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城建史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8 13: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古 埃 及 的 城 市

一、古埃及社会背景 古埃及历史分期:

古王国时期——公元前3200年~公元前2400年 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400年~公元前1580年 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80年~公元前1150年 晚期——公元前1150年~公元前30年 政治体制:政教统一、中央集权、皇帝(法老)专制

宗教迷信思想:灵魂是永生的,人生是短暂的,陵墓庙宇史永恒的,城市、住房是短暂的。 二、古埃及城市概况

占埃及象形文字“城市” :以圆形或椭圆形内划十字组成。其圆形或椭圆形代表城墙,十字代表街道。城市以十字街划分为4个部分。 1、卡洪城:古埃及有名的城市卡洪(Kahun)就是十二王朝时期于公元前2000多年建成的。 城市平面:长方形,边长380X 260米,有砖砌城墙围着。

城市分区:用厚厚的死墙划分成东西两部

分。城西为奴隶居住区,有一条8,9米宽南北向大街从东侧城门贯穿这一区。厚墙以东又被一条东西长280米的大路将城东分成南北两部分。东西大路的北为贵族区。城东有市集,城市中心有神庙,城东南角有一大型坟墓。

2、底比斯城:建于中王国时期,以后王朝有很大发展而成为古埃及最宏伟的城市。城市人口 最盛时到达10万人口。

位置:死者之城位尼罗河左岸,城市位尼罗 河右岸。

“生者之城”布局:神庙(卡纳克与鲁克索)则是位于城中,与?生者之城?结合在一起了。

“死者之城”:金字塔的设计构思已不适应;皇帝们在山岩上凿石窟作为陵墓,利用原始拜物教中的巉岩崇拜来神化皇帝。 3、阿玛纳城

背景:新王国时期国王自称为神,宫殿和庙宇结合在一起,在大殿里拜谒国王。开创了新的生活方式。皇帝阿克亨纳顿于公元前1370年左右在阿玛纳建立首都

位置:面临尼罗河,三面山陵环抱,无城墙。 格局:沿尼罗河稍呈弯曲的带形,长达3.7公里,

1

宽约1.4公里,顺着尼罗河流向,规划了灵活的棋盘式道 路系统。街道也有部分绿化。 分区:北部为劳动人民住区,中部为帝皇统治中心,南部为高级官吏们的府邸。 创新:明确的分区,特别是已经有了明显的市中心区。 三、古埃及城市的建设成就

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 3.最早应用棋盘式路网。

4.出色地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了对称、序列、对比,主题、尺度等建筑构图手法。

两河流域和波斯的城市

一、古代西亚文明及其概况 1、年代及国家:

●古代西亚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的两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地区。 ●早在公元前4000年,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和建立了许多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9世纪,初古巴比伦统一了两河上下游。公元前16世纪初,古巴比伦灭亡。 ●两河下游先后为埃及帝国和亚述帝国所占。

●从公元前7世纪后半叶至6世纪后半叶,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6世纪中叶,在伊朗高原建立了波斯帝国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被马其顿帝国所灭。 2、宗教与建设:

两河流域信仰多神教,但君主制将国王神化,崇拜国王和崇拜天体结合起来,故宫殿常与山岳台(Ziggura[)邻近。而山岳台往往又与庙宇、仓库、商场等在一起,形成城

市的宗教、商业和社会活动中心。为避免水患和潮湿,两河流域地区的大型建筑,一般都建造在高大的土台之上。古代西亚在科学上最伟大的成就是天文学和数学。建筑方面也有极大的成就。

二、古代西亚与波斯城市概况 1、乌尔城 :

建设年代:约建于公元前2000—2100年。

城市平面:卵形,有城墙与城壕,有两个港口通往水面 规模:城市面积为88公顷,人口34,000。

布局:由厚墙围抱的宫殿庙宇和贵族僧侣的府第高踞西北高地,而墙外是普通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地,分划明显,防卫森严。

山岳台: (月神台) 是夯土的,外贴一层砖,砌着薄薄的凸出体。

公共中心:税收和法律等衙署、商业设施、作坊、仓库等。

保留着大量耕地,有几处零星的居民点散居在耕地中。

2、巴比伦城与新巴比伦城 :

2

年代: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建立了以巴比 伦为首都的国家,建立了巴比伦城。公元前6世纪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新巴比伦城规划与建设达到高潮。城市人口达到10万,建设极其宏伟。

型制:城市跨越幼发拉底河两岸,总平面大体呈矩形,由于防御需要,筑有两重城墙。 宫殿:沿大道及河岸布置宫殿、山岳台与马尔都克神庙,成一排一列的布局。宫殿围有坚固宫墙,占有一个梯形地段,面积约4.5公顷。从东面入口进去,是一连串5个院子。宫殿附近是巴比伦城的正门——伊什达门。

中心:城市主轴为北偏西。马尔都克神庙正对夏至日出方向,以此为中心确定全城规划布局系统。 道路:主要大道叫普洛采西大道,宽7.5米。小巷是曲折而狭窄的,有的小巷宽度约1.5—2米。

新巴比伦国王还为其皇后筑有空中花园。希腊人称之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古 希 腊 的 城 市

一、古希腊的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古希腊是古典文化的先驱、欧洲文明的摇篮。它深深地影响着欧洲2000多年的建筑史与城市史。

古希腊史以“爱琴文化”,即克里特(Crete)与迈西尼(Mycenae)文化为其开端,大约在公元

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为其繁荣时期希腊本土的文化是从公元前12世纪发展起来的。 它在古代历史上分为4个时期:

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一公元前8世纪), 古风时期(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一公元前4世纪),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

其中古典时期是古希腊文化与城市建设的黄金时代和古希腊文化的代表。 古希腊的自然条件与社会背景

“城邦制”:希腊人所建立国家,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村镇,所以称为城邦。 城邦——希腊式的城市国家是一种首创的、有效的体制,从而促进了艺术与建筑 的发展。

“多神教”:希腊的神被视为各行各业的守护神,所以在希腊各地庙宇盛行。它不仅是宗教的场所,也是建筑群和公共活动的中心。

“神人同形”:希腊的神是幻想的人,是永生不死的超人。

“民主政治”:平等、自由和荣誉是维系雅典公民城邦主义关键。

“普化时期”:公元330年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兴起,统一了希腊全境。并成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城市经济与建设活动因战争掠夺而繁荣起来。 二、希腊古风时期古典时期的城市 1圣地建筑群与卫城

圣地:在共和制城邦里,崇拜守护神以及民间自然神的场所。它是公众欢聚的场所,是公众活动的中心。

圣地建筑群的特点:利用复杂地形和自然景观,构成活泼多姿的建筑群空间构图。圣地中心的神庙在构图上统率全局,它们既照顾远处观赏的外部形象,又照顾到内部各个位置的观赏。

圣地建筑群与卫城两种建筑群布局的不同,反映着贵族文化和平民文化的对立。 卫城:氏族制时代希腊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是卫城。

3

特点:位于城内高地或山顶,并视为神圣地段。在贵族寡头专政的城邦里,神庙及其它建筑的规划构图,同自然环境不相协调,无生气感。

2、古典时期的雅典

背景:希波战争以后,城镇建设从只考虑帝王和神灵转向为整个城镇团体服务,城镇形态上也有所变化。

雅典的发展:雅典是全希腊的盟主,成为宗教文化中心,并纪念希波战争的胜利,使原来是一个破落不堪的小城市,变成了拥有许多重要建筑物的城市。 雅典公元前5世纪的全盛时期,人口未超过10万人。

雅典的布局:雅典背山面海,城市布局不规则,无轴线关系。卫城是中心,最早的居民点形成于卫城山脚下。城市发展到卫城西北角形成城市广场(Agora),最后形成整个城市 防御体系:希波战争后修建了雅典与距雅典8公里的滨海庇拉伊斯城的城墙以及修建了从雅典至庇拉伊斯公路两边的城墙。在其南法勒伦又修建了一道城墙。这样,就完成了从雅典至海滨的完整防御体系。

3、雅典卫城——雅典极盛时期的纪念碑

建设时期:希波战争后,重新建造(公元前448—406年),为时40年,是当时宗教的圣地和公共活动的场所。

位置:在城内的一个陡峭的高于平地70~80米山顶平台上,东西长约280米,南北最宽处为130米,其上岩石裸露,寸草不生。山势险要,只有一个上下孔道。

建筑布局:自由活泼的布局方式。建筑物的安排顺应地势,沿周边布置,同时照顾山上

4

山下的观赏。

景观组织:

1、建筑布置、入口与各部分的角度都有一定的组织;

2、视觉观赏均是按照祭祀雅典娜大典的行进过程来设计的,即在山下绕卫城一周,上山后又穿过它的全部。 3、利用地形把建筑物最好的观赏角度朝向人们

4、雅典娜青铜雕像、帕提农神庙和依瑞克仙神庙各具特点,构成卫城

的主要建筑景观。

建设者:统治者—伯里克利,雕刻家—费地,建筑师—伊克提诺、卡里克拉特 建设目的:庆祝胜利、加强上帮地位、繁荣经济 4、希波丹姆规划型式

希波丹姆:“城市规划之父”,公元前5世纪的规划建筑师 ,最早地把这种“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 ” 在理论上予以阐述,并大规模地在重建希波战争后被毁的城市予以实践。

思想依据: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 。

城市布局: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的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街坊面积一般较小。 城市分为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3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

5、米利都城规划

位置:米利都城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 ,城市用地的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布局:城市路网采用棋盘式。两条主要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市场及城市中心位于三个港湾的附近,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街坊面积较小,南部街坊面积较大。最大街坊的面积亦仅30×52米。

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划分为4个功能区。其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其东南为主要公共建筑区。

城市南北两个广场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是一个规整的长方形。周围有敞廊,至少有3个周边设置商店用房。

5

1、旺道姆广场

建设年代:1699—1701年,由孟沙设计,对巴黎的城市布局起到控制作用。

广场形态:平面长方形,四角抹去,南北213米,东西124米,短边的正中连接着一条短街(王加大道)。

广场界面:广场上的建筑是三层的。底层是券廊,廊里设店铺。这种做法是法国商业广场和街道的传统。

标志物: 广场中央立着路易十四的骑马铜像。这铜像于19世纪初,被一棵高43.5米的纪念柱所替代了。 2、巴黎协和广场

位置:广场位于赛纳河北岸、卢浮宫的西面。它的横轴与爱丽舍田园大道重合。协和广场出色地起到了从都勒里花园过渡到香舍丽榭大道的

作用成了从卢浮宫至星形广场的巴黎 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形态:广场的主要特征是开敞,广场的东、南、西三面无建筑物,向树林、花园和塞纳河完全敞开。只有潦沟和沟边的栏杆标出广场的边界。

广场布局:广场的平面为长方形(243x172

米),略略抹去四个角。在八个角上各有一座雕像,代表着法国8个主要的城市。广场北边有一对古典式的建筑物,把广场和北面的南北向大街联系起来,构成了同爱丽舍田园大道垂直的次要轴线。它的北端底景为后来建造的马德兰教堂。 标志物:广场中间路易十五骑马像 ,雕像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喷泉池。1792年骑马像被拆除,1836年在这位置上树立了从埃及掠来的高22.8米的方尖碑。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 1、文艺复兴——欧洲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

文艺复兴 :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领域内开展的一场革命运动。 先决条件:资本主义萌芽和拜占庭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主要内容: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

显著成就:文化上的创新、思想上的解放,既为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道路,也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欧洲意识形态领域的变革。 范围与年代: 早期:佛罗伦萨,15世纪

盛期:罗马15世纪末—16世纪初

晚期:威尼斯, 16世纪中期和末期 巴洛克时期:17世纪以后。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理论与建设活动

代表人物: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伯拉孟特、阿尔伯蒂、费拉锐特、斯卡莫齐

11

建设理论:

阿尔伯蒂:理想原则考虑城市建设的开创人主张从实际需要出发实现城市的合理布 局,反映了文艺复兴时代理性原则的思想特征,城市建设首先应从城市的环境因素,来合理地考虑城市的选址和选型,结合军事防卫的需要来考虑街道的布局。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文艺复兴时期。其他学科的影响:地理学、数学等科学知识强有力地影响了城市的规划结构。其规划形态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正方形、八边形,圆形等都作为设计方案, 提出格网式 街道系统、同心圆式街道系统等等。 建设特点:

1.城市总的布局没有发生新的突变,有的停留在对理想城市的理论探讨上,有的仅集中在一些局部地段如广场建筑群等的改建等工作。

2.设计思路不再由整体到细节,而是由细节逐步扩大到环境,以建筑物去丰富周围环境。

3.巴洛克建筑的极重浮华雕饰的建筑风格以及各种建筑物的轴线构图,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景观。

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城市

阿尔伯蒂的理想城市模型:1450年,《论建筑》,

从城镇环境、地形地貌,水源、气候和土壤着手,对合理选择城址和城市及其街道在军事上的最佳形式进行了探讨。其典型模式是,街道从城市中心向外辐射,形成有利于防御的多边形星形平面。中心点通常设置教堂、宫殿或城堡。整个城市由各种几何形体进行组合。

费拉锐特:《理想的城市》一书他认为应该有理想的国家、理想的人、理想的城市。公元1464年他作了一个理想城市方案。其后欧洲各国设计的许多几何形城堡方案。

斯卡莫齐:城市中心为建有宫殿的市民集会广场,两侧为两个正方形的商业广场。南北分别为交易所及市场广场。主要广场的南侧有运河横穿。 2、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城市改建

文艺复兴时期城市改建内容:

1.为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和发展,突破中世纪的城市结构,城市拓宽调直道路,改善城市公共设施与卫生条件,调整城市防御体系。文 2 . 城市突破了中世纪城市宗教内容的束缚,教堂建筑退居次要地位,大型的世俗性建筑构成了城市的主要景象。

巴洛克时期城市改建特点:

强调运动感和景深,这也有助于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构成整体环境。如教皇西斯塔斯五世在罗马的规划把主要的宗教和世俗建筑、凯旋门用道路轴线联系起

12

来。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威尼斯的城市改建

位置:威尼斯是一座美丽的水城。它建立在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中的180个岛屿上,有134条河道贯串其中,只有东北角一条长堤与大陆相通。 主要建设内容:

1. 码头和美丽的石拱桥,

2.整顿了中世纪形成的大街小巷,和迂回曲折的河道。

3.15与16世纪除开拓街道广场,修建教堂与府邸外,还建造了商业和集会的敞廊市政府、钟塔、图书馆、博物馆、铸币厂、学校等等。

4.豪绅富商的大府邸多数在大运河的两岸,彼此临接,形成屏风式的立面。 5.最引人注目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完善了圣马可广场的建设。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罗马的城市改建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罗马依靠教会的力量,成为欧洲的宗教和文化中心。 主要建设内容:

1.圣彼得大教堂与其旁的梵蒂冈宫一起,造形豪华,装饰丰富,丰富了城 市的立体轮廓,为罗马增添了景色。 2.17世纪巴洛克时期封丹纳做了罗马改建规划。修直了几条街道,建造了几个广场和25座以上的喷泉。(封丹纳开辟了3条笔直的道路通向波波罗城

门。它们的中轴线在城门之里的椭圆形广场上相交。在交叉点上安置一个方尖碑,作为3条放射式道路的对景。他用高的方尖碑来标志这个城市北门主要入口的关键地位。) 3.轴线构图被广泛运用。

4.重要建筑物往往属于教皇或权臣,放在城市广场,成为一个地区的中心。 5.建筑物的体积构图受到了强调。

6.多数教堂采用单一空间的集中式构图,具有更强的纪念碑性格。 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广场建设 广场的特征:

1.城市的改建追求庄严宏伟的效果,显示资产阶级的权势。 21.城市建设的主要力量,集中在市中心与广场的建设。

3.建造了许多反映文艺复兴面向生活的新精神和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广场。

4.早期广场继承中世纪传统,周围建筑布置比较自由,空间多封闭,雕像多在广场的一侧。

5.文艺复兴盛期与后期的广场比较严整,采用柱廊形式,空间较开敞,雕像放在广场中央。

罗马市政广场

米开朗琪罗的重要作品之一,文艺复兴时期按轴线对称

布置的广场之一。

13

改建重点:广场正面的元老院和它的左面与之互不垂直的档案馆是原有的建筑物。米开朗琪罗重建了元老院,并于1540年加建了博物馆。广场平面成对称梯形,使这个位于小山顶上的虽是不同时期,建筑群在形式上取得协调统一。

广场特点:

1.三面由建筑物围合,而把前面敞开,一直对着山坡下的大绿地。

2.广场入口的大台阶,以锐角向上面放大,使台阶产生了缩短的错觉。 3.广场上的两座不平行的,向后分开的建筑创造了比较深远的效果。

4.广场中部时,精美的古罗马皇帝骑马铜像吸引住人的视线,并增加了期待感。 5. 的一层做成基座式的,显得比实际更高,更为雄伟。

6. 站在元老院入口台阶的顶部,可以望到以建筑和雕像为景框的城市全景。 7. 人在道路上行进中的每一瞥的瞬间合在一起,互相加强效果。

罗马圣彼得大教堂

14

圣马可广场--- “欧洲最美丽的客厅”

广场形态:广场平面呈曲尺形,在空间组合方面,它是由3个梯形广场组合成的一个封闭形的复合式广场。广场是梯形的,长175米,东边宽90米,西边宽56米,面积1,28公顷,这种封闭式梯形广场在透视上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主要建筑物:拜占廷式圣马可教堂。、98米的高直式钟塔、总督官,、图书馆、新旧市政大厦。

大广场与靠海湾的小广场之间用一个钟塔作为过渡,同时把圣马可广场稍稍伸出一些,使游客从海湾观看时,视觉上起一个逐步展开的引导作用。大广场与圣马可教堂北侧面的小广场的过渡则用了一对狮子雕像与几步台阶进行划分。靠海湾小广场的入口竖立着一对从君士坦丁堡搬来的立柱。东立柱上面立着一尊代表使徒圣马可的带翅膀的狮子像。西立柱上面立着一尊共和国保护者的像。

近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1、空想社会主义的城市 “乌托邦” :乌有之乡,理想之国 ,16世纪前期,托马斯·摩尔 ,主张消灭剥削制度和提倡财产公用,其保守性是代表封建小生产者反对资本主义萌芽时已露头的新的生产方式。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欧文和傅立叶。欧文:把城市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范畴和生产生活环境进行研究,l817年提出了 “新协和村” 方案。人口为300—2000人(以800~1200人为最好),耕地每人0.4公顷。中间设公用厨房、食堂、幼儿园、小学会场、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工场与手工作坊。村外有耕地、牧场及果林。全村的产品集小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公布。傅立叶:1829年发表了《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以法朗吉为单位,由1500—2000人组成公社,以社会大生产替代家庭小生产,。通过组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他把400个家庭(1620人)集小在一座巨大的建筑中,名为法兰斯泰尔,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基层组织。意义与影响: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的实体,把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以及其规划思想的出发点是为着解决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工作问题,在城市规划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的一些设想及理论也成为其后“田园城市”、“卫星城镇”等城市规划理论的渊源。

15

2、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霍华德:社会活动家,1902年,《明日的田园城市》,三个基本方面:社会、经济地理和城市建设。

概念:城乡结合体,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规模:人口规模3万人,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城区用地占总用地的六分之一,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中心城市(58000人)呈圈状布置,由快速的交通干道联系,城市之间是农业用地,作为永久性保留的绿地。

布局:平面呈圆形,中央是公园,六条主干道路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六个扇形地区。核心部位布置独立的公共建筑(市政厅、音乐厅、图书馆、剧场、医院和博物馆)。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一条环形的林荫大道,并以此形成补充性的城市公园,两侧均为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中,布置了学校和教堂。最外围地区是工厂、仓库和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一面对着环形的铁路支线,交通非常方便。

16

实践:对如何实现田园城市,从资金来源、土地分配、财政收支、经营管理等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1903年在离伦敦56公里的地方建立起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1920年又开始建设离伦敦西北36公里的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

3、戛涅的“工业城市” 1904年在巴黎展出了这一方案的详细内容,1917年出版了《工

业城市》,阐述了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对大工业发展所引起的功能分区,城市组群等都作了精辟的分析 。规模:城市位于山岭起伏地带的河岸的斜坡上。它的人口规模为35000人。

17

布局:中央为市中心,有集会厅、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剧院等。城市生活居住区是长条形的,疗养及医疗中心位于北边上坡向阳面,工业区位于居住区的东南。各区间有绿带隔离。重视规划的灵活性,给城市各功能要素留有发展余地。 交通:水运、铁路、机场、快速干道、轨道交通。住宅:住宅街坊宽30米、长150米,各配备相应的绿化,组成各种设有小学和服务设施的邻里单位。 特点:将各类用地按照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 ,解决工业与 居住混杂的种种弊病。工业城市以重工业为基础,具

有内在的扩张力量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因此更具有独立性。

4、马塔的带形城市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在马德里出版的《进步》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带形城市设想,他认为那种传统的从核心向外一圈圈扩展的城市形态已经过时,应使城市沿一条高速度、高运量的轴线向前发展。特点:在新的集约运输形式的影响下,城市将发展成带形的。城市发展依赖交通运输线成带状延伸,可将原有城镇联系起来,组成城市的网络。不仅使城市居民容易接近自然,又能将文明的设施带到乡间。 带形城市理论:城市应有一道宽阔的道路作为脊椎,城市宽度应有限制,但城市长度可以无限。沿道路脊椎可布置一条或多条电气铁路运输线,可铺设供水,供电等各种地下工程管线。最理想的方案是沿道路两边进行建设,城市宽度500米,城市长度无限。他认为带形城市可以横跨欧洲,从西班牙的加的斯延伸到俄国的彼得堡,总长度2880公里。如果从一个或若干个原有城市作多方延伸,可形成三角形网络系统。 影响: 斯大林格勒的带形发展、哥本哈根的指状发展、巴黎的轴向发展。

5、都市美化运动 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伯恩汉设计的“白城”,使城市规划融入到政府决策中去,倡导了都市美化运动。都市美化运动的六个原则:1. 纪念碑的建设要与大都市的居民生活有关2. 海港、铁路和公共设施应与公园、公共建筑一样注重3. 民众的

支持应该争取4. 土地分区使用法对城市规划极其重要5. 民间住宅在规划考虑中不可缺少6. 城市规划的目的以重建已存住房为主,新建为辅

6、美国的保护区与森林公园 国家公园:1872年,美国国会确定黄石湖地区为动物——植物保护区,随后,美国各个地区形成了本地的国家公园。在公园中实施严格的自然环境保护法,严禁砍伐树木,严禁一切建筑,

18

自然环境得到了迅速恢复。国家森林:面积不小于1200公顷,应仅靠城市,选址有益于健康,景色诱人,允许有限移民,允许建设道路网、旅游和运动服务设施,建筑物都要与农村民间建筑相似。规模:20世纪30年代后期,66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1/12。影响:奥姆斯特1870年的《公园与城市扩建》,提出了城市要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要为后人考虑,要不断更新和为全体居民服务的思想。欧美城市在此指导下作了城市绿地规划,推动了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工作。

7、盖迪斯的人类生态学研究 盖迪斯:苏格兰生物学家,最早注意到工业革命、城市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进行了人类生态学的研究,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决定现代城市成长和变化的动力。 观点:重视人对城市的多样化要求,强调公众参与和必需把城市变成一个活的有机体。他还创造了“城市科学” 这一术语,力求在实际的和可能的适用和美的意义上发挥每个地方的最大作用。 《进化中的城市》: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 历史贡献:1.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这使他成为西方城市科学走向综合的奠基人。2.提出以人文地理学提供规划的基础。3. 工业的集聚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已经造成一些地区的城市发展显著地集中,在这些地区,城郊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使城镇结合成巨大的城市集聚区或称组合城市。4.城市规划应把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纳入进来,即包括若干城镇和它们的影响范围。

8、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有机疏散——有组织分散:大城市作为统一整体只能发展到一定限度,为缓解由于城市过分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及其布局结构的理论。他在1942年出版的《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方法:由一公里绿带分开形成半独立的城市联盟,形成既统一又分散的城市有机体。配套住宅、学校、医院、工厂等城市必须的功能。规划目标:(1)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2)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它最适宜的用途;(3)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有机疏散把大城市拥挤的区域,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构架起了城市有机疏散的最显著特点:原先密集的城区,将分裂成一个一个的集镇,它们彼此之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规划实践:赫尔辛基规划(1918),大斯德哥尔摩规划(战后),底特律(1933),赫特福德(1933),芝加哥(1935)

9、赖特的广亩城 赖特在1932年出版的《消失中的城市》中写道,未来城市应当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这将是一种与古代城市或任何现代城市差异如此之大的城市,以致我们可能根本不会认识到它作为城市而已来临”。在随后出版的《宽阔的田地》一书中,他正式提出了广亩城市的设想。 广亩城市:在汽车和廉价电力遍布各处的时代里,已经没有将一切

19

活动都集中于城市中的需要,而最为需要的是如何从城市中解脱出来,发展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在一起的新形式。 布局思想:在这种实质上是反城市的“城市”中,每一户周围都有一英亩的土地来生产供自己消费的食物和蔬菜。居住区之间以高速公路相连接,提供方便的汽车交通。沿着这些公路,建设公共设施、加油站等,并将其自然地分布在为整个地区服务的商业中心之内。 影响:美国城市在六十年代以后普遍的郊迁化在相当程度上是赖特广亩城思想的体现。

10、勒·柯布西埃的“明日的城市” “城市集中主义” :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实,不反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技术力量,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大城市主义忠实的拥护者。主要著作:1922年的《明日的城市》,另一部是1933年发表的《阳光城》。1925年他还提出了巴黎改建的新设想方案。城市规划观点 :1. 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拥挤使传统的城市出现了功能性的老朽。城市中心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2. 拥挤的问题可以用提高密度来解决。摩天楼是“人口集中、避免用地日益紧张,提高城市内部效率的一种极好手段”。

3. 主张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与就业密度,以减弱中心商业区的压力和使人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4. 论证了新的城市布局形式可以容纳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这种系统由铁路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布置在地面以上。 规模:假想了一个300万人口城 市的平面图。规划思想:城市是必须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由于拥挤而带来的城市问题是完全可以大量的高层建筑来提高密度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城市交通系统来解决的。提高市中心的密度,改善交通,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形成新的城市概念,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布局:1. 中心区:各种机关、商业和公共设施、文化和生活服务设施,包括40万人居住在24栋60层高的摩天大楼中,高楼周围有大片的绿地,建筑仅占地5%。2.再外围是环形居住带,有60万居民住在多层连续的板式住宅内。3.最外围的是容纳200万居民的花园住宅。平面是严格的几何形构图,矩形的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交通:强调大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性。在中心区规划一个地铁站,在车站上面布置了一个出租飞机起降场。中心区的交通干道由三层组成:地下走重型车辆,地面用于市内交通,高架道路用于快速交通。市区与郊区由地铁和郊区铁路线来联系。田园式城郊的建设。实践:恩温和帕克于

1905—1909年在伦敦西北的戈德斯格林建设了汉普斯特德田园式城郊。这是创造“社会性综合社区”的成功实验。居住区内兼有各种住宅类型,从公寓大楼到小住宅,均经过精心设计,富于变化又十分和谐,这是20世纪初英国在规划设计方面的重要成就。 理论:1912年恩温和帕克写了一本小册子《拥挤无益》,论证住宅发展应该采取低于当时通行的密度。他指出:公共绿地的需要是关系到千百万人的事。因此,为节约土地面采取较高的密度是严重的失误。他推荐新居住区的净密度为每公顷30户,按当时平均家庭人口计算合125—150人/公顷。这个标准被1918年官方所采纳,成为二、三十年代住宅设计的依据。影响:1910

20

市内,并重点绿化泰晤士河岸。 绿环:8公里城市绿环和契型绿地。带状绿化:泰晤士河沿岸、35公里的二环绿荫大道城市公园:二环路沿线布置主要的城市公园,如巴特西公园、西明斯特公墓等。

大伦敦规划——60-70年代 规划范围:60年代中期,在40年代大伦敦规划的基础上修订编制了大伦敦发展规划。对英国东南部地区(离伦敦市中心半径50一100公里的范围)的总体布局研究上,用以解决大伦敦发展的矛盾。 主要成果:1964年《东南部研究》,1967年《东南部战略》,1970年《东南部战略规划》。 意义:采用了英国的传统手法——集中城市格局,而不倾向于分散的格局。规划认为城市的集中对大的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利的,可提供各种就业机会,有利于社会各种活动,并促进设施的建设,为建设有一定效率的公共交通系统提供可能,还可减少城市发展对本区域内广阔农村的冲击。

大伦敦规划——第一代新镇 建设组织:立法、开发公司、新镇委员会、建设贷款新镇目标——既能生活又能工作的、平衡的与独立自主的新镇。平衡(balanced):有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工作岗位不能由一家企业或单一的工业部门所提供,不能是单一的阶级社会。独立自主(self-contained):充足的公共设施和就业。伦敦圈新镇:离伦敦市中心50公里内的8个卫星城:斯蒂文乃奇、克劳莱、哈罗、 布拉克乃尔、哈特菲尔德、赫默尔亨普斯特德、贝雪尔顿、威尔温。第一代新城的特点:1 规模比较小、密度比较低; 2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比较严格;3居住区、工业区等区划分明;道路网为环路和放射路组成。4在功能和形式等方面大体相似,都强调独立和平衡,对经济问题考虑较少。

英国的三代新镇 第一代新镇:指英国根据新镇法在1946——1950年期间指定的新镇,共14座。第二代新镇:1955——1966年指定的新镇。第三代新镇:指1967年指定的新镇。 三代新镇的发展趋势:1、离市中心距离:50——130公里。2 、新镇规模:5——25万人。3、 居住区建筑密度:75人/公顷——密度不断提高。4、 居住组织:从邻里到社区。5、功能分区:从严格到岗位完全分散。6、建设目标:从平衡自足到社会、经济、区域协调综合考虑。

3、世界新城建设的几种类型 一、英国的新城:建设目的是努力限制已有大城市的发展,是在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而采取的疏解大城市的方法。二、瑞典的新城:是在还没有达到高度城市化以前,对有计划的扩展城区用地。新区建设在与城区毗邻的近郊区,是大型的半

26

独立城区。3-4个新区组成联合城区,共同建设公共中心,成为半独立的近郊卫星城。三、苏联新城:从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组织起各种类型的组群式人口分布体系,使新老居民点协调发展。新城建设结合全国或某一地区生产力布局和人口分布的总体规划,对新城建设做出长远预测。四、日本新城:多为依附于母城的卧城,约30多座。由于用地紧张,新城建设比较严谨,全国布局规划成为几个大城市新城发展的客观依据。

4、哈罗新城 规模:哈罗新城南距伦敦37公里,占地2560公顷,规划人口最初定为6万,后改为8万人。 布局结构:1. 以河谷、铁路和公路为新城的边界2. 铁路在北边、火车站居中、它的东面和西面是两片工业用地。3. 城市中心位于全城几何中心偏北 4. 以市中心为半径分布着4个居住区 。 居住区:4个居住区是由13个4000—7500居民的邻里单位成。居住用地净密度为125—175人/公顷。邻里单位都有小学和较小的辅助性商业中心。各邻里单位之间用宽敞的空地或绿地隔开。在空地上布置小学和休息体育场地。道路:主要道路由火车站向南。经市中心分出东西两线,呈Y形 。自行车路和步行路各自成为独立系统。市中心:市场广场、市民广场、教堂广场、

影剧院广场和两条步行商业街。景观:美好的田园城市风貌,巧妙地利用地形地貌 。 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1、城市化与郊区化运动 城市化的新形式1. 第二产业逐步迁出中心城市,新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在市中心及中心城市聚集。 2. 郊区化:在交通、通讯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出现了离心流动。 3. 城市集聚区:人口与经济活动的分布突破了城区界限,向郊区发展,出现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连同其它毗邻的地区,形成统一的大城市地区,人口由集中在各个城市“点”的形式发展到城镇群体。郊区化带来的城市变化:1. 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改变了城市用地平面布置的形式 。2. 工业、商业等向郊区和周围地区扩散,造成郊区城镇化的现象。3. 历史较久的大城市的中心地区人口数量在逐步减少,人口、工业、商业等向郊区和周围地区扩散,造成郊区城镇化的现象,城市核心地区衰退。4. 城市群已成为居民点组合的主要形式 。

2、新建大城市——印度昌迪加尔 印度旁遮普邦的首府,1951年进行规划并开始建设。该城位于喜玛拉雅山南麓一块北高南低、坡度缓慢的台地上。这里原是受干旱威胁。位于城市东北部的水库建成后,为城市的开发创造了良好条件。近期规划15万人,远景规划50万人。近期占地3600公顷。规划方案由勒·柯布西埃修订 他以城市形态象征生物形体的构思,构成了城市总图的特征。主脑为行政中心,设在城市的顶端山麓下。商业中心位于全城中央,象征城市的心脏。神经中枢位于主脑附近,为博物馆、图书馆等等,地处风景区。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宛如右手。工业区位于东南侧,宛如左手.水电系统似血管神经、分布全城。道路系统构成骨架。市内建筑像肌肉贴附。留作绿化用的间隙空地似肺部呼吸。 整个城市有明确的分区,政治中心孤立于城市的北缘之外,地势居高临下,处于控制和俯视全城的特殊地位。商业中心位于近期规划范围的几何中心。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与商业中心挨在一起,使这里成为全市公众的活动中心。工业区位于城东,是一个独立的工业区,对工业类型不予限制。文化区位于西边,设大学及其它文化科学机构。居住区基本上与上述各区不相混杂而分布于全城。

27

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与建设概况 城市发展趋势:1. 城市化保持较快的发展;发达国家中小城市仍将不断增长;第三世界的人口将继续大量增加。2.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的概念在大多数国家中仍受到重视。3.在大城市的布局形态上,封闭式的单一中心的城市布局渐为开敞式多中心所代替。4. 全国的人口与生产力布局与城市规划协调,使城乡融为一体,并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和目标。5. 新的技术革命、现代科学方法论对城市规划与建设将产生愈益显著的影响。6. 科学园区或科学城是各国为发展尖端技术与新兴产业的一种重要建设任务。7.城市群体布局也成为世界城市的发展模式之一。形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聚集着众多的城市,组成一个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的大城市连绵区 。 在城市规划方面,它向多学科发展。各学科的交叉和横向的发展使城市规划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出现了一大批理论名著,标志着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在城市规划编制上,各国政府对规划实行统一领导,宏观控制。从过去的物质建设规划(Physical Planning)发展到多学科的综合规划,把物质建设规划与经济发展计划、社会发展规划、科技文化发展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互相结合,并采取综合评价,以系统论的观点进行总体平衡。

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oe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