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D3C型电力机车C4检修工艺(试行)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4-02 17: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HXD3C型电力机车C4检修工艺

一、牵引电机 ................................................................................................................................... 4 1.牵引电动机检修工艺(试行) .................................................................................................... 4 二.辅助机组 ................................................................................................................................... 8 1.牵引通风机组检修工艺(试行) ................................................................................................ 8 三.变压器及互感器 ..................................................................................................................... 17 1.主变压器检修工艺(试行) ...................................................................................................... 17 2.高压电压互感器检修工艺 .......................................................................................................... 23 3.高压电流互感器检修工艺(试行) .......................................................................................... 25 四 变流器部分检修工艺 ............................................................................................................... 28 五 高压部分检修工艺 ................................................................................................................... 35 1、35KSDP1高压接地开关及绝缘子检修工艺 .......................................................................... 36 2、高压隔离开关部分检修工艺 ................................................................................................... 37 3、22CBDP1真空断路器部分检修工艺 ..................................................................................... 39 4、YH10WT-42/105避雷器检修工艺 .......................................................................................... 41 5.受电弓检修工艺(试行) .......................................................................................................... 44 2.受电弓ADD阀检修工艺(试行) ........................................................................................... 54 6高压电器柜 .................................................................................................................................. 55 六 低压电器部分工艺范围 ........................................................................................................... 56 七、网络控制系统检修工艺 ......................................................................................................... 62 1. 中央控制单元(CCU、MIO、司机室CIO)检修工艺 ........................................................ 62 八、电线路及仪表 ......................................................................................................................... 66 1. 车顶导电杆 ................................................................................................................................ 66 2. 高压电缆总成检修工艺 ............................................................................................................ 67 3. 仪表............................................................................................................................................ 69 4. 主辅控电气线路 ........................................................................................................................ 70 5. 插头、插座及端子排 ................................................................................................................ 72 九、车体部分 ................................................................................................................................. 73 1.车体检修工艺 .............................................................................................................................. 73 2. 司机室检修工艺 ........................................................................................................................ 74 3. 卫生间检修工艺 ........................................................................................................................ 76 4. 车钩及缓冲装置检修工艺 ........................................................................................................ 77 5.车体附属部件检修工艺 .............................................................................................................. 80

十、转向架..................................................................................................................................... 81 1.构架及附件检修工艺 .................................................................................................................. 81 2.轮对及轴箱检修工艺 .................................................................................................................. 82 3.驱动装置、牵引装置检修工艺 .................................................................................................. 84 4.悬挂装置、基础制动检修工艺 .................................................................................................. 86 十一、空气及制动系统 ................................................................................................................. 88 1.主、辅压缩机检修工艺 .............................................................................................................. 88 2.空气干燥器检修工艺 .................................................................................................................. 89 3.制动机系统检修工艺 .................................................................................................................. 90 4. 风缸及空气管路系统检修工艺 ................................................................................................ 91

一、牵引电机

1.牵引电动机检修工艺(试行)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JD160A型牵引电动机的C4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检修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比及验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V1.0

3 主要材料

乐泰螺纹胶、2.5 mm厚薄胶垫、工业擦拭纸、滚动轴承油脂、齿轮箱油、O型圈(240×5;285×3;17×3;33×5;160×3)

4 主要设备及工具

1000兆欧表、2500V数显欧姆表、TY型绝缘介损测试仪、双臂电桥测量仪、耐压机、点温计、振动测试仪

5

参数表

持续功率 1225KW 额定电压(基波) 1375V 额定电流(基波) 598A 额定转速 1720r/min 最大转速 3452 r/min 额定频率 58.1HZ 额定转矩 6802Nm 起动转矩 9717 Nm 最大电流 814A

恒功范围 1720r/min~ 3452 r/min 绝缘等级 200级

冷却方式 强迫风冷 传动方式 单侧斜齿轮 悬挂方式 滚动抱轴

6

限度表

序号 检测内容 1 2 3

相电阻冷态电阻测量(20℃) 冷态绕组对地绝缘

标准值 0.02796±5%Ω ≥100MΩ

禁用值

振动值测试(横向、垂向和轴向) 转速≤3700r/min时, 转速>3700 r/min时

≤2.3mm/s ≤3.45mm/s ≤6g ≥85%

0.065~0.13mm(新轴承)

4 5 6

转子残余不平衡量 转轴锥面接触面 非端轴承轴向游隙;

0.065~0.156mm(旧轴承)

7 工艺过程

7.1 清洁

7.1.1 用高压风将牵引电动机表面、通风道及接线盒内部吹干净。 7.1.2 用水和毛刷将电动机表面的油泥和灰尘清除,露出本色。 (注意:清洗过程中禁止用水冲洗电动机内部)。 7.1.3 清洁磁性螺栓。 7.2 外观检查

7.2.1 检查电机出线,引出线夹及铭牌,连接无松动、表面良好无破损。 7.2.2 检查机座、端盖无裂纹、损伤,悬挂部分无裂纹。 7.2.3 检查电机下部排水孔通畅。

7.2.4 各紧固件状态及其防松标记状态良好。

7.2.5 检查传感器电缆紧固夹不许有脱落,传感器插头紧固良好,无松脱。 7.2.6外观检查两端轴承附近区域不许有漏油。

7.2.7 用机车车载安全防护系统(6A系统)地面专家诊断分析中,轴承不许有异常。 7.2.8 按照维保手册要求补充油脂。补脂时,检查油嘴不许有松动及破损,油道畅通。 7.2.9轴承密封结构外部以及邻近部件不许有积油或大片油渍。

7.2.10检查三相电缆引线夹及传感器电缆紧固夹不许有脱落,三相电缆不许有破损。端盖上的网罩板不许有裂纹。

7.2.11传动端外封环不许有窜出或变色。 7.2.3 接线盒检查

7.2.3.1 检查接线盒盖板,接线盒盖板密封良好无损坏。 7.2.3.2 拆开接线盒盖,检查内部接线是否有放电、灼伤现象。 7.2.3.3 检查接线柱有无损坏。 7.2.4 电机检测

7.2.4.1 测量定子绕组间及对地绝缘电阻

a、用TY检测仪在每一个接线端子U、V和W间以及定子机座施加1000DC电源,测量绝缘电阻。绕组热态绝缘电阻大于1.8 MΩ,冷态大于18MΩ,一般情况测量应大于100MΩ.绝缘电阻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耐压试验。

(注:禁用限度绕组热态绝缘电阻1.8 MΩ以下,冷态大于18MΩ以下。) b、TY检测仪测量时,电压4800V,电流泄露量≦200uA。 7.2.4.2测量温度传感器对电机机壳绝缘电阻

a、用250V数显欧姆表分别测量插芯内J-D间和I-E间电阻,标准值>10 MΩ b、用250V数显欧姆测量速度传感器对机壳的电阻,标准值>10 MΩ

7.2.4.3测量各项绕组直流电阻:用TZ机分别测量U-V、V-W、W-V的绕组阻抗。标准值0.02796±5%Ω(20℃,相电阻)

(注意:换算到相当于20℃的阻抗值计算公式为:R20=R×(235+20)/(235+T)) 7.2.5电机试验

7.2.5.1电机进行动态试验,用JK11430分析电机轴承动态诊断值,温度变化等情况,符合规定技术要求。

8 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

8.1 汽油、酒精等易燃品应存放到指定位置。工作场地保持清洁,严禁烟火。 8.2 轴承润滑脂存放及使用时应保持清洁。轴承装配时不可直接敲击其配合表面。 8.3 使用天车、助理机械手等吊运作业应遵守各类吊装安全规章,确保安全。 8.4 耐压、通电试验时,应作到呼唤应答,防止意外发生。

二.辅助机组

1.牵引通风机组检修工艺(试行)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牵引通风机组C4修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修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比及验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2.1《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V1.0 2.2《HXD3C机车检修维护保养手册》

3 主要材料

汽油、棉丝、密封胶、轴承润滑脂、平衡块、止动垫圈。

4 主要设备及工具

扭矩扳手、直流电阻测量仪、一字起子、叶轮拉拔工装、叶轮压入工装、塞尺、卡簧钳、轴承拔出器、动平衡试验台、自冷风扇拔出器、烘箱、内径千分表、风机综合性能试验台

5 限度表

(单位mm,特殊注明除外) 项目 引线、联线截面缺损 电机绝缘电阻值(500V兆欧表): 定子绕组对地(MΩ) 接线板接线柱间及对地(MΩ) 轴配合面拉伤面积 轴径拉伤深度/轴径 轴伸部分中点处的圆周跳动量 风叶与风筒间隙(mm) 定子电阻(Ω) 转子动平衡量 0 ≤0.06 2~6 原形 限度 ≤5% ≥10 ≥50 ≤15% ≯2% ≤0.1 1~8 0.3768×(1±4%)Ω(150℃) 0.4g 均值的10%。 禁用 测量定子绕组三相冷态直流电阻,其值与设计值的偏差不许超过±4% 异步电动机在三相电源平衡时,其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大于三相平螺栓推荐力矩值

详细处所 牵引风机接地线螺栓 牵引风机电机前端盖固定螺栓 牵引风机电机后端盖固定螺栓 数量(个) 螺栓型号 1 4 4 M6×15mm M10×30mm M10×40mm M8×60mm M10×40mm M8 M8 M6×15mm 力矩 6.5N.m 30N.m 30N.m 15.5N.m 30N.m 20N.m 22N.m 6.5N.m 牵引风机电机轴承端盖固定螺栓 6 牵引风机电机固定螺栓 牵引风机三相接线螺母 3 牵引风机接线盒接地螺栓 2 8 3 6 工艺过程

6.1 解体:

6.1.1 解体前的检查、试验:

6.1.1.1检查风机外观状态良好,叶轮无裂纹、无松旷,各接线状态良好。

6.1.1.2解体前将风机吊装至风机综合试验台,在额定工况下运转10min,测量风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值及风机振动值,并做好相关记录。

6.1.1.3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对地须不小于10MΩ,并作记录。 6.1.1.4风机各部解体之前需做好部件标识,最大能力保证原拆原装。 6.1.2 风筒接线盒的拆卸

6.1.2.1用M10开口扳手将4个接线盒盖子螺栓拆下,取下盖子;拆除风筒接地线。 6.1.2.2拆除接线盒内接线套管固定螺帽并清除密封胶。 6.1.3取下风筒上盖:

用M10开口扳手拆下16个固定螺栓,并用一字起子将上盖取下。 6.1.4拆卸叶轮:

6.1.4.1用钳子将叶轮中心轴固定螺栓的防缓平垫撬起敲平,松下锁紧螺母,取下放缓垫片。 6.1.4.2 用风叶拔出器和千斤顶将风叶从轴颈拔下,取下平键,拔出时注意保护轴身,防止拉伤。

6.1.4.3叶轮进行动平衡试验,不平衡量≤0.4g。 6.1.5电机与风筒分离

6.1.5.1从接线板上拆下电机引线,用铲刀将接线管防水接头与风筒接触处防水密封胶铲掉,拆下防水接头。注意:安装时要求彻底清理防水密封胶,重新涂抹。

6.1.5.2用M10套筒拆下电机接地线,用M17套筒拆除8个电动机与风筒间固定螺丝。 6.1.5.3将风机微微吊起,用铜棒轻敲电机轴头,直至电机落下。 6.1.5.4将拆下的风筒附件清洗干净;检查状态良好者,存放待用。 6.1.6电动机拆解 6.1.6.1电机拆解前的检查

a) 外观检查电机状态良好,无破损、烧损现象,各电线路无老化、损伤。

b) 电机在额定工况下运转10min,测量电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值及电机振动值,并作记录。 6.1.6.2用套筒扳手13拆除电动机前、后端轴承外盖各4个M8×60安装螺栓,取下垫圈(组装时更新垫圈);用工艺螺栓顶出前、后轴承外盖。

6.1.6.3用套筒扳手19拆除电动机前、后端盖各4个M12×45安装螺栓,取下垫圈(组装时更新垫圈);用M10工艺螺栓顶出前、后端盖。

6.1.6.4将转子平行移出,注意移出时不要碰伤定子线圈和铁芯部分。

6.1.6.5用紫铜棒均匀敲击后端轴承外圈端盖,直至取下后端轴承外圈端盖。

6.1.6.6用内卡钳取下轴承弹性挡圈,用轴承拉拔器拔下前、后端轴承,取出前后端轴承内盖。

6.1.6.7将所拆下的零部件摆放整齐,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原拆原装。 6.1.7电机轴承退卸

将转子吊至轴承拔出平台,用螺丝刀拆卸两端轴承挡圈,调整转子水平,将轴承拔出工装套在电机前轴承上,并保持拔出工装前端面与转子中心线垂直,水平退出轴承,退轴承时,应使轴承内圈受力,保护好轴端中心孔,用同样方法退出电机后轴承,取下轴承内盖。 6.2 清扫与检修 6.2.1定子

6.2.1.1用0.2~0.3MPa干燥的压缩空气吹扫定子、转子,并用汽油,棉丝擦拭干净.吹扫时风嘴距绝缘部分应大于150mm。

6.2.1.2检查机座、端盖、轴承内外盖不许有裂纹、缺损、变形,螺纹完好。端盖止口与机座止口、轴承与轴承室的配合不许有松旷。

6.2.1.3检查定子铁心不许有松动、偏移、缺损、烧损,槽楔紧固,不许有裂损。防护罩完好,不许有裂纹、缺损、变形;铭牌和转向牌完好、清晰,安装牢固。

6.2.1.4检查定子绕组(包括引出线)绑扎牢固,槽楔无断裂和松动;检查绕组绝缘无破损、老化及过热,;绕组有轻微破损时,可用绝缘漆涂补或包扎,破损严重时更换。

6.2.1.5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机定子绕组对地绝缘电阻≥10MΩ,否则应在120℃恒温干燥8h,然后再次进行测量。

6.2.1.6检查接线盒完好,不许有变形,接线板清洁,不许有裂纹、缺损、碳化等现象。接线柱螺栓不许有松动、歪斜,螺纹完好。接线片不许有裂纹、损伤,否则修复或更换。接线折损面积不大于原形5%,接线柱螺栓、螺母、垫圈齐全合格,用500V兆欧表测量接线板、接线柱间及对地绝缘电阻≥50MΩ。

6.2.1.7测量定子绕组三相冷态直流电阻符合技术标准。

6.2.1.8对定子绕组对地及相间做耐压试验,工频1700V历时1min无击穿闪络现象。 6.2.1.9定子绕组如更换后,其相序与旋转转向须符合设计技术要求。 6.2.2 转子

6.2.2.1 检查转子铁心与轴无松弛、位移,导条及端环不许有断裂、局部过热、烧痕。 6.2.2.2 检查转子铁芯与定子铁芯无摩擦痕迹,并用高压干燥风对定子内腔进行进行吹扫,

确保去除异物,在转子铁芯摩擦处涂抹少量绝缘漆。 6.2.2.3 外观检查转轴无弯曲、变形、裂损。

6.2.2.4 检查转轴配合面应光洁,其拉伤面积不大于15%,其深度与轴径比不大于2%。 6.2.2.5 检查转轴轴承挡及轴肩无毛刺、凹凸不平、伤痕及锈斑,如有须用油光锉及细纱布仔细打磨除去,并涂抹防锈润滑油。

6.2.2.6 键槽与键无变形、拉伤、毛刺等,对严重损伤者更新。

6.2.3 轴承外圈内外端盖、风叶检修,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前后端盖轴承室孔径为Φ110(-0.013 +0.022)mm。(质量安全风险点)

6.2.3.2 清洁轴承端盖;检查风叶无开焊现象,否则更换新品。 6.2.3.3 更换前、后端轴承。

6.2.3.4 检查端盖轴承安装孔应光洁,与轴承配合须符合尺寸要求,过松时补修或更新(严禁滚压合加垫处理)。

6.2.3.5 检查风叶无变形,轴孔光洁,键槽无拉伤。键与键槽不许有变形及严重损伤,键与键槽配合须符合限度表要求;自冷风扇完好,不许有变形、松动。平衡块不许有松动、脱落。 6.2.3.6转轴不许有裂纹,轴伸螺纹完好,各配合面光洁,损伤超限或与轴承配合松旷时,允许采用镀层修复,但不许焊修、嵌套。轴配合面拉伤面积不大于15%,拉伤深度与直径比不大于2%。 6.2.3.7轴承压装

a.电机前后轴承更新,严禁采用轴承加热方式进行压装。

b.将轴承内盖套装在轴上,用干净棉布将转子轴承档擦拭干净,用毛刷涂抹一层机油。 c.将新轴承字码的一方朝外,平行推入轴承挡处,转动内圈使其正确的轴肩贴合,用轴承管顶住轴承内圈,轴承压装时,液压泵压力由小至大逐渐调整,将轴承压装在电机轴上,并调整液压至20MPa保压1min,轴承压装时,调整好轴承管与轴承位置,确保轴承管与轴承的同心度一致,并将轴承弹簧挡圈卡入固定位置。 d.按上述方法将另一端轴承压装至轴承位。 6.3 组装

6.3.1 内盖与轴承安装

6.3.1.1 将清洗干净的后端轴承内盖套入转子轴头,用手旋转应无卡滞现象。 6.3.1.2 将轴承挡用干净白布擦拭干净,涂上润滑油。

6.3.1.3 用轴承压装装置将两端轴承压装到位(注意:轴承有标记朝外);手转到平稳灵活。

6.3.1.4 确认轴承装到位并转动灵活后,用卡环钳将轴承挡圈50安装到转子非传动端卡环槽内。

6.3.2 转子套入定子机座

6.3.2.1检查机座止口,如有轻微拉伤和锈斑,则用砂布轻轻抛光,并用棉布浸煤油擦净机座止口。

6.3.2.2 用手检查转子平衡块确保无松动现象,用干净的棉布将转子擦一遍保证其表面无污物等杂物。

6.3.2.3 用干净的棉布将轴头擦拭干净,如轴头部位有锈斑、毛刺等,则应用砂布抛光后再擦干净,用记号笔在机座上记下定子号和转子号。

6.3.2.4用助力机械手及转子引入工装,将转子从定子机座传动端插入定子内腔,引入时注意不得碰伤定子线圈和铁芯。 6.3.3 安装后端盖

6.3.3.1 将后端盖用干净抹布擦干净后,利用电磁加热器将后端盖加热至60℃+环境温度,温升达到要求后双手戴好隔热手套取出端盖,迅速将轴承室内边缘均匀靠在轴承外圈上套入。若遇端盖套不到位,可用铜棒轻敲端盖四周,使端盖轴承室完全套入轴承。待端盖冷却后,装上出线护套并将引出线引出。

6.3.3.2 用装有弹簧垫圈的圆头内六角螺钉M8×50对准内盖螺栓孔,用手拧紧3-4圈后,用气动扳手对称拧紧。

6.3.3.3 将端盖孔与机座孔对正并装配,用铜棒轻敲端盖四周,使端盖和机座面靠拢。 6.3.3.4 用装有弹簧垫圈、垫片的圆头内六角螺钉M10×50紧固。 6.3.4 前端盖安装

6.3.4.1将后端盖用干净抹布擦干净后,利用电磁加热器将后端盖加热至60℃+环境温度,温度达到要求后取出,迅速将轴承室内边缘均匀靠在轴承外圈上,边扶稳端盖,边用铜棒轻敲端盖四周,使轴承套入端盖轴承室内。

6.3.4.2 待端盖冷却后,将端盖孔和机座孔对正合拢装配。用铜棒轻敲端盖四周,使端盖与机座靠紧。把装有弹簧垫圈、垫片的圆头内六角螺钉M10×35先用手拧紧3-4圈,用风动扳手对称顺时针均匀地分别拧紧端盖与机座的紧固螺栓,同时用铜棒不断轻敲端盖四周,确保安装到位。

6.3.4.3 装好骨架油封。 6.3.5 调修过程

6.3.5.1 用铜棒轻敲端盖四周,以消除装配应力和不同心,不平行现象,确保转子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无定子扫堂现象。

6.3.5.2 用扭力扳手将前后端盖和油盖安装螺栓拧紧,用记号笔做好防松标记。 6.3.5.3 在轴伸端涂防锈油,待试验。 6.3.6 接线板安装

6.3.6.1 接线端头不得有松动剂导线裸露现象,否则进行压接(用电动热风枪将相序套管沿包住接线头下部1/3热缩紧,注意标号朝外)。

6.3.6.2 安装接线板,用装有弹垫的M6×30的圆头内六角螺钉紧固,并将引线连接到接线板上,贴好接地标示。

6.3.6.3 装上密封垫和接线盒,并用装有弹垫、平垫的圆头内六角螺钉M5×18紧固。 6.3.7 电机与风筒组装

6.3.7.1 将风机电动机安装到风筒支架上,紧固固定螺栓,装好接地线,注意电机出现方向应与风筒上的接线盒一致。

6.3.7.2 将接线软管上的曲线接头插入风筒上的出现孔,然后再风筒出线孔外侧装上六角螺母并紧固,然后在风筒内侧与接头接触部分均匀涂抹一层防水密封胶。 6.3.7.3 将电机引出线按线号顺序固定在接线柱上。 6.4检查与试验(质量安全风险点)

6.4.1 用500V兆欧表测量定子绕组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值不小于10MΩ。

6.4.2 用百分表测量电机轴伸端部分中点处的圆周跳动量≤0.10mm,当电机跳动量过大时需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6.4.3 检查组装好的电机各部无异状,转动灵活,各紧固螺栓牢固。

6.4.4 接通电源进行分1000r/min、1500r/min、2000r/min、3500r/min四级速度值空载试验30min,无剧烈振动、无异音、异状,否则立即断电查明原因处理,测量三相空载电流不平衡度,要求任一相与三相平均值之差≤10%。

6.4.5测量测量定子绕组三相冷态直流电阻为0.3768×(1±4%)Ω(150℃)。 6.4.6电动机空转运转30min后,电机三维振动值均≤2.8mm/S,轴承温升不超过40K。 6.5 风叶及进风道组装

6.5.1 用干净棉布将电机轴与风叶轴孔擦拭干净,并将配键装到电机轴上,风叶键槽对准轴键,将风叶压装到电机轴上(叶轮压装前可直接套装在电机轴上视为不合格品),装上止动垫圈及圆螺母并紧固,然后将止动垫圈的止动耳嵌入圆螺母槽内。

6.5.2 将进风道密封垫安装到风筒上,然后再进风道上沿螺栓上均匀涂抹一层防水密封胶,将进风道安装到风筒对应位置上,装上六角螺母及垫圈并紧固。

注意:检查进风道与风叶间隙,并将间隙调整均匀,旋转风叶并检查风叶与风筒间隙。 6.5.3塞尺测量风机叶轮与导风筒间隙为1-8mm。

6.5.4风机通电运行试验,观察风机运转状态。风机运行应无剧烈振动、无异音异状。 6.6通风机风道检修

6.6.1通风机风道清洗,外观检查不许有严重变形,缺损;作好各风道标识,最大可能原拆原装。

7 风机性能试验(质量安全风险点)

7.1风机在额定工况下作通电试验30min,运转须平稳,不许有异音,风叶与风筒不许有磨擦现象;叶轮转向(风向)正确,转速正常。振动值不大于4.6mm/s。

7.2风机在三相电源平衡时,其空载电流中任何一相与三相平均值的偏差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0%,转速正常。

7.3风机在额定工况下风量应≥1.5m3/s。

7.4用500V兆欧表测量接线柱之间及接线板对地绝缘电阻,须≧50MΩ。

8 物料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名称 进风道 密封垫 平垫圈 6 叶轮 主风筒 圆螺母 M39X1.5 园螺母用止动垫圈39 螺栓M10×45 绝缘垫 密封垫圈 软管 六角锁紧螺母 轴承 规格型号 833305030000 833303000010 833305010000 833305020000 833303000020 SNV4-M25 PCLT-23S GMM-M32 80005003100 数量 1 1 1 1 1 1 8 1 2 1 2 4 备注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必换件 9、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

9.1 汽油、酒精等易燃品应存放到指定位置。工作场地保持清洁,严禁烟火。 9.2 轴承润滑脂存放及使用时应保持清洁。轴承装配时不可直接敲击其配合表面。 9.3 使用天车、助理机械手等吊运作业应遵守各类吊装安全规章,确保安全。 9.4 耐压、通电试验时,应作到呼唤应答,防止意外发生。

三.变压器及互感器

1.主变压器检修工艺(试行)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TBQ35-8900/25型单相主变压器C4修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比及验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2.1《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V1.0 2.2《HXD3C型电力机车维修保养手册》

3 主要材料

毛刷、清洗剂、白布、酒精、硅树脂

4 主要设备及工具

温度计、双臂电桥、低电阻测试仪、2500V兆欧表、万用表、短接线

5 限度表

5.1 TBQ35-8900/25型变压器各绕组对地及相间绝缘电阻,工频耐压参考值:

测量部位 HV(U-E)对地及其它 LV1 (LV1.1-LV1.2)对地及其它 LV2 (LV2.1-LV2.2)对地及其它 LV3 (LV3.1-LV3.2)对地及其它 LV4 (LV4.1-LV4.2)对地及其它

2500V兆欧表,60s ≥1000MΩ ≥500MΩ ≥500MΩ ≥500MΩ ≥500MΩ

5.2 TBQ35-8900/25型变压器各绕组直流冷态电阻值(85℃):

牵引绕组 HV(U-E) LV1 (LV1.1-LV1.2) LV2 (LV2.1-LV2.2) LV3 (LV3.1-LV3.2) LV4 (LV4.1-LV4.2) 电阻值±5%(Ω) 0.6681 0.01308 0.01312 0.01313 0.01314

6 工艺过程

6.1清扫检查:

6.1.1变压器密封件及紧固件

6.1.1.1 检查变压器所有密封件,箱体及管路是否泄漏,包括冷却系统管路的密封件无破损、磨损、漏油等现象;否则,更换密封件。

6.1.1.2主变压器安装螺栓不许有松动,用M36开口力矩扳手对主变安装螺栓校验,紧固力矩为670N.m。(质量安全风险点) 6.1.2 变压器外部清洁

6.1.2.1用温水、家用清洗剂和硬毛刷清洗变压器外表污垢,如有必要,重复清洗。 6.1.2.2 检查变压器低压陶瓷套管表面无裂损、掉块、磕碰、划伤现象;并用白布蘸无水乙醇清洗瓷瓶、铜排和低压套管表面污垢,直至清洗干净。

6.1.2.3 检查变压器高压套管无裂损、掉块、磕碰、划伤现象;清除高压套管表面污垢,用白布擦拭干净,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并给套管表面涂上硅树脂。若套管表面有磕碰伤、划痕,更换新品。

6.1.3 变压器表面油漆

6.1.3.1 检查变压器所有表面油漆是否破损,若有破损,应修补。

6.1.4 检查变压器箱体、出线套管、管路、蝶阀状态以及螺栓紧固情况,若有松动,应重新紧固。

6.1.5 变压器油泵及T型头(质量安全风险点)

6.1.5.1 检查油泵的电气连接是否紧固到位,是否破损,若有松动或破损,应重新拧紧或更

换。

6.1.5.2 检查油泵是否状态良好,无外部破损迹象或泄漏,若有破损或泄漏,应更换油泵。 6.1.5.3用500V 兆欧表测量绕组间及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10MΩ。

6.1.5.4油泵在通电状态下检查有无来自油泵的异音及异常振动,若有异音或异常振动,更换油泵。

6.1.5.5 拆除T型头内部长螺栓及接地线,卸下T型头。 6.1.5.6 检查T型头无变形、破损现象,并做好防护。

6.1.5.7 T型头安装严格安装225kV电缆布线工艺(试行)要求进行组装。 6.1.6 电阻温度传感器PT100

6.1.6.1 外观检查温度传感器无破损,插座插针无断裂、缩针现象。

6.1.6.2 检查所有连接件是否紧固,若有松动,应重新紧固;安装处无漏油,否则检查处理。 6.1.6.3 在两种不同的温度下用万用表分别测量PT100温度传感器电阻值。测量时先用红外线温度计在温度传感器安装座附近测试变压器箱体温度并做记录,在温度测试完成1分钟内用万用表测量温度传感器电阻值,根据红外线温度计测试出的变压器箱体温度,对照表1查出对应的标准电阻值,要求测量出的电阻值与表中查出的标准电阻值相差≤±2Ω,最后将两组红外线温度计测出的温度、万用表测出的电阻值做好记录。

6.1.7辅助变压器用温水、家用清洗剂和硬毛刷清洗辅助变压器各部分污垢,检查外观完好,不许有变形或变色,接线紧固、正确,标记清晰,安装螺栓不许有松动。

表1 PT100温度传感器阻值对照表

温度 电阻值(Ω) -1 79.91 83.87 87.83 91.77 95.69 -2 79.51 83.48 87.43 91.37 95.30 99.22 -3 79.11 83.08 87.04 90.98 94.91 98.83 -4 78.72 82.69 86.64 90.59 94.52 98.44 -5 78.32 82.29 86.25 90.19 94.12 98.04 -6 77.92 81.89 85.85 89.80 93.73 97.65 -7 77.52 81.50 85.46 89.40 93.34 97.26 -8 77.12 81.10 85.06 89.01 92.95 96.87 -9 76.73 80.70 84.67 88.62 92.55 96.48 (℃) 0 -50 -40 -30 -20 -1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80.31 84.27 88.22 92.16 96.09 100.00 99.61 100.00 100.39 100.78 101.17 101.56 101.95 102.34 102.73 103.12 103.51 103.90 104.29 104.68 105.07 105.46 105.85 106.24 106.63 107.02 107.40 107.79 108.18 108.57 108.96 109.35 109.73 110.12 110.51 110.90 111.29 111.67 112.06 112.45 112.83 113.22 113.61 114.00 114.38 114.77 115.15 115.54 115.93 116.31 116.70 117.08 117.47 117.86 118.24 118.63 119.01 119.40 119.78 120.17 120.55 120.94 121.32 121.71 122.09 122.47 122.86 123.24 123.63 124.01 124.39 124.78 125.16 125.54 125.93 126.31 126.69 127.08 127.46 127.84 128.22 128.61 128.99 129.37 129.75 130.13 130.52 130.90 131.28 131.66 132.04 132.42 132.80 133.18 133.57 133.95 134.33 134.71 135.09 135.47 135.85 136.23 136.61 136.99 137.37 137.75 138.13 138.51 138.88 139.26 139.64 140.02 140.04 140.78 141.16 141.54 141.91 142.29 142.67 143.05 143.43 143.80 144.18 144.56 144.94 145.31 145.69 146.07 146.44 146.82 147.20 147.57 147.95 148.33 148.70 149.08 149.46 149.83 150.21 150.58 150.96 151.33 151.71 152.08 152.46 152.83 153.21 153.58 153.96 154.33 154.71 155.08 155.46 155.83 156.20 156.58 156.95 157.33 157.70 158.07 158.45 158.82 159.19 159.56 159.94 160.31 160.68 161.05 161.43 161.80 162.17 162.54 162.91 163.29 163.66 164.03 164.40 164.77 165.14 165.51 165.89 166.26 166.63 167.00 167.37 167.74 168.11 168.48 168.85 169.22 169.59 169.96 170.33 170.70 171.07 171.43 171.80 172.17 172.54 172.91 173.28 173.65 174.02 174.38 174.75 175.12 175.49

200 175.86 176.22 176.59 176.96 177.33 177.69 178.06 178.43 178.79 179.16

6.1.7 检查变压器油位计

6.1.7.1 变压器油位计安装在冷却塔1的油膨胀箱上,油温刻度标记应完好。变压器油标应符合变压器油温度标记,如果油温与油位刻度相差大于5度需补油或放油调整。

6.1.1.2变压器补油时为防止大量空气注入变压器内部,应在车上副油箱快接头处用补油油泵注油,注油完成后必须对布赫继电器放气处理,以防布赫误动作。

6.1.1.3观察储油柜上的油标,如果油位显示的温度与实际油温误差大于30℃,用专用设备对主变压器进行真空注油和真空充氮(纯度99.999%),调整油标温度与油温相符。调整后氮气膨胀箱内氮气的压力须满足技术要求。 6.1.8油流继电器检查、试验。

6.1.8.1 检查油流继电器外观无破损,安装处无漏油。

6.1.8.2 通过试运行检查油流继电器动作情况,检查在有油流情况是否动作良好。 6.1.11 检查变压器箱体、副油箱、蝶阀、潜油泵、油管快接接头、油路系统各处无漏油,检查变压器与冷却塔间联络管无漏油,接头无松动现象。 6.1.9温度继电器检查良好。

(注意:对于塑料联络管老化者,应及时更换新品)。 6.2试验

6.2.1测量变压器及电抗器各绕组相互间及对地绝缘电阻。 用2500V兆欧表测量,测量时被测绕组应短接,其它绕组短接接地。

6.2.2用500V兆欧表测量辅助变压器高压绕组和低压绕组对地及其它的绝缘电阻不小于5MΩ。

R60”参考序号 1 2 3 4 5 测量部位 HV对地及其它 LV1 (LV1.1-LV1.2)对地及其它 LV2( LV2.1-LV2.2)对地及其它 LV3(LV3.1-LV3.2)对地及其它 LV4(LV4.1-LV4.2)对地及其它 R60\值MΩ ≥1000 ≥500 ≥500 ≥500 ≥500 附注

6.2.2油样采集

6.2.2.1带插栓帽的A40排放装置:(1)旋松插栓帽。(2)留下D40垫圈在排放装置上。

6.2.2.2 移除插栓帽的A40排放装置:

6.2.2.3 通过螺旋将F40装置旋在A40排放装置上:

6.2.2.4通过连接器底部的龙头提取油样:

提取油样采用龙头和排放油的管子,并使油样进入适于盛装矿物油的取样瓶中。

(注意:在每次从排放装置上移走塞帽后,必须使用一个新的D40 DIN42551型垫圈。样品应该用适于盛装矿物油的瓶子装满,首选是带有塑胶材料的安全塞和垫圈的铝瓶子。) 6.2.3 变压器油的理化分析试验及气相色谱分析

6.2.3.1 变压器油理化试验检测变压器油的闪点、酸值、含水量等值,要求闪点不低于130℃,酸值不高于0.4,含水量不高于35mg/L。

6.2.3.2 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变压器油总烃、乙炔含量等值,要求总烃含量不高于150ppm,乙炔含量不高于5ppm。

6.2.3.3 耐压试验检测变压器油击穿电压,要求击穿电压不小于35kV/2.5mm。

7 物料清单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名称 2000A 上瓷套 2000A 下瓷套 密封垫 密封垫 密封垫 密封垫 密封垫 630A 上瓷套 630A 下瓷套 O 形密封圈 变压器油 箱盖密封圈 油流继电器 电阻温度计 压力释放阀 蝶阀 规格型号 35023310 35023311 DM90/45 DM104/70 70×99×6 45×77×4 42×59×18 35023180 35023181 100×6 13140020 8.5×11×8535 YJ-80AD PT100 50T AOR80 数量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1 1 1 3 备注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偶换件 8、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

8.1 工作场地应干燥、清洁,设有“严禁烟火”警示牌,并备有灭火器材。 8.2 天车吊运作业时,应遵守有关安全规则。 8.3 试验时,应遵守有关安全规则。

2.高压电压互感器检修工艺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JD160A型牵引电动机的C4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检修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比及验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V1.0

3.主要材料

白布、变压器油、变色硅胶等。

4. 主要设备及工具

油盘、电器钳工常用工具、万用表、2500V兆欧表、天车、专用吊具、油盘、烘箱、滤油机,电阻焊设备,干燥炉。

5.工艺要求

5.1高压电压互感器外表面清洁,不许有损伤,各螺栓紧固良好。 5.2油位表油位须符合技术要求。 5.3吸湿器内硅胶变色不超过三分之二。 5.4铭牌及各接线端子的标志须齐全、清晰。 5.5压力释放阀不许有喷油痕迹。 5.6高压电压互感器比值差不超过±1%。

5.7用2500V兆欧表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地绝缘电阻不小于200MΩ;用5.8500V兆欧表测量,二次绕组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

5.8对主变压器及高压电压互感器油样进行耐压试验及理化分析,闪点(闭口)、酸值、介质损耗因数(90℃)、击穿电压(间距2.5mm)、水溶性酸或碱(PH)及水分须满足GB/T7595-2008的质量标准。

5.9对高压电压互感器油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须满足GB/T7252-2001的质量标准。(如图所示)

图1高压电压互感器外形图

图示高压电压互感器结构

3.高压电流互感器检修工艺(试行)

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JD160A型牵引电动机的C4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检修修程,并作为检修质量评比及验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V1.0

3 主要材料

4 主要设备及工具

电器钳工常用工具、万用表、专用吊具、电流表。

5 主要技术参数包括:

频率: 50Hz 额定电流比: 250/1/1 A 二次组合: 1级/0.5级

二次额定负荷及准确级: 20VA 1级FS5 / 5VA0.5级FS10( cosφ=0.8) 绝缘等级: E级 二次出线方式: 带接线盒 二次对地工频耐压: 3kV 6 工艺要求

6.1检查电流互感器浇注体完好、无破损。 6.2检查引线与接线端子的接触情况良好。 6.3检查电缆出线夹和连接器的安装情况良好。 6.4外表面清洁,外绝缘伞裙不许有破损。

6.5接地线和各接线柱连接可靠,紧固螺栓紧固到位。 6.6安装底座紧固螺栓紧固到位

(注释:如图所示)

7. 技术安全及注意事项

7.1 工作场地整洁,严禁烟火。

7.2 工作前要认真检查所使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工具。

7.3 使用电源插头及插座,必须完整,不得用线头直接插入插座孔内。 7.4使用仪器与设备时,试验人员应熟悉其性能,否则不能操作使用。

四 变流器部分检修工艺

1 引用标准及适用范围

1.1引用标准:《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HXD3C型电力机车机车说明》。 1.2本准则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变流器的检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1.3本工艺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牵引变流器及辅助变流器C4修修程。 2.材料

棉丝、白布、毛刷、电器清洁剂。 3.工艺装备 3.1工具

电器钳工常用工具、力矩扳手。 3.2量具

微电阻测试仪、万用表、兆欧表、电容表。 4.基本技术要求

4.1牵引变流器

4.1.1额定输入电压: 970V/50Hz 4.1.2额定输入电流: 3×1390A 4.1.3中间电压: DC 1800V

4.1.4额定输出电压: 3AC 1375V 4.1.5额定输出电流: 3×598A 4.1.6最大输出电流: 3×814A 4.1.7控制电压: DC 110V

4.1.8辅助电源: 三相440V/60Hz 4.1.9外形尺寸: (3100×1060×2000)mm 4.1.10质量: 2500kg 4.2辅助变流器

4.2.1参数\\型号:TGF54

4.2.2额定输入电压:AC470V (329V~582.8V) 4.2.3额定输入平率:50Hz 4.2.4中间电压:DC 850V 4.2.5效率:≥94%

4.2.6控制电压:DC 110V(77V-137.5V) 4.2.7外形尺寸:1200×886×2000mm 4.2.8质量:1500kg

4.2.9输出电压谐波含量:≤10% 4.2.1 VVVF工作模式

4.2.1.1输出电压:三相80-440V 4.2.1.2输出频率:10Hz-60Hz 4.2.1.3额定容量:248Kva

4.2.1.4额定输出电流:326A 4.2.2 CVCF工作模式 4.2.2.1输出电压:440V 4.2.2.2输出频率:60Hz 4.2.2.3额定容量:248Kva 4.2.2.4额定输出电流:326A 5.工艺过程 5.1主变流器

图1 牵引变流器

图2 牵引变流器内部结构(正面)

图3 牵引变流器内部结构(背面)

图4 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 5.1.1吹扫和清洗

5.1.1.1用电气清洁剂对柜体内外可见部分进行清洁。 5.1.1.2用毛刷清扫热交换风机和斩波风机。 5.1.1.3用毛刷清扫控制机箱以及电子插件。 5.1.2检查与检修

5.1.2.1柜体各部检查与检修

5.1.2.2变流器车载信息分析不许有异常

5.1.2.3外观检查柜体表面油漆不能有锈蚀和剥落,主变流柜柜体盖板不许有缺失,柜体两侧的插头、插座紧固状态良好,门盖板密封条状态良好接地线路齐全,紧固良好。

5.1.2.4外观检查充电电阻、固定放电电阻须良好。确认直流电压、冷却水温度、压力值、高

5.3.4缓冲垫组成损坏或厚度小于4mm者更新。 5.4.5.9真空主断路器试验要求

a) 真空管的真空度优于0.066Pa或在真空管两个高压连接端进行40kV、10s的工频耐电压试验,不许有击穿、闪络。

b) 在DC77V与DC137.5V,450kPa与1000kPa下,主断路器均能正常可靠地分、合。 c) 在额定控制电压、额定工作气压下,真空主断路器分闸时间不大于40ms;合闸时间不大于100ms。

d) 主触头接触电阻不大于200μΩ。

e) 用1000V兆欧表测量,低压电路对地绝缘电阻大于10MΩ。用2500V兆欧表测量,高压电路对地绝缘电阻大于500MΩ。用1000V兆欧表测量,两主触头之间绝缘电阻大于200MΩ。 f) 主电路对地进行56kV、1min的工频耐电压试验,不许有击穿、闪络。控制电路对地进行1.5kV、1min的工频耐电压试验,不许有击穿、闪络。

4、YH10WT-42/105避雷器检修工艺

1.引用标准及适用范围

1.1引用标准:《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HXD3C型电力机车机车说明》。 1.2本准则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变流器的检查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 1.3本工艺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YH10WT-42/105避雷器C4修修程.

2.材料

白布、电气清洁剂。

3.工艺装备

3.1工具

电器钳工常用工具。 3.2量具 兆欧表。 3.3设备

避雷器测试台、天车。 4.基本技术要求

4.1系统额定电压:27.5kV 4.2避雷器额定电压 :42kV 4.3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31.5kV

4.4额定频率:50Hz 4.5标称放电电流:5kA

4.6陡波冲击电流下残压:≤118kV 4.7雷电冲击电流下残压:≤105kV 4.8操作冲击电流下残压:≤89kV 4.9通流容量:2ms方波 18/次(400A) 4.10通流容量:4/10大电流2/次(65kA) 4.11局部放电量(在1.05Uc下):≤10pC 4.12爬电比距:≥2.5cm/kV

5.工艺过程

图1 YH10WT-42/105避雷器

5.1吹扫与清洁

用白布或棉丝清洁绝缘子。 5.2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绝缘子不许有裂痕、缺损等现象。导线连线紧固,编织线断股不许超过原截面的5%。 5.3测试

5.3.1避雷器测试操作步骤

①U1mA直流参考电压测试:避雷器两端施加直流电压(直流电压的脉动不大于1.5%),待流过避雷器的电流稳定为1mA时,读取电压值,其值应不小于58Kv。

②直流0.75 U1mA下的泄漏电流测量:对避雷器施加0.75倍U1mA直流电压,读取电流值,

其值应不大于50μA。

③避雷器在直流参考电压试验、泄漏电流测试出的技术参数须符合表规定。

序号 名称 直流参考电压(1mA下) U1mA 1 或交流参考电压(阻性1mA下)(有效值) ≥40kV 2 直流泄漏电流 (0.75U1mA) 表1 避雷器技术参数

5.3.2用2500V兆欧表测量,避雷器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 MΩ。

≤50μA 技术要求 ≥58kV 5.受电弓检修工艺(试行)

1 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HXD3C型电力机车受电弓的检修工艺流程、工艺要求及质量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C4修修程,并作为检修工作的标准和质量评定及验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2.1《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V1.0 2.2《HXD3C机车检修维护保养手册》 3 主要材料

白布、酒精、中性清洁剂、SHELLAVANIA R3润滑脂、导电接触脂、螺纹润滑剂、刷子、滑板及需要更换的备件。 4 主要设备及工具

受电弓试验台、风源、两用扳手一套、扭力扳手8~40N·m、60~220N.m、油枪、手锤、木锤或塑料手锤、钢卷尺3m、钢直尺300mm、弹簧秤0~220N、游标卡尺200mm×0.02、水平仪600mm、压缩空气设备、常用扳手工具、毛刷。

5 技术参数

额定工作电压 30kV(AC)

电压波动范围 19 kV(AC)~31 kV(AC) 额定工作电流 1000A 额定运行速度 200km/h 折叠高度 (包括支持绝缘子) ≤678mm 最小工作高度(从落弓位滑板面起) 220mm 最大工作高度(从落弓位滑板面起) 2250mm 最大升弓高度(从落弓位滑板面起) ≥2400mm 受电弓集电头(弓头)长度 1950 ?10mm 受电弓集电头(弓头)宽度 330 ?3mm 受电弓集电头(弓头)高度 285 ?10mm 滑板长度 1250?1mm

受电弓集电头轮廓形状 符合UIC608.4a的要求 静态接触压力 70±10N 环境工作温度 -40℃~+70℃ 最小工作压力 375kPa 最大工作压力 1000kPa 额定工作压力(供风) 550kPa 静态接触压力为70N时气囊压力 约380~400kPa 降弓位置保持力 ≥150N 升弓时间 6~10s 降弓时间 ≤6 s

总重(不包括支持绝缘子) ≤110kg 安装尺寸 1100×800±1mm 电气区域 ≤301±10mm 电气间隙 ≥350mm 气路接口尺寸 G1/4\

6 工艺流程 6.1 解体

6.1.1 分解部件连接

6.1.1.1从机车顶盖拆下受电弓:用30mm棘轮扳手拆卸受电弓底架与绝缘子连接的3条固定M20螺栓,并拆除两根绝缘管,将绝缘管、受电弓从机车顶盖上拆下。 6.1.1.2拆软连接线:用扳手拆下软连接线。 6.1.1.3拆除受电弓各部PU管。 6.1.2 分解弓头

6.1.2.1拆滑板:拆除滑板连接气管;用扳手拧下滑板安装螺母;取下滑板。 6.1.2.2拆卸弓头:用17mm扳手拆下V型连接器与弓头传力柱头的连接螺栓。 6.1.2.3用13mm扳手拆卸弓头与上框架之间的导流线。 6.1.3 分解平衡杆

6.1.3.1用17mm扳手拆下平衡杆与下臂杆端的连接螺栓。 6.1.3.2用13mm扳手拆下上框架杆端的连接螺栓。

6.1.3.3 拆下左右旋杆端轴套,轴套进行检查,不良者更换。 6.1.4 分解上框架 6.1.4.1拆卸上框架:

a.用17mm扳手拆卸上框架软连线。

b 用24mm扳手拧下上框架中心连接与拉杆连接的螺栓,取出垫圈及轴套、轴承和卡簧,不良者进行更换。

a 用30mm套筒扳手拧下下臂短轴与上框架的连接螺母,用铜锤敲出中心螺杆。 c 将上框架从受电弓上取下。 6.1.4.2拆卸阻力器:

a 用17mm扳手和19mm扳手拆下阻力器与底架连接螺栓及与下臂杆的连接螺栓。 b 拆下阻力器,抽出阻力器连接销轴。 6.1.5 分解下臂:

6.1.5.1用17mm扳手拆卸下臂与底架相连的软连线。 6.1.5.2用扳手拧开钢丝绳两端螺母。 6.1.5.3 拆除钢丝绳。

6.1.5.4 用30mm套筒扳手拧下下臂长轴与底架的连接螺母。 6.1.5.5将下臂从受电弓上取下。

6.1.6.6退出两端隔套、轴承、垫圈等,不良者更新。 6.1.6 分解拉杆:

6.1.6.1拆卸拉杆:用24mm扳手拆下拉杆杆端轴承与底架的连接螺栓。 6.1.6.2分解拉杆:

a 用卡簧钳取出两端卡簧,再取出轴承。 b 检查卡簧、轴承有不良者进行更新。 6.1.7底架检查

6.1.7.1检查底架上的管卡、弯管、橡胶堆、球阀、快速降弓阀、橡胶气管、及各管件状态良好,不良者进行更换。

6.1.7.2外观检查底架状态是否良好,无变形、破损。 6.2 清洗检查 6.2.1 底架及铰链机构

6.2.1.1目视检查底架及铰链机构各部件不许有弯曲、变形、裂纹等不良现象;轴、销及套不许有不正常磨耗;杆件接头螺纹完好,不许有松动。紧固件连接正常。

6.2.1.2轴承完好,转动灵活;油路畅通,油润良好;导流线紧固,不许过热、老化。截面积缺损不超过原形的5%。

6.2.1.3橡胶止挡不许有老化、龟裂和变形。 6.2.2弓头部分

6.2.2.1滑板条状态检查,不许有扭曲、断裂和变形;碳条磨耗后高度小于5mm或滑板总高度≤22mm时,应更换滑板。如果仅需更换一个滑板,新滑板与另一个旧滑板的高度差应不超过3mm,且应注意滑板ADD 接口安装的正确位置。如有必要,则更换两块滑板。更换滑板时,一定要检查翼型板的正确位置。

6.2.2.2弓头、弓角不许有裂损、锈蚀、变形。弓角安装牢固、不许有变形,与滑板之间须平滑过渡,如有高度差,需用砂轮打磨平整;间隙不许超限,用塞尺测量弓角与滑板之间横向间隙为0.5~1.5mm。滑板与弓角接触部分涂导电润滑脂。

6.2.2.3弓头支撑轴滑动轴承状态良好,活动部分在任何高度均能动作灵活。 6.2.3橡胶弹簧元件不良者更新。 6.2.4 弹簧元件

6.2.4.1各弹簧不许有变形、裂损、锈蚀。

6.2.4.2弹簧调节:通过调整受电弓两端橡胶弹簧处三螺栓孔位置,使碳滑板上表面与小转轴中心距离:80±5mm。

6.2.5 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质量安全风险点)

6.2.5.1气囊裂缝达到长20mm深1.2mm或泄漏者更新。阻尼器有泄露者更新。钢丝拉绳有断股者更新。

6.2.5.2各软管状态良好,无泄漏及破损。风管及接头不许有泄漏。 6.2.6 升弓阀板检修 6.2.6.1清洁

用中性清洗剂清洁升弓阀板各部件,气阀板及各气动部件的接头和管路清洁,排除管路积水,各部件良好。并 用白布擦拭干净。 6.2.6.2检查与试验:

6.2.6.3 压力表单独校验,功能状态应良好。

6.2.6.4检查各部件安装紧固状态良好,无破损,否则进行更换。

6.2.6.5检查升弓节流阀、精密调压阀、降弓节流阀、无卡死或泄漏现象,检查安全阀压力标示、铅封完好,无泄漏,否则更换。

6.2.6.6 清洁升弓控制阀板的空气滤清器,不许有裂损、老化,必要时更换滤芯。 6.2.6.7与受电弓共同进行测试,通过旋转调压阀上R的旋钮,进行接触压力的调节:顺时针旋转增大接触压力,反时针旋转减小接触压力;通过调节单向节流阀DRH,调节升弓速度,顺时针减小升弓时间,逆时针增大升弓时间;通过调节单向节流阀DRS可以调节降弓速度,顺时针减小降弓时间,逆时针增大降弓时间,调节杆芯旋转灵活。

6.2.6.8设置精密调压阀R --约3.8~4.0 bar,压力表M显示约3.8~4.0bar气压值。 6.2.6.9配合受电弓试验时用试漏剂检查阀板各管路接头处无泄漏,紧固各管路接头并标识防缓标识,并重点检查精密调压阀是否有异音,否则进行更换。 6.2.6.10升弓电磁阀状态检查,功能不良或者有破损、漏风者更换。 6.2.6.11存放与防护

将试验合格的升弓阀板管路接口用外套(盖)式防护套防护,避免管路等电气元件堵塞。 6.2.7快排阀检修

快排阀进行解体检查和清洁,膜板及复原弹簧不良者进行更换。 6.2.8 检查外观油漆外露的铁质零件须进行除锈、涂漆处理。 6.2.9轴承组装时需进行润滑处理。 6.3 组装

6.3.1 受电弓分解后的各部件须进行清洁,外观检查应各部清洁良好,底架PU管须先更换,再对各部进行组装。 6.3.2下臂组装

6.3.2.1在清洗台上组装好两端隔套、轴承、垫圈,用30mm扳手按力矩表要求紧固下臂长轴与底架的连接螺母,并作好防缓标识。

6.3.2.2 组装底架与下臂间软连线,用17mm力矩扳手按力矩表要求进行紧固,作防缓标识。 6.3.2.3 钢丝绳组装,紧固互锁螺母,并涂螺纹胶243,力矩值不小于60N.M。 6.3.3 阻尼器组装

6.3.3.1 用17mm和19mm扳手组装阻尼器与底架和下臂杆的固定螺栓,按力矩表要求对其进行紧固,并作防缓标识。 6.3.4上框架组装

6.3.4.1套上轴承、轴套,组装下臂短轴与上框架间的中心螺杆,用30mm套筒扳手紧固两端螺栓,按力矩表要求对其进行紧固,作好防缓标识。

6.3.4.2 用17mm扳手组装上框架与下臂连接的软连线,按力矩表要求进行紧固,并作好防缓标识。 6.3.5拉杆组装

6.3.5.1在清洗试验台上套装好卡簧、轴套、轴承,将拉杆两端的螺杆与上框架和底座的螺栓孔进行连接,再用24mm的扳手分别将拉杆与底座的固定螺栓和拉杆与上框架的固定螺栓拧紧,拧紧力矩按力矩表规定执行,作好防缓标识。 6.3.6 平衡杆组装

6.3.6.1套装好轴承,再组装平衡杆两端连接螺杆,分别用17mm扳手拧紧平衡杆与下臂的固定螺栓和用13mm扳手拧紧平衡杆与上框架的固定螺栓,力矩值按力矩表要求执行,并作好防缓标识。 6.3.7弓头、弓角组装

6.3.7.1用13mm扳手紧固导流线固定螺栓,用17mm扳手紧固V型连接器与弓头传力柱头的连接螺栓,在组装传力柱底座的固定螺栓,以便调整受电弓高度,相关力矩值安装力矩表要求执行,并作好防缓标识。

6.3.8 滑板条组装,用13mm扳手组装滑板条固定螺栓,力矩为15.5N.m,并作防缓,滑板与弓头左、右支承接触面涂抹导电接触脂,螺栓应涂抹螺纹润滑剂,连接好受电弓各部PU管。

7 受电弓各部与安全有关的拧紧转矩表 位置 ADD底座固定螺栓 底座连下臂杆软连线固定M10 螺栓 底座连蝴蝶座螺栓 蝴蝶座组装 蝴蝶座连接气囊螺栓 下臂杆固定螺栓(底座) 下臂杆与上框架连接螺栓 下导杆与底座连接螺栓 下导杆与上框架连接螺栓 下臂杆连接线导板螺栓 下臂软连线固定螺栓 下臂杆连接平衡杆螺栓 上框架软连线固定螺栓 上框架钢线固定螺栓 M10 M8 M8 M20 M20 M16 M16 M8 M10 M10 M10 M6 M6 橡胶弹簧元件安装螺栓 M8 M10 橡胶止挡安装座螺栓 平衡杆连接上框架螺栓 上框架连弓头软连线螺栓 碳滑条安装 阻尼器安装螺栓 M12 8 试验(质量安全风险点) 8.1 工作范围内的自由移动

当受电弓在工作条件(产生了压缩气体)下时,检查整个工作范围上的自由移动。不能有任何不正常的声音。

A2-70 52 M16 M8 M8 M8 M1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4-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A2-70 30 15.5 15.5 250 250 128 128 15.5 30 30 30 6.5 6.5 15.5 15.5 128 15.5 15.5 15.5 30 A4-70 30 型号 M8 规格 A2-70 力矩(单位:N.m) 15.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md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