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词汇学讲稿

更新时间:2024-03-03 22:3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词与词汇 一、词

什么是词,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一般人们给词下的定义: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但其实这个问题很复杂,因为涉及词与短语、语的区别及词的同一性等理论难题。也因为这些难题的存在,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以“字”作为研究汉语研究的单位。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过秦论》中的两段来观察什么是词。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1

这里有几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

1.这两段共有多少个词?“周室”、“于是”、“席卷”、“八荒”、“逡巡”、“国家”是词吗?

2.“囊括四海之意”与“商君佐之”中的“之”是一个词吗?“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中的“亡”与“追亡逐北”中的亡是一个词吗?

我们的目的不是在有多少词上较真,而是要提出古汉语词汇研究中常遇到的两个问题:词与短语的区别;词的同一性。

关于前者,一般人们已不再强行规定词和短语的界限,依据认知语言学的认识,词与短语是两个范畴,但二者并无绝对界限,齐衝将“词”分为若干层级:

(1) 最接近词的就是完全词化的;(黏着词素,如自,者) (2) 准词化;(准黏着词素,如司,长) (3) 语法范畴加上语义变化;(饮水,广袤) (4) 语法范畴的变化;(漆器) (5) 语义的转化;(黔首) (6) 语义的喻化;(稗官) (7) 术语化(专有名词);(家罪) (8) 无词汇化标记。(父母,追捕)

越向下越接近于短语,越向上越接近于词。(8)在语义上没有什么变化,有学者提出,将其看作词组还是词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一定要看作复合词,要与义变复合词区别对待。

关于后者,张联荣、蒋绍愚先生有很好的论述,可以参看。在古汉语词汇学中讨论这个问题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要分清楚共时与历时;

2

二是要注意词的分化与字的分化; 三要把握语义关联的性质。

一个词是音义结合体,而且用一定的字形去承载,所以这个问题要从音、义、字形三个角度考虑。一般来讲,首先作为一个词的若干义项一定要有语义关联;其次语音要同一;最后从字形来看,字形往往同一,当然,如果两个或几个不同字形承载的意义完全一致,则他们所承担的义项也是同一个词。

如“望洋兴叹”的“望”单独没有意义,所以与表示“远视”的“望”不是一个词;

《礼记·表记》“以人望人,则贤者可知己矣。”中的“望”通“方”,作“比较”讲,语音不同一,语义无关联,与表示“远视”的“望”也不是一个词;

“喜”与“憙”都表示“高兴”义,故二者虽字形不同,但也是一个词。

当然,也会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不好处理,如一个连绵词的字形常常不同,读音也随之不一,但一般却看作一个词;如“急言”、“缓言”等,蒋绍愚先生的意见可以参看。

思考题:

1.考察《过秦论》中的几个段落,说明共有多少个词。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结合张联荣、蒋绍愚的观点谈谈对词的同一性的认识(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商务印书馆2005,28-34页;张联荣《古汉语词义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西方语言学中“词”的定义。(参考:张永言《词汇学简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汉语中的“词”的语义发展史。

4.什么是“字本位”学说,为什么这种学说放弃了以传统意义上的“词”为研究单位?(参考:徐通锵,《语言论——语义型语言的结构原理和研究方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徐通锵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

附:张联荣有关词的同一性的若干看法

类别 序号 1 一形数词 2 1 1 ? 刻(契),(时)刻 字形 1 读音 1 词 ? 举例 快(意),快(速) 4

(击)鼓,鼓(琴);前(后),3 1,m 1 m (莫敢)前 4 5 6 7 数形数词 8 9 数形一词 10 m m m 1 m 畔;叛 住,驻;曚,朦 燬 1 m m ? m m (良)好,好(恶) 受;借;贷 益→溢;弟→涕 柔;弱 1,m 1,m 1→m 1,m m m 1,m m,? m 1 (1)两个意义有很大不同,需要解释原来是一个词还是不同的几个词。 江蓝生认为在六朝小说中“駃”、“快”二字均用,“快”本义为“喜”,“捷”义应是先有“駃”,后借“快”字。(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117,语文出版社,1988)曹广顺有类似观点。(试说“快”和“就”在宋代的使用以及有关的断代问题,中国语文,1987,4)

张联荣:《说文》:快,喜也。 “快”的语义特征是心意舒畅,无阻滞。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史记·李斯列传》 ”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风赋》

由此引申为恣意遂心而无阻滞。

“执民之命,重任也,不得以快志为故。《吕氏春秋·行论》 ”由此转指人物行事言语随心而为,豪爽快直而无阻滞。

5

十分重视。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所以词序和虚词就成了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正确地了解虚词,对阅读古代的典籍关系很大。因此,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对虚词的研究。

我国古代研究虚词最早的专书,是元代卢以纬的《语助》,此书共六十六个条目,对135个词或固定结构进行了解释,或是分析同一虚词的多种用法,或是比较相近虚词用法的不同,比起以前对虚词的解释,要详细得多了。特别是书中把文言虚词和当时口语中的俗语虚词相比较,这对我们研究宋元时的俗语虚词很有用处。

清代袁仁林《虚字说》对虚词研究的路子大体和《语助》相同,对虚词所表达的“神情声气”描写比较细致。它的一些说法后来为《马氏文通》所继承。《语助》和《虚字说》对虚词的研究主要属于语法研究的范畴,这里不细说。

和词汇研究关系更密切的是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王引之在《自序》中说:“自汉以来,说经者宗尚雅训 ,凡实义所在,既明著之矣,而语词之例,则略而不究;或即以实义释之,遂使其文扞格,而意亦不明。”所以他“自九经三传、秦、西汉之书,凡助语之文,遍为搜讨,分字编次,以为《经传释词》十卷,凡百六十字。前人所未及者补之,误解者正之,其易晓者则略而不论。”由此可见,此书主要是为解释经传而作的,而此书的主要内容是纠正前人把虚词当作实词之误,以及阐发一些虚词久已湮没的古义。在这些方面,王引之确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经传释词》一书,在训诂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王引之《经传释词》着重在对具体字词的训释,而没有系统研究虚词的一般规律。但从他的训释中,我们可以看出虚词也有和实词相通的地方。

首先,不少虚词由实词发展而来,因此有些虚词的意义和实词有联系。比如,

16

王引之把《诗·终风》:“终风且暴”解释为 “既风且暴”,纠正了从《毛传》以来训释之误,是一个很著名的例子。而他论证“终”有“既”义所用的方法,除了根据《诗经》中同样的“终……且……”的格式排比归纳外,还从虚词与实词的关系来加以解释。“家大人曰:终,词之既也。僖二十四年《左传》注曰:‘终,犹“已”也。’已止之已为终,因而已然之已亦曰终。故曰:词之既也。(按:”“终风且暴”的“暴”应为“瀑”的借字。《说文》:“瀑,疾雨也。从水,暴声。诗曰:终风且瀑。“终风且暴”意谓既刮大风又”下暴雨。)

其次,虚词也和实词一样,有字形的通假。这种例子王引之举了很多。如:唯与“虽”通。……《荀子·大略》:“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此“唯”通“虽”。

(5)关于方言词汇的研究

我国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国家,在先秦的古籍中就记载了方言词汇的歧异。除前面引过的《左传》、《战国策》中的记载外,在《尔雅》中也有记载。如:《说文》:“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又“笔,秦谓之笔。”

至于汉代扬雄《方言》、清代杭世骏《续方言》等,更是专门记载方言词语的书。

我国古代训诂学家不但对方言词语作了记录,而且对方言发展演变的规律作了初步研究。例如郭璞注《尔雅》就说明了扬雄《方言》中的词语在晋代的变化情况。

2.传统训诂学的不足

(1)首先,传统训诂学基本上没有脱离经学附庸的地位。古代训诂学家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为先秦的经典或秦汉时期小学的典籍作注,因此对古汉语词汇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当然,这不是说古代训诂学家没有涉及词汇理论,特别是清代的一些大师如段玉裁、王念孙等,他们有些见解是很精辟的;但他们这些观点,也散

17

见于对具体字词的诠释之中。这就不能不限制了对词汇理论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今天面对着的训诂学遗产,是极为丰富的材料(历代的注释、字书、音义等等,还有散见于笔记、杂著中的词语诠释),以及大量极为精辟然而散见于各处的理论观点,亟待我们去整理、归纳、总结。 而这方面的工作,至今还做得很不够。

(2)传统训诂学基本上还是把古汉语词汇作为一个平面来研究的。尽管段玉裁提出了“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要“六者互相求”,而且说“古今者,不定之名也。三代为古,则汉为今;汉魏晋为古,则唐宋以下为今”,在具体的研究中,也有象上面所举的关于“屦”和“履”、“殿”和“堂”历史变化的精至之论,但总的说来,传统训诂学并不太注意汉语词汇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发展,训诂学家们研究的重点是先秦和西汉的词汇,东汉以下,直至明清,各个时期的词汇研究得很少,就更谈不上从历史发展的观点对古汉语词汇作历时的描写并探索其发展的规律了。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今天要脚踏实地的从头做起,努力把各个历史时期的词汇面貌逐步搞清楚,在此基础上,总结汉语词汇从古到今的发展历史,总结汉语词汇发展的规律。

(3)传统训诂学在很长时间里没有摆脱文字形体的束缚,正如王力先生所说,严格地说,在清代以前的小学研究,是属于语文学的范围。清代学者打破了字形的束缚,重视了因声求义和声近义通,但其流弊又成为滥用通转。至于把语言看作一个语音、词汇、语法互相影响的完整的系统,这更是古代训诂学家所不可能做到的,我们也不应以此苛求古人。我们今天来研究古汉语词汇,就应该正确处理形、音、义三者的关系,而且要把词汇放到整个语言系统中来加以研究。

(4)传统训诂学对词汇的研究在理论上不够准确和深入。这是和上面所说的第一点(即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有关的。以同义词的研究为例。既然训诂的主要

18

目的是读懂古代典籍,那么,说“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就并无不可,而这些词之间的差异就被忽视了。后来的训话学家对这些词的不同作出了说明,并提出“浑言”、“析言”等概念,这在对同义词的分析方面是一个进步。但是,究竟什么叫“浑言”,什么叫“析言”,还是没有一个准确的界说,对为什么会出现“浑言则同,析言则异”这种现象,更缺乏深入研究。又如所谓“反训”,也是一个很早就提出但一直没有说清的问题。我们今天来研究古汉语词汇,就要克服传统训诂学的这种缺点,一是要求其准确,一是要求其深入。在这方面,吸取现代语义学的研究成果,来用于古汉语词汇的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

(5)传统训诂学以解经、作注为主要任务,所以往往对僻字僻义花很大力气,而对常用词却略而不论。如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传释词》、郝懿行《尔雅义疏》都是如此。也许,这正是使一些人对训诂学望而生畏的原因。应该肯定,对僻字僻义的研究、解释是重要的,因为僻字僻义确是我们阅读古书的一个障碍,而且,对有些僻字僻义进行研究,得出的是关于古汉语词汇的一般规律。但是,构成某种语言词汇系统的主要部分毕竟还是常用词,不论是阅读古书也好,研究古汉语词汇的规律也好,常用词有更大的重要性。因此,应该把常用词的研究放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这样才能使古汉语词汇的研究为更多的人接受,更好地为整理、继承文化遗产服务,也更有利于总结古汉语词汇的规律。

(五)词汇学与语义学

语义学(semantics)最早是在十九世纪由德国学者莱西希(K.Reisig)提出来的,他主张把词义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把这个学科叫做semasiologie(semasio意义,logie学)。现代语义学研究的不仅是词义,而是语义(包括词组、句子所表达的意义),但对词义的研究是其中

19

一个重要部分。

语义学这门科学现在还不成熟。正如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所说的:“迄今为止,还没有人对语义学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综合性的概述。”(J.Lyons: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1968)但语义学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以及它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乃至问题,对我们研究古汉语词汇都很有启发。

语义学研究的不是一种语言,而是多种语言,因此它的视野比较广阔,能注意到一些只研究某一种语言的人所不容易注意到的现象,并从中得出一些关于人类语言的一般性结论。在这方面,语义学吸取了人类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人类学家通过调查发现,表示颜色的词和表示亲属关系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是表现得很不一样的。……

这些例子很好地说明不同的语言中词汇的结构是不同的。尽管颜色和亲属关系都是客观存在,但在不同的语言中却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而且这些词并非一一对应。用我们比较熟悉的汉语和英语来比较,这种情况也很容易见到。例如亲属称谓,英语中的brother,汉语中要按长幼分为“哥哥”和“弟弟”,英语中的uncle汉语中要按父系母系分为“叔叔、伯伯” 或“舅舅”。反过来,汉语中的“桌子”,英语要区分table 和 desk,汉语中的“杯子”,英语要区分为cup、glass、mug。

这些事实促使我们考虑关于一种语言的词汇系统的问题。这一点到后面的章节再详谈。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古汉语词汇和现代汉语词汇的不同,我们立即会想到:仅就颜色词和亲属词而论,古今汉语也有类似的情况。

例如,古代有这样一些颜色词: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纁,(以

20

上见《尔雅》)四入谓之朱(见《仪礼》郑注),五入谓之緅(见《考工记》),六入谓之玄(见《周礼》郑注),此外还有“赤”、“绛”,都是与“红”色有关而深浅不同的词,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和它们一一对应的词。

古代的“舅”,既指舅父,又指公公;“姑”既指姑母,又指婆婆。王力《汉语史稿》说:“它们在最初只有一个总的意义。……在最初的时候,凡和父母同辈的男人都叫做‘舅’,凡和父母同辈的女人都叫做‘姑’。”古代的“子”,既指儿子,又指女儿;“弟”既指弟弟,又指妹妹(一般称“女弟”),也是这种情形。

这种情况,进一步证实了荀子所说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的理论。明瞭这种情况,就不会再坚持音义之间有必然联系的看法了。

语义学的研究以词义为重点而又不限于词义,它研究的对象也不仅仅是汉语,而是要通过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探求语义方面的理论和规律。但现代西方语义学主要是通过对印欧语(特别是英语)的研究来归纳理论的,我们研究语义学,就不能跟在西方学者后面亦步亦趋,而应该努力通过汉语的研究,来发展和丰富语义学,这里也包括对我国传统训诂学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和总结,使之理论化。同时,我们在运用现代语义学的成果来研究汉语词汇时,也要注意汉语的特点,绝不能生搬硬套。

21

第三节 古汉语词汇学的研究意义

为什么“老人”一定岁数很大而“老虎”则可指“小老虎”?

22

当兵为何叫“入伍”?

为什么“白菜”是菜而“木马”非马? “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是什么意思? 成都话为什么叫“墙”为“壁头”?

这些平常我们并不注意的问题真要回答起来一般人恐怕是很难解释清楚的,而古汉语词汇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为什么如此使用词汇,而更好地阅读古籍和了解方言,这也是它的语言学意义。

而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讲,有助于深人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助于汉语的规范化。

1. 有助于深人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1)一个词往往反映了一段历史。 ①避讳

充肠多薯蓣, 崖蜜亦易求。杜甫《发秦州》

薯蓣即山药,唐代宗名豫,薯蓣改称薯药,宋英宗名曙,薯药又改称山药。

②烛 《周礼》、《礼记》中的“烛”指小火把,或用麻杆,或用束苇。《玉篇》云:桦树皮,可以为烛,以其皮裹入松脂,燃以为烛,名曰桦烛,或曰花烛。汉代时的《西京杂记》中已载有蜜蜡,即用蜂蜜凝结物燃烧取光,作为南越向汉朝进贡的贡品。

③旧词的消亡。

(2)从词语的类义聚合来看,客观方面,一些反映了社会物质、文化的变化; 豆,笾,登。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

主观方面,一些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及关注点的不同,或深化、或弱化、或转移。 如“马”的名字

23

四骹皆白,驓。(céng)——膝下白色的马。 前足皆白,騱。(xí)前脚全白的马。 后右足白,骧。(xiāng)后右蹄白色的马。 骝。(liú)黑鬃黑尾巴的红马。 骝马白腹,騵。(yuán)

白州,驠。(yàn)屁股毛色白的马。 2. 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文言文阅读;中小学语言教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 3. 有助于汉语的规范化

一些词语在规范化过程中需要规范理据,而古汉语词汇学反映的词汇形成、发展的规律 有助于我们认清词语的规范度。

第二章 词的构成

第一节 词的构成分类

复音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以往一般将复音词分为以下类型:

叠音词(冉冉孤竹生。柔弱下垂貌《古诗十九首·冉冉孤竹生》) 单纯词 联绵词(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战国策·秦策》) 联合式(仓廪实而知从语素的语义关系:同义(疾病,观看)、礼节。《管子·牧民》) 反义(买卖,好歹)、类义(干戈,爪牙) 复音词 合成词 复合偏正式(故德与周公式 齐,名与三王并。《荀品性 圣王,疾风 子·解蔽》) 数量 百姓 指示 这些 类别 罪人,寝衣 24

情态 狐疑 方式 坑杀 程度 大丧 工具 网罗 处所 空袭 支配式 (今相国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荀子·强国》) 表述式(黑盐治腹胀气闷《宋书》) 主体性状 地震 主体状态 月亮 主体行为 自首 补充式(止留偏将,不足镇固人心《宋书》) 重叠式 附加式(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五蠹》) 注意:

1.叠音词与重叠式有差别。构成叠音词的两个字字义与叠音词词义毫无关联,叠音词只有一个语素;而重叠式是重叠两个意义相同的语素。

2.如果将联绵词理解为一个语素的复合词,则叠音词也是联绵词的一种,联绵词就相当于单纯词了。学术界有这样的提法。

3.表中的分类方法是从静态认识复音词中语素义之间的关系,并不能涵盖所有的类型,

25

结果 趋向 程度 天性好杀,以此为欢,一日无事,辄惨惨不乐。《宋书》 前附加 后附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mt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