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五年级下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13 00:3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20五年级下册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一、指导思想

以《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二、教学资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

(1)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

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3.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单元目标分析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的教学,引导学生懂得用心体会家人的爱,理性面对问题,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懂得家庭中的责任分担与民主协商,逐渐形成家庭主人翁意识;了解并理解家风背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中华民族精神,懂得家风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并借助各种形式,宣传优秀的家风。

2.通过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认识到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才能共享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主要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才能构建和谐有序的公共生活.“我参与我奉献”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平等相待、文明有礼、服务社区、参与公益是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秉持的价值选择,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的亲社会情感。

3.通过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教学,整体把握中国近代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程,探究不同阶段不同人物的不同追梦之路,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敢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方法,增加学生爱国情怀。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

五、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相关主题的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六、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题目课时备注

第一单元我们一家人6

1 读懂彼此的心2

2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2

3 弘扬优秀家风2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6

4 我们的公共生活2

5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2

6 我参与 我奉献2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12

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2

8推翻帝制民族觉醒2

9中国有了共产党2

10争夺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2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

12富起来到强起来2

第一单元 我们一家人

1读懂彼此的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发生的变化,认识自己与家人之间在一些方面的不同,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

2.学生能够意识到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并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

教学重点:学会透过家人各种不同爱的方式,体会背后浓浓的爱意,理解家人的心;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有效的方法,主动沟通并化解矛盾。

教学难点:面对家庭冲突和矛盾时如何理解家人?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欣赏一下,这首歌告诉了我们什么?(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学生回答。)

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里有我们的亲人。当我们快乐的时候,他(她)会和我们一起分享;当我们烦恼的时候,他(她)会听我们倾诉衷肠。家人给我们慰藉和爱心,我们将在家人的关爱下度过童年,渐渐长大。今天,我们都带来了自己的照片。请你在自己的小组里讲一讲你小时候和家人的故事吧。(学生先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在实物投影仪上互相介绍。)

小结:虽然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他们并不是很了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爸爸妈妈的心吧!

二、实话实说

1、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温馨实话实说的家!爸爸妈妈用深情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是,舌头也有被牙齿咬的时候,在生活中,你对爸爸妈妈的某些行为有不理解的地方吗?说说你的心里话。如果不想说出来,也可以把心里话写在本子上。

2、师:看来,你们对爸爸妈妈不理解的地方还真不少,你能说说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吗?

三、听听父母的心声

1、师:爸爸妈妈的爱是无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有的爸爸妈妈可能把对你的爱表达得明显一点,有些父母则隐藏着这份爱。让我们走进父母,去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吧!

2、播放家长心里话的视频。

师:听了两位妈妈和一位爸爸的心里话,你们想说些什么?

小结:只要我们的是生活中多一些尊重,孩子尊重家长的建议,父母能尊重孩子的想法,我们的家庭就更加和睦。

3、爸爸妈妈做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我们的爱。为了给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他们每天不知疲倦地工作。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什么时候休息?

四、总结

虽然爸爸妈妈很忙,现在你能体会到他们的辛劳了吗?你可以回家和他们说说心里话。

第二课时

一、正确认知,化解矛盾。

1.播放音频《一个孩子的烦恼自述》。

2.师: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和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如何面对和解决呢?

3.当你和家人产生矛盾的时候,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呢?阅读活动园材料,说一说你会选择哪种方式?

二、理性面对:交流方式多。

1、其实,遇到问题并不可怕,办法总比困难多。

2.阅读王玉理的故事,你受到哪些启发?

3.交流方式有很多:如写信、留言条等。

4.情景出示:班里很多学生都可以用钢笔书写了,由于我写字漏字错字现象多,老师让我再练练,可是妈妈觉得是我写字写得不好。我认为这明明是两个问题,妈妈的误解让我很不开心。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选择合适的方式,试着主动和妈妈交流沟通吧。

三、我爱家人:发现父母的美。

1、小组内合作,阅读课前小调查“我眼中的父母别人眼中的父母”,说说有什么新的发同伴身上学现?

2.列举事例说说父母身上的父母的闪光点,交流自己的感受。

3.教师总结。

四、拓展延伸:布置活动作业。

1.布置课后活动作业。

2.小结:明确下节课学习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教学目标:

1.独立完成学习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自立自强的意识。

2.知识技能: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3.在活动中体验承担家庭责任的意义,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

4.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每位家庭成员应当承担的责任,了解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方式。

难点:学习关心和帮助家人的方法。感受家庭的美好和幸福,树立家庭责任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自家的家庭责任单。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交流家庭责任单,感受家庭成员各自承担的责任

一.导入课题

1. 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理解,还要主动交流常沟通,家庭成员还要主动担当家庭责任,尽责出力。

2.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如何为家庭做贡献,承担责任的问题。揭示课题: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二.交流家庭责任单

1.出示家庭责任单,明确学习要求。

a.以小组为单位活动。

b.小组交流,发现有什么共同之处。

2.全部交流。

3.小结:一个家庭承担着赡养老人、抚育子女、感情交流、改善生活等多方面的责任。家庭让我们感到安全和幸福。

活动二:情景辨析,在家中做到自理、自立

一.情境辨析,担当责任

1.播放视频“在家里没有做到自理自立”,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思考:面对这样的情形,你会怎么做?

2.教师梳理学生观点,组织探讨解决办法。

3.自我评价和家长评价对比

二.选择问题,探寻对策

1、出示小组学习要求:

(1)浏览活动册“沟通小难题”:

玩游戏、起绰号、言而无信、想说就说

(2)选择一个问题,讨论解决对策

2、组织全班交流。预设:玩游戏:合理安排时间

起绰号:勇于承认自己错误

言而无信:言而有信是原则,特殊情况应具体分析

想说就说:对长辈说话要注意礼貌

3. 评价小结:作为子女,努力学习,掌握知识,练习就本领,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自立自强,就是对家人最大的精神安慰。

活动三:家庭发生的变化

1.播放视频“长辈年纪大搬过来一起住”,创设情境,组织学生思考:家庭生活发生变化,你会怎么做?

2.生谈感受。

3.有话大家说,面对家庭发生变化自己的想法。

4.出示“我是自立小达人”课后活动评价表。教师讲解

5.总结谈话:面对家庭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事情,一声关心的问侯、一句巾心的劝慰、一杯暖心的热水,都是对家人的支持,都是在为家庭作贡献。

第二课时

[情景引入]

1.情景剧引入,启发思考

小明同学面对家庭发生的变化(外公年纪大了,摔了一跤住进了医院,父亲工作繁忙之余还要去照顾年迈的老人,母亲要照顾年幼的妹妹,还要照顾家庭日常。),跟家人协商调解,共渡难关。

小结:生活中家庭可能会发生许多意外变化,需要全家人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3.揭示课题:《2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活动一:表达爱

1.学生演绎教材活动园内容

2. 师生讨论:你可以做些什么?

3.小结:我们要体谅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的辛劳,学会关心他们,支持他们,表达我们对家人的关爱。

活动二:争当“智多星”

1.生阅读教材阅读角内容

2.交流讨论:

妈妈为什么愁眉苦脸?她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我是如何帮助妈妈的?

3.小结:生活中,家庭成员有困难,我们要留心观察、主动询问,尽力关心和帮助家人。有困难同商议,共承担。

活动三:做好“润滑剂”

过渡: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间很可能会产生纷争。当家人意见不统一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1.教材第13页情景

(1)看一看:家人之间发生了什么纷争?

(2)议一议:你会如何来处理?

2.说说生活中你的家庭中有什么困扰争论?

3. 小结

当家人意见不一致是,我们可以和家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发挥好“润滑剂”的作用,和家人一起面对困难解决问题。

总结延伸:民主生活会

1.看材料

2.你家会召开民主生活会吗?

你赞同这样的方式吗?

说说你的理由。

3.尝试跟你的家人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4.总结:生活中,我们留心观察、主动询问,积极帮助家人排忧解难,争做“ 家庭智多星”。我们可以通过和谐、民主的方式营造我们的家园。与家人同商议、共承担。

板书设计:

2 让我们的家更美好

同商议,共承担

表达爱

争当智多星

做好润滑剂

民主生活会

教学反思

3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家风,知道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

2.懂得优秀家风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作用。

3.知道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优秀家风蕴含着中华传统美德,理解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础,从思想上树立起学习和传承家风的自觉意识。

教学难点: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做到学习并践行家风,促进自身成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老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故事。

指名学生读《精忠报国》的故事。

老师:在岳飞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是岳飞的母亲,正是家庭的影响,让岳飞成为了一名正直、勇敢、为国奉献的人。家庭中的正能量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弘扬良好家风》。

2.学生齐读课题。

二.互动讨论

活动1.从小到大,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经常给你讲一些道理?叮嘱你一定要做到?生讨论交流。

2.家风是什么?其实家风就是一个家庭世代传承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世代恪守的家训家规。

3.活动园。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有许多家族重视家风的传承。请同学们分组阅读活动园中的三个例子,看看这些家训讲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3.1涵养德行

介绍《朱子家训》、朱熹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子检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卫生。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不铺张浪费。

3.2 修身立志

你知道这些名言警句出自哪里吗?从中你可以学到什么?

俭以养德,静以修身。——诸葛亮《诫子书》我们要养成节俭的美德,不铺张浪费。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一个人须恬淡寡欲方可有明确的志向,须寂寞清静才能达到深远的境界

3.3 百年革命 家国情怀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许多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书中摘录了一些仁人志士写给家人的书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边读边思考,你从中体会到了哪些优秀家风?

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教师小结: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先辈们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让我们学习先辈,传承良好家风。

4.活动园

对长辈做一次访谈,了解家风,并在班中交流分享。

教师总结:家庭就像社会中的细胞,每一个小家的幸福共同构建起一个和谐的社会。每一个家庭的优秀家风,汇聚成中华民族的家风。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优秀家风都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与社会和谐的基础。

作业

写作一篇《我的家风故事》,下节课分享讨论。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

4.我们的公共生活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个人都离不开公共生活,我们也要积极的参与公共生活,这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社会情感,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我们的公共生活》

板书课题:我们的公共生活

二、新课讲授

(一)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活动1:

1.我们通常在哪些场所参与公共生活?

在图书馆阅览书报、到商店购物消费、去旅游体闲、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具、区电影院等。

2.参与公共生活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意义?

(1)深入地了解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2)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3)增进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活动2:

1.说一下你身边的不文明现象?再讲述一下这些不文明现象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广场、街头乱扔果皮废纸,在影剧院、展览馆吵闹,购物付款不排派对,践踏草坪、损坏公务,在公共厕所吸烟,外出旅游随意刻画等等。

影响:损坏了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2.为什么要文明参与公共生活(必要性)?

①在公共生活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②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看似小事,但损害的是大家的公共生活质量,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气。

③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今天,人们的公共生活已经超越国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体现着民族的文明程度。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

④公共生活的质量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幸福,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3.文明参与公共生活的要求是什么?

①参与公共生活,要求我们举止文明,尊重他人的需要和公共利益。

②文明参与公共生活,杜绝丑陋行为,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

③文明参与公共生活还是维护国家形象和荣誉的要求。

(二)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活动3:

(1)公共场所自觉排队,是大家所熟知的公共生活规则。有人认为专门设立“排队日”是小题大做,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2)搜集因扰乱公共秩序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典型案例。

明确:(1)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排队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却体现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在一个文明城市之中,排队不仅意味着对公平秩序的遵守与履行,更体现着一种对社会资源的分配原则,对于效率的合理追求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设立“排队日”是对一种公共公礼仪的善意的提醒。设立“排队日”,目的在于培养人们遵守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有利于减少乱插队现象。

(2)示例:高铁霸座

2018年8月21日,在从济南西站开往北京的G334次高速动车组列车上,一男子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各种胡搅蛮缠,视频发到网上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愤慨,从而被人称为霸座哥。

2018年8月24日,从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公司获悉,孙某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被限制购票乘坐火车。

危害: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3.如何遵守公共秩序?

①遵守公共秩序需要我们树立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各种规则。

②规则不仅是对我们的限制和约束,更是对我们自由和安全的保护。

③我们应让守规则、讲秩序成为自己的公共生活习惯。

活动4:

1.在你的周围有哪些常见的公共设施?它们各有什么功能?

2.我们能为爱护公共设施做些什么?

答案:

1.常见公共实施:绿地、道路、路灯、地下(上)线路和管道停车场(库)、配电房(室)及电器设备、消防设备、电梯、健身娱乐设施公告牌等。

功能:这些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宜居的优美环境,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维护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使人们的公共生活有了安全保障。

2.我们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设施;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

3.爱护公共施的做法有哪些?

①要了解各类公共设施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爱惜使用各类公共设施,不损坏公共设施;

②自觉参与维护公共设施的活动,主动护理公共设施。

三、课堂练习

1.共享单车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漫画启示我们()

A、要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设施

B、公民要依法自律,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

C、公共单车是为了方便居民出行,可以随意存放

D、使用共享单车使我们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a.AB b.CD c.AC d.BD

2.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飘过,成为今春各大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共享单车离不开大家的呵护,需要多方共治。谢列能够促进共享单车健康有序发展的是

A.使用者给车加“私锁”,方便自己B.企业合理竞争、精心服务C.政府科学引导、监管得力D.使用者遵守社会公德,做到文明、安全骑行

aABD b.BCD c.ACD d.ABC

四、课后作业

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公共生活文明参与

(1)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

教学反思

5.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国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 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二、说一说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3、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了规则的约束,我们的生活可以更加和谐有序。

4、除了这些规则外,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则,上节课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观察生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规则与大家分享一下。

5、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身边的规则。

6、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没有规则,我们连走路都不安全,看来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三、认识公共标志

1、(出示课件)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志?(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志时你是怎样做的?

小结:公共标志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更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标志,在理解公共标志设置意义的基础上,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

四、深化认识

1.出示图:

(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

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

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2.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①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②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五、守规才有序

1、教师引导: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规则,无处不在的规则约束了社会每个成员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2、说一说,我们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办?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则,才能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正如著名学者莱蒙特所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对《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6 我参与 我奉献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树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观念。

2.明确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做到文明有礼,提升公共意识。

3.了解社区成员的角色责任,树立服务公共生活的意识。

4.明确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利索能力的社会公益活动。

教学重点:平等友善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小善汇聚成大爱。

教学难点:如何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受爱心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师:“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更美好。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

二、共同回忆,体验爱心

1、无偿献血、抗震救灾、为贫困地区捐款。(课件播放相关图片)

师:除了这些大事件外,生活中的小事上你曾遇到过哪些困难?得到过什么帮助呢?

翻开书64页我们来看看你是否也遇到过此类情况。

生1:我遇到过,有一次放学下大雨,是班上的一个男同学拿着大伞把我遮回家的,那时候他衣服都湿了。

生2:上美术课,我好几次都忘记带卡纸,都是同桌送卡纸给我的。

生3:二年级的时候,我不会绑鞋带,上体育课鞋带老是松掉,我又不会绑,是班长帮我绑好的。

……

2、评选班级爱心大使

师:生活中处处有爱心,我们都得到过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也应该关心、帮助他人。回想一下,你曾经给过别人什么关心或帮助吗?现在大家开始说说自己帮助过别人的事,然后我们进行评选,选出我们班的爱心大使。(生答)

三、传承雷锋精神

1、阅读教材故事:《雨中送母子》

2、观看《雷锋》相关视频。并说说你还知道雷锋叔叔还有哪些乐于助人的故事?

四、设置情境,奉献爱心

1、大家自由分组,组成不同的爱心小队。例:帮困小队、学习提升小队、敬老小队……

如果你是以上小队的队长,你打算如何帮助他人?

2、师:我们帮助他人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人不接受帮助或者根本不领情。我们现在来阅读69页,并思考:为什么这两位同学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帮助?

3、你认为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演一演。(请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并适时点评)

4、那你遇到过帮助人不领情的情况吗?讲述具体事例。(生答)

5、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请大家集思广益。

小贴士:

1、用心了解他人的需求。

2、以平等的态度对待需要帮助的人。

3.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意愿。

4.以友善和热诚的态度帮助他人。

6、阅读教材 “阅读角”,并思考:班主任为什么不把真相告诉方明呢?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爱心,爱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暖;懂得了帮助别人不仅温暖别人,而且自己也能收获快乐的道理;学会了正确关心、帮助他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2.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3.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收集资料,交流讨论中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了解列强侵华犯下的罪恶行径,知道中国人民面对外来侵略曾经进行了不屈的斗争, 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和抗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了解虎门硝烟的历史背景,观看《虎门销烟》电影。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虎门销烟相关历史资料背景、活动评价单、板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英国向中国贩运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恶目的,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简单情况。

2、使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图表等资料,表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鸦片这一话题,知道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知道近代中国挨打的原因。

2、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充分感受林则徐等民族英雄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正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一:提示背景,引入课题

1、出示罂粟花图片,初识“鸦片”。

罂粟。

2、师述:在中国历史上有那么一个年代,鸦片充斥了市场,两百多万人深受其害,“东亚病夫”这一耻辱的称号由此而生!(出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

1839年,林则徐向皇帝上书:“鸦片不禁,中国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皇帝派他前往广州查禁鸦片,于是就有了“虎门销烟”这一中国历史上不朽的一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7课《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这一课中的 《虎门销烟》。(出示课题)

活动二:了解毒品害处,揭露侵略野心

1、师述:虎门销烟的“烟”指的就是鸦片烟。

2、讨论交流:鸦片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危害?

3、小结:鸦片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毒品,它使无数中国人因染上毒瘾而丧失劳动力、战斗力。英国强盗向中国大肆倾销鸦片是要掠夺我们的钱财,使我国陷入危难之中。

4、师述:随着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毒品家族日益壮大。(出示图片 现代毒品:海洛因、冰片、摇头丸等)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死于吸毒人数超过10万。截至2004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114.04万。每年因吸毒约耗费390亿人民币。

5、交流你所知道的毒品危险生命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例。

过渡:1893年6月3日,在广州虎门海滩,上演了大快人心的一幕――销毁鸦片!

活动三:了解虎门销烟过程,体验大快人心之感

1、出示珠江三角洲地图,标一标虎门所在位置,找一找珠江所经流域。想一想为什么要在“虎门”销烟?

理解虎门位置的特殊性:靠近沿海,是鸦片走私入口的大门。

2、读一读故事,了解虎门销烟过程。

3、师简介林则徐,出示:

“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读林则徐的话,体会其禁烟的决心。

4、出示“约2万箱,重达119万千克”一系列数字,想一想:这些数字说明什么?

5、观看电影片段“销烟”,看广场英雄纪念碑上十幅浮雕中的第一幅

仔细观察销烟现场的布置、气氛,林则徐的神情动作,士兵、群众的动作、反应,谈谈体会。

小结:在国难当头之际,林则徐坚决反抗外敌,虎门销烟之举销毁的不仅仅是鸦片,更是“东亚病夫”的形象,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为中华民族扬威,令国人扬眉吐气,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6参观林则徐纪念馆,表达敬意

活动四:体悟耻辱,解析《南京条约》

1、过渡: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出示《南京条约》内容,并进行解读。割地:割让香港 (破坏领土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相当于年收入的1/3多,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 (进行经济掠夺)

协定关税:(无法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

3、出示英控海关和跑马厅的照片。

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得寸进尺,变本加厉,他们不满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从中国掠夺的利益,又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活动四:你说我说,香港前世今生

1、阅读“香港回归”材料,谈谈感受。

2、小讲坛:历史的昨天和今天,给你留下了哪些思考?“联系昨天,感受今天,畅想明天”

3、总结:今天,古老的中华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我们唱着“东方红”,中国人民当家作主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日渐强盛的崭新年代。让我们牢记:只有发展,只有国力的强盛,这段屈辱的历史才不会重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圆明园的罹劫过程,初步了解近现代以来世界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2、过程方法: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文化遗产毁灭及流失的惋惜之情,对腐败清政府的痛惜之情,对侵略者的愤怒之情。牢记“落后必然挨打”的道理,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士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达到引领学生了解历史、以史为鉴,奋发图强的目的。

难点 如何让学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这里收到了一位法国大作家雨果的来信,让我一起来听一听。“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

2、听了雨果的这段话,你脑海中的圆明园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疑问吗?

3、但是,这一奇迹现在已荡然无存,留在我们眼前的只有几根残缺的大石柱。它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像一座纪念碑,诉说那段屈辱的历史—板书:圆明园的诉说。

二、学习新课,体验明理

活动一:惊叹圆明园的辉煌

师: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现在却只留下这些残垣断壁。那么,你知道圆明园在哪儿吗?你知道多少关于圆明园的故事?

师小结:气势恢宏的建筑,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不知凝聚着古今中外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心血,因此,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板书:万园之园

活动二:惋惜圆明园的毁灭

1、令人遗憾的是,令人悲愤的是,这“万园之园”竟被一把无情的火烧成了灰烬,那么,火烧圆明园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让我们看看当时的情景。

师:这把无情的大火把我们引以为豪的“万园之园”烧成了一片灰烬,毁于一旦。——板书:毁于一旦

2、想一想,当时的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掠夺、焚烧? [出示课件]南京条约的内容, 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到条约的心情。

3.师:是的,只要是有良知的中国人看到这份条约都会感到无比的愤怒。可是还有比这更令人愤怒的事,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你们知道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吗?

4.圆明园如果存在于现在的中国,它还会遭到掠夺吗?为什么?(不会,因为中国强大了。)从哪可以看出中国强大了?(生自由说)

三、全课总结,深化情感

师: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的美、侵略军的无耻以及清政府的昏庸,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同学们,历史虽然过去,但是警钟依然长鸣,作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用心铭记这段耻辱的过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让我们行动起来努力建设我们强大的祖国,让圆明园从此不在哭泣。最后让我们在这雄壮的国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板书设计: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圆明园的诉说

万园之园 毁于一旦

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

教学反思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教学目标:

1.了解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和伟大贡献。

2.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

3.感受孙中山先生一往无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情感,学习与继承他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在活动中能自主探究人们对孙中山的纪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了解孙中山的革命之路,感悟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近孙中山先生

1、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南京有个有名的景点叫—一中山陵。每天去参观游玩的人络绎不绝,你们去过吗?谁能和大家介绍一下吗?

指名学生交流。

2、图文了解中山陵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中山陵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介绍孙中山

教师:中山陵是人们纪念和缅怀孙中山先生的地方,为什么人们如此怀念他呢?

指名学生交流。

教师做小结(揭示课题)

4、了解人们对孙中山的怀念

教师:除了中山陵,人们还以其他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课前我们已经以小队的形式进行了探究,下面就请他们派代表来介绍一下吧!

活动二:了解孙中山的革命足迹

1、分发资料,小组学习。

明确学习要求:一起学习材料,了解孙中山的革命足迹,说说让你印象最深刻的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

2、班级交流

请小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说说在小组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总结:

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为推翻帝制,推进民主革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他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值待我们每个人的尊敬与怀念。

活动三:感受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一)学习名言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名言,指名学生朗读。

2、请学生来说说名言的含义。

3、老师帮助解读,引导学生体悟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

4、请学生结合孙中山先生的伟大精神,说说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启示。

5、齐读名言。

(二)学习链接资料

1、出示课文中链接资料,学生默读资料。

2、讨论:说说我们国家目前的巨大变化,畅想祖国的美好未来。

3、教师小结

今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革命先辈们的不断探求救国救民之路,奋勇抗争推翻帝制是分不开的,让我们牢记历史,以孙中山等革命先驱为榜样,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了解了他的革命事迹,以他为首的革命党人通过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朝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

二、自主学习,走近革命烈士

1、指名学生朗读黄花岗起义资料。

2、开展烈士故事会

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烈士故事。

3、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深入探究,感悟历史。

1、学生自读课文相关内容。

2、辛亥革命定义辨析

辛亥革命并不是指一次起义,而是指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3、出示视频:《辛亥革命》电影,引导学生感悟当年如火的革命浪潮。

4、学习课文三份小资料,思考:辛交革命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新变化。

5、教师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四、课下活动,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哪些新风尚?你还知道这场革命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动人故事吗?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小报制作,来纪念辛亥革命,铭记历史。

板书设计:

8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黄花岗起义: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推进民主共和

教学反思

9.中国有了共产党

教学目标:

1.通过近一百年来中国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通过新旧社会中国人民生活的变化,及建国后中国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体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2.主动维护国家荣誉,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爱党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思考、讨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知道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地位,明白共产党对中国解放的重要作用。

4.通过查阅李大钊不惧死亡的原因、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不平等待遇、南昌起义、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和井冈山会师等中国共产党抗战史相关资料,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提升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难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近一百年来中国探索救国之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坚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信念。通过新旧社会中国人民生活的变化,及建国后中国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体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2.主动维护国家荣誉,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对中国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爱党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思考、讨论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知道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地位,明白共产党对中国解放的重要作用。通过新中国取得的各项成就,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的中国的必然出路。

4.通过查阅李大钊不惧死亡的原因、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不平等待遇、南昌起义、八一建军节的由来和井冈山会师等中国共产党抗战史相关资料,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提升的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教学难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活动一:听歌曲,谈感想。

1.播放歌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教师提问

从这首歌曲中你能学到什么?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活动二:求索吧,我的国。

1.教师引导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找到了指路的明灯,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认识到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各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新青年》是陈独秀创办的著名刊物,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李大钊是颂扬十月革命胜利和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6日,李大钊不幸被军阀逮捕。他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4月28日,李大钊在临刑前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下面请同学们查阅李大钊的生平资料,议一议,李大钊为何不惧死亡?

2.学生交流

讨论李大钊不惧死亡的原因。

3.教师总结

虽然这些斗争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代表人民利益的先进的政党的领导。所以,要拯救中国,必须要有一个具有先进指导思想并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来领导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广大的工农群众为基础,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下面请同学来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活动三:谈历史,明产生。

1.学生分享

五四运动: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在英、美、法、日等国的操纵虾,战胜国中国得到的却是战败国的待遇。北洋政府屈服于列强压力,准备在合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社会各界的强烈愤慨,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爆发了。

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游行示威。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了北洋政府的镇压。之后,上海等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持北京学生,形成全国范围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最终,北洋政府迫于压力,释放被捕学生,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2.教师过渡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3.呈现课件

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纲决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党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途径是“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在上海秘密召开。参会代表13人,代表着全国的50多名党员,其中包括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等等。会议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后来,每年的7月1日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诞辰纪念日。

1922年的中共二大明确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革命史上是破天荒的举动。

(1)教师提问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

提出纲领,指明了方向;发动群众,奠定了基础;领导革命,推翻北洋军阀……

4.教师总结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历史充分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活动四:萌新芽,奠基础

1.教师过渡:“一大”会址:

1921年7月30日晚,会议正在进行时,一名陌生男子突然闯入会场,环视一周后又匆忙离去。他的举动引起大家警觉,会议被迫终止,大部分代表迅速撤离。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木船上继续进行。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如今,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和嘉兴南湖每天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瞻仰者。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我们在红色历史中汲取力量,为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时代怎么变迁,“红船精神”永放光芒,激励一代代共产党人继续前进。

(1)教师提问

你认为“红船精神”是什么?

(2)学生回答

略。

2.教师总结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不断地为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谱写新的壮丽篇章。

课堂小结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在党的领导下不断的发展、壮大,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变成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作为国家的一员,我们也应该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努力奋斗,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一起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为我的国点赞!

学生活动:在歌曲《厉害了,我的国!》歌声中,写下对祖国的祝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初步了解红军经受的重重困难及付出的巨大牺牲。学习他们从小立志、严于律己、不怕困难、不断追求等优良品质。

2、行为与习惯:知道一些革命遗迹,养成尊重历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红军经受的重重困难及付出的巨大牺牲,知道一些革命遗迹,养成尊重历史文化。

4、过程与方法:用在情景体验、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养成尊重历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好习惯。

道德教育点:尊重历史,学习发扬革命精神。

法治教育点:了解党的历史,坚持党的领导。

教学重难点:

知道一些革命遗迹,养成尊重历史文化、发扬革命传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好习惯。

课前引入:谈话引入

1、提问复习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的湖北人有哪些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活动一:南昌起义

1、阅读南昌起义资料,完成表格

2、了解“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3、军旗的意义

活动二:井冈山会师

1.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遇挫后,为什么选择向农村进军?

井冈山为什么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2.从红军歌谣中你体会到红军战士怎样的精神?

3.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分别是什么?

活动三:朱德的扁担

过渡:在井冈山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元帅——朱德的故事。

1、学习《朱德的扁担》

2、交流井冈山的故事

3. 小结

4.今天我们学了这一章节,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南昌起义

红星照耀井冈山

井冈精神代代传

教学反思

10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1、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2、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习惯。

3、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看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查闯九一八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的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

2.明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明白扰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活动一:全民坚持抗战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思考: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提示: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扰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提示: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3.教师讲述:面对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扰战的表现有哪些。

活动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教师讲述:扰战胜利后,重庆一家报纸出了一条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一位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结果最后的答案有四个:屈原、苏武、蒋干、共工。你的意见如何?

回顾历史.你能不能有更好的谜底呢?请说明理由。

提示:以上谜底都不去全面,关国原子弹、苏联军事援助都属于外部因素,符介石国民竞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都不是唯一的因素。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职下,全民族的持久抗战,才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2.教师强调:(①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程、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②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3.材料展示:材料一从鸦片版争以来,中四反抗外四侵格战争总是夫败,像甲午战争、八四联军侵华版争……这次抗日战争却取得了完全胜利。

材料二如采日本进军西印度绎,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阵地全部所清,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四。

一丘吉尔

4.教师讲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所学内客完成下列表格。从历次侵华战争的结果对比中,得出结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5.教师强调: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竞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待到提高。

课堂总结

一系列胜利.及时召开的中共七大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战后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下,尤其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抗击下,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取得了扰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性胜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那就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尊重历史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探究中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过程与方法: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解放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解放战争

教学重难点:

了解解放战争的历史,搜集有关资料。明白解放战争的意义。

活动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教师用课件展示:

料材: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回答:

(1)“挖蒋根”是指什么?解放区为什么要实行土地改革?

“挖蒋根”是指解放区土地改革。原因:为了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2)怎样进土地改革的?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派土改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土改运动,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到1948年秋,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分到了土地。

(3)土地改革有何意义和作用?

①使解放区广大农民翻身做了主人;②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③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稳固的后方,奠定了解放战争胜利的群众基础和物质基础。

活动二:战略决战时机的选择

1、意义:①使北平这座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免遭破坏;②保障了北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③为解放战争其他战场的作战提供了一个和平解放的良好范例。

(1)三大战役胜利有何意义?教师展示思考题,让学生探究:

(2)到1948年8月止,人民解放战争已进行了哪两个阶段的作战?

(3)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主力决战,这一决定是否正确?为什么?

正确,因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①敌我力量对比变化,365万:280万,且国民党用于一线作战的机动兵力仅170多万;②敌军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强,我军士气高涨,战斗力提高;③敌军兵力收缩至大城市和中央交通线;④国统区统治危机进一步加深,解放区土地改革完成,后方更加巩固,广大农民积极支援解放战争。

2、三大战役(板书)

教师展示思考题,让学生探究:

(1)完成下表:

(2)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和力决战的地点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

(3)结合教材地图讲述:辽沈战役应先打锦州还是先打长春?

(4)淮海战役我军制定了怎样的作战方针?为什么要这样打?

(5)平津战役我军制定了怎样的作战方针?这样打的目的是什么?

(6)解放军为什么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北平呢?这种和平解放的方式有什么好处?

原因:①平津战役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使北平城成为一座孤岛,解放军以百万大军层层围住北平,北平守敌完全陷入绝境。②我党对傅作义的积极争取。

活动三:讨论

教师展示思考题,让学生探究:

(1)渡江战役前夕,蒋介石玩弄了一个什么阴谋?蒋介石的这次“求和”与1945年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在目的上有什么共同点?

(2)中国共产党有没有同意和谈?为什么?和谈结果怎样?

(3)渡江战役的战线是怎样的?解放军占领南京有何重大意义?

(4)总结人民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分析主要原因即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得出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板书设计:

解放战争 意义和作用

教学反思

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照片: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

1.提问:图片反映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旧中国是什么样的?

师: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中国遭受战争之苦。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此时此刻他们最最希望的,最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过渡:不再打仗,幸福生活,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新的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又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呢,这节课…)

二、理解政治协商会议

师:一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各民族党派的代表来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的会议。

简称政协会议。)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因此,这个提议得到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响应。

三、知道国旗、国微、及国歌知识

(1)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国旗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国旗制作者:1949年7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了征求国旗图案的启事,立即得到公众的响应。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的青年曾联松,看到启事后,设计了一面国旗,他的定稿是: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里含镰刀斧头,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这幅图案寄到了北京。筹备会从许多国旗方案中,注意到了曾联松的图案,后来将大五星中的镰刀斧头去掉后,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2)国徽:样子、象征意样子:中央是国旗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齿轮和谷穗

象征意义:(天安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传统和革命精神,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齿轮和谷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它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标志着中国人民自椅适运动以来的亲民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3)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1935年,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创作了这首歌曲,激励人民奋起抗战,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数十年来;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在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上,把这首歌曲定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为正式国歌。

总结:国旗、国歌、国徽都是祖国的象征,热爱、尊重国旗、国歌和国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从小就要树立热爱国旗、国歌、国徽的思想,在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激励下努力学习,顽强拼搏,长大后要报效祖国,力争为国旗添彩、为国徽争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赵、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提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去干什么?”。

2、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没有因此放弃对中国的侵略野心,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在这严峻的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了解中国志愿军

1、读读活动园师: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2、教师小结。

通过影片、图片,讨论,让我们认识到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阅读相关链接播放有关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战况,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受到热烈欢迎情景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和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喜悦。

思考:抗美援朝的胜利代表着什么?

四、学习新中国的外教政策

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这过过程中发生了几件大事件,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看一看。

2、中缅、中印联合声明。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3、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出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包容尊重。

4、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并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高。

五、外交故事议一议

1、分享新中国成立后的其他外交故事。

2、读一读已经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列表。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今天我们看看1949年之后国家是如何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

都需要从外国进口。国内的工业和农业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人事如何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

二、互动交流,工业史上的“第一”

1、昨天请大家去查了查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取得的许多个第一,下面请同学上来交流。

2、我们的课本上也提到了两个第一,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

川藏公路第一辆汽车过渡:但是大家要知道,这许多个“第一”发生的基础是一个刚刚经历多年战乱,积贫积弱的国家。

三、从“贫油”到产油国

学习从“贫油”到产油国的变化故事:

1、什么石油?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

2、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石油年产量不过12万吨。因此,早在1922年,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就对中国做慢的做出了贫油的结论。随着1959年9月大庆第一口井喷油,大庆、胜利、大港等一批油田的相继发现和开发,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一下就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3、这种局面是怎么扭转的呢?阅读p95活动园。

4、交流:王进喜、李四光的事迹

5、小结:靠着这些英雄们,我们到1965年实现了石油自给。

四、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

1、什么是原子弹?

2、为什么需要研制原子弹?

3、默读邓稼先的故事,交流: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

4、相关链接:结合航天特色,讲述航天方面从无到有的成就。

五、模范人物故事汇,小结本课

1、齐读p97第1-2节。

2、结合上学期的学雷锋活动,召开故事汇,交流模范人物的故事。

3、齐读p97结语4、小结本课:我们中国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吃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教学目标:

1.对科技创新、科教兴国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创新,从而认识自己的新生活,感受到我们祖国的日益富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充分认识到创新带来的变化,知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原因和做法。

3.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获取资料,并对所取得资料进行分析。

4.感受改革创新带来的变化,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

教学重点:

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全面认识创新,知道创新的重要性。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关于祖孙三代衣食住行的小调查

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活动评价单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引入:

1、同学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还记得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吗?就让我们再来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吧!(播放视频)

2、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强大、富强、整齐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富起来到强起来》。

3、小结: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创新事物层出不穷,描绘出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美好画卷。

活动一:中国工农业的发展

1.思考:今天,中国工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是改革创新的有力见证。阅读下面的资料,找找其中的变化,说说你的发现。

材料一:活动园

2.提问:资料中这位了不起的农业科学家是谁? 他的名字叫袁隆平。(出示课件: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等信息。)

3.介绍:有了袁隆平,有了杂交水稻,我国水稻单产量由原来的200多公斤增长到现在的600多公斤。全国每年可多产粮食上百亿公斤。这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为解决世界粮食生产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也因此被世界誉为“水稻之父”。

了解了科学家的资料,你想说点什么?

活动二:改革创新的成就

1.阅读资料

思考:这些成就与我们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活动三:小调查

1.课前调查祖孙三代的衣食住行有哪些变化,并记录下来。

2.图片对比。通过对比,我们了解到40年代到50年代,这一代人经常忍饥挨饿,吃不饱,60年代到80年代时,人们勉强能吃得饱 ,可不要小看了这种变化,要知道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到现在我们的生活衣食无忧。

总结延伸

今天介绍了创新给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一个国家的生机活力才能不断焕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2.理解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3.学生课前合作准备资料,课上对所取得资料进行分析。

4.自觉成为“四有”公民;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前引入:

1.“同学们,这世上是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呢?当然不是,那有哪些类型的人呢?”(有好人,有坏人;有说话算话的人,有说话不算话的人;有爱国家的人,有背叛国家的人;有认真工作的人,有对工作不认真的人;有对别人友好的人,有对充满敌意的人。)那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呢?(指名)

2.师:“我们是不是也要做个爱国社会爱家的人?好的,今天我们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板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3.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视频。 师:“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强大、富强、整齐等)

4.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富起来到强起来》。

活动一: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看过了视频,接下来由各个小组与我们分享他们在课下准备的核心价值观小品,每组表演时,剩下的小组猜测表演的是哪一个核心价值观并在活动评价单上进行评分。

2.教师总结:“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教师引导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活动二:走进新时代,怀揣中国梦。

1.播放“中国梦”优秀少儿演讲视频。

2.阅读课本,交流感想。

活动三:争做时代好少年

1.回顾各小组的表演,把其中所有的不良习惯和闪光举动逐个挑出来再次强调。

2.小组交流班级内部常见的坏习惯。教师总结。

总结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到青少儿应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做新时代的好少,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板书设计: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10 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勿忘国耻

76. 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好河山。人民生灵涂炭,国土惨遭蹂躏,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77. 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

众志成城

78. 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具有爱国精神的全体中华儿女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掀起了全民族抗战的高潮。

79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千百万爱国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79.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抵御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战争中,一大批优秀的抗日将士,用生命和热血展现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赵一曼,杨静宇,左权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一段英勇悲壮的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80. 在这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如火山般爆发。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

中流砥柱

81. 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主张全民族抗战,持久抗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并巩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峻,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到底,为全国人民树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82. 由于敌人的疯狂扫荡和严重的自然灾害,根据地的生存遭受严重的危机,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共产党人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延安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83.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84.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就是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走向胜利

85. 抗日战争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广大人民渴望和平。中国共产党立主和平建国,于1946年6月悍然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发动进攻,挑起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迎来了最终胜利。

86. 回望百年历史,我们的国家蒙受了空前的耻辱和欺凌,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取得了反帝,反封建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87.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88.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参加开国大典。下午3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新中国第1面五星红旗。这时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礼炮齐鸣。之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结束了受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挺直腰杆站起来了!

89.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保家卫国独立自主

90. 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乘机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侵略者,保卫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捍卫了世界和平。

91. 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些国家对我国由敌视,不理解,逐步转化为友好相处,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逐渐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世界舞台。

92.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逐渐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

93. 中国重返联合国大舞台,极大的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开放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天在联合国的各个机构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代表的身影,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强力量。

自力更生扬眉吐气

9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广大人民群众满怀激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在各行各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95.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石油几乎全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洋油”。自强不息的中国地质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我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随着1959年9月26日大庆第一口井喷油,以及胜利,大港等一批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得以改写,从此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96. 正是靠着这种民族精神,我国建成了一个个大油田,到1965年中国的石油基本实现自给。

97.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1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的核力量。而这些都离不开我国国防科技人员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刻苦攻关的精神,正是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中国人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

新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领域的全面恢复发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切都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2 富起来到强起来

改革创新谋发展

98.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创新事物层出不穷,描绘出当代中国发展与进步的美好画卷。

99.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这4个城市迅速崛起,成为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窗口,加快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

100. 从深圳的飞速发展到今天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在一代代人的共同奋斗和见证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更加坚定!

101. 改革创新的实践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不仅促进了将经济领域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中国的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富强。

102. 科技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成就的背后是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的无私奉献,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奋斗。

103. 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一个民族的凝聚力才能不断增强,一个国家的生机活力才能不断焕发。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投身创新实践,发展才会有新思路,改革才会有新突破,我们才能开创未来。

精神文明新风尚

104.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的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做支撑。

105. 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生活的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价值。

106. 文明是一种自觉,其动力来自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憧憬,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也是人人“知礼仪知荣辱”的精神面貌。

107. 近年来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文明道德风气在全社会不断弘扬。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来自各个行业,不同的城市,用爱心和善良给我们温暖。

走进新时代

108.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目标。

109.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中国人的持续奋斗中变为现实。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最终受益的“圆梦人”!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110. 我们成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生力军。

111. 少年是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时期,我们要懂得珍惜,严格要求自己向榜样学习,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ni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