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基础地质实习报告(1)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1 05:2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永安地区基础地质教学

实习报告

班级:资源勘查工程2班 姓名:刘姐的 导师:黎敦朋 日期:2011.1.20

1

目录

第一章 绪言……………………………………………………………3

第二章 地层……………………………………………………………7

第三章 岩浆岩…………………………………………………………18

第四章 构造……………………………………………………………19

第五章 经济地质与旅游地质…………………………………………25

第六章 地质发展演化简史……………………………………………28

第七章 结语……………………………………………………………30

参考文献…………………………………………………………………31

2

第一章:绪言

福建省永安地区出露了福建全部古生代地层和大部分中生代地层,褶皱与逆冲推覆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煤炭与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发育喀斯特与丹霞地貌等独特的地貌景观,完整的地层序列,丰富的化石种类,齐全的岩石类型,多样的地质构造,丰富的非金属资源,罕见的地貌景观,深厚的人文积淀。浓缩了福建主要地层和典型的地质构造现象,系统地再现福建古生代以来的地质演化历史。是一个理想的地质教学实习基地。

一、实习任务、内容、时间安排

通过此次的实习,初步掌握了一般的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和技能,包括巩固地形图和罗盘的使用,掌握GPS使用与野外定点,掌握野外鉴别三大岩类的基本方法,熟悉野外观察、记录、描述地质现象的基本方法与内容,掌握实测地质剖面、区域地质填图的一般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与区域地质报告编写的一般格式,培养综合分析地质问题和分析地质发展演化历史的能力,并概略了解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2011年1月 永安地质教学实习安排一览表

序号 路线名称 实习主要内容 时间 备注 实习动员,介绍区域地层、室内介绍区域地质概况、剖面侵入岩、构造与矿产,剖面测量、区域地质填图与实习安测量方法、区域地质填图方已完成 排 法与实习安排、安全教育,签安全协议 乘火车到永安实习基地 8 9 福州 1 永安 内务整理及室内介绍地质情况 2 3 观察二叠系文笔山组、童子热水-加福二叠系中部地层序岩组、翠屏山组岩性特征、10 列、沉积环境与褶皱观察路线 沉积环境及其褶皱构造 观察下古生界、上泥盆统、魏坊—大湖古生界与逆冲推覆下石炭统岩性特征,魏坊-11 构造观察路线 大湖逆冲推覆构造及倒转地层 鸬鹚坪—浦上三叠系沉积环境观察三叠系溪口组岩性特12 与古生物、白垩纪火山岩与地征、沉积构造、古生物种类,

3

永安 永安 层观察路线 4 5 6 7 8 9 南盘组与溪口组接触关系,南盘组、坂头组岩性特征与火山旋回 峰海电站二叠系—三叠系实测训练野外剖面测量、样品采13 剖面 集、实测剖面图 剖面图作图 编绘剖面图 14 15 永安 永安 永安 峰海-小伙村二叠系—三叠系地质填图 观察路线 观察石炭系—二叠系船山坑边—大湖石炭系—二叠系与组、黄龙组、栖霞组岩性特16 喀斯特地貌观察路线 征,及喀斯特地貌 桃园洞白垩纪红层与丹霞地貌观察沙县组、崇安组岩性与17 观察路线 沉积环境,桃园洞丹霞地貌 永安地质博物馆参观路线 全面了解永安的地层、构造、地貌、矿产与地质演化17 历史 18 19-21 永安 永安 永安 福州 10 乘火车返回福州 11 编绘区域地质图/编写实习报室内编写实习报告与图件 告

二、实习区交通、地理及经济概况

该区位于福建省西部的永安市西北,地处武夷山脉东南,距福州市区约300km,地理坐标:东经117°05′-117°25′,北纬26°00′-26°05′,属于永安市城关镇、曹远镇、大湖镇、安砂镇管辖。福州市至永安市有铁路和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实习区内有永加煤矿专线铁路,永安-魏坊公路、永安-安砂简易公路相通(图1-1)。

4

图1-1 实习区交通位置图

该区包括武夷山脉东南中低山-丘陵区和永安盆地。武夷山脉东南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切割强烈,大部分地区尖峰峭壁,山峦叠嶂,海拔300-1000m,九龙溪海拨最低,约200m。永安盆地海拔200-400m,地形高差小,由巨厚层砾岩、砂岩构成风光旖旎的丹霞地貌景观。实习区主要河流为九龙溪,它源自西北宁化县经清流到永安市注入沙溪(闽江支流),九龙溪水力资源丰富,已开发安砂、丰海等多个水电站。

该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具有冬少严寒、夏罕酷暑、春秋多变、雨水集中、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温度19.2℃,一月平均气温9.8℃,七月平均气温27.9℃,历年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7.6℃。

该区主要人口分布于永安盆地和九龙溪两岸,山区人口稀少。农业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橘、桃、李、油茶籽、笋干、香菇、木耳等。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为主,九龙溪梯级电站的建设为当地渔业带来了的极大发展机遇。

该区经济较为发达,永安煤矿、加福煤田是福建省重要的煤炭基地之一,区内石灰岩广布,为水泥、化工工业提供了丰富资源,同时,森林蕴藏量也很大。

5

6

第二章:地层

实习区属于武夷地层区闽西南地层小区(福建省岩石地层,1992),出露地层以古生界为主,中生界为次,新生界仅有少量分布(见附件贡川、安砂幅一比五万区域地质图),主要由沉积岩、浅变质岩及少量火山岩组成。除第四系外,以角度不整合面为界分为早古生代构造层、泥盆纪-早三叠世构造层、侏罗纪-白垩纪构造层、新生代构造层,按时代顺序由老至新分述如下表2-1。

一、早古生代构造层地层特征

实习区内的早古生代地层出露于魏坊、安砂一带,是实习区出露时代最老的地层,为一套形成于次深海浊流环境的浅变质砂岩、泥岩、硅质复理石建造,与泥盆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为实习区内出露最老的构造层。按其岩性组合划分为东坑口群、魏坊群和罗峰溪群,目前对早古生代地层的层序尚未达成共识,本实习地层层序采用朱玉磷(1990)的划分方案,地层单位采用《福建省岩石地层》(1992)划分方案。

1) 魏坊组(O1wf)

分布于魏坊、安砂一带,为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建造,岩性为紫灰色中薄层千枚状泥岩、千枚状硅质泥岩夹变质粉砂岩及少量变质细砂岩。有时可见递变层理、小型交错层理及水平层理,总体为cde、de组合的鲍马序列沉积,属次深海浊积岩外扇相沉积。本组未见底,厚度大于214m。1975年福州大学地矿系洪祖寅等老师在魏坊村一带千枚状板岩中cf 笔

石发

Didymograptus

hinurdo )、

Sacters(燕形对

Dicellograptus sp. (叉笔石)、Climacograptus (栅笔石)等化石,这些化石为奥陶纪早世常见分子,可以确定笔石产出层位时代属奥陶纪早世。

2) 东坑口组(O2d)

7

分布于东坑口、安砂一带,一套以变质砂质为主的复理石建造,主要岩性为灰色厚层-巨厚层变质中细粒(含长石)石英杂砂岩夹变质粉砂岩、千枚状泥岩,与魏坊组整触。砂岩中普遍可见同生泥质角砾构造、粒序层理、冲

刷构造,粉砂岩中可见小型交错层理,cd、cde沉积组合,属次深海浊积岩中扇相沉积。东坑口组厚度大于3) 罗峰溪组分布于李坊、安砂一带,为一套浅变质的细碎屑岩建造。罗峰溪组下部以千枚状泥岩为主夹硅质泥岩、上部岩性为中厚层变质粉砂岩。与下伏东坑口组整合接触,断层接触。罗峰溪组可见交错层理、递变层理发育,沉积环境属次深海相,地层厚度

691-1113m,含几丁虫、孢粉等化石,时代暂置于奥陶纪晚世。

二、泥盆纪—早三叠世构造

接泥岩中可见水平层理,总体为鲍马序列bcd、637m。

(O3l)

变质粉砂岩、含碳千枚状泥岩等,中部含重晶石矿层,-厚层变质中细粒长石石英杂砂岩,局部夹含碳千枚状泥岩、与上覆上泥盆统天瓦栋组不整合接触或8

合层地层特征

实习区内的泥盆纪-三叠纪地层根据《福建省岩石地层》(1992)划分为泥盆系安砂群,包括天瓦栋组和桃子坑组,石炭系划分为下统林地组、中统黄龙组及上统船山组,二叠系划分为栖霞组、文笔山组、童子岩组、上统翠屏山组和大隆组(罗坑组),三叠系划分为溪口组,与下伏浅变质的早古生代构造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与上覆侏罗系陆相火山岩亦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构成实习区内的第二个构造层。

1. 泥盆系

泥盆系仅有安砂群,划分为天瓦栋组和桃子坑组。 1) 天瓦栋组(D3t)

天瓦栋组分布于魏坊南部及安砂一带,总体为一套粗碎屑岩建造,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以灰白、黄白色厚、巨厚层石英砾岩、石英砂砾岩为主,中下部夹少量紫灰色薄层千枚岩;上段以紫灰、紫红色中薄层千枚状泥岩、粉砂岩、砂岩为主,夹厚层石英砂砾岩。天瓦栋组总体表现为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由滨海向浅海演化的海侵沉积,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相。天瓦栋组与下伏罗峰溪群不

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地层厚约685m,未发现可靠化石,时代暂置于泥盆纪晚世。

2) 桃子坑组(D3tz)

桃子坑组组分布于魏坊南部及安砂一带,桃子坑组总体为一套粗碎屑岩建造,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以黄白、紫红色厚层石英砾岩、石英砂砾岩夹砂岩为主,以砾岩的出现与下部天瓦栋组顶部粉砂岩分界;上段为紫红色中层粉砂岩、石英砂岩、千枚状泥岩夹石英砂砾岩等,较纯净的石英砂岩、石英砾岩常可构成硅石矿床。桃子坑组总体表现为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海水由浅向深演化,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相。桃子坑组与下伏天瓦栋组、上覆林地组呈整合接触,地层厚约512m,实习区未发现可靠化石,前人在龙岩桃子坑组剖面上采集有Leptophloleum sp.(薄皮木),Leptophloleum rhombicum(斜方薄皮木),Cyclostigma

9

sp.(园印木)等植物化石,时代定为泥盆纪晚世。

2.石炭系

实习区内石炭系按岩性组合可进一步分为下统林地组、中统黄龙组及上统船山组。

1) 林地组(C1l)

分布于大湖西北、安砂一带,为一套粗碎屑岩建造。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砂砾岩、石英砂岩、紫灰色千枚岩等。向上其有泥岩增多、砾岩减少的趋向,由下向上形成一个由砾岩向砂砾岩、砂岩、泥岩过渡的沉积旋回,沉积环境为滨海-浅海相。与下伏桃子坑组为连续沉积,地层厚度大

于302m。在实习区内未获化石资料,在漳平、龙岩等地的林地组采集到Neuropterls sp.(脉羊齿),Neuropteris gigantea(巨型脉羊齿),Pecopterla sp.(栉羊齿),其时代对比为早石炭世。区域上林地组含铁矿,如马坑铁矿就产于林地组与黄龙组接触部位。

2) 黄龙组(C2h) 黄龙组在坑边黑风洞一带有零星分布,为一套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黄龙组下部主要

10

为黄白色厚层石英砂砾岩、千枚状泥岩夹白色厚层硅质岩,局部见风化壳,上部为厚层灰岩夹薄层白云质灰岩,千枚状泥岩,厚度65m。前人报道在黄龙组底部见有一层古风化壳,因此黄龙组与下伏林地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在坑边黑风洞采集到Fvsiella sp., Beedeina sp., Fusulina sp.(纺锤蜓)等中石炭世蜓类化石,故将其时代置于中石炭世。

3) 船山组(C3c)

分布于大湖、坑边、热水等地,为一套浅海碳酸盐岩建造。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灰岩,下部夹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透镜体,与下伏黄龙组石灰岩为连续沉积,厚度193m,属浅海环境。本组灰岩中产Pseudoschwagerina sp.(假希瓦克蜓), Schwagerina sp.,Triticiles sp.(麦蜓)等晚石炭世簇类化石,以及Caninia of Kueichouensis(贵州大齿珊瑚),故船山组时代定为晚石炭世。

船山组灰岩以色浅、层厚、质纯为特征,其化学成份稳定,Ca0含量一般大于51%,为良好的化工、水泥原料。船山组在大湖一带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3.二叠系

二叠系在永安地区发育较全,主要分布于峰海、安砂、大湖、坑边一带。根据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化石组合等,可分为下统栖霞组、文笔山组、童子岩组、上统翠屏山组及大隆组(罗坑组)。

1) 栖霞组(P1q)

分布于大湖、坑边、安砂一带,为一套正常浅海相碳酸盐岩建造。岩性为深灰色厚层含燧石结核(条带)微晶灰岩、中薄层硅质灰岩,中部夹钙质泥岩及白云岩,与下伏船山组为整合接触,厚度大于319m。本组含较丰富的动物化石,有蜓:Parafusulina sp.(拟纺锤蜓), Schwagerina sp.,珊瑚: Protomichelinia xinchengensis, Allotropiophyllum sp.(奇壁珊瑚)等,这些化石均具有早二叠世早期的化石组合特征,故将栖霞组时代置于早二叠世早期。栖故组石灰岩虽然含有较多的硅质及炭质,但部分质地较纯的灰岩仍不失为良好的水泥原料。

2) 文笔山组(P1w) 分布于坑边、安砂一带,为一套浅海陆棚相碎屑岩建造。岩性为深灰、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夹少量细砂岩。岩石风化后呈紫红色,野外极易辨认。泥岩中普遍含黄铁矿或菱铁矿结核,与下伏栖霞组为

11

整合接触,地层厚248m。本组产Paraceltites sp.(付色尓特菊石),Chonetes sp.,Cyclocylicu sp.及海螺等化石,据化石组合及与上、下层位的关系,将文笔山组时代置于早二叠世。

3) 童子岩组(P1t)

分布于安砂、峰海一带,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地层厚达702m,与下伏文笔山组为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按岩性组合可分为三个岩性段。

下段为中厚层、薄层粉砂岩、细砂岩及泥岩,含有薄煤层,厚256m;中段为粉砂岩、泥岩,含黄铁矿结核,产大量海相动物化石,厚123m;上段以泥岩为主,次为粉砂岩、细砂岩,夹有薄层钙质岩,含煤层较

多,含丰富的植物、碗足类及瓣肠类化石,厚度323m。

童子岩组化石种类繁多,所产碗足类大多为华南早二叠世茅口期常见分子,如Pygmochonetes Jingxianensis(矮小戟贝),Urushtenia crenulata, Plicochonetes sp.(线戟贝)等,所含植物多为福建省童子岩组植物群的常见分子,如Compsopteris sp.(蕉羊齿), Gigantopteris nicotianaefolia(大羽羊齿), Spheaopfhyllum sinocoreanum(楔叶)等,这些化石均具有早二叠世晚期生物组合特征,故将区内童子岩组时代置于早二叠世晚期。

根据沉积相标志、童子岩组下段、中段属浅海碎屑岩沉积,上段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童子岩组上段海陆交互沉积为区内含煤主要层位。童子岩组上段的主要含煤段、煤层、煤线达57-66层,其中可采的和局部可采的煤层有14层,可采总厚度达6.82-8.55m。童子岩组煤质均为低硫、磷、低灰份、发热量较高的无烟煤。

4) 翠屏山组(P2c)

翠屏山组与童子岩组毗邻出露,为一套陆相冲积和湖泊相沉积的细碎屑岩建造,厚度384 m,假接合于童子岩组之上。

翠屏山组可分为三段:下段以粗砂岩和细砂岩为主夹泥岩及粉砂岩,其下部和上部分别夹少量薄层煤,厚17m;中段以细砂岩与粉砂岩互层为主间夹泥岩,厚120m;上段为灰、灰绿色粉砂岩与泥岩、砂质泥岩互层夹少量粗砂岩,厚94m。

12

翠屏山组泥质岩中普遍含菱铁矿鲕粒或结核。

翠屏山组含丰富的植物化石,所见分子大多为童子岩组延续属种而且组合单调,

Gigantopteris

等繁盛为特色,与省内Gigantopteris— Lobatannularia组合一致,时代为晚二叠世早期。

5) 大隆组(P2d)

大隆组(福建省岩石地层清理称为罗坑组)仅出露于峰海、小伙村、鸬鹚溪一带,为一套浅海陆棚相细碎碎屑岩建造。岩性以灰、灰白色中薄、薄层含钙泥岩、粉砂岩为主,中部夹碳质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地层厚度115m,整合于下伏翠屏山组之上。大隆组含丰富的海相动物化石,有菊石Pseudotiirolites asiaticus, P. sp., Pseudogastrioceras sp., Pleuronodnceras dushanense等;腕足类:Wagenites barusiensis, W. wongiana, Crurithyris speciosa等,这些化石多数为晚二叠世晚期的特征分子,故大隆组时代为晚二叠世无疑。

Compsopteris

13

4.三叠系

实习区内仅出露三叠系下统溪口组(T1x),零星分布于峰海、小伙村、鸬鹚溪、鸬鹚坪一带。岩性为深灰色、灰白色中薄层泥岩、钙质泥岩、泥灰岩和粉砂质泥岩,夹少数粉砂岩、细砂岩、灰岩。顶部出现紫红色泥岩、砂质泥岩等,为浅海陆棚相沉积。溪口组地层厚度大于584m,与下伏大隆组(罗坑组)为连续过渡沉积,与上覆南园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溪口组含丰富的海相动物化石,有菊石:Ophiceras sp., 姗鳃类:Claraia stachei,C. wangi,C. langyanensis

,C.

C.

griesbachi,

14

concentrica(yabe),Eumorphotis sp., E.inaequi coslate等,这些化石均为早三叠世化石组合特征分子,故将区内溪口组时代置于早三叠世。

区内大隆组与溪口组界线出露较完整,其间存在厚达25m的二叠-三叠系生物混生层,混生层中发现Pseudotirolites asiaticus, Pseudogastrioceras sp., Pleuronodoceras sp.与Claraia waregi, C. stacheii等共生。 三、侏罗纪—白垩系构造层特征

侏罗纪—白垩系构造层在实习区内出露有漳平组、长林组、南园组、坂头组、赤石群(沙县组、崇安组)。

1)漳平组(J2z)

出露于实习区外的楼源一带,为内陆盆地杂色细碎屑沉积,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岩性为以紫红色为主的杂色细砂岩、粉砂岩、泥页岩;上段为黄、灰、浅紫等杂色砂岩、粉砂岩夹含砾杂砂岩,偶夹凝灰质粉砂岩、凝灰岩等。其底以紫红色粉砂岩与梨山组整合接触,或超覆于其它老地层之上,局部为断层接触,上部未见顶,地层厚度大于600-2500m;发育斜层理、平行层理、水平层理、冲刷构造,以湖泊沉积为主夹河流相沉积。含双壳类Tuturlla rotunda,T. chachlovi 及植物Equisetites sp.等,时代属中晚侏罗世。

2)长林组(J3c)

零星出露于永安市北李公亭东地区,一套陆相火山碎屑一沉积岩系,岩性主要为灰白、灰绿、紫红色凝灰质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夹细砂岩、砂泥岩及凝灰岩,上部多硅质粉砂岩,偶夹泥灰岩凸镜体。与下伏漳平组及更老地层呈明显不整合接触,其上与南园组呈不整合接触。岩性及厚度变化大,地层厚20-700m,为陆相火山碎屑-熔岩沉积。区域上长林组含化石稀少,植物为Cupressinocladus -Hrachyphyllum组合,叶肢介有Yanjiestheria sp., Orthestheria sp.等,时代属晚侏罗世。

3) 南园组(J3n)

实习区内南园组福建省岩石地层(1992)称为兜岭群上部的上渡组,出露于洋地、陈坑-曹南一带,为一套陆相火山岩建造。岩性以流纹质成分

15

为主的流纹岩、流纹斑岩、熔结凝灰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等,地层厚546m ,喷发不整合于前白垩系之上。南园组火山岩自下而上可明显分出四个喷发旋回,岩性上总体表现出从旋回下部到上部由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到晶玻屑凝灰岩、晶屑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的变化。区域上目前尚未采集到可靠的化石,福建省岩石地层将兜岭群时代置于晚侏罗世,现根据区域资料,时代暂置于早白垩世。

4) 坂头组(K1b)

主要分布在永安盆地西北边缘的坂头村下渡和曹远一带及曹远的洋地-浦上一带,与南园组呈超覆不整合接触,为一套陆相火山岩与河床相一湖泊相的沉积。岩性为杂色-灰黑色凝灰质砂砾岩、砂岩和泥岩等组成,自下往上组成四个较完整的沉积旋回,一比五万贡川幅将坂头组地层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部分,下段相当于福建省岩石地层清

理(1992)

划分的兜岭群上渡组,上段相当于福建省岩石地层清理(1992)划分的吉山组。

坂头组下段:

第一旋回:紫红色凝灰质砂砾岩,厚约100m;

第二旋回:灰绿色夹紫红色凝灰质砂岩夹砂砾岩,厚54m;

第三旋回:灰白色-浅灰色纸片状泥岩粉砂岩夹薄层硅质岩,厚270m,泥岩中含丰富叶肢介动物化石和一些植物化石,短纹叶肢介:Brachygrapta cf., 似叶肢介:Estherites sp.,中脐鱼:Mesoclupea sp.;

第四旋回:灰-灰黑色粉砂岩夹长石石英粗砂岩和含炭页岩,厚230m,含瓣鳃类化石和植物碎片,中村蚌Nankmuranaia sp., 豆舰:Pisidium sp.。

坂头组上段:

为一套冲洪积粗碎屑岩建造,岩性为一套灰色、灰白色厚-巨厚层复成份砾岩夹砂砾岩、粗砂岩,地层厚约120-170m。坂头组上段以厚层砂岩的出现与坂

16

头组下段的砂、页岩分界,坂头组上段与上覆地层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目前,坂头组未采集到可靠的化石,时代暂置于早白垩世。 5)赤石群

白垩系由赤石群组成,赤石群分为下部的沙县组和上部的崇安组。 沙县组(K2s):

出露永安盆地边缘,为内陆干燥盆地沉积的一套红色细碎屑岩建造,岩性为砖红色或紫红色凝灰质粉砂岩夹砂砾岩和粗砂岩,往上粗碎屑增加,呈不整合超覆在下伏老地层之上,厚度达500m。沙县组地貌上常呈平缓小土丘,中部见小量植物化石,枞节柏:为晚白垩世。

崇安组(K2c):

分布于永安盆地中心,继承沙县组内陆盆地的堆积的一套红色粗碎屑岩建造,在永安地区形成丹霞地貌,主要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砾岩—砂砾岩夹少量砂岩和粉砂岩,厚度和岩性变化大。崇安组由于胶结物常含钙质、胶结较紧密,经风化溶触,常构成假岩溶地貌。崇安组地层厚度达200m,接触,与上覆新生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崇安组未采集到可靠化石,时代暂定为晚白垩世。

三、第四系

实习区内第四系主要为更新统、全新统,以冲洪积为主,偶见洞穴堆积。冲洪积主要分布于河流阶地或河床上,呈角度不整合被盖于下伏地层之上,岩性组合具二元结构特征:下部为灰黄色砂砾卵石层,上部为灰黄色砂质粘土、等,厚度n-30m。残坡积主要分布于山坡、基岩表层,主要为角砾状砂砾

岩、亚砂土、亚粘土等,厚度

Frenelopsis sp.,此外,含介形虫、叶肢介、等化石,时代残坡积为辅,粉砂及细砂0.1×n-3m。在坑边等地石灰岩溶洞中,偶见少量

17

与下伏沙县组整合洞穴堆积。

1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nk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