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

更新时间:2023-10-21 06: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讲解词

秦兵马俑概况及一、二、三号坑讲解词

一、概况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在两千多年前秦兵马俑坑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最大的遗址性专题博物馆,于1979年10月1日对外开放,黑色石碑上所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名由叶剑英元帅于开馆前亲笔题写。目前博物馆主要陈列展出有三座兵马俑坑、秦陵彩绘铜车马及秦陵出土的精品文物。

秦兵马俑坑是秦始皇帝陵园的一处大型陪葬坑,位于秦始皇帝陵园东侧1.5公里处。从1974年3月几位农民打井时意外发现一些破碎的陶俑和古代青铜兵器开始,再经考古工作者的钻探、发掘,目前共发现三座兵马俑坑,我们按照发现的先后顺序编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前方拱形建筑为规模最大、展出最早的一号坑,它是一个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估计可出土陶制兵马俑6000余件。一号坑拱形的建筑外观已成为兵马俑博物馆的标志,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徽和兵马俑博物馆的馆徽上,大家都可以看到这道弧线。一号坑北侧灰色覆斗形外观建筑为二号坑,是一个由车兵、步兵、骑兵、弩兵混合编组的多兵种军阵,可出土陶俑、陶马1300余件,木质战车89辆。三号坑位于二号坑后方,面积最小,出土陶俑68件、驷马战车1辆。据专家推测,它很可能是整个地下大军的指挥机关。三个坑总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共可出土陶制兵马俑7000余件,

战车百余乘,兵器数十万件。三个兵马俑坑呈“品”字状分布,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组成一个庞大的军事营垒,象征着保卫秦始皇帝陵园的卫戍部队。

广场东北侧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内,主要陈列展出秦陵彩绘铜车马。秦陵铜车马是秦始皇帝的又一重要陪葬品,象征着皇帝銮驾的一部分。它们是1980年12月出土于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20米处,分前后两乘,是按照秦始皇帝御用车队中属车的真实尺寸缩小二分之一,全部用青铜制作而成,并配有约14千克的金银饰件,同时施以彩绘,经过多种工艺加工而成,是我国考古史上截止目前出土的形体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古代青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此外,秦陵出土的一些精品文物及与秦文化相关的临时陈列等都在文物陈列厅内展出。

除博物馆基本陈列,观众朋友还可以在广场南侧的秦俑环幕影馆内观看360 度放映的环形电影,再现秦始皇帝登基、统一六国、修建秦陵、构筑俑坑、制作秦俑以及秦俑发现、发掘等情况,使您能够详细了解秦俑坑的背景及现状。

我们的参观从兵马俑一号坑开始。 ◆ 小篆

博物馆展厅的匾额,都是用秦统一的文字——小篆所书写,如“兵马俑一号坑大厅”、“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等。中国文字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过程。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向全国颁布的官定文字。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在当时秦国通用文字大篆(称籀文,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形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小篆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中国文字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开始定型(轮廓、笔划、结构定型),象形意味消弱,使文字更加符号化,减少了书写和认读方面的混淆和困难,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行政手段大规模地规范文字。秦王朝用小篆统一全国文字,不但基本上消除了各地文字异形的现象,也使古文字体众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 二、沙盘模型

这个沙盘模型主要是对秦始皇帝陵及周围陪葬的说明,刚才我们在参观秦始皇帝陵时,已经做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这里不再重复,我们只来看一下各类陪葬坑、陪葬墓以及地面建筑遗址在陵园中的位置。(根据其大小及内涵情况未按编号顺序说明)

沙盘上突起的高大土丘就是秦始皇陵,陵的周围,我们可以看到南北向长方形、呈“回”字形状的内外城桓,内城周长4公里,外城周长6公里。以秦陵封土为中心四周分布着大量文化遗存,目前已发现大型地面建筑遗址10多处,陪葬坑、陪葬墓600余座,出土文物

5万余件。这组灰色建筑群即我们当前所处的位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三座兵马俑坑位于陵墓东司马道的北侧,距陵墓封土直线距离1.5公里。

沙盘编号03为铜车马坑,位于陵墓封土西侧20米处,出土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在博物馆展出。它象征墓主人灵魂出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沙盘编号23为寝殿、21号为便殿遗址,它们是陵园的礼制性建筑之一。寝殿为陵园的正殿,是墓主人灵魂的主要居所;便殿是寝殿的附属部分,是供墓主人灵魂休息、闲晏之所。20号是园寺吏舍建筑遗址,即就是管理陵园各类事务的官员住所。17号是飤官遗址。发现刻有“丽山飤官”铭文的陶罐多件,飤官是掌管墓主人饮食的官员。古人认为,人死后到另一个世界依然要生活,他们仍要向对待活着的皇帝一样每天进献食物,这里正是掌管墓主人灵魂饮食的飤官住所。

10号是石铠甲坑。在试掘的153平方米中已出土石甲87领,石胄43领,马甲1副,以及石马缰构件等随葬品,该坑类似于象征性的武库。11号是百戏俑坑,出土了青铜大鼎1件、与真人大小相仿的陶俑11件以及兵器、车马器等遗物。这些陶俑均赤裸上身和四肢,仅在腰部系短裙,他们很可能是秦代宫廷娱乐生活中表演杂技、角力、舞蹈等的“百戏”艺人的形象。

24号是珍禽异兽坑及跽坐俑坑,共31座,出土有动物骨骼和饲养禽兽的囿人,这里象征宫廷的苑囿。

13号是水禽坑,出土青铜天鹅、仙鹤、鸿雁46件,坐姿、跪姿陶俑15件,以及与乐器有关的小件器物,他们可能执掌一定的乐器,以音乐来驯化水禽。

04号是位于陵园西侧内外城垣之间的曲尺形马厩坑遗址;05号是发现的窑址,06号是修陵人墓地,09号是鱼池遗址,16号是位于陵东侧上焦村的马厩坑遗址。所谓厩,是专门用来养马的场所。两处马厩反映了秦代京城以内和城外都有厩苑的情况。18号是防洪堤遗址,为防止骊山洪水冲垮陵园而建。12号是文官俑坑,等等。

秦始皇陵园规模宏大、内涵丰富,仅城桓以内的核心区域面积就超过2平方公里,同时它也是保存较好的一座陵园。陵园布局和礼制上的设施,在继承前代传统葬制的基础上,又有许多创新,对后代帝王陵园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参观兵马俑一号坑。 ◆ 世界遗产的标志(加世界遗产照片)

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截止2009年底,全世界共有890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其中中国有38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于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首批世界遗产地之一。 三、一号兵马俑坑

观众朋友,展现在您面前的就是兵马俑一号坑。它是三个俑坑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

蚀,使得他们身上原有的色彩脱落殆尽,今天我们只能凭残存的颜色去想象当年的盛况了。

陶俑、陶马的烧制也绝非易事。根据对陶俑、陶马陶片的检测,烧制时窑内温度在950℃—1050℃之间。通过残缺的兵马俑我们可以看到,陶俑、陶马的体腔都是空心的,就一个陶俑来说,最薄的地方不足1厘米,最厚的部位却达10余厘米。在烧制过程中,如果火候不足,就会出现陶制疏松、色泽不一的现象;反之,如果火候过高,又会出现裂纹、变形,甚至爆裂。而俑坑中的绝大多数陶俑、陶马都色泽纯、密度大,可谓炉火纯青。说明秦代在焙烧大件陶器时,不仅火候把握适度,而且对由泥坯到干胎、干胎到烧结这两个环节的收缩比都掌握得比较准确。即使我们今天进行模拟烧制试验,也是很难的,这就不能不令人叹服古代高超娴熟的陶塑工艺和烧制技术。

为了让观众充分了解铜车马的制作工艺,增强观众的参与兴趣,我们特别复制了一号铜车伞杆与伞座,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寻找一下固定它们的两道机关。

古代实用车多为木质,无减震装置,且道路颠簸,加之实际中的伞盖尺寸比铜车马的伞盖再大一倍,行驶中阻力大,所以就要保证车在驾驶途中伞杠的绝对稳定。伞座古名俾倪,青铜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底座,呈“十”字拱形,四条腿末端各有一方形足,起到固定和支撑伞杠的作用;上部为座杆,与底座铸接成一体,起夹持和固定伞杠的作用。两道机关就分别置于底座和座杆上。

在底座的十字形台面上,有一长方形凹槽,凹槽内侧一端呈半圆形,此凹槽是用以放置伞杠和伞足的。在底座的右拱腿正侧面,开有一个与上述凹槽方向垂直的长形孔槽,其一半明槽,一半暗槽。孔槽内装有一个可以左右移动的曲柄销,销的外端带一圆形帽,方便手握持。整个装置很像今天使用的插销。当曲形销从暗槽中伸出,插入左拱腿的暗槽内时就把伞杠下端固定;当曲形销收回,伞杠下端即可取出。(画图说明)

另一个机关位于座杆的上部内侧面。拉动侧面纽鼻内的铜环,机关不能打开!只有先将顶端纽鼻内的铜环拉起,侧面铜环才能带动拉开半圆形构件,伞杠上部即被取出。其实,这是采用了一对互相垂直的楔(xie)形配合自锁机构。夹持伞杠的是两个半圆形构件扣合的铜环,其中一个半环一端与座杆铸接在一起,形成固定的半环;另一个半环为活动半环,与固定半环的一端形成活铰连接。活动半环的另一端为楔形,即斜坡形,类似今天用的锁舌;活动半环上棱面还开有一槽口,是供垂直销落入的槽口。垂直销的下部也呈斜坡状,当关闭活动半环时,活动半环末端的斜面先通过垂直销的斜面将其顶起,待活动半环的末端完全插入座杆内的相对应制作的形坡卯合口后,垂直销依靠重力作用自动落入事先预留好的凹形槽口中,将活动半环锁住。这样,伞杠上端被固定。此外,在活动半环外侧面和垂直销的上部设有纽鼻,套接着便于手捉的铜环。

这两个机关设计巧妙,机构简单,操作方便,即使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震动和冲击,也非常平稳牢固。这个青铜伞座以小见大,说明

秦代在机械学、工艺学等方面已经有了很多发展,机械制造技术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因此有人说,秦陵铜车马可以被称为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顶尖代表作!

被誉为“青铜之冠”的秦陵铜车马,以其巨大的青铜造型创造了古代冶金铸造史的奇迹,它不仅再现了秦始皇帝銮驾的风采,而且展示了古代车马的系驾关系和古人巧夺天工的工艺技巧,是秦始皇帝统一中国后,科学技术更加熟练进步的集中表现。前联合国秘书长德里·德拉·达雅马先生曾激动地说:“铜车马不仅是高艺术的,而且是高科技的结晶。”如果说秦兵马俑是以雄伟的军阵和千军万马的气势取胜,那么铜车马则以高超的冶铸技术和豪华的装饰、彩绘感人。两者各具特色、交相辉映,是秦代艺术家们智慧和才能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灿烂古代文明的历史见证,它们都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辉煌瑰宝。 ◆ 铜车马发掘情况

发现铜车马的车马坑是秦俑考古队于1978年6月21日进行田野考古勘探时发现的,平面呈“巾”字形,面积为3025平方米。出土铜车马的试掘方只是整个车马坑的一部分。车马坑没有全部发掘,在发掘的其它几个试掘方内,还发现配有金银饰件的木质车马。

铜车马出土后,如果按照发掘常规将零件一一分解,绘图、照相、记录,然后分别提取,不但费事,而且长时间野外提取清理也不利于文物安全保护,所以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决定采取整体搬迁的办法转移铜车马。这样将两乘铜车马在不改变出土现状的前提下全部移入室

内进行修复,不仅确保了文物安全,而且便于更细致地清理文物和在清理过程中反复观察研究,为修复工作提出更详细的科学资料。具体操作办法是:分别迁移两乘车。用两个5吨级的千斤顶将一块一端磨成刀刃状的钢板缓慢打压至目标位置即荷载遗迹土台的底部,在铜车马底部穿上一块大钢板,再用钢板将四周固定成箱盒状,然后顶部封盖。这样就将铜车马整体加固封闭起来,最后用吊车整体吊装,通过吊车的牵引力把文物箱拉起,运送到博物馆内。 ◆ 青铜器的保护

秦陵铜车马历经数千年的埋藏,出土时已破碎成数千片,部分地方也出现斑斑铜锈。文物修复、保护科研人员不顾土垢铜锈的污染,不顾化学药品及有害气体的侵蚀,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两乘铜车马的结构、主要部件的质材成分、各部件的形态和相互关系;经过理论研究和模拟试验,筛选出科学的粘结、焊接等修复材料及工艺,花费近八年的时间,一点一点、一片一片地把破碎铜片完整地修复、科学地组装、稳妥地保护,才使秦陵铜车马恢复了往日的风貌,为观众展示了一套完美的中国古代艺术品,向全世界提供了中国古代高度文明的证据。

整个秦始皇陵区,出土了包括兵马俑坑的青铜兵器在内的大量青铜器,如青铜大鼎、青铜水禽等等。古代青铜器是我国金属质地文物中的精品,反映出远在几千年前我国的青铜冶炼技术、生产规模和铸造工艺均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但由于埋藏环境的不同,青铜器的腐蚀原因及锈蚀产物就会有所不同,其中有些成分极具破坏性,它们能够

通过青铜器的小孔或缝隙,由局部逐渐蔓延,深入到青铜基体的内部,形成点状锈蚀、疱状锈蚀,造成器物体积膨胀,分层以至酥解,最终导致器形分崩离析,所以青铜器的保护研究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 关于安车车盖

秦陵铜车马二号车安车的车盖呈椭圆形,出土时被压成199块碎片,修复后的整个车盖看起来像一个龟背,所以被有些人误认为是秦始皇为了表示长寿而做成乌龟形状。其实椭圆形的车盖造型仅仅是由于长方形的车舆所决定,与圆形车盖的道理是一样的!做成拱形是为了增强稳定性。再说,秦代尚无乌龟代表长寿之说。此说法起源于西汉初期,汉文帝时开始崇尚“黄老”学说后,才逐渐把物与人结合起来联想。又如左青龙、右白虎等。 ◆ 飞軨

一、二号铜车的车轴末端都系结一类似箭尾形的小旛(fan),称之为飞軨。因軨与“铃”同音,又为青铜质地的三片薄片,因此有人误以为是能发出声响的器物。飞軨实用物为帛质织物,这与铜车飞軨作箭尾的飘带形是一致的,其长度不触地。作用一为装饰,二为缇油(吸收车轴余油),还有等级的标志。飞軨在汉代画像上已发现多例,如成都扬子山出土的画像砖上,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上等,车轴末均有双歧形随车行而飘动的飞軨。但秦陵铜车马上的飞軨,是目前考古资料中所见最早的实物例证。轴末饰飞軨之制,似始于秦,盛行于汉,汉时等级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画及画纹的不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mp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