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孔子孝道思想极其当代意义
更新时间:2024-07-02 00: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国文化概论孔子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期末论文
题目: 孔子孝道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姓 名: X X 学 号: X X 院 部: 中国语言学院 专 业: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班 级: 2011-1班
提纲:自古以来,“孝”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如
今越来越多的人不重视“孝”,并做出一些违背“孝”的本质的事情。本文主要通过对孔子的《论语》中关于“孝”的部分思想进行浅析并探讨孔子的这些孝道思想对现在人们的指导意义及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作用。
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一、孝的起源 二、孔子的“孝” <一>“孝”是根本 <二>“孝”与“敬”的合一 <三>报恩 <四>无违与几谏 <五>父子相隐 <六>以孝治天下 三、“孝”的当代意义 <一>积极意义
<二>消极意义
一、孝的起源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两个,第一个是尊祖敬宗。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第二个是传宗接代。在周朝的人们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封建宗教伦理。
二、孔子的“孝”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并对西周的“孝”进行了继承发展、改造创新。 <一>“孝”是根本
孔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是说:有德行的正人君子,都非常重视做人的根本,根本牢固了,人的道德才会产生,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孝敬父母是我们应该做的,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几十年,我们理应孝顺父母,从点滴小事中关心父母,不要做让自己后悔的事。 <二>“孝”与“敬”的合一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论语·为政》中说
道: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能奉养父母就被认为是孝了,可是狗和马都有人养,如果内心不敬,又怎么来区别这两者呢?”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发自内心,不仅要给予父母物质上的需求,还要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子女对父母应该多加关心,尽可能地保持其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可见,孔子的“孝”,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说的。他强调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的有机结合,并突出精神慰藉的重要性,以此突显和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由此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可是如今,有多少子女对父母还有精神上的给予呢?他们往往只注重给予父母物质上的需求而忽略了精神上的需求,认为只要让父母不愁吃不愁穿就算是孝敬父母了,可是父母真正需要的却是子女的关爱。平时多抽点时间给父母打个电话,问问父母的情况,多交流交流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孝”。 <三>报恩
《论语·阳货》中孔子在与其弟子谈论到有关“三年之丧”的礼制时说道:“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葬,天下之通葬也。”意思是孩子出生直到三岁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三年之丧是对父母怀抱了我们三年,把我们抚养长大的一点点回报,这是天下人类都一样的。其实质是子女为了表达对去世父母的怀念,用“守孝三年”的行动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自己,作为子女应该对父母发自内心的感激。而我们对父母的回报并不局限
于此,这是很广泛的。父母都希望我们能有出息,将来能过上好日子。我们努力实现目标,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要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四>无违与几谏
《论语·为政》中说道: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子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句话是说:“孟懿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逆。一日樊迟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回答不要违逆。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做儿女的应当依礼来侍奉,父母过世了,要依照礼节来埋葬、祭祀。”孔子这里的“无违”指的是子女要根据礼法来侍奉孝敬和听从父母,并没说无条件服从父母的命令。父母说的对的我们做子女的当然应该听从。因为父母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多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提高自己在对人对事方面的能力。
但是当父母错了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意思是: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如果父母不愿听从,也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顶撞他们,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孔子讲究在父母做错的时候子女要讲究方式方法劝说父母,这是很值得人们学习的。如今,有许多子女动不动就对父母大吼大叫,没有给他们一点尊重和面子,更不用说是在父母做错的时候。而孔子的这番言论就很值
得学习。可是,对于在父母不听从的情况下还要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具有一定的封建色彩了。我们要分清是非,听取父母好的意见或建议,如果父母有错也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但一定不能什么事都对父母唯命是从,服服帖帖。 <五>父子相隐
《论语·子路》中道: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意思是,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便亲自去告发。”孔子说:“我们家乡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的人是不一样的,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道的品德就在这里了。”从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无论何时都要维护血缘亲情,认为应该“父子相隐”。“父子相隐”顺应人的自然情感,但有时会与国法相违背。因此这样的观点在当今社会是不可取的,如不加以限制和转化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古时有句话叫: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今也有一句话叫:法不外乎人情。法律是由人制定出来维护人类社会秩序,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如果“父子相隐”,我们的社会怎样能和谐?怎样能往好的方面发展呢? <六>以孝治天下
《论语·为政》中说道: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意思是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道:“《尚书》上说:‘孝啊,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
上去。’这也就是从事政治啊,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从事政治呢?” 这是孔子对行孝与从政之间关系的一个表述,他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长也算是从政,这对政治是有影响的。这是行孝与从政关系的辩证的统一,行孝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而政治的稳定,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行孝氛围。这也是值得现在的人们学习的,尤其是行政人员更应该注重行孝与从政的辩证统一关系,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孝”的当代意义
<一>积极意义
孔子“孝”的思想对当代社会有着指导作用。孔子孝道有利于培育人们的感恩意识,有利于弘扬家庭美德,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有利于促进良好道德观的形成。
他提出“孝”是做人的根本和前提,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其次他的“养亲”、“敬亲”在任何社会都是普遍适用的,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永恒的价值。养亲就是保证父母物质需要的供养。敬亲则是保证父母精神需求的供养。子女在幼小时受到父母的抚养和教育,而当父母老的时候,子女应该有赡养、扶助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他提出的“行孝与从政”辩证统一的关系对社会的凝聚和谐有着积极作用。
现在,孝顺父母的感人故事有许多。绍兴孝顺女儿曹秋芳14年间带着妈妈上学,半夜给妈妈揉背。在她刚出生时,妈妈就因为脊椎压
缩而卧床不起,从4岁起,她就开始照顾妈妈;7岁上学后,她就把妈妈“背”在身边。这一“背”,就是14年。河南洛阳监狱中队长、警察作家王春来放弃了进京工作的机会,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父母,并用近万篇日记记录下与父母的生活点滴和父母病况资料。这些一个个孝子的动人情怀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可是如今许多新闻上又报道了一些子女对自己父母不孝的实事。淄博的向兆刚和邢兰英两位老人有六个子女,他们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可是等父母老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子女赡养老人,只是任老人自生自灭,并隔三差五打骂老人。老人万般无奈之下将自己的子女先后五次状告到法庭之上。像这样不孝的例子还有许多。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我都很心酸,我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子女,他们还配为人吗?!
因此我认为上面所提到的孔子的孝道思想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感恩心里,即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有利于促进家庭和睦,对人与人相亲相爱及和平共处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孝道教育不仅是一个子女孝敬父母的问题,也是一个事关社会、国家的重大问题。 <二>消极意义
孔子的“无为与几谏”中的一些思想和“父子相隐”等思想是不适用于当代社会的。首先为人子女就要顺应和听从父母的话,不要违逆父母,当父母是对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这么做。而当父母是错的时,我们也要和颜悦色的去告诉父母而不是顶撞他们。可是如果父母不
听,我们还要对他们服服帖帖,这就不适用于当今社会了。我们不能什么都对父母唯命是从,应该分清是非。
其次,在今天这个法治社会,“父子相隐”更是不适用的。虽然这是顺应人的自然情感,但违背国法是不被允许的。像这样的愚孝思想我们应该摒弃和剔除。
总的来说,孔子的“孝”力倡家庭和睦、道德自律的人文关怀,对现代人的家庭建设和个体的心灵健全是有所启示和裨益的。像这样的积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多加学习。而关于孝的消极一面我们要加以改造和避免以适应不用的社会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将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孝”推广到社会上去,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风气,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参考文献:
[1](魏)何晏集解.论语.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李一冉.孝道.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3]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正在阅读:
中国文化概论-孔子孝道思想极其当代意义07-02
数据结构期末考试(题集)05-11
Android MediaRecorder 手机 录音的几种方法06-07
装饰公司市场部岗位职责07-20
江苏省常州市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06-11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工作总结12-10
2017-2022年中国微创手术医疗器材行业发展专项调研及十三五投资06-27
分享资料高中巧学巧解大全物理04-29
《流浪地球》观后感04-02
银行信贷员工作总结精选范文08-0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孔子
- 孝道
- 中国
- 概论
- 极其
- 当代
- 意义
- 思想
- 文化
-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复习资料 - 图文
-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17全国各地中考物理(3)—专题11内能及其利用
- 2013地理学业标准内容
- 中国移民报告-2014
- 三年级混合运算练习题
- 企业战略与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 民政局城乡社区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 对基层干部队伍管理的思考
- 二年级语文看图写话植树篇
-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附录II和附录II
- 国家大剧院机电工程投标技术标文件 - secret - 图文
- 队列消息和非队列消息
-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及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 2002-2016年司法考试民诉主观题
- 做单项填空题的实用技巧
- 考勤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食品安全检测试剂及试剂盒IPO上市咨询(2014年最新政策+募投可研
- 吧台收银员注意事项
- 新都汇4 - 11 - 12 - 楼招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