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学案

更新时间:2023-09-17 23:31: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阿房宫赋》 NO.23

命制人:任娜 审核人:宋凌筱 时间5015.11.25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3、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背诵全文。

文学文化常识:

1、作者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背景

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 3、赋

“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逐渐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

自主梳理

1、 生字词注音

缦( )回 妃嫔( )媵( )嫱( ) 辇( )来于秦 弃掷逦( )迤( ) 朝歌夜弦( ) 架梁之椽( ) 管弦呕( )哑( ) 2、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 .(2)北构而西折 ..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5)辇来于秦 .(6)朝歌夜弦 ..(7)燕赵之收藏 ..(8)韩、魏之经营 ..(9)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10)可怜焦土 ..(1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

- 71 -

3、古今异义词

(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

(2)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

4、特殊句式

(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多于南亩之农夫 (3)函谷举

5、一词多义 一:

六王毕,四海一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黄鹤一去不复返 而或长烟一空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怜:

可怜身上衣正单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族: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爱: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陶渊明独爱菊 之: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杳不知其所之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6、名句默写

- 72 -

①《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②《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 ; , 。

③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 。

④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 , , 。

⑤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 , ; , 。 ⑥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

⑦杜牧在本文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 ; , 。

⑧杜牧在文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 ; , 。

随堂练习

1、下列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六王毕,四海一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

B.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奈何取之尽锱铢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D.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盘盘焉,囷囷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

B.骊山北构而西折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D.多于九土之城郭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3、下列加点词语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

- 73 -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4、下列各句中的“之”的词性与其他三项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奈何取之尽锱铢 ..

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D.杳不知其所之也 ..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的“鉴”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而耻学于师 B.始指异之 C.我从而师之 D.舞幽壑之潜蛟 ....6、与“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一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师不必贤于弟子 7、以下“而”字与其他三项用法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

A.则递三世至万世而为君 B.谁得而族灭也

C.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找出下列与“秦人不暇自哀”句式不同的一项( )

A.渺渺兮予怀 B.何陋之有 C.而今安在哉 D.句读之不知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 74 -

答案 一、自主梳理 1.词类活用 (1)数词用作动词,统一。(2)名词作状语,从北面,向西方。(3)名词用作动词,出现龙。(4)名词用作动词,出现虹

(5)名词作状语,乘辇车。(6)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7)动词用作名词,收藏的东西。(8)动词用作名词,经营的东西。(9)名词用作动词,把??看作。(10)名用作动词,变成焦土。(11)名词用作动词,灭族,杀尽。

2.古今异义词

(1)古:指宫室建筑精巧。.今:用它的比喻意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2)古:是“天气”(雨雪晴阴)的意思。今: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3)收藏:古,是名词,收藏的东西;今,把东西收藏起来。经营:古,是搜集保存的东西;今,是筹划、计划或组织的意思。精英:古,是指精美华贵的物品;今,多用于指出类拔萃的人。 3.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介宾短语后置句 (3)被动句 4.一词多义

一:统一,动词/数词/一旦,副词/全,都,副词/专一,形容词/一体,名词。怜:怜悯,同情,动词/怜爱,爱惜,动词/叹惜,动词。族:灭,动词/类,名词/家族,名词。爱:喜爱,动词/爱护,动词/吝惜,动词/喜欢,动词。

之:结构助词,的/动词,到??去/代词,指秦灭亡的事/宾语前置的标志。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4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6、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7、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参考答案

1.C(夺取。A统一/一旦 B喜爱/吝惜 D家族/灭族) 2.D(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比”。A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兼词,相当于“于此”,有“到这里”之意;B表并列/表转折;C成年男子通称,此处有蔑视意/语气助词,表感叹) 3.C(①②⑦古今异义,据此可用排除法确定C为正确项) 4.D(该项为动词,到,往;其他三项均为代词) 5.D(该项为使动用法,例句与其余各项均为意动用法) 6.C(例句及其余各句均为倒装句中的介词结构后置) 7.D(四项均为连词,但D项表转折,A、B、C三项表顺承,可不译) 8.A(例句与B、C、D三项同为宾语前置) 9.(1)长桥横卧在水面上,没有云彩,怎么会出现龙?(2)把宝鼎看做铁锅,把美玉看做石头,把黄金看做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3)戍边的士卒呐喊起来,函谷关被攻破,楚国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为一片)烧焦的泥土!(4)假使秦国(统一天下后)也能爱护六国的老百姓,就可以传递三世乃至

- 75 -

万世而做君王,谁能够使他们族灭呢? 10.不同有三:一是建宫原因不同;二是建宫时间不同;三是建宫规模大小不同。《史记》重在历史事实的记述;而《阿房宫赋》重在文学艺术的想像和夸张,极尽“赋”体铺陈之能事。

- 76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mb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