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龙之谜的揭破
更新时间:2023-08-06 07: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勇者斗恶龙神龙之谜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国神龙之谜的揭破
作者:何新
小引
拙作《诸神的起源》出版后,受到海内外读者的关心。这本书是一部探索之作。其中一些新观点,自然未可作为定论。但可喜的是,此书中有些看来颇为大胆的假说,后来竟得到更多材料的支持。例如书中论古昆仑作为华夏族的祭天之山,初无定型。所以东岳泰山在上古曾被看作中岳昆仑。近细读《史记·封禅书》,发现如下一则重要记载:
“泰山东北处古时有明堂,处险不敝。……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官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
此则材料,证明了古泰山确有黄帝祭天明堂,而其殿则名叫“昆仑”,从而验证了泰山与古昆仑之关系。
又如关于羿射十日的故事,我在书中以为其真相可能与历法改革有关,并臆测十日故事似表明古代可能存在一种十月历法。最近读到陈久金、卢史等著《彝族天文学史》书中说一年十个月,一月三十六日的历法,在彝族地区曾长期实行。并且亦认为夏代以前中国曾实行过十月制历法,此与拙说正可互相印证。
但是在《诸神的起源》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作进一步的研讨,例如关于龙的问题,我否定了它的生物性存在。而近年来,作者经过对古生物学、古气象学和甲骨、青铜纹饰以及古文献的进一步研究;现在看
来,这一否定是不对的。“龙”,在中国上古曾是一种确为实有的动物。并且确曾作为与太阳——凤鸟并列的一个强大部族的图腾。 本文即想提供一些新的材料和证据,修正《诸神的起源》中的论点,并使关于龙的真相这个千古之谜有可能得到真正的揭破。
一
龙,是华夏民族自上古以来所一直崇奉的一种神异动物。龙是神灵和权威的象征,是华夏先民的图腾。但龙的真相,却是中国文化史上遗留的最大疑迷之一。
我们知道,汉魏以后,关于龙的意象在传说中已越变越苛,以至被神化为一种形相极为奇特的怪物。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宋·罗愿《尔雅翼》卷二十八引王符说)
这样一种怪物,在自然界中当然从未有过,也绝不可能实有。但尽管如此,我们却不能不注意到,在商周甲骨文中不仅有见龙、祭龙,甚至也有狩猪获龙的卜辞。至于先秦文献中,更不稀少关于见龙、养龙,以至屠龙和食龙的记载。
“见龙在田。”(易·乾卦)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坤卦)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襄21年)
在《左传》中还记载有这样一件事:
鲁昭公29(即公元前513年)年秋,龙出现在晋国都城近郊(相当于今山西侯马),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人想猪捕它,但又害怕它,于是去请教当时以博学多知见称的太史官蔡墨。蔡墨说:“如果不能活捉龙,那只是由于现在人们的无能,而在古代,不但能活捉龙,甚至专有养龙宫、杀龙宫和驯龙官。只是由于后来大地上的水泽少了,所以龙才成为稀奇之物。但在《周易》中,却保存着许多关于龙的占辞。 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 ——如果当时龙不是经常能碰见的动物,谁又能把它写照得那样细致?”(《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这段记载是极可注意的。因为在这里,史官蔡墨不仅明确地肯定了“龙”作为一种生物的实在性,而且表明,即在春秋时代,北方某些地区还偶尔可以见到“龙”的踪迹。
二
那么“龙”的真相究竟是什呢?长期以来,人们对此曾作过种种拟测。主要的说法不外如下几种。
1.巨蛇、蟒,
2.杨子鳄,
3.猪或马。
这三种说法实际上都有问题。
(1)神话中的龙有角,有足,有巨大的鳞片,而蛇类无有。
(汉代以前的伏羲、女娲画象亦有手、有足、有尾,象爬虫而不象蛇。)
(2)扬子鳄性温善,体型短小(普通约为1~2米),不足以称神。此外,扬子鳄无角,而传说中的龙头部有角状物,名叫“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酉阳杂俎》)。
(3)至于猪或马则与神龙的传说形相相去更远。更重要的是,龙是水物,而猪、马则是陆地动物。总之,这些旧说均不能成立。
在上述龙的生物性假说之外,还有关于龙是非生物的另一类假说。例如闻一多等曾将《周易》中的龙解释为“龙星”。我在《诸神的起源》中亦将龙拟测为古人关于“云”的生命化意象,等等。但这些说法,又显然难以解释甲骨文和典籍中那些猎龙、见龙的记载。
为了解开“龙”究竟是一种什么怪物这个千古之谜,我们首先可以观察分析一下古文字中关于“龙”的字形。
仔细观察这些“龙”图,可以发现其中有极可注意的三点:
(1)龙的头部饰有角状物。
(2)龙形体上有足。
(3)龙的背尾部有鬣。
这里还有极耐人寻味的一点,从“龙”字的头部写法看“龙”应是一种巨口撩牙的猛兽。因为在甲骨文中,凡是凶猛动物的头部,都具有与“龙”字头部相同的特征。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些标志猛兽的文字,都在头部着力刻划着它们的巨口獠牙。换句话说,象龙那样一种巨口獠牙的符号,似乎构成甲骨文和金文中一种特殊的头部标记,专用以表示猛兽。其实这一头部标记就是今天的“虎”(此字应为虎字头,即去掉下面的几字。因系古字故以虎字代替。) ,(读hu)此字古音和“凶”(古读huang)字通。“虎”、“凶”在隶书中分化为两个不同的文字。但就语源看,这两个字不仅古音近同,字形相似(均是猛兽利吻獠牙的刻划),而且字义也相关(“虎”,《说文》释作吼叫。“凶”则释作凶恶。都从猛兽张口利牙之形会意)。 作为对比,我们可以再看看甲骨文中那些性情温善的动物,其头部则多从于“目”或“首”字:
最后,我们还可以注意到“龙”字头上还有一个记号 ,这个记号在今天的汉字中择作“辛”。其字形取象于以斧劈木。
作为名词,辛字滋乳为“薪”。作为动词,则滋乳为“辟”和“孼”。(此字为古字,又“ ”符代替。)
在甲骨文中,这“辛”字似乎是一个专用以标记杀伐、镇服的记号。对龙、野猪、老虎等凶煞都使用这个记号:
综合以上的讨论,我们从“龙”字的符号结构中分析出以下要素:
1.龙应是一种具有四足的爬行类动物。
2.这种爬行类可能有角,有鳞片,颈部有长鬣(象野猪),有长
尾。
3.真实的龙可能是一种十分凶猛的巨型动物,有巨口獠牙。
4.人们恐惧龙,因此在这个字的头上标记“辛”,表示对它的镇服。 极有意思的是,在商周玉器图纹中,我最近发现一只龙食人玉佩:
商代猛龙吞人玉佩环(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条巨龙正绞缠着一个挣扎中的人,以双足扼抱其肩腹,作奋力绞缠和吞食之状。这块玉佩,恰可为我 对于“龙”字字形的上述分析,提供一个有力的实物证据。
三
现在的问题是,在古代以至远古时代的中国大陆上,是否确曾存在过“龙”这样一种凶猛巨大的水生爬行类动物呢?
这个问题过去一直无人提出,也难以解答,但实际上,无论是生物学的实地发掘,还是古文献的记载,都表明:在中国古代,确实曾存在过这样一种令人恐怖,并且因而也令人敬畏的巨型爬行动物。这就是现代生物分类学中称作“湾鳄”的那种巨型鳄鱼。
这种巨鳄体型庞大,性情凶残,可吞食虎、豹。又背部有厚甲,“可御兵”(《山海经》),因此石器时代的人类肯定不是它的对手。其寿
命则极长,据说可达百年甚至数百年。常生活于大河、沼泽、
水网地带。善于潜伏隐蔽,而突然发难袭击靠近的人、兽。在当时人类所必须面对的各种猛兽中,这种巨型凶鳄毫无疑问是最具有威胁性的。所以当时人们既恐惧它,又崇拜它,把它看作神,称之为“隆”(隆、龙古字通用。隆就是巨大、伟大)。
如果有人对古代人们所崇拜并且恐惧的龙,其真相就导这种凶猛的巨鳄还存在什么疑问的话。那么就再请看附图中的最下一帧:
此图纹摹自 1959年出土于山西石楼的一件商代铜觥。由此图的一组龙形纹样中,我们可以明白无误地辨识出两条巨型鳄鱼的俯视和侧面图象。(这个铜觥,也有考古学家认为是夏文化的遗物。毫无疑问,其年代是相当古老的)而正是在这一带地方,近年内还曾出土过以鳄鱼皮蒙制的商代铜鼓。更有意思的是,在1973年出土的一件商代大石磬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与上图极为相似的又一条巨型鳄鱼一龙的装饰图案。
如果我们考虑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音乐之神一向被认为是一种名叫“夔”的神龙。那么我们也就能理解,古人之所以要在石盘和其他各种古代乐器上,刻制鳄鱼——龙纹的意义了。
四
湾鳄。学名Crocodilus Porosus。这也是一种今日已濒灭绝的爬行类动物。今日只有少量尚生存于东南亚的部分地区。这种动物既可以生活于沼泽、淡水中,也可以生活在海滨河口的半咸水中。化石发掘表明,这种动物在上古时代亦曾生活于中国东部和南部的滨海和部分内陆区域。在岭南则直到晚唐时代尚有存在。
湾鳄是鳄属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普通者体长4-5米,成体则可达10-11米左右。它可能是自恐龙绝灭以后,陆地动物中体型最长大的一种(所以古人有“龙为鳞虫之长”的说法)。我们知道,鳄类是热带动物。在现代鳄属动物中除二、三种可以生存在暖温带地区以外,大部分栖息种类均仅分布于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但古气象学的研究表明,在夏商之前,中原地区恰正具有接近亚热带的气候条件。湿热多雨,地多沼泽而且林莽密集。直到商代,黄河流域气候依然温暖潮润,有似今日江南。所以考古学家从河南段虚挖掘所
得到的动物骨骼中,即曾发现大象、犀牛、竹鼠等热带生物。不仅气候条件适宜,而且当时位处黄河中下游冲积扇上的中原地区,
沼泽水网密布。这种地理气候条件,有利于各种食草动物的生长,同时也为湾鳄提供了有利的生存条件。所以有证据表明,这种巨鳄在上古时代,曾广泛分布于南海、东海、渤海沿海以及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今日山西汾水流域曾出土大量鳄化石,被命名为“汾河鳄”。这一古生物学的发现又恰与山西石楼铜器上的鳄——“龙”花纹和《左传》所记普都城见龙的记载相吻合。这恐怕不会是偶然的)。
但是大约在夏代商代之间,中原地区气候生态发生了巨大变迁。气候起寒,常有干旱(甲骨文中祷雨卜辞甚多)。因此许多湖泽淤塞干涸。在地理气候生态的这种巨大变迁下,导致这种鳄鱼随之减少,终究在华北地区完全绝迹。只留下了关于这种神秘恐怖怪物的大量传说。而古生物学的资料还表明,在古代中国大陆确曾存在过多种鳄鱼。现今仍有一种体型较小性情亦较温顺的鼍鳄(即扬子鳄,俗名“龙子 、“土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继续存在到今天。
实际上,当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任潮州刺史时,那种凶猛的巨型鳄在广东韩江下游一带还甚多,并常出没水滨吞食人畜。以是韩江古称“鳄湾”,又名“恶湾”(后人为纪念韩愈方更名为“韩江”)。韩愈为此曾写作著名的《驱鳄鱼文》。只是当时这位文学家却好象已不知道,被他在文中所诅咒驱逐的这种凶猛的爬行动物,其实就是古人视之为神物的龙。 韩愈《驱鳄鱼文》的注中,曾详细描述了这种鳄鱼的形态:“鳄鱼之状,龙头虎爪,蟹目鼍鳞。齿大如锯,尾长数丈。芒刺成钩,上有胶粘。潜伏水滨,人畜近则以尾击之而食。”一丈即十尺,约合三米,数丈则约为十米。由这一体征,以及其凶猛噬人的性情,我们可以断定这种鳄鱼不会是小型的杨子鳄,而正是今日仍生存于泰国、澳大利亚等地区的湾鳄。
实际上,在远早于唐代的其它古代典籍中,我们还可以见到关于这种巨型食人鳄的更多记载。例如;《说文》中记述了一种称作“口”(读“鳄”)的动物:“口”,似蜥蜴,长十丈。水潜,吞入即浮,出口南地。”《物类相感志》引晋代孙炎说:“鳄,兽中最大者。龙头,马尾,虎爪。长四丈,善走。以人为食。”《文选·吴都赋》刘逵注引《异物志》:“鳄鱼长二丈余,有四足,似鼍。喙长三尺,甚利齿。虎及大鹿渡水,鳄击
之皆中断。生子则出在沙上产卵。”晋张华《博物志》:“
南海有鳄鱼,似鼍。斩其头而干之,去齿更生,如此者三乃止。”《梁书》:“鳄长二丈余,似鼍有四足,鼍长六七尺。两边有齿如刀剑。”《三国志·吴书》:“鳄体长二、三丈,有四足,似守宫,食人。”
《真腊风土记》:“鳄,大如船,有脚,类龙。”
由这些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认为这种巨鳄是一种与鼍——即扬子鳄,形状相似但类属并不相同的动物。而且古人也明确地注意到了它与龙的类同关系,但当然。这些记载,都已是秦汉以后人所作的。在那个时代,真正的“龙”在中原早已消失,只残留下一些神奇、神秘而令人敬畏的神话传说了。所以虽然历代皆有人在岭南见到或听说过这种类似“龙”的怪物,却没有人敢于破除迷信地想到,这种巨鳄,其实就是上古所谓神龙的原型和本体。但极为有意思的是,我们从商周鼎纹及战国秦汉人所绘制的“龙”图中,却仍然依稀可以辨认出鳄鱼的基本特征——巨口獠牙、鳞躯、四足长尾、有角等。
据《广雅》中说:“有翼曰应龙”。过去人们都以为,翼就是翅膀。殊不知在古汉语中,动物背部的鬣鬃也可以称作“翼”(《经籍纂诂》)而由图C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传说中龙的所谓翅膀,其实正是鳄鱼背部鬣鬃的夸张和想象。
用以上诸图与湾鳄图作比较,从其巨口,獠牙、四爪、鳞身、长尾、背鬣诸特征,我们可以毫无困难地洞察古代之所谓龙,其真相究竟是什么。
最后,为了使读者自己判断本文是否确已找到了所谓“龙”的真相,请读者再看下图:
上图中画了一只鳄鱼(从图中文字看,原作者是把鳄与鼍混作一物了)实际上;在后世流传的龙形图中,除了鹿状的角之外,龙无疑就是湾鳄形相的神化和夸张。那么湾鳄是否有角呢?当然,它没有那种鹿形的角(那是传说中夸漫变形的产物)。但是“从吻部到眼前生有两道角状隆起物”,却正是湾鳄的重要分类特征之一。(见《辞海》“湾鳄”条目)。而这一点,可能也就是发生“神龙有角”,“龙无尺木不能升天”一类传说的根据吧。
最后,这里还有必要指出,中国上古传说中一些神秘的凶狠动物如;罔两、祷杌、饕餮,其实也都是湾鳄这种凶猛巨鳄的别名。“罔两”被孔子释作夔龙的别名,又被称作“木石之怪”。祷杌在古词书被认为是形象“断烂恶木”的怪兽。《山海经》说:“其状如虎而大,毛(鬣)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祷杌,一名傲狠,一名难训。”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鳄鱼的拟态正是朽木青石。所以真漂浮水中或潜匿池边不易被发现。所谓“木石精怪”的传说,正是由此发生。至于《山海经》所记祷杌形态,我们参照鳄鱼的形态,更完全可以明白
无误地作出指认。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古人眼中鳄鱼与虎形名的接近。我们前面曾展示了小屯商代石磬所刻的鳄鱼纹。但无独有偶的是,在另
一块商代石磐上(安阳武官村出土),刻制了与鳄鱼形态极为相似的一只虎纹:
至于饕餮,也是古代关于凶鳄的别名。《吕氏春秋》说:“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已身。”《左传》说:它“贪于饮食,侵欲崇侈……天下之民比之三凶。”而商周青铜器上多见一种有首无身的怪兽之纹,自宋代以来一直被命名为“饕餮纹”。现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这一命名是恰当的。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商周鼎纹的演变过程——由双体多足的鳄鱼——夔龙图纹,演变为单足的夔纹,最后演变为兽首纹、商羊纹。(注意:“商羊”乃是“”古音蜥蜴的转语)
最后还应当指出,在古语言中,鳄鱼与蜥蜴被视作同类。一因二者形态极为相象,蜥蜴仿佛一种袖珍本的鳄鱼。所以亦有“龙子”之称。我们可以注意到,中国上古一位著名大神“羲俄”,正是蜥蜴(鳄)的变音,而且其在秦汉艺术中的造型形相,也正是蜥蜴或鳄鱼。
最后,我们再看动物中的蜥蜴,是一个品类极其丰富的大世界。由
此联想到古人所谓“龙生百子”或“龙生九子”的传说,其真相也就不难揭破了。
(原载《书林》及《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第3期)
正在阅读:
中国神龙之谜的揭破08-06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离线作业11-14
2018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07-04
3.7 第三单元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单元测试(冀教版八年级上)(7)01-24
现代广告招贴设计06-06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计划08-20
无线供热站监控集中管理系统方案12-19
心理学知识习题02-20
长江之歌教案及反思04-25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神龙
- 揭破
- 中国
- 2014安徽事业单位考试时政热点:9月18日时事政治热点
- 跨网段共享打印机
- 2015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安全工程综合复试资料
- 洛阳牡丹生产实习报告
- 万东F52—8C医用500毫安X射线机影像增强器故障及维修
- 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
- 漓江的渔业调查
-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教学案例
- 4.8.抗菌药合理应用及对策1
- 砂石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 县发改委201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与下半年工作安排
-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电力企业危机管理的思考
- 湿式过氧化氢氧化H-酸溶液的反应动力学
- IFIX与EXCEL的连接
- 我国电子商务产业就业的前景分析
- 进口计量器具检定申请书
- 2018年德育副校长述廉报告与2018年教学副校长述职报告汇编
- 简述螺杆式空压机主机周期性大修
- 斯派瑞沙克APT10自动疏水阀泵
- 石阡县汤山镇荆坪幼儿园安全教育第一课简报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