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红树林》第一课时导学案

更新时间:2024-04-24 14: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课 题 红 树 林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新词。 学习 目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教法 导读法 选择 课 前 多媒体课件 选 择 教 学 2 课时 时 数 教学 第 1 课时 课时 课型 是否采用 多 媒 体 备课 总数 新授课 是 第 16 课时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1.有这样的一个人,他热爱森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给他留下了许多绿色的梦,但令他从没想到的是:在大海里也有着梦幻般的森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走进他为之陶醉和震撼的海底奇观——红树林 2.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你认为红树林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小组合作,注意生字的读音,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红树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活动 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 学生活动 学生听师谈话。 观察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引发思考,激发兴师生交流,激情谈趣,进入新课学习。 话。 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然后组织交流资料。 课件出示读文要求,指导朗读读课文。 学生自由想像梦齐读课题。 自由发表意见。 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 根据读文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 先独立思考产生板书课题,提问。 幻般的森林。 提问激发学生动自己的想法,然后在脑思考。 小组内合作交流。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叶圣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从哪几个组织小组讨论学分小组讨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着写出课文的提纲。 习。 论,汇报本组学4.根据课文内容,把文章分成三部分。 引导交流。 习情况。全班交三、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老师提出问题。 流在小组内未解1.在作者的心目中,红树林是一个海引导学生理解课决的问题。 上的世外桃源,是神话里龙宫的大花园,那文。 交流合作学么,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谈话。 习成果 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提出学习要求。 学生自读自3.学生自读自悟做批注。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悟做批注。 4.合作交流学习。 做批注。 学生选择自(1)说说自己喜欢红树林的原因。 相机巡视指导。 己喜欢的段落朗(2)文章的哪个部分或者哪个自然段鼓励学生选择自己读并说明喜欢的使你有着这样的感受?抓住重点的句段,精喜欢的段落朗读。 原因。 读理解。 引导抓重点理解并 远观红树林:绚丽多姿 适时板书。 边朗读边交 近赏红树林:世外桃园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流,并做简单批 红树林的繁殖:胎生 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注。 红树林的精神:首尾照应。 部分 学生聆听, 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教师小结:对大自做好笔记。 神的海岸卫士。 然不求索取,但却默默 (3)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地奉献,造福于人类 有感情的朗四、总结全文 读自己喜欢的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问题,引部。 2.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导学生交流谈体会。 小组内交流 作者在赞美这一奇观的同时,更要赞美 学生谈体会,集的是红树林的精神,从而进一步赞美具有红提出希望,小结全体汇报。 树林精神的人,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文。 作业设置 1.课后习题 。 2.本课生字 、词语。 教学札记 检查签阅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

第周,应备课时实备课时,共课时 评价:时间:签查(签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hpp.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五年级语文《红树林》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