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学题库(附答案)9

更新时间:2023-05-02 20: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九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选择与决策

一、 填空题

1.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 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 和 等中介指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2. 所谓“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则是指货币供给主要不是由经济体系中的 和 的行为决定的,而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3. 货币政策目标是由 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三个层次有机组成 的目标体系。

4. 金融危机主要指由 _____________ 带来的大批金融机构倒闭,并威胁到

________ 的正常运行。

5.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可选择的主要操作指标有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但从理论演变过程来看, 其认识经历了( B )的演变。

A. 无效—有效—无效

B. C.

无效—有效 D.

2. ( C )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 经济增长 B.

C.币值稳定

D. 3. 以下不是可供选择的中介指标的是( A.

货币供给量 B.

C.准备金

D. 4.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以下( A )不是其特点

A.不易将政策性效果与非政策性效果相混淆

B. 能够表现货币与信用供求状况的相对变化

有效—无效—有效 有效—无效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C )。

利率

汇率

C. 数据易于及时收集获得

D. 作用力大,影响面广,与货币政策诸目标间的相关性高

5.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决策权在(D )。

A. 中国人民银行

B. 财政部

C.全国人民代表委员会

D. 国务院

多项选择题

1. 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以下(ABCDE )的变化

A. 总需求和总供给

B.般价格水平

C.经济结构

D.国际收支平衡

E. 经济增长速度

2. 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BDE )。

A. 计划手段

B. 经济手段

C.市场手段

D. 法律手段

E.行政手段

3. 货币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E )。

A. 政策目标

B. 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

C. 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D. 政策传递机制

E. 政策效果

4.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包括(ABCDE )。

A. 金融稳定

B. 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 币值稳定

E.国际收支平衡

5. 关于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BCDE )。

A.货币供给促使社会总需求的形成B.社会总需求影响社会总供给

C. 社会总供给决定了真实货币需求

D. 货币需求决定货币供给

E. 宏观经济均衡的关键是货币均衡

四、判断且改错

1. 在现实经济中,货币供求均衡是各种政策最终追求的目标。()

2. 与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的是中介指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

效准确实现的直接政策变量。()

3. 最终目标、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宏观性从弱到强,可控性从强到弱,构成一个重要的目标体系。()

4. 充分就业的目标就是要把失业降低为零失业率。()

5. 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是市场经济国家常同时选用的中介指标。()

五、简答题

1.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有哪些功能?

2. 如何正确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3. 如何正确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其相对重点的选择?

4. 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与客观条件有哪些?

5. 货币政策决策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六、论述题

试结合我国实际, 对可供选择的操作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货币供给量、利率

2. 实际变量、微观经济主体、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3. 最终目标、中介指标、操作指标

4. 银行支付危机、金融体系

5. 准备金、基础货币

单项选择题

1. B

2.C

3.C

4.A

5.D

三、多项选择题

1.ABCDE

2.BDE

3.ABCDE

4.ABCDE 5 、ABCDE

四、判断且改错

1. 错。

应改为:在现实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是各种政策最终追求的目标,而货币供求是否均衡既是社会总供求是否均衡的一种反映,又对社会总供求的均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错。

应改为:与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的是操作指标,它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直接政策变量。

3. 错。

应改为:最终目标、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宏观性从强到弱,可控性从弱到强,构成一个重要的目标体系。

4. 错。

应改为:充分就业的目标就是要把失业降低到自然失业率水平,而不是追求零失业率。

5. 错。

应改为: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是市场经济国家常用的中介指标。但它不能同时选择这两个指标作为其中介指标。

五、简答题

1.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工具有哪些功能?货币政策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

调控工具之一,主要具有以下五方面的功能:

(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保持币值稳定。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社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前提。(2)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逆风向行事” 的货币政策具有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功能。(3)促进充分就业,实现社会稳定。货币政策通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可对货币供给总量、经济规模和速度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对就业水平产生影响;通过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可对货

币供给结构,经济结构从而对就业水平产生影响。(4)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货币政策通过本外币政策协调,本币供给的控制,利率和汇率的适时适度调整等,对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5)保持金融稳定,防范金融危机。

2.如何正确理解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在AD-AS 模型中,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货币供给的变动推动总需求曲线移动,使经济的均衡点从原有的均衡点向新的均衡点移动来实现的。如,当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给增加,总需求曲线从AD1 向右边移动到

AD2。其与总供给曲线的交点由E1 向右边移动到E2。价格总水平有P1 上升到P2,产出水平由Q1 提高到Q2。可见,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都在上升;反之则反之。综上所述,货币政策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从而影响总供求均衡,影响产出和通货膨胀,进而影响就业。(2)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适当的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有利于抑制经济的剧烈波动。但是,由于货币政策作用的时滞影响和货币政策使用时机、力度等掌握难度的影响,货币政策的不当也可能加剧经济的剧烈波动。(3)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适当的货

币政策有利于金融稳定,而不适当的货币政策将导致金融动荡。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从两方面来考虑:(1)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

的影响。货币政策对产出、就业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可以通过AD —AS(总需求—总供给)

模型

O

3.如何正确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及其相对重点的选择?

五大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1)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关系。(2)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通常存在正相关关系。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将破坏正常的经济秩序,从而迫使经济进行紧缩调整,而降低经济增长和就业。(3)币值稳定和汇率稳定,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但为了贸易平衡而对外贬值则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加剧。

由于五大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货币政策就不可能同时兼顾这五个目标。这就出现了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问题。由于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各有其特点,因而,其各自的调控目标也各有其侧重点。因此,货币政策应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同时,必须兼顾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汇率稳定,保持金融的稳定。由于各宏观经济目标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宏观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不同时期的货币政策的相对重点也在变化。因此,货币政策目标并非唯一的,其相对重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4.选择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与客观条件有哪些?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主要标准有:(1)相关性。作为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必须与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作为操作指标的金融指标也必须与中介指标密切相关,它们的变动必然对最终目标或中介指标产生可预测的影响。(2)可测性。对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进行迅速和精确的测量是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前提。(3)可控性。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必须是中央银行能够应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金融指标。(4)抗干扰性。作为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的金融指标应能较准确地反映政策效果,并且较少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的客观条件: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受经济管理体制、市场发育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选择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时,不仅要注意应尽量满足其选择标准,还应注意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客观条件,而不能简单的照搬外国的做法。另外,操作指标的选择还受到中介指标的选择所制约,不同的中介指标与不同的操作指标相联系。

5.货币政策决策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正确的决策是建立在科学的依据之上的,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主要有:(1)对国内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分析和预测。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经济手段,它的制定、调整和实施都必须以现实的宏观和微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变动趋势预测为依据。对于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mk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