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小学体育教师语言感染力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4-03-12 08: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提高小学体育教师语言感染力的方法

王爱娣

摘自:《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人们力求接触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体育课是学生最爱的最感兴趣的科目之一,但是目前的一些现象却让身为体育老师的我颇为伤感。学生期待着每一节让他们兴奋的体育课,但是对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毫无兴趣,只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活动。这种现象不止一位老师遇到,不止在一所学校发生,长期下来,首先教师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水平很难提高,自我成就感相当低;其次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可是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记得有个学生跟我说:这个老师上课总是一个样,没有水平,讲的东西那么复杂,听也听不懂,还不如自己玩呢!

对于学生直白的回答,我沉默了许久,这些现状的主导原因是我们体育老师自己。新课程中要求“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这样的新要求下,我们体育老师如何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呢?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开发情绪记忆,而且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角落。如何让自身的教学语言充满激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愿意上体育课,喜欢上体育课呢?通过长时间的探索思考实践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逐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语言的感染力。

一、培养自己富有情感的语速语调

1、“传道、授业、解惑”都离不开讲解,教师首先要做到发音清楚、吐字清晰、说话的速度不宜太快,也不宜太慢,要让学生听清楚老师说的是什么。平时可以读一些散文,说课稿,拿着秒表,看看自己一分钟读多少字,拿着录音笔听一听自己读的效果,是否很清晰。也可以给其他同事听,让大家帮你提高。

2、注重语调的变化,学会抑扬顿挫,让语言充满张力。声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教师要熟练地驾驭自己的语调。句末语调的平、升、降、曲,整句语调随语势的高、低、起、伏,都会比直着嗓子用高平调说话更富有表现力。运用不同的声调语调来表达不同的教学目的,比如:“这节课你们表现的太棒了(升调),我真为你们骄傲(降调)”。老师这种富有感情的发自内心的表扬、赞叹合理运用了升降调,学生觉得是一种自然情感的表达,易于学生接受,不会让学生感到这个老师做作。平时可以富有感情的读一些趣味性浓的故事,也可以讲故事,让听的人对你进行评价帮助。

二、提高自己教学语言的周密性和内在逻辑性

教学语言艺术的严密程度决定着教学效果,教学语言艺术的内在逻辑性,可使所表达的内容系统、条理、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和论证性。若教师的教学语言逻辑混乱,表述不严谨只能使教学内容漏洞百出,捉襟见肘,自相矛盾,那么学生自然就觉得这个老师没水平,学习兴趣也随之大大减弱。

1、深度研究教材

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各技术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存在的。要想你的教学语言具有逻辑性、周密性,就要研究技术动作在教学时先教什么,怎么样教比较好,有没有跟以前学的动作有相似处等,在教学时做到精讲多练,一步一步,一环套一环的由浅入深的让学生学习掌握。比如在进行三年级后滚翻教学时,我就划分了几个过程:先复习前滚翻,体会身体团身滚动的感觉;学习翻掌贴肩,后到团身动作,在团身后滚时,能熟练做出翻掌贴肩动作;在进行后滚翻的模仿学练、重点学习、改进提高、巩固完善。在研究教材时要找出相关联的知识点,相似的技术动作等,找出之间的纵横关系,平时多写写,用一个知识点联想出其他的,看看这个教学方法除了可以教这个技术动作,还可以用于其它的教学内容吗?自己多思考思考,勤动手写写。

2、认真充分备课,教学语言严密设计

认真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备课不仅是要备上什么内容,重点是备这个技术动作采用这样的方法教学,采用这样的讲解示范,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对于冗长的技术如何进行提炼,通过何种语言、何种讲述方式学生易于接受理解,上一个内容和下一个内容之间的衔接语言是什么等等。课前充分备课,就会让我们上课时游刃有余。我们体育老四虽然课多,但是绝对不能马虎备课的过程,一定要仔细认真,把上课的重点语言全部写下来,反复推敲,请教探讨,再在课堂中实践,反思再实践。

三、调整最佳的个人状态,让自己充满活力和激情

有的时候,我们不是需要更多的知识,而是需要更好的状态。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一个好的老师绝对不会把自己私人不良感情带到课堂上,而是即使调正自己到最佳状态,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如果一位教师愁眉苦脸地进入课堂,说话有气无力,可能使学生原先高涨的情绪像潮水一样退去;相反,如果一位教师以高昂饱满的情绪进入课堂,语言轻松活泼,刚劲有力,动作示范完美轻盈,将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愉快,从而给快乐的体育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课中的一些小游戏,老师可以跟学生一起玩,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课堂中,一起欢笑、一起活动,就算不想参加的学生也会被老师所带动,这样就让课堂充满了灵性,师生同乐。

虽然人总会有不开心的事,但是在你投入工作的时候就要抛开杂念,百分之百的进入工作状态,这个是需要不断培养自身心理素质,情感素质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会让你卓有成效的。

四、扩大视野,点评得当

体育课场地空间比较大,一个班级那么多的学生,老师你一眼看到几个,学生的学练情况你如何了解,都跟你的视野相关。所以对于体育老师在上课时站位的选择一般站在正三角形的顶上,看到全班学生,有时候队形是圆的话,可以站在圆里做一些示范,在学生分散练习的时候要迅速观察,巡回指导观看。平时可以在操场的一角,观察整个操场;也可以站在高处往下看,了解下面的所有情况。

表扬和批评都是必要的评价手段,但是不能滥用,否则就没有效果,适得其反了。十个手指伸出来都有长短,学生之间也有差异,我们评价时也要因人而异。比如有的学生平时表现就很好,就不必过多表扬,相反表扬过多,会容易产生骄傲自满心理,使“强化作用”减弱;但是也有些学生平时不怎么好,但是通过努力有了一点进步,我们就应该以鼓励表扬为主,并且伴随一些期望,让他相信自己“我也可以”。即使表扬也要讲到点之上,让大家知道为什么表扬,什么地方做得好。

五、语言要具有提示性和启发性

体育课是以学生的练习为主,这时就需要老师的语言要有提示作用。比如在健美操教学中,由于动作方向变化比较多,学生不易记住,老师在喊口令的时候就可以把提示语加入口令中,“123456踢腿,223456转身”。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尝试这样的口令,也可以把一些技术动作写成合理的朗朗上口的口诀交给学生,练习时提示口诀就可以。

“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学记》中对启发式教学的概述。在体育课中,老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去思考,结合完美的直观示范,使学生自模仿中了解动作顺序和结构,在观察和练习中牢记动作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比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团身,我就用了一个球和一个方木块分别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找到答案。对于所学习的技术技能,老师还要适当的迁移点拨,比如前滚翻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用啊?大家

想一想从高处往下跳的时候是不是要团身向前滚动来保护自己啊?这样的启发性语言,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六、学会巧用情境,因势利导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方式成出不穷,情景教学就是其中一种,并被广泛应用。要想利用好情境,语言非常重要,情景教学首先需要特定的语言进行导入,逐步贯穿于整个课堂。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现场的情境,比如某天上课时学生看到有飞机盘旋而过,我就因势利导“我们同学想不想长大后做飞行员啊?”“那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好好锻炼身体哦”

如何把握好情境,利用情境,需要我们老师灵活机动,提高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

七、善用幽默,让语言生动形象

小学生有其独特的身心特点,所以给小学生讲课,教师用直观性强的语言说话,就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睹其色,可适当运用故事或谜语讲述,在教足球时,我让学生猜谜语:“不得已流浪在外,被追逐处处难待,偶然能逃进门来,却又被一脚踢开。”在教立定跳远的时候,我编排了生动的口诀“两腿分开预备跳,上下摆蹬要协调,轻巧落地快收腹,我是最远小青蛙”让学生想象青蛙跳的动作,学的兴致盎然。

八、贴近生活,走进学生心理

小学生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知识层次,作为老师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思想去束缚他们。“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位,我们可以多去跟学生交流,放弃老师那种高高在上,盛世凌人的气势,用平和的心态跟学生交流,从学生那里了解学生的需求、想法。平时也可以多看些青少年儿童的综合性节目,学习人家主持人的语言,组织活动的方式等。

九、发挥体态语言和有声语言的合力作用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中,词语的作用占7%,声音占38%,而动作表情占55%。老师一个肯定赞许的目光,可以让学生得到一种被认同被表扬的积极心理暗示,如果再配合简单的口头表扬,学生会越来越积极,练习起来也会更加带劲。

体育教学中,教师仅仅依靠丰富的词汇和发音技巧来表达思想还不够,教师可以借助生动、准确、明了、恰当的体态语言来传递教师的教学意图,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完美、轻松、熟练的动作示范能更好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从心底里佩服老师,当成自己的偶像,就越发愿意跟老师学习。

十、丰富自我,不断提升 1、注重自己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

言谈举止是一个教师内在修养和外在形体表现的综合反映。我们要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举止语言的运用。正如有专家所言,装潢并不是建筑的主要料,可是它可能使建筑身价倍增。举止风度虽然不是教师的主要品质,可是它教学活动跃入一种新的境界,也唤起了学生对美的追求。体育老师的着装尽量要鲜艳活泼一点,大方得体,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

2、学习新知识,扩充自己知识量

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事物、新文化、新知识等层出不穷,作为老师也要不断的去学习,与时俱进,跟新自己的观念,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课前充分做好准备,课堂上才能凯凯而谈。

3、多看多学多思

在公开课、研讨课和观摩课中,常可以看到一些授课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这让参与上课的学生、听课的教师很简洁、明了、清楚地理解授课者的教学意图,整个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们老师要把人家好的语言录下来,慢慢揣摩,主动学习,做一个有心人。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学习积累。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意培养自己的语言能力,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人,注重培养自身教学语言的使用策略,使自身的教学语言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穿透力,让学生愿意跟你学,喜欢上你的体育课。

参考文献:

[1]张学辉.体育教学漫谈.考试周刊,2009,(31)

[2]买力开木?阿不来提.体态语言在健美操教学中的运用.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3]王丽.论教师的语言艺术.职业技术,2009,(03)

[4]李剑鸣.谈谈体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考试周刊,2009,(16)

[5]元美芳.关于教师语言艺术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07)

[6]周海涛.体育教师也要学会“声台形导表”.体育师友,2009,(04) [7]苏宏飞.谈体育教学中非语技巧的运用.新教育,2009,(02)

小学体育教育足球校本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

南京市鼓楼区一中心小学/姚金胜 摘自:《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足球校本课程作为小学体育的主要课程之一,它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能否满足本世纪人才的要求,这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对足球校本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当前足球校本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足球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出现反差;课堂教学时数减少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应的措施。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我们从体育教育改革的趋势出发,提出了足球校本课程改革的思路与设想: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依据“学会生存”原则改革教学内容结构,构建以增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足球校本课程内容体系。采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解决足球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时数少、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矛盾。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一改革思路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设计了《关于小

学体育足球校本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方案,并进行了实验性研究。

1、对目前足球校本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

1.1课程开设情况足球校本课程作为我校体育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开设。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占教学时数少,这就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教学内容改革情况根据调查,大部分学校在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时,改变了过去以竞技为中心的观念。但是,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仍停留在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格局上。教学目标改变后,尚未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相应的调整。

1.3教学内容改革情况在足球课教学中,对学生教学能力、训练指导能力、比赛组织能力已普遍受到重视,但尚缺乏相应措施和具体要求。另外,对学生自学、创造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能力等基本能力的培养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4教学手段、方法改革情况各校在体育教学中都积极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音像、幻灯、投影仪等设备已被普遍采用,许多学校积累了一定数量的音像教学资料。但足球教学长期以来受到以竞技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影响,在实践课教学方法上仍停留在以传授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方式方法上。

1.5教学效益影响通过对我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其结果表明:学生们纷纷感到自己掌握的不能很自如的运用足球课上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教师们感到目前足球课上所学的内容不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由此可见目前足球校本课程的教学

内容与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存在差距。 1.6改革思路

1.6.1构建以增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足球校本课程内容体系,足球校本课程作为体育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它还在健身领域、思想品德领域和心理健康领域等多个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足球校本课程除了运动文化的属性外,同时还包括走、跑、跳等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实用技能,它所表现出来的身体运动素质、健康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又是人类体能发展的基础,对促进机体发育、增进身心健康、发展身体的协调性和提高生活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足球运动具有形式简单、容易掌握、普及程度高等基本特点,作为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校本课程中丰富增进健康的内容与方法,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因此,我们依据“学会生存”原则,从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足球校本课程大胆进行改革,构建新型的足球校本课程内容体系。

足球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结构

课程设置依据→民意调查及调查报告(表格及调查报告)→课程设置理念→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设置总目标→各年级分解目标→各年级单元教学计划及目标→各年级教材重难点→课程评价方法→课程实施建议

1.6.2采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解决足球校本课程课堂教

学时数少、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矛盾课外活动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实质上是对学生继续学习及能力培养的延伸和补充,它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课外活动作为足球课的补充,就必须采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和具体指导,并建立必要的考核和管理制度。如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各种运动竞赛、进行运动员等级测验等,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拓宽教育途径,一方面为满足学生兴趣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多样化手段;另一方面,使学生课堂上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实践和提高。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教学时数少所带来的矛盾,又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1.6.3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力是智力与知识、技术的结合,是指人通过各种智力活动,综合地将各种知识、技术作用于客观事物,达到认识与改造事物的本领。人才不仅需要广博的知识,更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足球教学为了适应人类生存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就必须体现它作为实用技能和体力基础(身体素质和人体基 本活动能力)教育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方面具有的价值,并提出具体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改变长期以来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相应措施和具体要求的现象。

2、改革方案在足球教学中的实践

2.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首先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这一核心问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改

革成功与否的首要问题。为了保证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我们多次召开会议,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使教师的观念有所改变,认识有所提高,思想基本达到统一。这为实验研究打下了稳固的思想基础。

2.2改革方案的实验研究 2.2.1设计实验方案

2.2.1.1实验的目的意义自2004年以来,我们便开始对足球校本课程体系的改革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首先我们从研究足球校本课程在体育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入手,改变过去的唯竞技化倾向,强调它的趣味性。进而对足球校本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手段、方法等方 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革试验。

2.2.1.2实验对象以我校五年级学生为实验组,六级学生为参照组。

2.2.1.3实验方法时间:2007年12月-2008年3月;内容安排:五年级级学生执行修改后的大纲,六级学生执行原大纲;变量的确定与控制:本研究的自变量是经修改后的大纲,实验组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实验的因变量是实施新大纲的效果。包括新大纲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因变量的测量指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新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的评价。

2.2.2实验结果

2.2.2.1《足球校本课程教学效果调查表》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350

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认为足球课上安排趣味性内容很有必要,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目前足球课上增加健身锻炼内容比较适用,有95%以上的学生认为足球课上增加趣味性内容能促进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有75%以上的学生对目前足球课上采用的教学手段、方法表示满意,有60%的学生认为能够培养兴趣爱好。

2.2.2.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课外活动作为足球课的延伸和补充,我们安排了足球队和足球兴趣小组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实验。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或薄弱环节自由地进行选择。经过两年的实验,我们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足球成绩进行对比发现:足球成绩的及格率达98%以上,与实验组99%无显著差异。学生成绩的优秀率达12%与对照组4%相比有明显提高。这说明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可以积极推广。

2.3根据改革思路修改和补充有关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是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为了保证实验能顺利地进行,我们对原大纲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根据改革思路,对足球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重新构建,保留足球理论与技术的一部分最基本内容,增加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培养内容。为了保证新增内容能在实验中正常地实施,我们又制定了《足球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计划》。

2.4存在问题两年的实验,使我们感到教师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教师是教学工作地具体执行者,教师的素质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部分教师由于长期以来受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

念及传统教学手段方法的约束,感到难以适应,在实验中教师间的差异性较为明显。其教学效果有一定差距。

3、结语

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环节的改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从根本上讲,都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作为培养体育教师的基地,首先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新教师的专业思想观念,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专业师资队伍。唯如此,才能实现面向本世纪的体育教学改革的蓝图。

参考文献:

[1]季克异,黄汉生。全国小学体育课程方案实证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2]张惠红等、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212-215

[3]张成芬,校本课程足球教师用书2004

浅谈体育教师如何备好体育课

张兴勇

摘自:《中国教育创新与实践杂志》

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怎样才能把课上地好些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钻研和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

1、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2、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3、安排和设计好备课环境;4、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和掌握有关教材的的“三基”,然后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首先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和教材

教师接受教学任务后,应当在担任这门课之前,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挖掘教材的内在联系和教材的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助性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体育科学知识,掌握和钻研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翻阅。

二、认真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由于教师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的教学旧观念,忘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主要根据,应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指

导思想,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科学、合理、有效、积极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在备课时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某些“三基”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课后效应。

三、备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

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四、集体备课,集思广益。

在备课时要提倡“双百方针”,集体备课。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允许各持己见,鼓励创新,允许试验。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另外,教师应集体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应积极参与。 总之,备课也是一门艺术,它的基础是专业理论、运动技能和教学技巧、教学环境、学生的基础溶为一体。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试论体育课中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摘自:《考试吧论文频道》

一、前言

意志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意志对一个人的行为以至一生能否作出贡献和成就,都有重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意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认为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孩子的意志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小学生好奇、好动、活泼可爱,喜欢模仿,并且集体主义感有所

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小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体育课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做为小学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美的“工程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小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阅了与小学生及体育教育有关的专业书籍。 2.逻辑分析法。

通过逻辑思维来提出培养小学生意志品质的方法。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作为体育教师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幕上出现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家争光的愿望。每当这时,很多孩子都会非常激动,表示要向运动健儿们学习,长大也要做名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 (二)要适时加强对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在体育课上,很多小学生对跳高或跳山羊有惧怕心理,不太敢跳,多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①防御性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等就紧张。

②类化。如有的学生怕跳高,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

③感染。如有的学生怕跳高,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 当我们知道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采取措施:教师要讲清动用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 (三)要教育学生端正体育课学习态度。

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学生可能是受家长的错误指导认为只要学好数学、语文,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危险,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通过端正对体育课学习态度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参加锻炼的兴趣。

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自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 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活动,如队列操作、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

四、注意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

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如何加强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作业、自我要求。

①自我作业。即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摹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

②自我要求。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如有的学生在做跳山羊时,胸腹撞到山羊上了,以后见到

山羊就怕了,甚至认为其它体育项目自己都行,只有山羊过不去无所谓。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用优秀运动员带伤坚持比赛,为国争光的事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要放松要求。同时教师要加强必要环节的保护,争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继续做,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确条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伤痕”。

五、正确评价小学生的表现

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老师的评价。在体育活动中,教师主要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向学生传递赞许和反对的信息,而学生则通过心理体验来接受教师的意图,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用言语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做到:

①有丰富的评价语。如果学生的动作做得很好,而教师只用“好”或“不错”来评价,学生会感到不满意。教师应预测学生的需要和情境的性质,作出适当的表扬,使表扬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例如,当学生的动作完成得好时,教师可以说“你很勇敢”、“你做得很漂亮”、“这就是老师喜欢的”、“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

②用肯定性语词代替否定性语词。肯定性语词能明显地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而否定性语词只告诉学生不应该怎么做,却无法表达应该怎么做。学生产生害怕心理时,教师用“勇敢些”、“放松些”就比用“不要胆小”、“不要紧张”更带有激励作用。

非言语性的评价是通过面部表情、声调、身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的。它是语言交流的辅助形式,在体育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作用。

①辅助性言语。它包括语气、语调等。同一个语词,教师运用的

语气、语调不同,它表达的含义就不一样。如“加油”两个字,如果语气生硬,就有责备的成分;如果语气亲切,就是一种鼓励。又如“啊”字既可以表示惊讶,也可以包含期待。

②动作行为。即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态度或情感。由于体育活动场地较大,教师学会用点头、拍手、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赞同或反对是很重要的。

③目光接触。教师可以通过视线来与学生交流友好、亲切或焦虑等情感,告诉学生老师正在关注他们。

六、结论

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小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十分显着的。要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显示,重要的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充满信心的教态去影响那意志薄弱的学生,创造出一种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和谐气氛,以缓解那些怀有恐惧心理的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教师还要善于用集体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鼓励学生的士气,激励学生的斗志。对学生所表现的勇敢行为,教师要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小学生在教师的监护下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4-112。 王启明,董启林.体育教材教法[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29。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5。

叶澜.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J].教育研究,2001,(9):3。

潘绍伟,于可红.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3。

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摘自:《考试吧论文频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新的历史使命。遵照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要求,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和适应未来的需要去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

小学时代是学生发展身体,增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就指出:“未来的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资本论》)马克思认为体育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材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说,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

要手段。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把德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的各项体育活动,特别是体育课同样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良机,我们应当利用一切有利的时机,及时地、有目的地、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一、教师的个人形象中的教育时机

1.教师的仪表。教师上课就必然要在学生面前“亮相”。学生要从教师形象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从而决定向你学习的程度。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在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体现出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有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

2.教师的语言。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学习兴趣,但切忌低级趣味。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他们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

3.教师的态度。尊重学生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教育,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性较差或不重视体育锻炼的学生要耐心帮助,绝不用讥讽的语言来刺激他们,更不侮辱谩骂学生。与此同时还要教育其他学生关心和尊重他们。对体育骨干、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严要求,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二、教学组织中的教育时机

1.课前准备。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课前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必然是杂乱无章,学生无兴趣,教学效果差。除认真备课外,场地器材的布置要井井有条,做到既美观又便于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

学生有条不紊的工作方法与学习习惯。

2.调动队伍。在调动队伍时要提倡让兄弟班组先行通过,切忌抢行或互相穿插,对本班调队中互相谦让的组长及时给予表扬,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互相尊重,讲礼貌的教育。

3.分组教学。在分组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互相帮助的良好作用和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必须反对对别人的缺点评头论足,说长道短的不良习惯。

三、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教育

1.短跑教学。在起跑教学的前要重讲明起跑在品德上的要求,一实事求是,在规则上要求----必须听到枪声后才能起动而绝不能猜口令,存在侥幸心理而采取投机行动“抢跑”。有意识地培养精力集中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品德。

2.耐久跑教学。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多数学生缺乏艰苦的锻炼,怕吃苦。教师要认真进行思想教育,深入了解情况,从严要求,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吃苦精神,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跳跃障碍或支撑跳跃等项目的教学。在纵箱分腿腾越教学中,从一些同学的素质、技术来看完成动作是没有问题的,可他们就是不敢过箱。在跳跃练习中过低杆时技术动作很好,还可以把横杆升起不少,但横杆一升高动作就变形了。这是因为精神因素起了很大作用。我们通过这些项目的教学,有意识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

4.球类项目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

在球场上一定要强调全局观点,强调集体力量,强调互相配合,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要及时给予纠正。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技术好的学生更要热情帮助技术较差的同伴。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对手的犯规动作,不应计较,更不能采取报复手段。要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与错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待裁判对双方的判罚。

总之,我们要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努力培养思想道德高尚,身心健康的未来建设者。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体育在德育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hs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