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论》讲稿
更新时间:2024-03-25 17: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新民主主义社会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作——《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新民主主义论》以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形式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它的发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正式诞生和形成。
可以说,《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最成熟、最有价值的理论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一、《新民主主义论》的写作背景: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出席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作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长篇演讲。这篇演讲,经过修改、补充而成文,于1月15日定稿,2月15日同题初次发表于延安出版的《中国文化》创刊号,延安新华书店随即出版同名单行本。2月20日出版的《解放》第九十八、九十九期合刊也刊载了这篇文章,题目改为《新民主主义论》,文内各部分加上了小标题,解放社又出了第一个同名单行本。
建国后,经毛泽东亲自修订,《新民主主义论》收入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和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第二卷等。
毛泽东自己说,这篇讲话“目的主要为驳顽固派”(《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60页),在《新民主主义论》十五节当中专门有三节,分别是“驳资产阶级专政”、“驳左倾空谈主义”、“驳顽固派”。
但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绝不如此简单。他在这个时候写出这些文章,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
(一)必要性:
写作这篇文章的必要性,概括起来讲就是,当时在严重的斗争形式面前,中国共产党必须从根本上向全国人民说明自己对中国革命的见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1、中共需要表明政治主张。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共成为全国性的大党,公开走上全国政治生活的大舞台,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和中国未来前途的看法。中国共产党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也必须在全国人民面前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区别开其他政党的政治主张来,把人们吸引到自己的旗帜下。
2、面临“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1939年冬之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开动所有宣传工具,宣扬所谓“一次革命论”,鼓吹“一切革命都包括在三民主义里面了”,“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共产党在中国没有存在的必要”等等,高唱“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法西斯老调,叫嚷要取消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共产党领导的一切抗日根据地,为投降日寇作舆论准备。蒋介石也宣扬“以党建国”、“以党治国”、“要使抗战胜利之日,即为建国完成之时。”
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代表人物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走第三条道路,幻想在抗战后在中国走欧美式的资本主义道路。
这就提出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3、需要统一全党思想。
当时在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反对毛泽东制定的正确路线,否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反对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的战略方针,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实际上就是要投降蒋介石国民党,甚至主张把人民武装都交给蒋介石。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批判了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但是党内一些同志对于中国革命的性质、阶段、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前途等问题,仍缺乏明确的认识,甚至存在着错误的看法。这就要求在理论上阐述中国革命
的重大问题,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澄清党内的错误思想,统一全党的认识。
(二)可能性:
1、近二十年成功与失败的革命经历,使中共逐渐成熟。
这时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有了大革命、土地革命和抗战爆发以来的成功和失败的丰富经验,已经成为一个政治上成熟的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已经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系统思考中国革命和中国前途的宏观问题。
1962年1月毛泽东回忆起这件事,颇有感悟地说:“在抗日战争前夜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写了一些论文,例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替中央起革过一些关于政策、策略的文件,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那些论文和文件,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经过大风大浪,没有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
2、斗争实践提供了理论创新的前提。
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比之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规模更宏大、环境更复杂、任务更艰巨,因而经验也更丰富。
3、毛泽东本人这时处在党的领导核心的位置,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统筹中国革命的全局,而且在延安有了相对较好的条件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
二、《新民主主义论》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中,毛泽东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纲领。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中国社会的性质
2、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 3、中国革命的步骤和前途 4、中国革命的方式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1、三大纲领: 政治纲领:
经济纲领:节制资本;平均地权;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共产主义思想领导;彻底反帝反封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三、《新民主主义论》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毛泽东在早年就说过:“主义譬如一面旗帜,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554页)新民主主义理论就是这样一面引导中国人民自觉地在复杂环境中不断前进的旗帜。
《新民主主义论》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性文献,为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建国初期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格局大体上是遵循了《新民主主义论》中所勾画的蓝图。
《新民主主义论》科学地论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进行革命斗争的基本问题,它科学地总结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近二十年艰苦曲折革命斗争的经验,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的规律和特点,
从而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
不仅批驳了国民党的“一个主义、一个国家”的谬论、回答了当前时局中提出的种种问题,而且回答了中国现阶段民主革命和未来建设新中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以《新民主主义论》为基础和框架,加上此前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伟大理论创造,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政治上理论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可以说,《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最成熟、最有价值的理论著作,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王明反对毛泽东思想,他当面诘问毛泽东:“你有哪些著作可以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呢?”毛泽东回答说:“新民主主义也就是毛泽东思想。我的《新民主主义论》就是毛泽东思想的第一部基础理论著作,1939年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就考虑到这一点了。”(王明《中共50年》东方出版社2004版,17页)
(二)实践意义:
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中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极大地帮助了全党和全国革命人民的思想的统一,极大地帮助了全国人民解放区的政策的统一,因而极大地加强了中国革命。”
使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清楚地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和前景,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胜利信心,成为引导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有力地指导和促进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
四、《新民主主义论》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示
(一)为什么是毛泽东?毛泽东为什么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上,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最早;与一些留法、留苏等的共产党人相比,他所学的马克思主义书籍也不是最多;在遵义会议之前,他也没有处在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主要领导岗位上。既然如此,为什么是毛泽东而不是别人,能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中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呢?
可以说,毛泽东的成功,与他的个人经历、品格、气质、学问、胆识、智慧、才干等有着密切关系。优秀的天赋、丰富的阅历、广博的才学、卓越的胆识??等等,他具有形成这个思想的一些十分有利的个人特质。
总结起来,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观条件主要有:
第一,他始终立足于中国革命斗争实践中,注意结合中国实际进行思考。因此,率先明确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理念,是毛泽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针对党内长期存在的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将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严重倾向,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毛泽东选集》第2卷, 534页)
在《新民主主义论》最后一节,毛泽东也又一次提到“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毛泽东并且意味深长的警告:“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 (《毛泽东选集》第2卷,707页)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是中国的东西,又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东西”。
第二他始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注重调查研究。
对于调查工作,毛泽东始终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他自述“从我个人调查农村来说,是经过了六七年的时间的。”(《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22页)这就可看出他对调查研究工作的一贯关注和深切实践。
不是别的人,而是毛泽东提出了关于调查研究的一个原理:“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毛泽东文集》第1卷, 267页)
在《新民主主义论》最后一节,毛泽东提到“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时,列举到“主张事实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言下之意,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是科学。
他注重社会实际调查、注重向人民群众学习,对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第三他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刻苦的学习精神、非凡的领悟能力,并勤奋刻苦的钻研马克思主义著作。
他曾对曾志说:“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少次。”(《缅怀毛泽东》,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400页)
毛泽东在总结学习马列主义的经验时曾说:“马列主义的方法有三条,一是理论同实际相联系,二是反对自发论,三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文集》第3卷, 75页)。
第四,他真切地了解中国历史,批判的继承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遗产。
毛泽东对中国历史、文化有着深切的了解。他始终强调“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改造我们的学习》)
中国古书,从经史子集,到稗官野史、笔记小说,他几乎无所不读。早在学生时代,就通读过《二十四史》,后来又再次通读全书,并写下大量批注。《资政通鉴》,他先后读了七遍。周恩来指出:“读古书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333页),彭德怀也曾说过“在党内,真正懂得中国历史的,只有毛泽东一人。”
有研究者称“当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意识范畴中思考现实问题时,他那意识深处的传统智慧和行为方式往往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当他怀着伟大的民族感情一意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强大起来时,他确实又在自觉的同某些传统的价值观念实行决裂,并一意遵奉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思想武器和社会目标。”(《毛泽东的文化性格》,陈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166页)
他通融古今,为他更突出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奠定深厚的学问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1、要全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涵义:
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的时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做了比较具体的说明,纵观他的一系列论述,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至少包括互相联系的四个方面:
一个就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在中国的具体化,主要根据欧洲国家情况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变为适合中国情况的马克思主义,形成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
二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鲜化,也是中国革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当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从而永葆其生命和活力。
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在中国的民族化,也就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点,使马克思主义变为被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
四是马克思主义表述方式通俗化。
2、要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要树立极大的理论勇气来研究、发展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在其一生的革命实践中,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个别结论区别开来,以巨大的理论勇气,敢于抛弃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某些已经过时的甚至错误的结论,而代之以适合中国国情和具体环境的新原理、新结论,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独立的光辉补充。
大家知道刘少奇曾经说过一段话,我们的毛泽东同志,不只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和政治家,而且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理论家和科学家,他不但敢于率领全党和全体人民进行翻天覆地的战斗,而且具有最高的理论上的修养和最大的理论上的勇气,他在理论上敢于进行大胆的创造,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些已经过时的、不适合于中国具体环境的个别原理和个别结论,而代之适合于中国历史环境的新原理和新结论,所以他能成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件艰巨的事业。
3、要始终不渝的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倡导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根本上指明了方向。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与毛泽东确立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关,而这其中遇到的挫折,发生的失误,也与违背偏离实事求是路线有一定的联系,这种情况对毛泽东本人也不例外。
4、要注意提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理论创新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重要的主体条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理论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应该具备思想解放、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革命批判精神。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应该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大发展在中国,这是毫无疑义的。”——1959年杭州会议,毛泽东。
正在阅读:
《新民主主义论》讲稿03-25
外设配置手册-citrix - 图文03-28
蛋白质泛素化研究进展—探索蛋白修饰的秘密03-13
高中生社会调查报告(精选多篇)09-28
落花生优秀教学设计(共8篇)12-04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02-17
2018-2024年中国微生态制剂市场全景评估研究报告(目录) - 图文06-09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 口算乘法》优质课教案 - 012-29
2013中考最后冲刺---选择填空压轴题专题(五):动点问题压轴题大检阅(附答案)08-25
胸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02-2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新民主主义论
- 讲稿
- 2017互联网创业计划书
- 培训会上的发言提纲
- 2015高考文言文断句100练(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
- 诗歌朗诵会主持词
- 市政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承包(EPC)施工组织设计 - 图文
- 2015年淘宝京东商城运营管理制度 天猫阿里巴巴电商工作流程奖惩
- 计量检定员换证考试平直度题库(1-3)
- 1009西交《政治经济学》习题集答案
-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2
- 磨课的过程是美丽的煎熬 - 图文
- ERP实验报告书
- 2013年高考语文专题达标测评卷--论述类文本阅读
- 基因工程练习题带答案
- 关于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与防范对策的研究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 秋思教学设计
- 2驻地办质量、安全总结
- 木质装修涂饰怎样施工?木工家具怎样做油漆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第7课《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