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UML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3-10-09 21:4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UML》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 课程性质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UML》课程是新的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开发团队应对应用于软件开发过程的建模技术有全面的了解,以在商业分析和软件开发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建模是最重要的活动,可有效地分析现有事务的流程并创建新的软件系统。统一建模语言 (UML) 是标准化的语言,可以创建面向对象系统的结构和设计。通过 UML 业务分析者可以验证大型软件系统的需求,系统设计师可以设计复杂的软件系统,而开发人员可以有效地对软件系统进行编码。本课程主要描述使用 UML 的面向对象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设计,先讲述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基础,然后再进一步讲述 UML 和 UML 的高级功能。 (二) 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介绍了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以及 UML。涵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SDLC) 的要求和其各个阶段。它提供了面向对象概念的复习部分。另外,本教程描述了需求收集的概念和目标软件系统的用例建模。还讲解了怎样从需求分析阶段转移到软件开发的设计阶段,本教程进一步介绍了静态和动态建模。涵盖了创建类和对象关系图的要求。除了讲解类和对象间的各种关系外,还描述了创建活动、交互、状态、序列和协作关系图的要求。

本教程还介绍了 UML 的架构建模和扩展机制。涵盖了创建可重用的代码和各种设计实践的要求使软件系统易于管理和可重用。此外,还描述了模型设计模式要求。本课程还将讲解怎样通过判断软件开发过程和 UML 工件的复杂度来衡量软件项目的质量。本课程教学分为理论和项目实践两大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含UML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理论教学突出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表述,通过知识点的认识掌握,形成知识链和技术理论。项目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具体的项目的实施,项目实践教学贯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策略,选择典型的案例或项目,通过实际项目的运作,以“学中干、干中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三)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属于理论(含实践)课程类型,课程设计以技术理论和技术应用为主线,实现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并重,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三合一”特征。对UML基础理论知识的涵盖原则是“必须的不缺、不用的不设”,对技术原理(方法)的分析原则是“举一反三”,对实践技能训练的原则是“项目运作”。

学生在学完计算机基础和任一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知识后可以学习本课程,建议分阶段开设96课时,理论课时为48,实训课时为48。前阶段以理论教学为主,后阶段以项目实践为主。

二、课程目标

1、 总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UML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以上理论指导下,来解决具体的建模任务。通过完成项目工作任务的全过程,培养技术的运用能力、协同合作能力以

及沟通交流能力,以提高职业的综合素质。 2、 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

1) 正确理解UML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软件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 掌握UML 的需求、范围和构建块及OOAD 在 SDLC 中的作用; 3) 掌握 UML 关系图的类型,创建类和对象关系图; 4) 掌握各种类型的类以及类之间的关系,了解接口; 5) 应用静态建模的基本概念,了解动态建模概念; 6) 设置系统边界和项目范围,细化系统定义; 7) 掌握软件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模型的设计; 8) 应用业务和系统建模来分析问题。 技能目标:

1) 创建包、组件和部署关系图; 2) 创建交互、状态机和活动关系图; 3) 应用框架与模式来设计软件系统; 4) 掌握软件系统的架构模型的设计; 5) 掌握从设计模型中生成代码的方法; 6) 掌握正确通过软件系统模型生成代码。

三、内容标准

本课程标准的制定和编写内容按照全国高职、高专的要求编写,按照学习领域、工作任务或项目要素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当学习的内容和需要实现的学习目标。

(一)基本理论教学

教学目标:

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在软件开发中的作用,了解uml的基本知识及特性 活动安排:

本阶段安排课时数为22学时,其中实训课时6学时。 考核评价:

单元测验结合课堂提问,考核学生基础知识是否牢固 1、介绍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uml

知识要点:

1) 各种软件开发方法 2) OOAD在SDLC中的作用 3) uml关系图的类型 4) RUP的优点、生命周期 2、了解需求建模

知识要点:

1) 使用业务和系统建模来分析问题 2) 创建用于系统建模的用例图

3、从需求到设计的转化

知识要点:

1) 设置系统边界和项目范围 2) 细化用例图来细化系统定义 技能要点:

能独立为银行ATM系统细化系统定义,主要掌握系统边界的确认,兼带创建细化用例关系图。 (二)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实践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技术,熟练掌握类图和各种关系图的创建。 活动安排:

本阶段安排课时数为28学时,其中实训课时14学时。 考核评价:

实验实训完成情况,以能独立完成为主要评分依据。 1、介绍静态建模

知识要点:

1) 了解静态建模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各种类和对象关系图 3) 了解各种类型类和接口 4) 了解类之间的关系 技能要点:

能标识类和接口及其各自间的关系,并最终能创建类和对象关系图。 2、介绍动态建模

知识要点:

1) 了解动态建模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交互关系图的创建 3) 掌握状态和活动关系图 技能要点:

能标识协作和交互,创建序列和通信关系图;能标识并行流、分支元素、活动和信号,并最终创建活动关系图。 (三)架构建模和框架模式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描述软件架构的各种uml关系图,熟练掌握框架与模式及使用设计模型来生成代码。

活动安排:

本阶段安排课时数为18学时,其中实训课时12学时。 考核评价:

实验实训完成情况,以能独立完成为主要评分依据。 1、介绍软件架构

知识要点:

1) 了解包关系图 2) 了解组建关系图 3) 了解部署关系图 技能要点:

能标识节点、组件和组件之间的关系,并最终能创建组件关系图和部署关系图。 2、使用框架与模式

知识要点:

1) 了解框架与各种模式

2) 掌握设计模型生成代码的方法 技能要点:

能从设计模型使用visio生成c#代码。

(四)质量软件过程和度量软件工程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在质量过程中uml的应用,熟练使用uml工件创建软件设计的复杂度。 活动安排:

本阶段安排课时数为18学时,其中实训课时10学时。 考核评价:

实验实训完成情况,以能独立完成为主要评分依据。 1、uml和质量软件过程

知识要点:

1) 了解质量过程的三个方面 2) 掌握uml扩展机制的定义 3) 了解uml附加建模构件 技能要点:

能通过um扩展机制设计质量确保过程组件的质量过程。 2、度量软件项目

知识要点:

1) 掌握过程组件的评估 2) 掌握调整因子计算的方法 3) 掌握功能点(FP)技术 技能要点:

能通过使用功能点技术来度量项目,度量uml工件的复杂度。 (五)综合应用开发

教学目标:

应用本课程中所学到的所有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活动安排:

本阶段安排课时数为10学时,其中实训课时数为8学时。

综合应用开发的题目可以在开学时即要求学生思考,理论课的2课时可以安排在期中完成,对学生的项目内容进行收集审核,项目完成时间主要在课外,实训课时间解决疑难问题。 考核评价:

项目完成情况,以能独立完成和创造性为主要评分依据。 技能要点:

综合应用多种开发技巧,通过使用uml关系图来分析问题和创建设计。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采用电子多媒体课件和其他电子资源进行授课。以此来代替传统的课堂形式的讲解,突破时空限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课程的内容。

2、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将实训场所设计成既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又可在现场进行理论教学的布局。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导向任务、讲解操作要领、操作示范演练、训练与逐个指导等环节,把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单元能力的过程设计为边讲边练的过程,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内容与实践内容一体化,实训活动与工学结合一体化。

5、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建立“知识、能力、素质、创新”的课程教学思想,把握学生的知识背景与接收能力,内容覆盖符合职业层次要求,深度适宜,注意理论知识阐述分析“必须、适度、够用”,实际运用“举一反三”的原则,将知识与技能培养并重。 (二)考核评价建议

1)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

化评价模式。

2) 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

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 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

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三)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通过工作过程、典型案例和项目任务,来阐述软件工程学科中的软件测试理论及技术运用,在基础知识构建建和基本技能培养两方面结合紧密,双重并举。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演示加深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法、新工艺、新思路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四) 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实训室应配备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软件平台,使教学环境与氛围完全接近企业工程环境及运行条件,基本满足软件工程项目(产品)的开发流程与管理。 配置Windows、Linux系统平台、uml开发环境及平台、SQL Server、MYSQL数据库平台及开发环境,这些系统平台可支撑软件工程项目运作。由于visio开发环境的运行需要较大内存,因此建议内存在512M以上。 (五)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注重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的开发和应用

2、注重挂图、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视听光盘、教学仪器、多媒体仿真软件等常用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搭建远程教学平台,扩大课程资源的交互空间。

4、产学合作开发实验实训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本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5、建立本专业开放实训中心,使之具备现场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的功能,实现教学与实训合一、教学与培训合一、教学与考证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六)其它

本课程标准适用高职类软件专业。

编制人 孙克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iz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