还要将这些失误记录在案,并归纳总结,才能保证下次不再出错或少出错。

网上阅卷对考生的答题规范提出更高要求,填空题要求:数值准确、形式规范、表达式(数)最简;解答题要求:语言精练、字迹工整、完整规范。所以,我们在组织复习教学时,要始终注意抓住解题的细节、规范的表述、流畅的过程、准确的结果,努力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陋习。

6.依据实际情况的定位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更要有不同的要求,定位必须准,否则必将事倍功半。有的高三数学老师认为,高三复习应该多讲综合题,导致教学定位偏高,不少学生因为掌握不了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也有的 高三 老师将复习搞成新授的模式,在基础知识上花了过多的时间,使得教学定位偏低,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升。

关于复习教学的定位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教学的整体定位取决于学校的层次。如江苏从自主命题以来,高考数学试卷呈现了很明显的个性特点:14道填空题中1~4特别简单,5~8较简单,13~14较难;6道解答题中1~2较易,5~6竞赛味浓,比较难。因此建议生源质量较好的学校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填空题的9~14和解答题1~4,5与6的第⑴小问上;普通学校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填空题的1~12和解答题1~2,3与4的前两小问上;艺体特长考生将精力主要集中在填空题的1~12和解答题1~2上。

⑵同一学校的文科与理科应体现差别。一个客观事实是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

在数学能力上是有一定差距的,所以同一学校的文科与理科的教学定位应该是分层进行。

⑶复习要兼顾新授课的不足。复习是在新授基础上进行的,既是对新授成果的巩固,更要对新授的不足进行弥补。

⑷要兼顾到同一班级内不同层次的学生。即使在同一个班级,不同学生的数学能力相差也很大。教学要面向大多数是不用说的,但同时也要兼顾到两头的学生。为此,每节课的教学最好能做到“浅入深出”:“浅入”是指教学的起点要低,让后进生也能有所得;“深出”是指最后要留有余地,让好的学生能有探究和发展的空间。

7.注重复习方法的优化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研究的是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适用于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以不变的方法对付万变的题目,但如果课堂上没有必要的变题训练,不去总结规律,怎能对付万变的试题?所以课堂教学必须采用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变式复习,在分析完一道题后,应改变背景、变换条件或适度综合,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去总结、去磨练。要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不但要克服困难求进步,更要创造条件求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考,复习才能有效。

第一轮复习主要任务是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抓“三基”不能过快,更不能过早地渗透能力。为防止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采用滚动式复习,即每周一次对本周知识综合复习(以小题为主),每两到三周一次大综合(可以试卷形式),其目的是测试学生基础知识网络是否建立、基本方法是否掌握,根据实际情况,必要时作修正与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在二轮复习中学生听得懂做得对。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设计新、内容新、立意新,新对学生来说可能就变为难,

其实这个难不是真正的难,关键是能否注意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平时思维训练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如一个简单的结论、一个数字带上现实生活的帽子就变成新题,一个解几题的条件叙述如果改变成向量形式,把三角问题转化为测量问题,就可能拓阔学生的视野,要引导学生在考试、做作业时要善于联想,学会摘帽子,去掉包装看本质,使之变为我们熟悉的试题。

8.强化讲解点评的环节

在高三数学复习中,大多数学校由于为学生自编(或统一购置)了现成的复习资料,采用的是“先做再讲”的方式。有的高三数学老师忽视了学生的预习成果,不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与师生间思维的差异性,仍按自己的思路来组织教学,“讲”的时机与火候不恰当,泛泛而讲,看似全面,实际上思维不条理,重点不突出,不能体现启发、点拨、诱导,更达不到讲后“记忆深刻、刻骨铭心”之效果,不能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变化,不能对典型题目进行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不能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讲解时间太长,没有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时间。

我们要坚持先做后讲,不做不讲的原则。不管是例题还是练习,都要让学生先尝试做,做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体验正确理解题意、分析解题思路、寻找解题方法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时机。学生已经预习了,这时该讲什么?怎么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1)错得较多的——批改时要找出错误的根源,讲解时要指出题目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的障碍点。(2)解法较多的——批改时要记录下学生的不同方法,多种解法讲完后,要进行优化提炼,归纳出最佳解题方案。(3)易于变式的——变式题通常选用解法相同、类型相近、逆向思维、合理迁移、拓展推广等类型的问题。讲解时,一个新题出来后一定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来思考。(4)强

化弱点的——主要针对新授教学的薄弱环节强化训练。

教师要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的恰当时机进行启发、点拨、诱导,对典型题目进行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优化解题方法,强化通性通法,适时引申变化,拓展提高,及时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升华。

在试卷讲评课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1)不可少的情况介绍——主要介绍试卷的命题意图与其难度,通报相关数据等,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与薄弱环节,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2)确定好讲题的顺序——可按一定的题序讲解,如按错误人数的多少来排序;也可按知识块来讲解,如算法问题、统计问题、导数问题、矩阵问题、数列问题、向量问题、三角问题等;也可按致错的原因来讲解,如审题失误、忽视隐含条件、基本概念理解不到位等。(3)把握住讲解的关键——对出错率高的题目一定要找到学生致错的原因;学生独到的解法要展示;思路正确而学生未能解到底的,老师要分析出障的原因,并帮助学生完成后继的解题工作。(4)可使用的教学手段——常用的教学手段有:板演(展示小题的解题思维与过程)、变式练习(及时迁移,提出注意点)、实物投影(展示典型的错解或独到的别解)等。

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反思梳理,及时查漏补缺。发现教学不到位的地方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对学生的错误,要研究出错的原因并剖析问题根源,注重改错的检查与督促,定期对重点题型与错题进行重复训练,如二次过关、错题重考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ox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