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

更新时间:2023-12-30 23: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交换技术

1:公共信道信令的特点:①信令系统独立于业务网,具有改变和增加信令而不影响现有业务网的灵活性。 ②信令信道与用户业务信道分离,使得在通信的任一阶段均可传输和处理信令,可以方便地支持未来出现的各类交换互,智能新业务。③便于实现信令系统的集中维护管理,奖励信令系统的成本和维护开销。

2 : 7号信令的特点:①局间的7号信令链路由两端的信令终端设备和他们之间的数据链路组成,数据链路是一个工作于双向方式的数据信道,目前使用的速率为64kb/s ②7号信令系统的本质是一个高速分组交换系统,信令系统之间通过局间的专用信令链路以分组的形式交换各类业务控制信息 ③一条信令链路可以传输若干条话路的信令,理论上话陆群的最大容量为4096条。④由于话路与信令信道分离,有时候信令畅通,话路不一定也畅通,所以必要时要对话路进行单独的导通检验。

3: 7号信令的优点: ①信令系统更加灵活 ②信令在信链路上以信号单元方式传送,传送速度快,呼叫建立时间大为缩短,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提高了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的使用效率 ③ 信令编码容量大,采用不等长信令单元编码方式,便于增加新的网络管理信号和维护信号,以满足各种新业务的要求 ④信令以统一格式的信号单元传输,实现了局间信令传送形式的高度统一 ⑤信令与话音分开通道传送,分开交换,因而在通话期间可以随意处理信令,便于以后支持此复杂的交互式业务。⑥ 信令设备经济合理

4:国际信令网的编码为14位,编码容量为2^14=16384.编码采用三级编号结构:大区识别,区域网识别,信令点识别。 我国被分在在4-120即第四世界大区,区域编码为120.前两部分合起来又称为信令区域网编码sanc (P39)

5:全国七号信令网的信令点采用统一的24位编码方案。

6:7号信令的一般的信令过程:①在呼叫建立时,发端市话局首先发出IAM(包含了全部的被叫用户地址信号,主叫用户类别以及路由控制信息)或IAI消息。② 当来话交换局为终端是话剧并且收全了被叫用户地址信号和其他必须的呼叫处理信息后,一旦确定出被叫用户的状态为空闲,应后想发送地址全消息ACM,通告呼叫接续成功状态。 ③ 在被叫用户摘机后,启动计费程序,进入通话阶段。 ④通话完毕,若主叫先挂机,发端市话局发送前向拆线消息CLF,收到CLF的交换局应立即释放电路,并回送释放监护消息RLG,若交换局是转接局,他还负责向下一交换局转发CLF消息 ,如果被叫先挂机,终端市话局应发送后向挂机消息CBK,在TUP中采用主叫控制电路复原方式时,发送CBK消息的交换局并不立即释放电路,而是启动相应的定时设备,若在规定的时限内主叫用户未挂机,则发端市话局自动产生和发送前向拆线信号CLF,随后的电路释放过程与主叫先挂机一致。P51

7:电路交换的特点:① 电路交换是一种实时交换,适用于对实时性要求高的通信业务。 ②电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 ③电路交换采用静态复用,预分配带宽并独享通信资源的方式 ④在传送信息期间,没有任何差错控制措施,控制简单,但不利于可靠性要求高的数据业务传送。

8:BORSCHT的含义:B(馈电)+O(过压保护)+R(振铃)+S(监视)+C(编译码)+H(混合电路)+T(测试)。

9:变换后的并行时隙号=变换前的时隙号×复用器串行输入线数量+变换前串行输入线号。

10:话务负荷能力是指在一定的呼损率下,交换系统在忙时可以承担的话务量,又称电话负载。 单位时间内发生的话务量,即话务量强度。其大小通常用单位时间(每小时或每分钟)内系统中通过的话务量来表示,计量单位用爱尔兰(Erlang)表示,简记Erl。

11:可靠性指标的时间参数: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

12:分组交换的优点:①线路利用率较高;②异种终端通信;③数据传输质量好、可靠性高;④负荷控制;⑤经济性好。

13:分组交换的缺点:①信息传送时延大;②开销大,不适合在实时性要求高、信息量大的环境中应用;③协议和控制比较复杂,加重了其处理的负担限制了其吞吐能力和中继线速率的进一步提高。

14:X.25协议是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接设备DCE之间的接口协议。 X.25协议分三层:物理层、链路层和分组层。

15:帧中继是在OSI参考模型第二层(数据链路层)的基础上采用简化协议传送和交换数据的一种技术,由于第二层的数据单元为帧,故称之为帧中继。

16:ATM的信元长度为53字节;信元的前5个字节为信头;后面的48字节是信息字段。

17:ATM技术的特点:①采用固定长度的短分组;②采用统计复用;③采用面向连接并预约传输资源的方式工作;④取消逐段链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⑤ATM信元头部的功能降低。

因此ATM技术既具有电路交换的“处理简单”、支持实时业务、数据透明传输、采用端到端的通信协议等特点,又具有分组交换的支持变比特率(VBR)业务的特点,并能对链路上传输的业务进行统计复用。

18:单级网络的主要类型:扩展型交换矩阵、漏斗型网络、混叠型交换网络。 19:根据路径的数目分为单路径网络和多路径网络。

20:信元丢失优先级(CLP)字段,0为高优先级,1为低优先级;对于低优先级信元,如果网络发生拥塞,必要时可以丢弃。

21:第二层交换机在端口之间转发数据的方式有三种:直通方式;存储转发方式;自由分段方式。

22:第三层交换机的功能:①第三层分组转发功能;②第二层交换功能;③路由处理功能;④特殊服务。

23:重叠模型与集成模型的比较:在技术应用属性:重叠模型(LANE、IPOA、MPOA);集成模型(IP交换、标记交换、MPLS)

24:重叠模型与集成模型需满足的条件:①实现的方法与IP协议版本无关;②IP与ATM结合的网络技术必须有良好的扩展性能,以支持大型网络;③IP与ATM结合的网络技术必须能有效地在网络上支持多播,并且要保证多播的扩展性

能;④IP与ATM融合的网络技术必须具有良好的网络性能。

25:标签交换的特点:①标签交换以面向连接的方式承载无连接的业务;②标签交换将ATM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交换的快速性、性能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功能与第三层(网络层)路由的扩展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提高了网络性能,简化了网络结构。③标签交换是拓扑驱动的IP交换协议;④入口和出口的TSR设备需要执行标准的第三层处理;⑤对每个分组,内部TSR设备不再进行第三层处理;⑥标签交换使处于边缘的路由能够将每个分组的第三层地址映射为简单的标签(Tag),然后把打过标签的分组转化为ATM信元。打过标签的信元被映射到虚电路上,在网络内部的TSR之间快速交换。

26:MPLS的设计目标是针对目前网络面临的速度、可伸缩性、QoS管理、流量工程等问题而设计的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 其主要设计目标和技术路线如下:①提供一种通用的标记封装方法,使得它可以支持各种网络层协议,同时又能够在现存的各种分组网络上实现;②在骨干网上采用定长标记交换取代传统的路由转发,以解决目前Internet的路由器瓶颈问题,并采用多层交换技术保持与传统路由技术的兼容性。③在骨干网中引入QoS以及流量工程等技术,以解决目前Internet服务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使得IP技术可以真正成为可靠的面向运营的综合业务服务网。

27:业务控制点SCP是实现智能业务的控制中心。 业务交换点SSP从用户接受驱动信息,检测智能呼叫,并通过No.7信令上报SCP,根据SCP的指令完成相应动作。 智能外设IP主要用于传送各种录音通知和接收用户的双音多频信息。

28:智能网向用户提供A类业务和B类业务。 A类业务属于“单端、单控制点”的分类范畴。 所有不在A类业务范畴内的业务统称为B类业务。

29:NGN网络中传递的业务的特点:①多媒体特性明显;②业务提供个性化;③虚拟业务将逐步发展;④业务的智能化。

30:NGN网络的特点:①高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充性,以满足技术和应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需要;②能够快速、方便、经济地提供新业务,并易于实现业务的客户化;③相对低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31:三网融合的过程:从网络体系结构入手,将网络的媒体承载部分、呼叫控制部分以及业务生成部分相分离,以解决上层服务交替时平滑过渡的问题。结构上采用中央服务器的分布式结构,并在各层与各单元之间采用标准协议和开放接口进行通信,通过基于IP交换的网络进行承载传送。硬件和软件组件的标准化更便于多厂商解决方案的引入和网络运营商与第三方开发的业务的快速引入。

32:软交换的技术特点:①它是一个网络解决方案。②它是一个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解决方案。③它是一个软件解决方案。 软交换技术的网络体系结构分成媒体接入层、传输服务层、控制层和业务应用层。

33:目前可用于高速光纤网络的复用技术主要有:光波分复用OWDM、光频分复用OFDM、光时分复用OCDM和副载波复用SCM。

34.按交换方式光交换系统分为:光(电)路交换(OCS)、光分组交换(OPS)和光突发交换(OBS)。

35:面向连接网络和无连接网络的主要区别:①面向连接网络用户的通信总要经过建立连接、信息传送、释放连接三个阶段;而无连接网络不为用户的通信过程建立和拆除连接。②面向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呼叫选路,节点

中需要有维持连接的状态表;而无连接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为每一个传送的信息选路,节点中不需要维持连接的状态表。③用户信息较长时,采用面向连接的通信方式的效率高;反之,使用无连接的方式要好一些。

36:OSI的分层模型: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37:交换机在通信网中的功能:接入功能、交换功能、信令功能、其它控制功能。

38:呼叫处理过程:①主叫用户A摘机呼叫;②送拨号音,准备收号;③收号;④号码分析;⑤接至被叫用户;⑥向被叫用户振铃;⑦被叫应答通话;⑧话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km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