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调查分析与对策

更新时间:2024-01-08 16: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表现及提升策略

——基于福州职业技术学院279名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杨学明② 梁美凤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偏低,主要体现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过程应付心态显著;学习行为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基于教师角视角,提升高职生学习主动性,一要转变观念,树立育人为先的职责观、多元发展的人才观、多向互动的教学观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二要科学施教,深入了解学生特点、设计好课程考核模式、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建立有效课堂规范。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特点;转变观念;科学施教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普遍不高,这已是共识;如何让高职学生爱学习也一直是困扰广大高职教师的大难题。那么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情况到底如何?他们的学习态度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高职教师该如何应对?弄清这些问题,对于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及其质量的提升有着直接而长远的意义。 一、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查实施

本调查旨在从学生学习的具体行为出发,对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程度进行直观量化的描述,并归纳出相应特点;同时,从教师的教学行为角度找出提升高职生学习主动性的主要路径。

(一)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调查的统计结果

本次调查综合采用访谈与问卷抽样调查方式。从调查样本代表性出发,选取的调查对象涉及3个年级的不同专业、7个行政班,总计279名学生。为获得更加全面、客观的结果,在问卷设计之前我们随机对10名教师10名学生进行了非结构式访问,了解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状况,以及高职教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看法;确定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构成从课前、课中、课后3个方面展开,共计10项指标,即课前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与课前预习,课中的课堂专注与课堂笔记,以及课后的课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立项课题《高职师生系统协同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编号:FJJKCG16-294 ②

杨学明(1970—),男,福建省福州市人,现为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高级技师/讲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产学研与企业管理。

后复习、完成作业、考试准备、面对困难与课外获取知识。调查采用匿名问卷形式,问题设计采用德尔菲法,围绕这10项指标来设计相关问题。问卷总计发放279份,回收问卷279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74份,有效率98.2%。

为了对当前“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情况进行一个直观明了的结论性描述,笔者在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整理的过程中,第二次运用了德尔菲法。首先,选取依据10项指标所设问题的选项中,最能反映高职学生有学习主动性的一项,比如,“是否制定学习目”这一问题,回答“有明确目标”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6.40%;同时设置学习主动性情况(一级指标)系数为1,根据各构成要素(二级指标)与一级指标的关系强弱,分别赋予对应权重系数值;然后将各指标原比例值与其对应系数相乘,得到各自权重比值;最后将该10项权重比进行合计,就得到“学习主动性”结论值为22.4%,详见表1。由此可见,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表1.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调查结果统计表

结果 属性 学习主动性情况 1.制定学习目标情况 课前 2.制定学习计划情况 3.平常课前预习情况 课中 4.课堂专注听讲情况 5.课堂笔记情况 6.课后复习情况 7.完成作业情况 课后 8.考试准备情况 9.面对学习困难 10.主动从课外获取相关知识情况 合计 (二)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特点

从访谈结果及上表,我们总结出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

1、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学生选项及比例 学生选项 有明确目标 一直都有 一直都有 自我要求认真听讲 一直都有 一直都有 比例 16.40% 13.90% 13.90% 24.10% 25.20% 3.60% 权重及结果值 权重系数 权重比 0.1 0.15 0.15 0.1 0.1 0.1 0.05 0.05 0.1 0.1 1 1.64% 2.09% 2.09% 2.41% 2.52% 0.36% 2.63% 3.60% 3.72% 1.35% 22.40% 努力认真完成 52.60% 抓紧时间复习 71.90% 不解决不罢休 37.20% 一直都有 13.50%

哈佛学院关于目标重要性的研究表明,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1],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习行为必然就是被动的、随意的。本次调查发现,能主动为自己设立学习和职业目标的学生仅为16.4%,表明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较少数同学能在课前环节做到积极主动,有近九成同学表现不理想。只有13.9%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这一数字符合逻辑:制定计划先须得有目标,没有目标的计划就成了无的之矢,也是无意义的。另外,访谈中也少数同学心中有目标,但并未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2、学习过程应付心态显著

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这是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一般过程。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在所有这些环节的表现都不容乐观,基本上处于不预习不听课,不记笔记不复习的状态,应付心态可见一斑。

课前预习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从小学开始一直到中学,老师都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但本次调查只有13.9%同学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能够做到“自我要求认真听讲”与“一直都有”做课堂笔记的情况略好些,可能是多了要面对老师的原故。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如果在这一过程没有把握好,学习效果将很难得到保证。相关研究指出,大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如何同样直接影响到他们课堂学习的效果与效率[2],课堂笔记质量与学习成绩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3],但本次调查中多数同学在这两项上的表现同样是不到位的。而课后仅有3.6%同学“一直都有”复习,这是令人震惊的数据;同时,在能够主动从课外获取相关知识一项,也只有13.5%同学选择“一直都有”,这也从不同侧面表明当下高职学生主动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在面对困难时,有37.2%同学选择“不解决不罢休”,表明有更多些同学愿意解决学习困难,这是相对较好的指标,但也属差强人意。

3、学习行为带有较强的功利性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也有不少学生在主动地努力学习,但他们的学习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功利性倾向。高职学生难得的学习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报考各种证书上,为了能够多考几个证将来好找工作,78%的同学“愿意象准备高考一样地辛勤学习”;二是在完成作业和考试准备上,在回答“完成作业情况”与“考试准备情况”时,分别有52.6%、71.9%同学选择了最积极的选项——“总是认真努力完成”与“抓紧时间,尽全力复习”,这是可喜的。但细究起来就会明白其中原由,考试与作业都是直接见成果的,如果再不认真应对,分数就成问题,进而毕业就面临问

题。这也从另一侧面突显出他们学习行为的功利性目的。

二、培养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建议

提升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偏低,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改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

(一)转变观念

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高技能人才,首先要求高职教师转变自我,建立与时俱进的先进教育观念。 1、育人为先的职责观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职责的根本所在。高职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更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在现实当中,“只管教书无心育人”的现象比比皆是。调查发现,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教育自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去做,自己只要完成课程知识技能的教授,就算尽职尽责了;也有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教育对当前的高职学生起不到作用,因而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对学生思想的引导。

高职教师要摒弃错误的认识,树立起育人为先的职责观。在知识技能授受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的教育。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其思想状况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思想鼓励一直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的”,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职生。学生有了积极的思想观念,就会激起高昂的学习积极性。

2、多元发展的人才观

社会对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见或歧视,一些高职学生也自嘲为“学渣”,是高考的失败者。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我国现有的招生制度下,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录取分数多为所有高校中最低,确实存在学习能力、素质潜能等方面培养后劲不足的状况。但如果高职教师的眼光也仅局限于此,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流露出相关的负面思想和情绪,加深学生对就读高职院校的疑虑及不被重视和认可的不满,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泯灭、学习主动性的降低。

低分不等同于低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有七种同样重要的智能[4],每个高职学生在七种智能水平上会有不同的表现。一些高职生的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水平不高,不容易取得较高的学业成绩,并不意味着今后他

们就不会有所作为。高职教师要牢固树立高职生也是国家人才的观念。坚信高职教育是一种社会必需的教育类型而不是层次较低的高等教育;高职生是一个社会、经济结构完善对人才结构配置的必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3、多向互动的教学观

无庸讳言,当前的高职课堂教学依然多为教师一言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进度安排基本上是教师说了算;在这种在单向传播的课堂教学中,虽然有时也会用到“提问”这一方式,但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这样的教学过程本质上仍然是单向的,是束缚学生思维与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

多向互动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结合高职课堂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互动环节,让最广泛的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进来,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多年的高职教学经验证明,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群体互动,能够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和思维,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拓展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最终让学生爱上学习。 4、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是,许多教师都是一上完课就走,几乎没有与学生更多的交流,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是模糊的、是高不可攀的。师生关系总是显得不那么有人情味。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很难为90后、00后的学生所接受,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尚待广大教师去积极营造。 教师要以平等、合作、民主的精神,理解尊重学生,与他们做朋友,了解他们的动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出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更多地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努力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大胆求真求新,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二)科学施教

科学的教育教学模式,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与之同步跟进。如果教师知识陈旧、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思维狭隘,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深入了解学生特点是基础

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的学习心理和特点。相较于普通大学生,当今高职学生在学习上更易产生自卑感及畏难情绪,他们本身文化基础差,但大多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老师如果能认识到高职生的这些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多让学生动手实践,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减少负面的学习心理因素的影响,就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学习主动性的强与弱与其学习动机直接相关[5],主动性弱强只是外显因素罢了,真正起作用的是隐藏于主动性背后的动机,因此还要从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着手。只有真正认识其动机是什么,才能从源头上了解其学习需要是什么,才可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设计好课程考核是关键

从现实角度看,毕业证书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要想获得毕业证书就得通过各门学科考试,在不少学科教学中,学生能否通过仍然以期终考试的分数作为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依据,这样分数就成为决定学生学习努力程度的关键。

事实上,当前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是改变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注重多种评价相结合。高职教师可以做的,就是利用考核这一关键因素来促进和改善学生学习主动性。比如,可以改变仅有期末考试的常规做法,将考核构成调整为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两部分,赋予二者适当比例,促使学生重视过程的学习。期末考核应多采用综合性考核,而非一纸简单ABC试卷,避免学生通过临时抱佛脚的复习就能得高分或通过;同时将平时表现纳入考核项目,把课堂发言、课堂纪律、课堂出勤、平时作业等项目与学期成绩直接挂钩,促使学生提高对平时表现的认真度。 3、革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是王道

如果将学习动机比作汽车的发动机,那么教学内容就好比汽油。没有了汽油,汽车也前进不了;或者汽油的型号不合适,也不利于汽车“健康”。因此,合适的教学内容(知识技能)、得当的教学方法是启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汽油”。教师讲课枯燥无趣,学与做的内容往往脱节,这无形当中就是在将学生推出课堂。

许多教师习惯于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广大教师应当为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做科学设计,如课程设计、技能训练、社会实习等,使之符合当前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然后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实现教书育人,改变“一言堂、一本教材用几届、备一次课上几年”等不合时宜的做法。

4、建立有效课堂规范是保证

近年教师不敢管、不愿管学生的现象日趋严重[6],许多高校课堂上常常能看到这

样一幕:老师在讲台上讲得不亦悦乎,学生在台下也不亦忙乎——用手机私聊、打游戏、看小说,睡觉,做其它科作业等等,老师说老师的,学生做学生的,井水不犯河水。没有一个正常秩序环境,教学也难以为继。

改变“不敢管、不愿管”的现象要靠科学、严格的管理,建立行之有效的课堂规范是落实科学施教的保证。教师要根据自己所任教学科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与成绩挂钩的、有力度的规范制度,不仅要有奖有罚,而且应该奖罚分明,并要严格执行、贯彻始终。

参考文献:

[1]朱宪政.职业生涯规划要从基础教育做起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破局之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1期:39-41

[2]史秀红,司小娟.独立学院课堂专注力不佳现象分析及对策[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 第11期:40-41

[3]樊素芳,樊琪,陈洁.大学生课堂笔记策略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第1期:70-74

[4]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2015.12重印):64-66

[5]张晓玲,李慧慧.动机理论与当代大学生主动性学习研究[J].校园心理,2014年 第1期:3-6

[6]覃佐菊.教师不敢管教学生现象探究[J].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A),2013年 第4期:35-37

The perform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promotion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279 students in F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 Xueming Liang Meifeng

Abstract: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is low,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ack of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s and plans; learning process to cope with a significant attitude; learning behavior with a strong utilitaria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angle,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initiativ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ne must change the idea, establish the education for the first job outlook, multivariate development of talents, interactive teaching concept of democracy and equality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wo to science teaching,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design the course examination mode, reform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ffective classroom norm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characteristics; change idea; science teaching

杨学明联系电话:15980202876,联系地址:福州市梦山路73号6座306单元,邮政编码:350025,电子信箱:972931581@qq.co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ly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