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检测十三“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更新时间:2023-03-08 05:11:5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检测(十三)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课前诊断卷

[选择题—练明高频考点]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1.(2018·佛山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特征与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均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B.与单子叶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呈“S”型增长的种群在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为0 D.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K值逐渐增大

解析:选D 样方法、标志重捕法均是估算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单子叶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难以分辨是一株还是多株;双子叶植物容易辨别个体数目,所以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呈“S”型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先增大后降低,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在K值时增长速率为0;而呈“J”型增长的种群没有K值。

2.(2018·太原模拟)百山祖冷杉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某科研小组为保护该植物,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该植物,多年后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根据年龄组成得知该种群较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 B.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群密度应采取五点取样法 C.对于百山祖冷杉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为同一种群

解析:选A 根据年龄组成得知该种群较稳定,说明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百山祖冷杉,故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应采取等距取样法;在植物园中对于百山祖冷杉的保护措施属于易地保护;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不是同一种群。

3.下列实践活动,利用了“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的是(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②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可持续进行 ③向森林喷洒农药来防治某一虫害 ④禁止捕蛇来防治田间的鼠灾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②④

解析:选B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资源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若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其环境容纳量;科学确定捕鱼时间和数量是控制种群数量维持在K/2,以保证最大的种群增长速率;喷洒农药杀死害虫并未改变害虫的环境容纳量;若要防治有害生物,可采取降低环境容纳量的措施,如放养天敌。

4.假设某种群的起始数量为N0,Nt表示t年后种群的数量,如图着时间变化Nt/N0值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种群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曲线 B.图中a表示的值一定为1 C.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b×N0

D.在第6年后该种群的种内斗争最为激烈

表示随

解析:选A 将纵坐标中的“Nt/N0”通过乘以N0转换成“种群数量”即可表示随着时间变化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图示种群数量变化应该符合“S”型增长曲线;在时间为0时的种群数量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因此,图中a表示的值为1;图中显示,第6年后,该种群的Nt/N0的值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此时该种群的数量达到了最大值,故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b×N0;在第6年后该种群的数量最多,此时种内斗争最为激烈。

5.(2019届高三·武汉六校联考)科研人员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研究某个种群数量的变化时,绘某一年的种群数量制出下图,图中的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上一年的种群数量

A.2008~2010年,λ保持不变,说明种群数量没有发生变化 B.2010~2015年,该种群数量先增大后减小

C.根据图中数据,不能确定相应环境对这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D.该图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是一种概念模型

解析:选C 2008~2010年,λ保持为2,即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总是前一年的两倍,数量一直在增加。2010~2015年,λ一直大于1,即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总是比前一年多,因此种群数量一直在增加,因此也不能确定环境容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概念模型通常是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该图是数学模型。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6.下列有关群落丰富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种群中个体数量增多是群落丰富度增大的重要原因 C.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可能会导致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森林群落区别于草原群落显著的特征是森林群落的丰富度高

解析:选B 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不同,所以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种群中个体数量增多说明种群密度增加,而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生物种类数目的多少,并不是

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可能会导致群落的丰富度下降;森林群落区别于草原群落显著特征是森林群落的丰富度高。

7.(2018·保定模拟)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人类活动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演替的必经过程 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解析:选D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人类活动能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只有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群落才会演替到森林阶段;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

8.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

解析:选D 由图可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林窗比林下获得光能多,枯落物层的深度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也增加,由此可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都逐渐减少;由图中信息不能得出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的大小。

9.研究者调查了大别山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马尾松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注:字母A~I代表不同群落类型,A为发育早期的群落,B、C、D、E为发育中期的群落,F、G、H、I为发育晚期的群落)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可称为一个种群

B.调查马尾松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 C.群落G的垂直结构中不同层的物种丰富度都是最低

D.在群落发育晚期,物种丰富度减少的原因是种间竞争加剧

解析:选C 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大别山的全部马尾松称为一个种群;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群落G的垂直结构中乔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大于多数群落;群落发育晚期,空间资源有限,种间竞争加剧导致物种丰富度降低。

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0.(2018·承德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处于最高营养级 B.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消费者之间只存在捕食或竞争关系 C.寄生在人体内的各种细菌都属于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物群落内物质循环的渠道

解析:选D (捕食)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消费者之间还可能存在互利共生或寄生的关系;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物群落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11.(2018·南平一模)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从d流动到a B.图中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C.若e为刚迁入该生态系统的新物种,一定时期内,种群数量可呈型增长

D.图中c若表示热量,该图可表示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解析:选C 据图分析,d为生产者,a为消费者,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形式流动;图中b为消费者,f为分解者,b和f之间不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刚迁入生态系统的新物种,若环境适宜,一定时期内,种群数量可呈“J”型增长;图中c若表示热量,由于热量不能被生产者利用,故此图不可以表示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12.(2019届高三·河南八市第一次测评)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J”“→”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 B.能量流动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物质循环,二者同时进行 C.若图中X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则X4>X3>X2>X1 D.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①之间数量的变化呈正反馈调节

解析:选B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草在内的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物质循环,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若图中X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

热能,则X4

考点四 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保护

13.我国西北沙化地区为恢复生态系统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栽种多种植被来防风固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减少对草场的过度放牧是恢复生态系统的条件之一 B.栽种多种植被可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禁止开发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必要措施 D.沙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会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

解析:选C 减少对草场的过度放牧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相对越高,因此,栽种多种植被可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沙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会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

14.下列叙述与下图所示模型不相符的是( )

+-

①――→X――→②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可以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C.若X表示大气中的碳元素,则②可能代表光合作用 D.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解析:选B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的大小和密度的重要因素,其中出生率、迁入率都能促进种群数量的增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不能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转变为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导致大气中的碳元素减少;物种丰富度越大,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所以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非选择题—练通综合交汇]

15.(2017·全国卷Ⅱ)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

(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

(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论上,除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敌。天敌和山鼠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2)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引入天敌是控制鼠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天敌以山鼠为食,二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答案:(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16.“植物A→动物B→动物C”是某草原的一条食物链,生态学家对该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 hm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hm。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调查并绘制动物C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2016年6月C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_型。可以预测,2017年6月后C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最可能是________,直接原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3)研究人员监测了C种群几年间的数量变化并绘制出数量变化曲线,见图乙。监测过程中为控制C种群的数量,引入了以C为食的种群D。据图分析,D最可能是在图中________点对应的时间引入,该时间点________(填“是”或“不是”)控制C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

(4)动物B和动物C都是恒温动物,它们同化的能量中有不足10%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其余的能量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能够依据B留下的气味去猎捕B,B同样也能够依据C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1)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可得出该种群密度是480只/hm;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偏大。(2)据图可知,2016年6月C种群的生育前期和生育期的个体数较多,生育后期个体数较少,可推知C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而2017年6月C种群的情况正好相反,可推知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所以该种群在2017年6月后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最可能是下降。(3)据图分析,D最可能是在图中b点对应的时间引入;控制C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应在K/2之前,即种群数量较少时,而b点已经远远大于K/2,所以不是控制C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4)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

2

解析:(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2)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3)引入天敌是控制鼠害的生物防治方法。天敌以山鼠为食,二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4)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答案:(1)J (2)苗圃中山鼠种群中个体的迁出 (3)捕食 (4)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16.“植物A→动物B→动物C”是某草原的一条食物链,生态学家对该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动物B种群密度:在1 hm范围内,第一次捕获72只,标记并放归;几天后第二次捕获了60只,其中有9只带有标记,则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只/hm。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调查并绘制动物C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2016年6月C种群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__型。可以预测,2017年6月后C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最可能是________,直接原因是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3)研究人员监测了C种群几年间的数量变化并绘制出数量变化曲线,见图乙。监测过程中为控制C种群的数量,引入了以C为食的种群D。据图分析,D最可能是在图中________点对应的时间引入,该时间点________(填“是”或“不是”)控制C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

(4)动物B和动物C都是恒温动物,它们同化的能量中有不足10%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其余的能量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能够依据B留下的气味去猎捕B,B同样也能够依据C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______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1)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可得出该种群密度是480只/hm;若被标记的动物更容易被天敌捕食,则动物B种群密度估算值比种群密度实际值偏大。(2)据图可知,2016年6月C种群的生育前期和生育期的个体数较多,生育后期个体数较少,可推知C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而2017年6月C种群的情况正好相反,可推知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所以该种群在2017年6月后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最可能是下降。(3)据图分析,D最可能是在图中b点对应的时间引入;控制C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应在K/2之前,即种群数量较少时,而b点已经远远大于K/2,所以不是控制C种群数量增长的最佳时期。(4)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j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