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检测 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13 20:5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阿房宫赋》检测

一、解释加框字的词义,写在文中。53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 灭亡 统一 树木被砍伐净尽 遮蔽 建造 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 回,檐牙高啄; 趋向 河水缓流的样子 萦绕 曲折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 盘旋 曲折回旋 座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 雨后出晴 分辨不清 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环境、气氛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①明星荧荧, 辞别 乘辇车 弹琴 闪亮 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 突然 远得不见踪影 去,到 美丽 通“慢” 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 金玉珍宝

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 抢劫掠夺 积累 把宝鼎(美玉、金块、珍珠)当做 到处都是

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 极细微 如泥沙?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 农田 比

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 露天的谷仓 长短不齐大小不一 全 九州

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③戍卒叫,函谷 秦始皇 一天天地 顽固 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被攻占 放火 可惜

呜呼!④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灭 假使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⑤秦人不 传递 全族 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空暇 却 以……为鉴

二、指出六句画线句的句式。标好序号 6分

①判断句 ②介后 ③被动 ④判断 ⑤宾前

三、指出以下词语的词类活用,不解释13分

四海一 (数词作动词) 骊山北构而西折 (名作状)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名作动) 辇来于秦 (名作状)

朝(名作状) 歌夜弦(名作动)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动作名)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名作动)

日 (名作状)益骄固 (形容词作动词) 楚人一炬(名作动) 可怜焦土! (名作动) 族秦者秦也 (名作动) 谁得而族灭也 (名作状)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 意动)

四、翻译句子 10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2

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四川山林中的树木被砍伐净尽,阿房宫殿得以建成。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2分

(从此)把宝鼎看作铁锅,把宝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砂砾,到处乱丢乱扔,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分

秦始皇这暴君的心一天天地越发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大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4、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分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灭秦国的是秦王自己,不是天下的人民。唉!如果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惜自己的百姓,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全族灭亡他呢 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的灭亡,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却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五、简答 18

1、谈谈本篇赋语言方面的特色。3

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举例说明) 描写、铺排与议论相结合。 骈散结合,长短错落有致。

2、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这种手法称为 借古讽今 。这个历史教训应该怎么理解? 3

本文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挥霍无度,荒淫奢侈,劳民伤财,暴政不爱民终至亡国,实则是

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为鉴,希望唐朝的统治者不要只图自己奢侈享乐,重蹈覆辙,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也”的结局,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

(课文分析: “六王”为什么会“毕”?“四海”为什么能“一”?一亡一兴,关键何在?读完全篇,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答。例如在中间写道:“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掠其人,倚叠如山??”则六王之骄奢淫逸,不惜民力,已于言外见意。 “六王”之“毕”,其原因在自身。

秦统一四海之后,如果吸取“六王”的教训,“复爱六国之人”,就不会那么迅速地被“族灭”。谁知秦王一旦变成秦始皇,立刻志得意满,走上腐化的道路。“蜀山兀,阿房出”。一因一果,反映了一苦一乐,六个字概括了无限深广的内容。 “六王”既以“不爱其人”而覆亡,秦始皇又将自己的淫乐建筑在人民的苦难之上,那么,从“六王”的已“毕”,不是很可以预见秦的将“毕”吗?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 “宝历(敬宗的年号──引者)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3、“灭六国者六国也”“使六国各爱其人”,这三个“六国”所指是否相同,指的是什么

意思?

第一个六国:六个国家; 第二个第三个六国:六国统治者 2分 4、解释四个“后人”含义 2

第一个:秦以后的人;第二个:秦以后的人,这里指唐代人;第三个:唐以后的人;第四个:这里指唐代的人。

5、“赋”是介于 诗歌 和 散文 之间的一种文学体裁; 作者是 晚唐杰出诗人杜牧 ,字牧之 ,世称 樊川先生 。 有文集《樊川文集 》。他与同期另一位诗人李商隐 齐名,人称为“小李杜”。学完本文想到一句话: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8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k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