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经济模式

更新时间:2024-05-04 18: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东莞模式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最东是谢岗的银瓶嘴山,与惠州市接壤; 最北是中堂大坦乡,与广州市、惠州市隔东江为邻;最西是沙田西大坦西北的狮子洋中心航线,与广州市番禺区隔海相望;最南是凤岗雁田水库,与深圳市龙岗区相连,毗邻港澳,处于广州市至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走廊中西间。北距广州59公里,东南距深圳99公里,距香港140公里,毗邻港澳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东莞有外商企业13800多家,在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2家,跨国公司有12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近800家。20多年来,东莞经济迅猛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大中城市30强。

东莞经济以外向型为主,特别是工业,大部分的资金、原材料和产品销售都离不开国际市场。实际利用外资:东莞利用外资从“三来一补”起步,逐步发展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投资者来自香港、台湾、朝鲜、南韩、也门、越南、老挝、泰国、肯尼亚、瑞士、利比亚、芬兰、蒙古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投产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家,500强企业有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菲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香港的伟易达等。到2005年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约210多亿美元。 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亦在南城的繁华地段成立百度(中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更有设计著称的广告优秀企业:东莞市拓博广告有限公司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经济的迅速发展是非常引人瞩目的。近年来一直以“三来一补” 加工工业著称的东莞逐渐演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电脑周边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加工制造基地和全国主要的创汇基地。东莞的发展道路在中国东南沿海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所谓“东莞模式”是指由东莞提供土地(有可能是已建成的标准厂房)在中国内地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外商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要素组合模式。东莞充分发挥人缘、地缘、政策优势,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以外向经济为主导,迅速发展成为港台制造业乃至全球制造业的“加工厂”,被纳入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中,为我国在国际制造业界赢得了一席之地,增加了国家税收,解决了就业,创造了财富。 东莞模式的特点:

第一台商高度集中,在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城市里,有三千多家台商企业。 第二传统劳力密集产业逐步被资讯科技产业所替代,高科技成分不断提升。 第三,台湾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全部出口的经营方式,提升了台湾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使东莞成为大陆的出口重镇。

第四,地方当局主动为台商排忧解难,而台商也积极回馈当地社会,形成台商与地方的良性互动。

第五,台商以东莞为家,把家眷也带到东莞来落户。

江苏模式

三十年来,江苏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确立“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的总定位、总目标,制定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区域共同发展、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呈现出“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鲜明特点。三十年来,江苏经济的发展快于全国,在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早于全国,在实践中的探索创新也先于全国。江苏比较快地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封闭、半

封闭状态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转变,由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变,由周期性大起大落的发展态势向持续快速平稳发展的态势转变;并不断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具有江苏特色的成功经验。

从三十年江苏发展的态势来看,有以下五个主要特色:一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的崭新道路;二是各类开发园区的建设,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显著的集聚效应;三是民营经济的后发优势,给江苏经济发展增添了无穷活力;四是不断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开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五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构筑了重要的基础和增长极。

从三十年经济领导工作的角度来看,也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色: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富民优先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回顾江苏经济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中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所共享。实践表明,富民和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富民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每一步发展都应让群众得实惠;发展是富民的根本途径,每一步发展都要靠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只有靠发展积累财富、增强综合实力,才能在更高水平上解决民生问题;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深化对“富民”的内涵的认识,把“五大建设”的要求和“五大文明”的目标具体落实到“富民”的实践中去。二是坚持总揽全局、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江苏的实践表明,必须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做到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社会和群众的承受程度相统一。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在宏观环境宽松时,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在宏观环境紧缩时,正确应对,积极发展。始终坚持以市场为趋向的改革,注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有些改革先于全国,具有创造性;有些改革与全国同步,注意可操作性;有些改革虽滞后于先进地区,但注意稳妥性,保证各项改革平稳、有序地深化。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注意化解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经济发展创造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的良好环境。三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开拓与时俱进的新境界。实践表明,通过解放思想,要着重解决提升发展理念、振奋精神状态、改变思想方法三大问题,而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人群在解放思想中要解决的思想障碍是有区别的,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项很具体、很实在的工作。四是坚持把握规律、创新思维,在中央的战略部署与江苏的基本省情的相结合上科学制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实践表明,创新地方经济发展思路,必须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结合,必须坚持中央的理论创新、战略决策与江苏省情、发展实际相结合,对这“两个结合”认识的深度和实践的程度,决定了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创造力和水平。这是江苏经济三十年发展给人们提供的一个重要启示。五是坚持基础先行、软硬兼施,构建经济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智力支撑。实践表明,推进一个地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仅要善于从本地实际出发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战略,而且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和构建智力支持系统上下功夫。这样才能把利用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正确的思路和战略化为创造性的实践,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是江苏指导经济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六是坚持分类指导、优势互补,形成三大区域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实践证明,在一个省的范围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客观存在,也是一种普遍现象,统筹好区域发展,必须利用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实行分类指导的方针,把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加大先进地区对后发地区的辐射力、帮扶力和激发后发地区的内应力、创造力结合起来,才能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新格局。在这方面,江苏的实践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七是坚持尊

重实践、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在推进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实践表明,活力在基层,创造靠群众,实践出真知,在基层涌现出来的典型经验,是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解放思想、探索创新的成果,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群众的意志、智慧和利益,代表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又生动形象,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注重发现、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典型经验,推动全局的发展,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要的领导艺术。

青岛模式

青岛模式即保税港区发展思路。

对日益突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泛滥、功能重叠、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及日渐高涨的全国保税区迫切需要改革与发展的诉求,2008年,青岛保税区再次审时度势,及时向海关总署提出了走“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道路,将现有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与邻近港区进行整合,转型升级为保税港区。思路一经提出,立即得到海关总署及各部委的一致认可。历经四年理论探索和三年实践创新,青岛申办保税港区之路终于豁然开朗,为2008年最终申报成功奠定了扎实基础。创新思路,扫清障碍,2008年,青岛的申办工作进入了快速的时期,并创造出了“青岛速度”的奇迹。2008年7月7日,海关总署在审核所有报件材料后,正式启动征求意见、会签程序;8月21日,海关总署正式将青岛保税港区审批文件上报国务院;9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及海关总署,批准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保税港区申办工作在国家层面正式启动到最终批复,历时62天,创造了全国保税港区申办工作的“青岛速度”。最终批准设立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总体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包括4.8平方公里码头作业区和4.92平方公里物流、加工区,划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仓储加工区、港口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

青岛保税区从最初的大胆提出设立区港联动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设想,到最终获得批复历经8年时间。

这8年是青岛保税区“自强不息、激情创业”的8年,是青岛保税区不断探索发展壮大的8年。青岛保税区成立于1992年11月,直到1999年年底的时候,青岛保税区仍然杂草丛生,面临被摘牌的危险面临这种情况,青岛保税区不断创新,寻求新的发展道路。“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国保税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区港分离、境内关内、多头分管等矛盾日益突出,可以说,保税区发展处在十字路口。”青岛保税区管委书记王怀岳说。在这种形势下,青岛保税区审时度势,率先在国家层面提出中国保税区应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战略设想,这一思路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为进一步探索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思路,2002年到2003年,青岛保税区两次发起并承办了“中国保税区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带来了两大丰硕的理论成果:一是中国保税区应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在与会各部门及全国保税区之间形成共识;二是确定了区港联动、保税港区、自由贸易港区的“三步走”战略,明确了保税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的推进路径。这两次高层会议为后来保税区转型奠定了基础,并起到了推动作用。自2004年到2005年,全国八个区港联动试点成功批复运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跨越,青岛也凭借理论优势成为了全国第二个试点区域。

成为区港联动试点,青岛保税区迈出了保税区转型的第一步,但谁也没想到,青岛保税区向保税港区的

转型是这样的艰难和漫长。2005年,上海洋山保税港区首先获批,标志着在经过青岛保税区四年多探索论证后,中国保税港区正式由理论走向实践。自2006年开始,青岛也开始了申办之路。这一年青岛将申报材料上报国家。由于青岛没有被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航运中心序列、区域发展诉求没有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以及规划面积过大等三方面原

因,青岛在这一轮竞争中失之交臂。但这次失利,并没让青岛就此放弃,没让青岛保税区就此放弃,2007年,青岛再次踏上申报之路,但这个时候,青岛的申办面临的困难更多。 “当时国家正在进行宏观调控,对土地的控制非常严格,而同时国家又表示不再批复新的各类开发区,这都让青岛的申办充满了困难。”青岛保税区工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冯永宾说。 冯永宾说,当时,消除准入门槛制约、土地政策制约、国家战略制约三大不利因素,成为一个时期的明确目标,并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但在冯永宾看来,青岛能够申办成功关键还是青岛提出了后来被成为“青岛模式”的保税港区发展思路

对日益突出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泛滥、功能重叠、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及日渐高涨的全国保税区迫切需要改革与发展的诉求,2008年,青岛保税区再次审时度势,及时向海关总署提出了走“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道路,将现有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与邻近港区进行整合,转型升级为保税港区。思路一经提出,立即得到海关总署及各部委的一致认可。历经四年理论探索和三年实践创新,青岛申办保税港区之路终于豁然开朗,为2008年最终申报成功奠定了扎实基础。创新思路,扫清障碍,2008年,青岛的申办工作进入了快速的时期,并创造出了“青岛速度”的奇迹。2008年7月7日,海关总署在审核所有报件材料后,正式启动征求意见、会签程序;8月21日,海关总署正式将青岛保税港区审批文件上报国务 院;9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省人民政府及海关总署,批准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保税港区申办工作在国家层面正式启动到最终批复,历时62天,创造了全国保税港区申办工作的“青岛速度”。最终批准设立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总体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包括4.8平方公里码头作业区和4.92平方公里物流、加工区,划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仓储加工区、港口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

编辑本段一期8月封关

经过150天的紧张施工,今年6月初,前湾保税港区内连接前湾三期集装箱码头和保税物流园唯一的货物

通道——镰湾河大桥项目胜利竣工,这为即将在8月份进行一期封关运营的青岛保税港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我市保税港区获批后,我市就将工作重点从申办调整到建设阶段,并在去年9月提出了分期封关运营的思路,镰湾河大桥便是为保证一期封关运营的重点项目。根据青岛市前湾保税港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要求,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范围包括:前湾港北港区8个集装箱泊位,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招商局码头公司6、7号两个泊位,面积约3.42平方公里。王怀岳介绍,在进入建设阶段,青岛保税区正在加强对保税港区政策的探索,拓展保税港区功能,推行保税物流园区与港口之间按照保税港区模式提前开展业务运作,先行先试,为全面封关运营打牢基础。

三大经济模式

班级:文专商学号:姓名:孟昭月0911 20099060310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ld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