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汇编4

更新时间:2023-03-08 04:54:39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部分 写作

特别说明:因时间关系,本资料试题未经校对流程,使用时请注意。

一、【济宁市2018届高三质量检测试题】

23. 请以“照进我心灵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要鲜明。 【写作导引】

“照进我心灵的阳光”,从形式上看是一篇命题作文;从内容上看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要将题目补充完整,指出什么东西是照进我心灵的阳光。什么东西是照进我心灵的阳光?这是一个比喻句。既然能照进心灵,那么,作为本体的句子主语应该指让自己感动的某种美德、精神,比如善良、宽容、乐观、无私、真诚等。照进我心灵的阳光,要求写出自己因为受到某种美德的感染,从而发生心灵的净化、升华过程,或分析其中的原因。

但是,补充完整的标题不能在作文题目中,只能在作文正文中出现。在开头出现,则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宜写成议论性的文章;在结尾中出现,则是画龙点睛,归纳总结,宜写成记叙性的文章。

二、【淮南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齐国有一个想弄点金子的人,于是一大清早就穿好衣服戴着帽子朝卖金子的店走去。看到有人手里拿着金子,他走上去就抢到了手里。公安抓住他后审问他:“那么多人在场,你抢别人的金子是什么原因?”他说:“当吋根本就没有看到有人啊,只看到金子罢了”。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霹个人相关信息。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篇文章”也是安徽卷特有的要求,是属于材料作文中的“引语联想型”。材料作文的写作关键是对材料的审读,从材料中提炼出最符合材料涵义的观点,或根据材料的涵义生发出自己的感悟。

写好这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对材料中“齐人”故事内涵的理解。追求物质财富,希望生活宽裕,是人之常情,但做出有悖人性、愚蠢野蛮的行动,就显得可笑而可恨了。

思考一:从人类思维的特点切入。在人们看来,这个齐人的行为很可笑,更不可理解,但它正道出了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动机的影响。可以说,是过于强烈的抢金动机使这个齐人做出了事后也许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的愚蠢举动。这是因为动机太强,人们的全部

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在目的物上,使思维活动的领域变得十分狭窄,思维僵化,人就会忽略情境中其他的对于解决问题可能是很重要的线索。就如故事中的那个齐人,由于整日梦想发财,对金子的占有欲极端强烈,一见到金子,周围的一切就都“视而不见”了,才做出了愚蠢的举动。所以,“齐人攫金”的故事应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解决问题时,将动机水平调节到最适中的点上,你才能取得成功。

思考二:从所揭示的社会意义的角度切入。文中的“齐人”是一个只顾眼前利益,利欲熏心,做事胆大妄为的人。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就是:利令智昏。

从故事看,这个齐人并不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清旦被衣冠”。试想想,我们只有出门办很重要的事情的时候,才会专门换衣打扮一番。他就是觉得去弄金子这件事情很重要,所以才特别隆重地打扮了一番。而当被抓了之后,又非常诚实地说明,自己当时真的没有见到人,只见到了金子。在他抢金子的时候,他不但没有看到人,而且也不知道自己的这一举动是违背了法律的了。如此可笑的“智力低下”,恰是“利”导致的,正是“利令智昏”啊。联想当今社会中的贪官污吏,尤其是身居高位者,难道不是个个聪明绝顶,但为什么会最终身陷囹圄呢?不也是“利令智昏”吗?

思考三:从做人或修身的角度思考。人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在很多情况下,会被利益之类的东西所蒙蔽,所以,要不断告诫自己,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强化自我修养,才不至于犯一些“低级”错误。

这则材料分别见于《列子·说符》和《吕氏春秋·先识览·去宥》,只是字句略有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宥》里,故事之后有几句揭示主题的话:“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後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意思是说:这真是蔽塞到极点了。有所蔽塞的人,本来就把白天当成黑夜,把白当成黑,把尧当成桀,蔽塞的害处真是太大了。亡国的君主大概都是蔽塞到极点了吧。所以,凡是人一定要能够区分什么是蔽塞,然后才能知道事物的全貌,能够区分什么是蔽塞,就能保全自身了。所以本篇和这一章节中“秦惠王问唐姑果”等其他三则故事共同论述认识问题的方法——去宥。所谓“去宥”,即是说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去掉偏见,去掉认识上“一叶障目”的“障”,才能对事物有较为正确而全面的认知。

从这个角度切入,可能正是故事的本意。

三、【2018年湖北省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2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断句 邵燕祥

走在

秋天的田野上 我问老托尔斯泰 一切

成熟了的 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请以“低头”或“抬头”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给材料选题作文的新题型。根据材料,考生立意要点:一是肯定低头。成熟的事物大都懂得谦卑而低头,成熟的稻穗低头不语,成熟的人懂得谦逊所以不张扬。因为成熟者都懂得。内在的丰厚才是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是不需要借助任何来宣扬的。故成熟者低头,丰富者安静。二是否定低头,要抬头做人。低下头固然是谦卑的表现,但低头往往会限制人的眼界,影响人的发展,过分谦虚也是骄傲的表现。真正的成熟者会昂起头颅,真诚而直率,当然不是为了张扬,而是为了看得更远,做人更真。

四、 【湛江市2018年普通高考测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诗人家赵丽宏曾经说过,一个人心灵中美好的事物就是一棵会开花的绿树。我们只有好好守护它,才能期待它绽放美丽的花朵。”

请以“守护心中的绿树”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写作导引】

本题考查考生的能力主要有:①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思考能力

及创造性思维;②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的能力;③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的能力;④调动语言和文化积累的能力。

文题解释参考:“心中的绿树”――“美好的事物”,可以是某种精神、信念、品质、习惯,也可以是某人、某事、某种记忆,等等。

五、【皖西四校2018高三期末考试】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什么是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有人说:小时候,觉得幸福是一件实物;长大后,觉得幸福是一种状态;突然有一天,觉得幸福其实就是一种领悟。很多人追求一生,蓦然回首时才发现:幸福就是早上醒来有杯白开水放在床头,幸福原来如此简单。我们到底该如何把握幸福呢?

请你根据对这段文字的感悟,以“把握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套作和抄袭;④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导引】

怎样把握幸福?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幸福。应当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正如材料所言,幸福是一种领悟。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极度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很难得到满足,也就很难感到幸福。而那些知道满足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这部分人的生活经常充满了快乐

与欢笑,或许不富有,但是和谐,幸福。作文既可以着重写自己对如何“把握幸福”的理解,也可以写自己把握幸福的事迹与过程。

注意动宾结构的题眼在“动”不在“宾”,只写“幸福”而不突出“把握”的,算不甚切题。

六、【2018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18.请以“你不能改变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导引】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准确审题非常重要。“你不能改变我”表现的是一种自信,执著,坚定,一种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一种对信念的坚守,一种对理想的忠贞。你,可以指名利美色的诱惑,可以指权力死亡的压迫;既可以指恶意的阻挠,也可以指善意的劝告。

你,可以是实在的人;也可以是虚拟的观念、情感。

准确把握“你”的含义,明确所指对象,最好保持概念的同一性,确定性,不可模棱两可,以免观点驳杂不清。

七、【湖南省四市九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试题】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旅游大巴进入山区的一个拐弯处时,车上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一声巨响,那辆巴士被山体滑坡

滚落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惊魂甫定之后,这对情侣无不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按常理,一般人都会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而这对情侣却说:“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面对突发劫难,我们都不是先知先觉,无法事先作出选择。但事后,我们是先庆幸自己侥幸躲过一劫,还是先悲悯同行者的不幸罹难?这是对我们心灵的拷问,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拷问着我们的情怀,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拷问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处于“命悬一线”之际,但也时常都会闪出“这一念”,而“这一念”往往就是一块试金石,在测试着我们心灵的“善恶、美丑、高下”。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记叙文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萌生过程、感受感悟去演绎、铺染,议论文则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前因和后果、趋势和制导去生发、透析,从而彰显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鞭挞人性中“假、丑、恶”的阴影。 八、【邵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曾经这样说过“彩色的电视越来越花哨,能辨别黑白的人却越来越少。黑白问题将是电视人永远的问题。” 或许,“黑白问题”不仅仅是电视人的问题,也是我们其他每个人都应该正视的问题,你对此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受,请根据你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写作导引】

思考角度参考:关键是理解“黑白”的本义及比喻义。

(1)重视基础;(2)坚持本色,保持本真;(3)分清是非、善恶(扬善黜恶,坚持正义)

(4)注重品格养成一一德重于艺,德先于才。(5)世事纷繁复杂,应坚守自我。

(如从其他角度解读,只要合乎逻辑,言之成理,也可)

九、【福州市2018—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质量检查】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庄子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发省的故事:一个博弈者用瓦盆做赌注,他的技艺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他拿黄金做赌注,则大失水准。

要求: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个作文题值得思考的地方在于:赌注与结果的关系。用瓦盆做赌注,因为本钱不大,即使输了也无所谓,心里轻松,因此能尽情发挥;而用黄金做赌注在因本钱太大,担心输了,损失太大,心里沉重,不能放开胆子和手脚,发挥出所有的潜能。这使我们想到生活中许多类似的情况。如压力问题,企业的管理氛围等。

十、【亳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混搭”就是混合搭配,原本是时尚界的一个专用名词,指着装时摒弃传统的搭配模式,将不同风格、不同材质、不同身价的东西按照个人口味拼凑在一起,从而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行各业都讲究优化组合,很多领域在加强创新力度时都纷纷借鉴时尚界的做法,刮起了阵阵“混搭”风,虽然“混搭”之举成功与风险并存,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①不得脱离材料的含义。 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写作导引】

从“混搭”的含义来看,“混搭”其实也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其目的是打破传统,创造出一种新的面貌、新的景象。从这个角度来立意,可以肯定“混搭”的求新求异的可贵品质。但同时,“混搭”因为缺乏统一的标准与可靠的控制,其效果是难以预测的,因此“混搭”是有很多风险的。从这个角度来立意,可从“规范”“探索”等话题来思考。

十一、【沈阳四校协作体 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2018年全国将有211所中学的校长有资格向北大推荐优秀学生,北大推荐生标准首次明确规定基础学业成绩位居全年级前5%以内,不孝敬父母的学生不得推荐。

(2)日前,江苏省沭阳县对96名乡科级“一把手”进行年中考核,首次将“忠于配偶”等个人品德情况列入其中。

(3)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从湖南郴州老家来深圳帮助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的儿子的辱骂和殴打。

(4)10月13日,广东佛山,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被汽车碾压,七分钟内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拾垃圾的阿姨救了她。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政府和教育部门大力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而现实社会中道德沦丧的现象比比皆是。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人们应当何去何从?可以正面倡导并且努力践行公民基本道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可以抨击丑恶现象,跟不道德的行为作斗争。要展开深度分析,找出原因,指明出路。

十二、【湖南“四市九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旅游大巴进入山区的一个拐弯处时,车上一对情侣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便招呼司机停车。他们下车后,巴士继续前行。就在这对情侣驻足欣赏山景时,只听前方轰隆一声巨响,那辆巴士被山体滑坡滚落下来的巨石砸中,落入万丈深谷。事后得知,车上乘客无一生还。惊魂甫定之后,这对情侣无不感慨地说了一句话。

按常理,一般人都会说:“幸好我们不在车上!”而这对情侣却说:“假如我们不中途下车,那辆大巴就能赶在山石滑落之前驶过,车上的人也许就不会遭遇这场劫难。”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面对突发劫难,我们都不是先知先觉,无法事先作出选择。但事后,我们是先庆幸自己侥幸躲过一劫,还是先悲悯同行者的不幸罹难?这是对我们心灵的拷问,拷问着我们的良知,拷问着我们的情怀,拷问着我们的道德水准,拷问着我们的精神境界。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不是处于“命悬一线”之际,但也时常都会闪出“这一念”,而“这一念”往往就是一块试金石,在测试着我们心灵的“善恶、美丑、高下”。在具体写作过程中,记叙文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萌生过程、感受感悟去演绎、铺染,议论文则要紧紧扣住“这一念”的前因和后果、趋势和制导去生发、透析,从而彰显人性中“真、善、美”的光辉,鞭挞人性中“假、丑、恶”的阴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n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