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I)卷

更新时间:2023-04-26 17:5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试卷(I)卷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19九下·越秀模拟)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 . 两岸石壁,五色交晖。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B .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C .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D .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如梦来。

E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F . 不宜妄自菲薄,引瑜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根据课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题只选4题作答)

①________,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②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醉翁亭记》)

⑥________,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3)根据下图提供的有关信息,将恰当的诗句填入空格中。

第1 页共9 页

①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②________(苏轼《江城子》)

③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④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2. (3分)(2019·四川模拟)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虞美人·梳楼

(宋)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①处。楼儿忒②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注】①溟濛(míng méng):形容烟雾弥漫,景色模糊。②忒(tuī):太。

(1)这首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思归念远之情,请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进行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3. (12分) (2019八上·宝山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第2 页共9 页

王荆公介甫,退居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1)解释下列划线词。

①退居金陵:________

②惭俯而去: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一个词填入文中方框内。

有一客(徐怒)问公曰:“亦知书否?”

(4)这篇文章讽刺了________这一类人。

4. (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日:“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下列句子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默默无闻

B . 有闻而传之者传不习乎

C . 得一人之使晏子使楚

D . 及其家穿井,告人日无可奉告

(2)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及其家穿井其一犬坐于前

B . 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

第3 页共9 页

C . 有闻而传之者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 . 不若无闻也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穿井得一人》选自《吕氏春秋》,是秦相国吕不韦组织其门客编写的。

B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以讹传讹”要不得。

C . 宋君派人调查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说明他是一个不偏听偏信的人。

D . “吾穿井得一人”意思是挖井挖到一个人,然后就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4)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②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5. (9分)秋天的怀念,回答相关问题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就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

第4 页共9 页

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领导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决没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来源:Z&xx&k.Com]

⑥邻居家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挡”是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2)

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3)

文章最后一段详写菊花的用意是什么?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

(4)

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B . 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

C . 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第5 页共9 页

D . 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

6. (11分) (2017八上·萍乡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内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同,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一一一一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比喻)

B . 选文中用“无边无垠“坦荡如砥”分别写出了黄土高原的平坦和高大,突出其雄伟。

C . 选文第二段中的第一个破折号表示解释,而第三段中的破折号表示话题的转换.

D . 选文中作者一再赞美高原“雄壮”伟大”的目的是为了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2)下列对选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中先描写高原的“雄壮”伟大”,然后写景色的“单调”,就赞美白杨树来看,是采用了对比烘托的写法.

B . 选文第三段中巧妙地把“普通”和“不平凡”这两者统一起来,以白杨树是一种“极常见”和“极易生长”的树来说它极平常、“极普通”,但以它的外形美,尤其是它的内在美来说它又是不平凡的。

C . 联系全文来看,作者描写高原景色的目的是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衬托它傲然挺立的形象,暗写西北抗

第6 页共9 页

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象征意义,表达主题傲准备。

D .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的语句,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突出作者的认识情感,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7. (12分)西山中学子云戏剧社组织了一次“走近戏曲”活动。作为戏剧社的骨干成员,你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活动。

(1)【名段欣赏】善于制造鲜明而集中的矛盾冲突,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是戏剧文学的突出特征。阅读京剧《赤桑镇》的片段,指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概括包拯的性格特征。

吴妙贞:(揣锣、闪锤,接唱)你是个人面兽心肠!

包拯:(冲头、大锣双叫头)嫂娘啊,嫂娘!(乐声中)小弟自幼被爹娘抛弃,爹蒙兄嫂抚养成人,至今养育之恩未报,闻知包勉贪赃枉法,国法难容,私情难佑,还望嫂娘宽恕。

(向吴妙贞施礼,恳求体谅,单楗大锣一击,哆哆,唱【二黄二六】)

自幼儿蒙嫂娘训教抚养,金石言永不忘铭记心旁。前辈的忠良臣人人敬仰,哪有个徇私情蔑视王章?到如今我坐开封国法执掌,杀赃官除恶霸申雪冤枉。未正人先正己人己一样,责己宽贵人严怎算得国家栋梁?小包勉犯王法岂能轻放,弟若徇私,上欺君、下压民,败坏纪纲,我难对嫂娘!

(2)【校园调查】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戏剧社以“传统戏曲在校园”为主题,随机对校内100名学生(非戏剧社成员)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见下表),你能得出两个什么结论?

(3)【百家争鸣】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人断言中国传统戏曲终将走向消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阐述理由,不少于50字。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第7 页共9 页

8. (5分) (2018八上·宁波期中)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当我们游览祖国大好河山,欣赏世间风土人情,感受生活平凡细节,那山、水、景、物、人情风貌、生活琐事犹如一帧帧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亲爱的同学,你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捕捉到其中蕴含的美了吗?最打动你的是哪一幅画面呢?是什么打动了你?为什么能够打动你?用你的笔写出你看到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你的真情。

请你以“荡漾在心底的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8 页共9 页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

1、答案:略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2、答案:略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3、答案:略

4、答案:略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

5、答案:略

6、答案:略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2分)

7、答案:略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答案:略

第9 页共9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o8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