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二轮复习(全国通用)数学学案---选考部分专题(教师版全套)

更新时间:2023-03-21 03: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选考部分

知识体系

1.几何证明选讲

2.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3.参数方程

4.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5.框图

6.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矩阵的简单应用

7逆变换与逆矩阵

8.变换的复合与矩阵的乘法

9.几种常见的平面变换

10.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

11.微积分基本定理与应用

12.曲边梯形的面积与定积分

1.几何证明选讲

第一节三角形

一.考纲要求

了解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和平行截割定理;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理解直角三角形射影定理。

二.知识梳理

1.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推论1: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

推论2: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且与底边平行的直线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并且等于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两条直线与一组平行线相交,它们被这组平行线截得的对应线段.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

结论1: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的三边

结论2: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平分线分对边所成的两条线断于这个角的两边。

结论3:若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其延长线)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则此直线与三角形的第三边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SAS)

(2) (SSS)

(3)(AA)

推论:如果一条直线与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且与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相交,则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的比等于,面积比等

于 .

4.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的平方等

于 ,斜边上的高等于 . 三.诊断练习

1.如图1,321////l l l ,AM=3,BM=5,CM=4.5,EF=16,则DM= ,EK= ,FK= .

2.如图2,AB 是斜靠在墙壁上的长梯,梯脚B 距墙80cm ,梯上点D 距墙70cm ,BD 长55cm ,则梯子的长为 cm .

3.如图3,ΔABC 中,∠1=∠B,则Δ ∽Δ .此时若AD=3,BD=2,则AC= . 4.如图4,CD 是Rt ΔABC 的斜边上的高. (1)若AD=9,CD=6,则BD= ; (2)若AB=25,BC=15,则BD= .

四.范例导析

例1 如图5,等边△D E F 内接于△ABC ,且DE //BC ,已知BC AH 于点H ,BC =4,

AH =3,求△D E F 的边长.

图5

A M

C

E K F

B D l 1 l 2 l 3

图1 A

D B

┐ ┐ 图2

A

C

B D

╭ 1 图3 ┐ A

B

C

D 图

4

F H

例2如图6,在ΔABC 中,作直线DN 平行于中线AM ,设这条直线交边AB 与点D ,交边CA 的延长线于点E ,交边BC 于点N . 求证:AD ∶AB=AE ∶AC .

例3 如图7,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边AB 和AD 上的点,且3

1AD

AF AB

EB ==.

求证:∠AEF=∠FBD .

五.当堂反馈

1.如图8,ΔABC 中,点D 为BC 中点,点E 在CA 上,且CE=21EA ,AD ,BE 交于点F ,则

AF:FD= .

2.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80cm ,如果它的中位线长与腰长相等,它的高是12cm ,则这个梯

形的面积为 cm 2.

3.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分别是12和18,周长较小的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3,则另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长为 .

4.如图9,已知∠1=∠2,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使得ΔABC ∽ΔADE .

第二节 直线和圆

A B

D

E

图6

A

F E 图8

A

C B

图9

E ╮ ╮ 1 2 A

B

C

D M

F

E 图7

一.考纲要求

1.理解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掌握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理解弦切角定理及其推论;

2.掌握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理解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

二.知识梳理

1.圆周角定理: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

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 的度数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 ;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

2.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 ;圆内接四边形的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如果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角的对角,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

推论: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

线必经过

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

4.相交弦定理:圆内两条相交弦, 的积相等。

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 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 的比例中项。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 ;圆心和这点的连线平分 的夹角。

三.诊断练习

1、如图10,点P 是⊙O 的直径BA 延长线上一点,PC 与⊙O 相切于点C ,CD ⊥AB ,垂足为D ,连结AC 、BC 、OC ,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个

①PC 2=P A2PB;②PC2OC=OP2CD;③OA 2=OD2OP;④OA(CP -CD )=AP2CD.

2、AB 是⊙O 的直径,弦CD ⊥AB ,垂足为P ,若AP ∶PB =1∶4,CD =8,则直径AB 的长是

3、如图11,AB 是⊙O 的直径,P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PC 切⊙O 于点C ,PC=3,PB=1,则⊙A O D P C B ┐ 图10

O 的半径为 .

4、如图12,圆O 上的一点C 在直径AB 上的射影为D ,CD =4,BD =8,则圆O 的直径

四.范例导析

例1如图13,AB 是⊙O 的直径,C 是⊙O 外一点,且AC =AB ,BC 交⊙O 于点D .已知BC =4,

AD =6,AC 交⊙O 于点

E ,求四边形ABDE 的周长.

例2

如图14,已知AD 是△ABC 的外角∠EAC 的平分线,交

BC 的延长线于点D ,延长DA 交△

ABC 的外接圆于点F ,连接FB ,FC . (1)求证:FB =FC ;

(2)若AB 是△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 ∠EAC =120°,BC =6,求AD 的长.

例3如图15,⊙1和⊙O 2都经过A 、B 两点,经过点A 的直线CD 与⊙O 1交于点C ,与⊙O 2交于点D 经过点B 的直线EF 与⊙O 1交于点E ,与⊙O 2交于点F . 求证:CE ∥DF .

五.当堂反馈

图11

O 2

2 2 O 1

F E

D

C B A 图15

B

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1)过一个圆的直径两端点的两条切线互相平行

(2)直线AB 与⊙O 相切于点A ,过O 作AB 的垂线,垂足必是A

(3)若同一个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平行,则连结切点所得的线段是该圆的直径 (4)圆的切线垂直于半径

2、如图17,已知AB 是⊙O 的弦,AC 切⊙O 于点A ,∠BAC=60°,则∠ADB 的度数为

3、如图18,PA 与圆切于点A ,割线PBC 交圆于点B 、C ,若PA=6,PB=4,AB 的度数为60?,则BC= ,∠PCA= ,∠PAB= .

4、如图19,△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PA 是⊙O 的切线,PB 交AC 于点E ,交⊙O 于点D ,若PE =PA ,?=∠60ABC ,PD =1,BD =8,则线段BC = .

参考答案

第一节 三角形

三.诊断练习

1.DM=7.5,EK=6,FK=10 2.440 3.ACD ,ABC ,15 4.4,9 四.范例导析

例1解: 设等边DEF ?的边长为x ,则它的高为

x 23,

因为DE //BC ,所以

3

2

334

x

x -=

,解得x =

3

4.

例2证明:∵AM ∥EN ,

∴AD ∶AB=NM ∶MB ,NM ∶MC=AE ∶AC . ∵MB=MC ,

∴AD ∶AB=AE ∶AC .

例3证明:过点F 作FM ⊥BD 于点M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则BD=2a .

3

1AD

AF AB

EB ==,∴EB=AF=

3

1a ,AE=DF=

3

2a .

在Rt ΔDMF 中,EM=DM=2

2DF=3

2a ,∴BM=2a -3

2a=3

22a .

2

B

A D

C

O

图17 B

C

A

P

图18

A

P

C B

E

D

在Rt ΔAEF 和Rt ΔMBF 中,

∵2132

3

1=

=a a

AE AF ,21a 232a 32BM FM ==,∠A=∠BMF=90°,

∴ΔAEF ∽ΔMBF .∴∠AEF=∠FBD .

五.当堂反馈 1.AF:FD=4:1 2.240 3.29

4.∠B=∠D (或∠C=∠E ,或AB AD

AC AE

=)

第二节 直线和圆

三.诊断练习

1.4

2.10

3.4

4.10

四.范例导析

例1解: 因为AB 是⊙O 的直径,所以BC AD ⊥,

所以AD 是△ABC 的中线,所以AB =AC =102.

BD =DC =2,由C B DEC ∠=∠=∠,所以DE =DC =2.

由CE 2CA =CD 2CB ,得 CE =510

2,所以1058

510

2102=-=AE .

例2证明 :(1)因为AD 平分∠EAC ,所以∠EAD =∠DAC .

因为四边形AFBC 内接于圆,所以FBC DAC ∠=∠,所以FCB FAB EAD ∠=∠=∠, 所以FCB FBC ∠=∠,所以FB =FC .

(2)因为AB 是△ABC 的外接圆的直径,所以?=∠90ACD .

因为EAC ∠=?120,所以1

602D A C E A C ∠=∠=?,30D ∠=?.

在RT △ACB 中,因为BC =6,60B A C ∠=?

,所以AC =

又在RT △ACD 中,?=∠30D

,AC =

AD =

例3 证明:连结AB .∵ABEC 是⊙O 1的内接四边形,

∴∠BAD=∠E .

∵ADFB 是⊙O 2的内接四边形, ∴∠BAD +∠F=180?.

∴∠E +∠F=180?. ∴CE ∥DF .

五.当堂反馈

1.(4)

2.120°.

3.5,30,30.

4.72

随堂巩固练习(1)

1. 如图1,已知:AC ⊥AB ,BD ⊥AB ,AO=78cm ,BO=42cm ,CD=159cm ,则CO= cm ,

DO= cm .

2.已知,如图2,AA ′∥EE ′,AB=BC=CD=DE ,A′B′=B′C′=C′D′=D′E′,若AA′=28mm ,EE ′=36mm ,则BB ′= ,CC ′= ,DD ′= .

3.如图3,EF ∥BC,FD∥AB,AE=1.8cm,BE=1.2cm,CD=1.4cm .则BD= .

4.已知,如图4,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DB 是对角线,E 是AB 上一点,连结CE 且延长和DA 的延长线交于F ,则图中相似三角形 的对数是 .

5.如图5,在A B C ?中,AD 是角BAC 的平分线,AB =5cm,AC =4cm,BC =7cm,则BD = cm .

6.如图6,ED ∥FG ∥BC ,且DE ,FG 把ΔABC 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三部分,若BC=15,则FG 的长为 .

7.如图7,已知矩形ABCD 中,∠AEF=90°,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1)ΔABF ∽ΔAEF (2)ΔABF ∽ΔCEF (3)ΔCEF ∽ΔDAE (4)ΔADE ∽ΔAEF

8.如图8,在Rt ΔABC 中,∠C=90°,D 是BC 中点,DE ⊥AB ,垂足为E ,∠B=30,AE=7.则DE 的长为 .

A B C D E

E ′

D ′C ′′ B ′A ′′ 图2

A

F

E 图3

A F

E B

C

G

D

图4

A

D E

C B F G 图6 A

B

C

D E F

图7

D A

┐ C

B

E

图8

A O

C B D

┐ └ 图1

9.若一个梯形的中位线长为15,一条对角线把中位线分成两条线段.这两条线段的比是3:2,则梯形的上、下底长分别是__________.

10.如图9,BD 、CE 是A B C V 的中线,P 、Q 分别是BD 、CE 的中点,则:PQ BC

=

11.如图10,在A B C ?中,AD ⊥BC 于D ,DE ⊥AB 于E ,DF ⊥AC 于F .求证:AC AF AB AE ?=?.

12.如图11,在梯形ABCD 中,AD ∥BC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求证:GH=

21(BC -AD ).

13.已知:如图12,A B C ?中,A B A C =,90BAC ∠= ,D 、E 、F 分别在AB 、AC 、BC 上,AC AE 31

=,1

3B D A B =,且13C F B C =.求证:(1)EF BC ⊥;(2)AD E EBC ∠=∠.

图11

B C

D A

E F G

H

随堂巩固练习(2)

1.如图1,AB=BC=CD ,∠E=40°,则∠ACD= .

2.如图2,已知⊙O 的切线PC 与直径B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C 是切点,过A 的切线交PC 于D ,如果CD ∶PD=1∶2,DA=2,那么⊙O 的半径OC= .

3.如图3,ΔABC 内接于⊙O ,AD 切⊙O 于A ,∠BAD=60°,则∠ACB= .

4.如图4,已知AD=AB ,∠ADB=350

,则∠BOC 等于

5.如图5,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AC 平分∠BAD 并与BD 交于E 点,CF 切⊙O 于C 交AD 延长线于F ,图中四个三角形:①ΔACF ;②ΔABC ;③ΔABD ;④ΔBEC ,其中与ΔCDF 一定相似的是 .

6.⊙O 中,弦AB 平分弦CD 于点E ,若CD=16,AE ∶BE=3∶1,则AB= .

7.AB 是⊙O 的直径,OA=2.5,C 是圆上一点,CD ⊥AB ,垂足为D ,且CD=2,则AC= .

8.如图6,PAB 是⊙O 的割线,AB=4,AP=5,⊙O 的半径为6,则PO= .

9.半径为5的⊙O 内有一点A ,OA=2,过点A 的弦CD 被A 分成两部分,则A C2CD= . 10.如图7,已知⊙O 的半径OB =5cm ,弦AB =6cm ,D 是的中点,则弦BD 的长度是 .

11.设圆1O 与圆2O 的半径分别为3和2,124O O ,,A B 为两圆的交点,试求两圆的公共弦A B 的长度.

O 2

A

B

C D

F

图5

A

B

P

O

图6 A B

C

D E

图1

图2

D 图3

12.如图8,已知A P 是⊙O 的切线,P 为切点,A C 是 ⊙O 的割线,与⊙O 交于B C ,两点,圆心O 在P A C ∠的内部,点M 是B C 的中点.

(1)证明A P O M ,,,四点共圆;

(2)求O A M A P M ∠+∠的大小.

13.如图9,已知:C 是以AB 为直径的半圆O 上一点,

CH⊥AB 于点H ,直线AC 与过B 点的切线相交于点

D ,

E 为CH 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BD 于点

F ,直

线CF 交直线AB 于点G ,

(1)求证:点F 是BD 中点;

(2)求证:CG 是⊙O 的切线;

(3)若FB=FE=2,求⊙O 的半径.

参考答案

随堂巩固练习(1)

1.103.35,55.65; 2.:30mm ,32mm ,34mm ; 3.2.1cm .

4.5 5.

359cm 6.56 7.ΔCEF ∽ΔDAE 8.357

. 9.12,18 10.1:4 11.证明: ∵AD ⊥BC ,∴ADB ?为直角三角形,又DE ⊥AB ,由射影定理知,AB AE AD ?=2.

同理可得AC AF AD ?=2,AC AF AB AE ?=?.

12.证明:由条件得EF 是梯形ABCD 的中位线,则有EF ∥AD ∥BC ,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得AH=HC ,BG=GD ,∴FH=21

AD ,FG=21BC ,∴GH=FG -FH=21(BC -AD ).

13.证明:设3A B A C a ==,则AE BD a ==

,CF =。

(1)

.3

232,32232===

=

a a CA CF a

a CB

CE 又C ∠为公共角,故△BAC ∽△EFC ,由90BAC ∠= 得90EFC ∠=

,EF BC ⊥ .

(2)由(1)得,

2

2

AE AD EF EF

BF

=====故,A E A D E F

B F

∴=.

∴∠DAE =∠BFE =90°∴△ADE ∽△FBE ,∴∠ADE =∠EBC .

随堂巩固练习(2)

1.15° 2.23 3.120°. 4.0140 5.①②④

6.

33

32. 7.5或25. 8.9. 9.

11.解:连A B 交12O O 于C ,如图,则12O O AB ⊥,且C 为A B 的中点,设A C x =,则

12O C O C =

=

124O O =

=,

解得8

x =.故弦A B

的长为24

x =

12、(1)连结OP OM ,,如图.因为A P 与⊙O 相切于点P ,所以O P A P ⊥.因为M 是⊙O 的弦B C 的中点,所以O M B C ⊥.于是180O PA O M A ∠+∠=°.由圆心O 在P A C ∠的内部,可知四边形A P O M 的对角互补,所以A P O M ,,,四点共圆.

(2)连接O A ,如图.由(1)得A P O M ,,,四点共圆,所以O A M O P M ∠=∠.由(1)

得O P A P ⊥.由圆心O 在P A C ∠的内部,可知90O PM APM ∠+∠=°.所以90O AM APM ∠+∠=°.

13、解:(1)证明:∵CH⊥AB,DB⊥AB,∴△AEH∽AFB,△ACE∽△ADF , ∴

FD

CE AF

AE BF

EH ==,∵HE=EC ,∴BF=FD

(2)方法一:连接CB 、OC ,∵AB 是直径,∴∠ACB=90°∵F 是BD 中点, ∴∠BCF=∠CBF=90°-∠CBA=∠CAB=∠ACO

∴∠OCF=90°,∴CG 是⊙O 的切线。

方法二:可证明△OCF≌△OBF(略)

(3)解:由FC=FB=FE 得:∠FCE=∠FEC,可证得:FA =FG ,且AB =BG

由切割线定理得:(2+FG )2=BG3AG=2BG 2 ……①

在Rt△BGF 中,由勾股定理得:BG 2=FG 2-BF 2 ……②

由①、②得:FG 2-4FG-12=0,解之得:FG 1=6,FG 2=-2(舍去)

∴AB=BG =24

,∴⊙O 半径为2。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知识网络】

1.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意义.

2. 直线、圆和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典型例题】

例1.(1)化极坐标方程2cos 0ρθρ-=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C )

A .20y +=2x 或1y =

B .1x =

C .20y +=2x 或1x =

D .1y =

提示: (cos 1)0,0,cos 1x ρρθρρθ-=====或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1,1)为极点,

以O x 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对应的极坐标方程为 (A )

A .)4πρθ=-

B .)4

πρθ=-

C .1)ρθ=-

D .1)ρθ=- 提示: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1)(1)2x y -+-=,

化为 极坐标方程为22(cos 1)(sin 1)2ρθρθ-+-=,[)]04π

ρρθ--=,

∵曲线)04πρθ--

=也过极点,

∴[)]04π

ρρθ--=与)04π

ρθ--=等价,

∴对应的极坐标方程为)4π

ρθ=-.

(3)极坐标方程cos 2sin 2ρθθ=表示的曲线为 (C )

A .一条射线和一个圆

B .两条直线

C .一条直线和一个圆

D .一个圆

提示:2cos 4sin cos ,cos 0,4sin ,4sin ρθθθθρθρρθ====或即

则,2

k π

θπ=+

或22

4x y y +=

(4)极坐标方程分别为cos ρθ=与sin ρθ=的两个圆的圆心距为

_____________.

2

提示:圆心分别为1

(,0)2

和1

(0,)2

(5)极坐标方程324cos ρθ

=

-表示的曲线是 . 双曲线

提示:324cos ρθ

=

-等价于3

212cos ρθ

=

-,2e =. 例 2.设过原点O 的直线与圆22(1)1x y -+=的一个交点为P ,点M 为线段O P 的中点,当点P 在圆上移动一周时,求点M 轨迹的极坐标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

解:圆22(1)1x y -+=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θ=()2

2

ππ

θ-≤≤,

设点P 的极坐标为11(,)ρθ,点M 的极坐标为(,)ρθ,

∵点M 为线段O P 的中点, ∴112,ρρθθ==,将112,ρρθθ==代入圆的极坐标方程, 得cos ρθ=. ∴点M 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ρθ=()2

2

π

π

θ-

≤≤

,它表示原心在点

1(,0)2

,半径为

12

的圆.

例3. 过抛物线28y x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4

π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求线段A B

的长度.

解:对此抛物线有1,4e p ==,所以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为41cos ρθ

=

-,

,A B 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

4

π

54

π

,4||4(21cos

4

FA π

=

=+-,

4||4(251cos

4

FB π=

=--, ∴||||||16AB FA FB =+=.

∴线段A B 的长度为16.

例4. 长为2a 的线段,其端点在O x 轴和Oy 轴正方向上滑动,从原点作这条线段的垂线,垂足

为M ,求点M 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O x 轴为极轴),再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解:设线段的端点分别为,A B 且A 在O x 轴正方向上, B 在Oy 轴的正方向上,

设点M 的极坐标为(,)ρθ,则O B M A O M θ∠=∠=,且||2sin OA a θ=,

||cos 2sin cos sin 2OA a a ρθθθθ===, ∴点M 的轨迹的极坐标方程为sin 2(0)2

a π

ρθθ=<<

.

由sin 2a ρθ=可得3

2

2sin cos a ρρθθ=, ∴32

2

2()2x y axy +=

其直角坐标方程为3

22

2()2(0,0)x y axy x y +=>>. 【课内练习】

1.将极坐标方程2cos 216ρ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C )

A .216x =

B .216y =

C .2216x y -=

D .2216y x -= 提示:222222cos 216(cos sin )1616x y ρθρθθ=?-=?-=.

2.极坐标方程cos 20ρθ=表示的曲线为 (D ) A .极点 B .极轴 C .一条直线 D .两条相交直线

提示:cos 20,cos 20,4

k π

ρθθθπ===±

,为两条相交直线

3.圆5cos ρθθ=-的圆心坐标是 (A ) A .4(5,)3

π--

B .(5,

)3

π

- C .(5,

)3

π

D .5(5,

)3

π-

提示:圆的普通方程为2

2

5()()252

2

x y -

++

=,圆心为5(

,2

2

-

,半径为5.

5cos ,sin 2

2

ρθρθ=

=-

.

4. 两直线θα=和cos()a ρθα-=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但不垂直

C .垂直

D .重合 提示:θα=的直角坐标方程为tan y x α=cos()a ρθα-=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cos sin 0x y a αα+-=, 其斜率为cot α-,直线tan y x α=的斜率为tan α,

∴两直线互相垂直(2

π

α=

时也成立).

5. 设曲线的普通方程为2

2

2

x y R +=,则它的极坐标方程为 .

R ρ=

提示:用cos ,sin x y ρθρθ==代入即得.

6.直线cos sin 0x y αα+=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 2

k π

θπα=++

提示: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cos()0ρθα-=.

7.设直线过极坐标系中的点(2,)2

M π

,且平行于极轴,则它的极坐标方程

为 .

sin 2ρθ=

提示:在相应的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程为2y =. 8.从极点作圆2cos a ρθ=的弦,求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设所求曲线上的动点M 的极坐标为(,)ρθ,圆2cos a ρθ=上的动点的极坐标为

11(,)ρθ

由题设可知,112θθρρ

=??=?,将其代入圆的方程得:cos ()22a ππ

ρθθ=-≤≤.

∴所求的轨迹方程为cos ()2

2

r a π

π

??=-≤≤

.

9.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1cos ep e ρθ

=

-,求此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并讨论e 在不

同范围内取值时,方程表示的曲线的类型(其中e 和p 为正的实常数).

解:方程写成cos e ep ρρθ-=,将ρ=和cos x ρθ=代入,

ex ep =,即ex ep =+,

两边平方,得2

2

2

2

2

2

2

2x y e x e px e p +=++ 整理得,2

2

2

2

2

2

(1)20e x y pe x e p -+--=.

由上述方程可知,当1e >时,方程表示双曲线;当1e =时,方程表示抛物线;当01e <<时,方程表示椭圆.

10. 过椭圆2

2

2

2

2

2

b x a y a b +=的左焦点作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证明:11||

||

FA FB +

为定值.

证明:椭圆2

2

2

2

2

2

b x a y a b +=方程可化为

222

2

1x y a

b

+

=,

∴2

222

,c

a a c

b e p

c a c c c -==-==,

以椭圆的左焦点极点,x 轴正方向为极轴的方向建立极坐标系,

则椭圆的极坐标方程为2

1cos b a c

a ρθ=

-.

设点A 的极坐标为(,)ρθ,则点B 的极坐标为(,)ρθπ+, ∴2221cos 1cos()

11

2||||c c a a a b

b FA FB b a a

θθπ-

-++=+=为定值.

作业本

1.将直角坐标方程212y x =化为极坐标方程1cos a

ρθ=-时,极点和a 的值分别是(D )

A .坐标原点,12O

B .坐标原点,6O

C .焦点,12F

D .焦点,6F 提示:由直角坐标方程212y x =知,6p =,根据圆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建立的方法知, 极点是圆锥曲线的焦点.

2. 设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sin (0)a a ρθ=>,则它表示的曲线是 (D )

A .圆心在点(,0)a 直径为a 的圆

B .圆心在点(0,)a 直径为a 的圆

C .圆心在点(,0)a 直径为2a 的圆

D .圆心在点(0,)a 直径为2a 的圆 提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20x y ay +-=,即222()x y a a +-=.

3.在极坐标系中与圆4sin ρθ=相切的一条直线的方程为 (A )

A .cos 2ρθ=

B .sin 2ρθ=

C .4sin()3π

ρθ=+ D .4sin()3π

ρθ=-

提示:4sin ρθ=的普通方程为22(2)4x y +-=,cos 2ρθ=的普通方程为2x =

圆22(2)4x y +-=与直线2x =显然相切

4. 设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4c o s ρθ=,则它的直角方程为 .

22

40x y x +-= 提示:4cos ρθ=与24cos ρρθ=等价.

5.设直线过极坐标系中的点(2,0)M ,且垂直于极轴,则它的极坐标方程为 .

cos 2ρθ=

6. 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θ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求1

1

||||FA FB +

的值.

解:抛物线24y x =中,2p =.

在以抛物线的焦点F 为极点,O x 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

1cos ρθ=-,

设A 点的极坐标为(,)ρθ,则点B 的极坐标为(,)ρθπ+, 则1

11cos 1cos 1||||22FA FB θθ-++=+=, ∴11||||FA FB +的值为1.

7. 一颗慧星的轨道是抛物线,太阳位于这条抛物线的焦点上.已知这慧星距太阳81.610?千米时, 极半径和轨道的轴成3π

角.求这颗慧星轨道的极坐标方程,并且求它的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

解:以太阳的位置为极点,轨道的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设轨道的极坐标方程为1cos p ρθ=

-,因为3πθ=时,81.610ρ=?, ∴81.61021cos 3p

p π

?==-, ∴7810p =?, ∴轨道的极坐标方程为7

8101cos ρθ

?=-,当θπ=时,7410ρ=?. ∴这颗慧星轨道的极坐标方程为78101cos ρθ?=

-,它的近日点离太阳的距离为7410ρ=?千米.

8.从极点O 引一条直线和圆2222cos 0a a r ρρθ-+-=相交于一点Q ,点P 分线段O Q

成比:m n ,求点Q 在圆上移动时,点P 的轨迹方程,并指出它表示什么曲线.

解:设点,P Q 的极坐标分别为(,)ρθ和11(,)ρθ,由题设知11m n m

ρρθθ+?=???=?

, 将其代入圆的方程,得222

()2()cos 0m n

m n

a a r m m ρρθ++-+-=, 整理得,22222()2()cos ()0m n am m n m a r ρρθ+-++-=,

∴点P 的轨迹方程为22222()2()cos ()0m n am m n m a r ρρθ+-++-=,它表示一个圆.

参数方程

【知识网络】

1. 参数方程的概念.

2. 曲线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3. 利用曲线的参数方程解决有关问题.

【典型例题】

例 1.(1)3.将参数方程222sin (sin x y θθθ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为 (C )

A .2y x =-

B .2y x =+

C .2(23)y x x =-≤≤

D .2(01)y x y =+≤≤ 提示:将2sin y θ=代入22sin x θ=+即可,但是2

0sin 1θ≤≤.

(2)参数方程为1(2x t t t y ?=+???=?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D )

A .一条直线

B .两条直线

C .一条射线

D .两条射线 提示:2y =表示一条平行于x 轴的直线,而2,2x x ≥≤-或,所以表示两条射线

(3

)直线112(2

x t t y ?=+???

?=-??为参数)和圆2216x y +=交于,A B 两点,则A B 的中点坐

标为(D)

A.(3,3)

- B

.(3) C

.3)

- D

.(3,

提示:22

1

(1)()16

22

t

++-=,得2880

t t

--=,12

12

8,4

2

t t

t t

+

+==

中点为

1

14

3

2

4

2

x

x

y

y

?

=+?

?=

?

??

?

??

=

??

?=-

??

(4)直线

34

(

45

x t

t

y t

=+

?

?

=-

?

为参数)的斜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

-

提示:

455

344

y t

k

x t

--

===-

-

(5)抛物线

2

4

14

x t

y t

=

?

?

=-

?

(t为参数)在x轴上截得的弦长为 . 提示:令0

y=,得

1

2

t=±.

1

2

t=时,2

x=;当

1

2

t=-时,2

x=-,∴抛物线与x轴交于点(2,0),(2,0)

-. 例2.分别在下列两种情况下,把参数方程

1

()cos

2

1

()sin

2

t t

t t

x e e

y e e

θ

θ

-

-

?

=+

??

?

?=-

??

化为普通方程:

(1)θ为参数,t为常数;

(2)t为参数,θ为常数;

解:(1)当0

t=时,0,cos

y xθ

==,即||1,0

x y

≤=

且;

当0

t≠时,cos,sin

11

()()

22

t t t t

x y

e e e e

θθ

--

==

+-

而22

sin cos1

θθ

+=,即

22

22

1

11

()()

44

t t t t

x y

e e e e

--

+=

+-

(2)当,

k k Z

θπ

=∈时,0

y=,

1

()

2

t t

x e e-

=±+,即||1,0

x y

≥=

且;

当,

2

k k Z

π

θπ

=+∈时,0

x=,

1

()

2

t t

y e e-

=±-,即0

x=;

当,2k k Z πθ≠∈时,得2cos 2sin t t

t t x e e y e e θθ--?+=???

?-=??,即222cos sin 222cos sin t t x y e x y

e θθ

θθ-?=+????=-??

得222222(

)(

)cos sin cos sin t t x y x y e e θ

θ

θ

θ

-?=+

-

222

2

1cos sin x

y

θ

θ

-

=。

例3.求经过点000(,)M x y 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

解:设点(,)M x y 为直线l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M 作y 轴的平行线,过点0M 作x 轴的平行线,

两直线相交于点Q .规定直线l 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

当0M M 与l 同方向或0,M M 重合时,因00||M M M M =,由三角函数定义, 有000cos ,sin M Q M M Q M M M αα==;

当0M M 与l 反方向时, 00,,M M M Q Q M 同时改变符号,上式依然成立. 设0M M t =,取t 为参数, ∵000,M Q x x Q M y y =-=-,

∴00cos ,sin x x t y y t αα-=-=, 即00cos ,sin x x t y y t αα=+=+, ∴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00cos sin x x t y y t α

α=+??=+?

.

例4.已知点(,)P x y 是圆22

2x y y +=上的动点, (1)求2x y +的取值范围;

(2)若0x y 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设圆的参数方程为cos 1sin x y θθ

=??

=+?,

22cos sin 1)1x y θθθ?+=++=++

∵1)11θ?≤++≤

∴121x y ≤+≤,即2x y +

的取值范围为[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ol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