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

更新时间:2023-09-20 03:40: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南京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

一、 背景

国务院先后出台文件,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南京对照国家的七大类分类,并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和禀赋条件,主要明确了六大类,并在六大类里面明确了11个重点发展方向。其中的部分方向,是过去几年重点发展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新兴产业。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里,推动南京软件和新兴产业名城建设,都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

依据国家和江苏省最新规划,我市对现有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做了进一步梳理、深化和完善,确定了最有基础、能够快速做大规模,最有优势、能够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六大类11个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下一代信息网络、新型显示三个方向)、生物产业(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两个方向)、节能环保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包括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卫星应用三个方向)、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方向)、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中,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将主要依托“一谷两园”,分布在雨花台、浦口和江宁区;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将主要依托中国(南京)未来网络谷(无线谷),分布在江宁区;新型显示产业将主要依托中国(南京)液晶谷、分布在栖霞区。生物医药产业将主要依托位于浦口区的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生物农业产业将主要依托位于溧水县的中国(南京)生物农业谷。节能环保产业将主要集聚在高淳县和六合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中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在江宁区;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在浦口开发区;卫星应用产业集聚在浦口的高新区。新能源产业中的智能电网产业主要集聚在江宁区的中国(南京)智能电网谷。新能源汽车产业则将集聚在溧水县与浦口区。除六大“谷”外,11个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将重点依托21个园区和基地。

二、 发展重点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重点突出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产业、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新型显示产业。其中: (1)高端软件与新兴信息服务产业。充分发挥首个“中国软件名城”的品牌效应,把软件产业作为全市第一大主导产业和第一大支柱产业加速培育壮大,在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业实现突破。基础软件重点发展大型实时数据库、嵌入式操作系统、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软件(BIOS)等产品,实现自主可控基础软件的产业化。高端应用软件重点发展智能电网、通信、智能交通、工业、信息安全等软件,巩固和扩大在国内的领先地位。新兴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内容开发、高端服务外包等,实现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

产业布局为打造以中国(南京)软件谷为核心,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为两翼,面

积约100平方公里的软件产业集聚区,提升产业集聚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快徐庄、江东等省级软件园以及麒麟科技创新园的建设与发展,建设一批高标准的软件企业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

2015年全市软件业务收入达到4000亿元,建成高标准的中国软件名城,2020年达到10000亿元,跨入世界软件名城行列。

(2)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依托国家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推进“智慧南京”建设,带动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开发和自主标准的推广应用,支持适应物联网、云计算和下一代网络构架的信息产品的研制和应用,提升新型网络设备、智能终端产业和新兴信息服务业及其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将我市打造成为引领国家通信与网络发展方向的网络龙头、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业源头以及率先实现通信与网络关键技术突破的科研领头。

通信产业以南京通信国家技术实验室为创新载体,重点建设核心网络与互联技术研发中心、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研究中心、通信射频与天线研究中心、集成电路设计研究中心、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通信协议与应用软件研究中心6个研究中心,成为我国通信技术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平台。

未来网络产业以中国(南京)未来网络产业创新中心为创新载体,重点打造占地1500亩的中国(南京)未来网络谷(无线谷)核心区,重点建设体系结构、路由交换、测量管控、网络安全、内容网络、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承载网络、移动网络、多媒体技术、三网融合等12个研究部,协同推进国家重大基础设施CENI平台的建设,建成我国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和演进式发展的技术融合平台。

以推进“智慧南京”建设为抓手,以麒麟科技创新园为重点载体,推进智慧城市产业中心建设,构建智慧城市产业院、三网融合枢纽中心、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智能健康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搭建基于云计算的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商用数据可信存储及移动应用云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健康管理知识平台等。建设以智能交通、智能设施、智能医疗、智能农业、智能教育与科技、智能公共安全、智能市政服务等为特征的智能产业。

2015年全市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2020年达到1800亿元。 (3)新型显示产业。积极响应国家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以液晶显示规模化发展、OLED显示和照明产业化应用、激光显示核心技术突破为三大主攻方向,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新型显示产业基地。

液晶显示产业依托高世代液晶面板重大项目牵引,重点攻关面板生产线工艺、金属氧化物技术、3D显示技术、制造关键设备以及关键配套材料等技术方向,进一步扩大面

板和模组规模优势,积极引进核心材料、器件和关键设备等上下游配套项目。

OLED显示和照明产业重点攻关透明、柔性技术,大屏幕显示技术、光提取技术、非激光结晶技术、准分子激光退火技术、氧化物技术、关键设备研制等技术方向,大力发展AMOLED显示,形成装备、材料等产业链配套。

激光显示产业重点攻关激光芯片、激光光源和图像引擎等技术方向,积极攻克散斑、高成本等现有瓶颈,利用激光显示大色域、高效率、长寿命等优势,积极向激光电视和激光投影灯等终端产品延伸。

以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发展载体,全力打造占地22平方公里的中国(南京)液晶谷,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研发与制造基地。

2015年全市新型显示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0亿元,2020年达到7000亿元。

2. 生物产业。

重点突出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农业产业两个方面,其中:

(1)生物医药产业。充分发挥我市生物产业科技、教育、人才、创新基础优势,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药、现代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实施“百药创新工程”、打造十个新药创新平台、培育高成长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高新区10平方公里中国(南京)生物医药谷、江宁高新园10平方公里南京生命科技创新园、10平方公里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南京化工园5平方公里南京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建设,全市形成35平方公里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鼓楼区和玄武区整合区内资源,重点建设一批生命科技产业孵化器。提升我市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创新和产业化能力,把麒麟科技创新园建成国家级医学科研中心,把南京建成较大影响的全国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2015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700亿元,2020年达到1500亿元。 (2)生物农业产业。充分运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重点培育生物农业、生物农业用品、生物食品、生物能源与环保、生物信息等五大生物农业产业集群,以溧水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为核心建设中国(南京)生物农业谷,江宁、浦口、六合、高淳各建一个生物农业产业园。

2015年全市形成2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效益高的生物农业技术产品,生物农业产值达到300亿元,2020年达到500亿元。

3. 节能环保产业。

以节能环保设计、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的新装备、产品及其服务业。集中培育和发展电机及拖动、余热余压回收利用、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等高效节能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动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防治、有毒有害污染物防控、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减震降噪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开发和产业化。重点发展高效膜材料及组件、高效除污药剂等应用为主的生物环保新工艺。打造5平方公里南京高淳节能环保产业园、4平方公里南京六合节能环保产业园等集聚区。“十二五”末节能环保制造业规模进入全省前列。

2015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2020年达到2000亿元。

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突出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卫星应用产业。其中:

(1)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攻克一批制约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的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推动应用创新及产业化,重点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研发产业,提升高端装备产业化水平。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新兴电子、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技术。南京麒麟科技创新园智能产业园重点推进智能产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新中心、智能产业国际企业孵化器和智能产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南京江宁滨江开发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重点推进以隧道盾构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隧道工程装备、工程建设外包服务等高端装备制造产品为主的核心动力装备基地建设。

2015年全市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收入达到800亿元,2020年达到1500亿元。 (2)轨道交通产业。充分发挥我市轨道交通产业整体竞争力强、产业链相对完整、综合水平全国领先的优势,重点发展车辆、牵引、控制、制动、信号、供电、综合自动化、AFC、检测等系统核心技术。加大推进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力度,重点在浦口开发区打造4平方公里的南京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依托南京轨道交通示范线项目,推动轨道交通产业的总集成、总承包,推进产业关键系统的自主国产化产品的应用,实现城轨和高速动车产业双扩张,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生产基地。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产业收入达到50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

(3)卫星应用产业。积极响应国家加快推广北斗应用与产业化的战略部署,积极

引进和建设北斗完整产业链,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家重点布局的北斗产业基地和先行应用示范区。重点攻关北斗核心芯片低功耗和小型化技术、GNSS数据处理及北斗行业应用集成系统、北斗位置服务应用等北斗关键技术方向;重点建设北斗产品华东检测认证中心、江苏北斗位置网信息中心、国家级北斗授时工程技术中心等北斗区域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推进省级区域位置网综合应用、大气海洋空间监测运行应用、2014年青奥会综合应用等北斗示范应用工程。在高新区全力打造集研发运营、生产制造、区域平台为一体2平方公里的南京卫星应用(北斗)产业园。

2015年全市卫星应用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00亿元,2020年达到700亿元。

5. 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包括风电、光伏、核电和智能电网等产业。我市新能源产业充分发挥技术、人才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智能电网产业。

智能电网产业:瞄准国家发展坚强智能电网战略目标,积极构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大环节完整的产业链。加强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研究,引进电力电子先进技术,加快新能源并网及储能应用研究,推动风光储互补技术研究,促进分布式能源发展。规划和建设“产业、科研、示范三区”的空间布局,其中,江宁经济开发区打造7.7平方公里的中国(南京)智能电网谷,鼓楼区打造智能电网科技创新、研发总部街区,建邺区打造城市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区,不断巩固和提升我市电力自动化控制和智能二次系统领域国际领先的地位。

2015年全市智能电网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2020年达到2000亿元。

6. 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国家、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为依据,发展一批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培育一批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客车和新能源乘用车的研发和生产。充分发挥我市现有汽车产业优势,加强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重点攻关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三大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的研发和生产。重点打造南京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和南京浦口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园。

201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2020年达到200亿元。

三、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 产业发展历程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是南京市环保产业的起步阶段。当时,主要是污染治理设备、环保产品的生产和环境工程的设计。随着环保工作的发展,污染治理任务的加重,南京市部分设计院所着手开展环境工程设计等咨询业务,部分生产厂家兼产环保设备和仪器。1974年,南京雨花除尘设备厂成立,生产各种类型的除尘设备,标志着环保设备专业化生产的开始。此后,环保装备制造的企业及品种不断增多。

南京环保产业的发展走上正规始于八十年代。1983年,在南京举办的“首届全国环保技术装备展览”的推动下,全市环保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专业化生产的规模和市场。至1988年,南京市环保产业的年产值为3995.4万元,获利442.8万元。

1990年,南京市对环保产品市场和技术市场实行统一管理,有123家南京或外地的单位取得进入南京环保市场的资格。至1992年,全市共有专业和兼营环保产业的企业近百家,研制生产各类环保设备达128种。从起步以来,南京环保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环保技术服务咨询业,截止2000年,从事环保技术服务咨询业的单位达120家,其中,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国家电力公司环科所、江苏省环科院、南京市环科所等是南京地区具有国内或区域较大影响力的有较强实力的专业环保科研单位,在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等方面有较强实力,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南京市的高校、科研院所较集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近十所院校拥有较强的环保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每年培养大量的环保专业人才,丰富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技术积累是南京发展环保产业的优势。

“九五”期间,南京环境保护事业发展顺利,这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环保产业的领域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和市场有了较大发展。“九五”末,全市环保产业从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共153家,占全省总环保产业数的9%。环保产业的工业总产值由“八五”末的2.86亿元增加到“九五”末的11.47亿元,以年平均递增32%左右的速率增长;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由0.31%提升到1.12%左右;2000年末,全市环保产业固定资产总额83.47 亿元,当年环保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66亿元,技术开发投资0.53亿元,环保技术服务收入11.71亿元,年营业收入12.32亿元,占全省的50.6 %,实现利润3.9 亿元,占全省年利润的21.6%,年营业收入和利润均居全省第一位。

2. 产业现状

南京市节能环保产业经过持续发展,已成为全市制造业和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单位400余家,其中从事节能装备和产品生产的单位120家,从事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的单位130家,从事节能和环保技术服务的单位150家。在节能环保科学研究和技术产品研发上具有较强的优势。拥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环保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国家电力公司南京电力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众多科研机构,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集聚了一批高端人才。中环(中国)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大型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脱硝等核心技术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全市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单位400余家,其中从事节能装备和产品生产的单位120家,从事环保装备和产品生产的单位130家,从事节能和环保技术服务的单位150家。2010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26.7%,约占全市新兴产业销售收入的14.8%。规模位居省内第三,节能环保服务业产值位居省内第一,总量占全省的50%,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气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占国内市场80%的份额,位居全国前列,热管组件和换热器占国内市场50%的份额,位居全国前列。2011年,全市节能环保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5亿元,增长31%。

南京市环保及相关产业涉及四大类:环保产品的生产和经销、环保技术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洁净技术产品制造业。前两类属于狭义的环保产业定义范畴,后两类属于广义的环保产业,即环保相关产业。由从业单位产生的利润总额,销售(经营)收入看,主要集中在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技术产品制造业上。资源综合利用、洁净技术产品制造业单位数分别占总数的51.4%和42.9%。

环保产品制造业是我市环保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已形成“水污染治理设备”、“废气治理设备”、“噪声控制设备”、“固废处置设备”、“环境监测仪器”、“药剂材料”、“放射性和电磁波防护设备”等11大系列,99个品种,2004年全市从业单位46家,占全市环保产业从业单位总数的16.3%,从业人数4153人,其总产值为80345万元,销售收入为78343.2万元,利润为8876万元,分别占全市环保产业的8.3%、8.57%和12.3%,全年出口合同总额为138万美元。水污染治理设备生产厂有23家,空气污染治理设备生产厂13家,水气声等环境监测仪器生产厂共8家,噪声振动控制设备生产厂4家,固体废物处理设备生产厂3家。

洁净技术产品是我市环保产业中近几年发展起来一个新兴行业,南京的洁净产品种类

主要集中在低毒低害产品(8种)、有机食品(16种)、低排放产品(2种)三大类,主要产品有低排放柴油发动机、垃圾发电机、节能型电器、有机农产品等。

我市环保技术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环境工程设计与施工、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环境咨询服务与和环境监测服务,从业单位分别占整个环保技术服务行业的46.6%、41.8%、8.16%和2.88%。

3. 产业区域分布

环境保护产品制造业。六合区排名全市第一,主要贡献来自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爱尔斯制泵有限公司;其次为雨花区,辖区内南京绿洲机器厂为我市环保产品龙头企业;位于第三的是地处市中心的白下,国营金城环保工程设备厂和南京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均挤身保护产品制造十强企业。

洁净技术产品制造业。玄武区一枝独秀,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低排放发动机撑起了我市洁净技术产品的半壁江山;下关区的南京汽轮电机厂(集团)有限公司有垃圾发电机、余热发电机等优势产品,排名第二;随后是高淳县,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是其一大特色。

环保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区,鼓楼、雨花、六合分列前三位。鼓楼区的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核工业格林水处理有限公司、南京市环保科研所;雨花台区的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六合区的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水厂等。此外南京市高等院校众多、科研单位和环保公司集聚,使我市的环保服务业具有群体优势,它是我市环保及相关产业中的一大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属先进水平。

资源综合利用业。大户主要集中在郊区,栖霞区因拥有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江南小野田水泥有限公司等大型石化和建材企业而名列第一;雨花台区排名其次,辖区内的宝钢集团上海梅山有限公司、南京板桥钢渣有限公司和南京旭建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废物回收利用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表现不俗;六合区排名第三,辖区内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均是大户。环保产业四大行业的特征及分布详细情况列于下表。

按照南京战略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在未来,区县中栖霞区六合区的主导产业为节能环保产业,开发区中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节能机电产业链的主要载体,而六合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水处理设备、大气处理设备生产研发的主要载体。

4. 重点企业介绍

表4-1 环保产品生产重点企业

单位名称 南京绿洲机器厂 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营金城环保工程设备厂 南京爱尔斯制泵有限公司 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 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三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南京辉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工业锅炉厂 南京分析仪器厂有限公司 合 计 表4-2 洁净产品生产重点企业

单位名称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汽轮电机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威孚金宁有限公司 南京立业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 南京红宝丽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华东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思源有机农业有限公司 南京天祥涂料有限公司 南京佳和日化有限公司 表4-3 环境保护服务重点企业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南京中电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中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水厂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所 南京龙源环保有限公司 南京市排水管理处江心洲污水处理厂 南京公用水务有限公司城北污水处理厂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名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lg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