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时间:2024-07-06 15:0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梅河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0年12月17日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梅河口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期,更是大发展、大变样、大跨越的机遇期。

根据国家和省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梅河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指导全市“十二五”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富民强市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十二五”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推动下,我市抢抓机遇、奋力开拓,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城乡面貌显著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县域突破工作获全省升级晋位一等奖、特

殊贡献奖和争创强县奖,经济综合实力由2005年全省第6位跃升到第4位,提前三年实现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前5名的奋斗目标。荣获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综合实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科学发展百强县(市)、十佳投资创业城市。

(一)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预计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0亿元,年均增长22.7%,与“十五”期末相比增长1.8倍;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3.8亿元,年均增长29.4%,地方级财政收入达到8.4亿元,年均增长30.9%,分别比2005年增长2.6倍、2.8倍。“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1倍。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突破,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24:31:45优化到11:47:42。一产业比重下降较大,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9.1万吨,肉类产量11.2万吨。工业化进入中期加快发展阶段,能源、食品、医药三个支柱产业和机械、冶金、化工、建材优势产业持续增长,工业化率达到37.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110户,达到163户,实现产值190亿元、销售收入180亿元、利润12.3亿元、税金8.2亿元,分别增长40%以上。与2005年相比,产值和销售收入增长7倍,利润增长5倍,税金增长7.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80亿元,年均增长26.7%,与“十五”期末相比增长2.3倍。继续发挥商贸物流优势,新建中联商

厦、东方家居等各类专业批发市场和购物商场15个,新增营业面积40万平方米,苏宁、国美等国内500强企业进驻梅城,以零售服务、物流配送、专业批发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商贸流通体系日益完善,东北商贸名城和物流节点城市的集聚作用得到加强。

(二)中心城市框架初步形成,城乡面貌明显改变 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城镇化率由42%提升到56%。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强度投入,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全面提升,生态宜居型中等城市基本框架初步形成,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展到29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由25万人增加到28.4万人。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6倍。供水普及率达到83.97%,供热面积为350万平方米,天然气日供气量4.5万立方米,气化用户1万户以上,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5.29标台。老城区实施退二进三工程,新区开发快速推进,迅速拉大了城市框架。“十一五”期间,建成各类建筑总面积260万平方米,其中房地产开发面积207万平方米。启动河东新区路网、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热源扩建、燃气扩建、辉发河综合治理等工程,政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等先后落成,辉发路、辉发桥、建国南路、人民大街相继竣工通车。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等各镇区的道路、

供水、排水、电力、通讯、供热、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功能进一步提升。

(三)基础支撑力得到强化,生态承载力明显提高 建设吉林—沈阳、营城子—松江河、营城子—梅河口三条过境高速公路,使梅河口进入长春、沈阳、吉林90分钟经济圈;以海龙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五莲山风景区、鸡冠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梅河煤矿、水道金矿等主要资源开发区、辉发河(梅河口段)城市生态景观带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强化生物安全、物种资源利用、资源开发监管,提高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质量。

认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海龙水库等水利工程建设,显著提高城乡水资源保障能力。土地集约化率由4.7%提高到13.3%,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由37%提高到61%。粮食总产量保持12亿斤的阶段性水平,比2005年增产1.3亿斤。累计投入农业农村建设资金15.8亿元,发放各种补贴5.4亿元。各级推进村(示范村)达到121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7.74平方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人口15.9万人。城区累计栽植各类绿化乔木3.5万株,播种草坪40万平方米。清理退耕还林22.5万亩,完成“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11.6万亩,封山育林工程30万亩。森林蓄积量稳步增长,有林地面积达到6.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0.5%。

加强工业污染、水污染及“三化”治理项目建设,生态环境得到优化。2009年全市累计净削减COD4163.8吨,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指标,SO2累计净削减2250.4吨。实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的规划指标,地表水国控断面达到Ⅱ类以上水质标准。城区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80天,“两控区”城市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85%,全部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

(四)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 国企改革全面完成,民营经济成为经济主体,经济活力明显增强。进一步扩大开放,出台税收、土地、收费、奖励、环境五个方面23条投资优惠政策,打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宽松经济发展软环境。

充分发挥省级经济开发区平台作用,使之成为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的排头兵、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极。积极引进和建设了华能热电、中广核风力发电、中新工业园、万生医药园、欧亚商都等亿元以上项目,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2010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亿美元,增长30%。

(五)民生福祉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2010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65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55元,年均分别增长17%和12.7%。五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7.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累计职业培训62022人,职业技能鉴定合格7691人。城镇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广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常住人口参合率达到9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3%。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28平方米和24平方米。

全市累计投资46亿元用于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民生项目建设。优先发展教育,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7所,在校生95674人,校舍建筑面积511806平方米。义务教育得到巩固,职业、成人、少数民族、民办教育较快发展,教育整体水平居全省前列。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拥有医疗卫生机构449家,床位2060张,每万人口33张;卫生技术人员2911人,每万人口卫技人员47人,医疗条件和水平处于区域领先水平。计划生育工作有新进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5‰以内。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零就业家庭”安置率达到100%。新建设高标准市社会福利中心,城乡居民低保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改造新建农村泥草房和水毁房11351户,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20处,15.9万农村群众受益。改造棚户区46.8万平方米,建设廉租房3.8万平方米,解决了760户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发展顺利,建成集会议、展览、文化演出、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新建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307个;成功承办2005年全省第三届农运会;广电设施及设备得到加强。

二、“十二五”重点发展机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持续扩大内需,重点实施经济和财税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结构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这些为我市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政策机遇和发展空间;省委、省政府把统筹推进“三化”作为“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城市向中等城市发展,并在土地、财政、就业、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通化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提出,突出打造“通梅经济走廊”,发展“通梅集城镇发展轴”,支持梅河口依托重要节点城市的优势,加快建设“梅柳辉经济协作区”中心城市;我市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吉林省重要的节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完全符合省和通化市规划要求,面临新一轮做大总量、做大产业、做大城市的难得机遇;经过“十一五”的大规模投入和建设,发展潜力正在逐步释放。我市项目建设将进入收获期,城市建设将进入跨越期,新农村建设将进入加速期,必然拉动工业化大幅提升,带动城镇化迅速扩张,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步伐,为“十二五”的快速发展、全面跨越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主要问题:经济总量不大,结构不优,效益不高;投资结构亟待进一步优化调整;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不够协调,民生福祉需要进一步提升。

面临挑战: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增多的挑战;“两通”优势面临交通大提速带来的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我国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对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挑战。

“十二五”期间,我市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积极抓好发展机遇,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章 开创“十二五”科学发展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总揽,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商贸活市、生态兴市”发展战略,强化落实“项目拉动、城市带动、环境推动”发展举措,转方式促升级,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促和谐,做大总量,做大产

业,做大城市,努力把梅河口建设成为活力创新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谐宜居城市,打造成为吉林省区域中心城市、吉林省工业强市、吉辽中南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力争经济综合实力在“十二五”期间位列全省前三名。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推进经济快速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努力实现倍增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实现好中求快。

(二)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全方位开放;加快完善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创新中增加跨越式发展动力。

(三)坚持统筹发展。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形成“三化”相互支撑、相互配套、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坚持工贸互动发展,发挥“两通”优势及工业、商贸物流业基础,着力推进工业与服务业相互链接、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四)坚持共享发展。以提高全市人民生活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富民工程,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解决城乡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大事,着力发展教

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节能减排,合理开发资源,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实现经济、资源、环境的有机统一。

三、规划目标

总目标:经济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基本健全,民生领域全面加强,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一)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20%以上;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5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30%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3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2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1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突破5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年均增长2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2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

(二)开创转变发展方式新局面。到2015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6:50:44;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70%以上;政府科技投入增幅每年达到3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35%。

(三)开创保障改善民生新局面。到201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万个,城镇就业率达到9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3%,分别达到31000元、11700元;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乡农民参合率达到100%;建立低保边缘人群临时救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逐年提高;五保供养人数增加到3760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农村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36平方米和30平方米。

(四)开创统筹城乡建设新局面。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完善,筹建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扩展到4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70%。

(五)开创生态梅河口新局面。到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工业污染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1%,

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出境控断面年均值达到Ⅲ类水质标准。城市空气质量好于Ⅱ级标准的天数超过280天。与“十一五”相比,削减烟尘排放量200吨,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700吨,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00吨,削减氮氧化物排放量200吨。

第三章 巩固基础地位,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以工业化思维组织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升农业发展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以加工型、市场型大型企业为龙头,加强粮食基地、畜牧小区、棚膜种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农村经济强市。到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15亿斤阶段性水平,肉类总产量达到13万吨。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土地集约化经营面积达到30万亩,土地集约化率和机械化综合作业水平分别达到20%和70%以上。

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积极主动争取中央和省对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标准粮田建设、农产品质量检测、沃土培肥工程、良种培育和推广建设工程、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等重点项目的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

护耕地,推进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农机化、农业科技等示范区建设。到2015年,种植业、畜牧业的良种化程度达到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5%。

二、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立足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实施一村一品、一镇多基地工程,引导和调动农民大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增加产量、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农业效益。到2015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50万亩,优质水稻面积稳定在55万亩、优质玉米73万亩、高油大豆3万亩、薯类面积2万亩、经济作物12万亩。山葡萄发展到1万亩,林下参2.1万亩,五味子2.5万亩,中药材3.5万亩,大棚温室蔬菜1万亩。

在海龙灌区等流域,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积极招商引资,以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带动绿色食品生产龙头企业落户梅城,进而带动粮食资源转化,提高农民收入。

三、发展精品畜牧业

坚持精品、高效、规模的三维发展思路,以建设家禽产业园区和生猪产业园区为平台,突出抓好猪、牛生产,扩大禽类总量,大力发展经济动物,推进畜牧业“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安全化、产业化”发展。开工建设曙光农牧工业园、蛋鸡养殖基地等项目。到2015年,建设标准化牧业小区120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0%以上。牧业

龙头企业发展到10户,实现牧业产值33.5亿元,人均牧业增收实现2700元。畜禽饲养总量3786.3万(头)只,肉蛋奶产量21.4万吨。

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能、整合企业、整合资源、整合品牌、整合市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促进行业发展上水平、上规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龙头企业申报和评定工作。到2015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发展到340户,培育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25户,通化市级龙头企业30户。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在农民、涉农企业、农业服务单位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对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功能。到2015年,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80个,发展农村经济人1.7万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产品购销率达到50%以上。

五、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

抓好优势农产品品牌整合与开发。积极引导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加大对品牌的投入,利用产品商标注册、认证和保护来占领市场,做强做精一批名牌产品,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牵动力,实现优势产品品牌化、名牌产品产业化。到2015年,名牌农产品总数达到15个,其中国家名牌农产品总数达到3个。抓好“三品”认证工作。到2015年,全

市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到100个、绿色食品总数达到40个、有机食品总数达到12个。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

六、发展劳务经济

打造梅河口市劳务经济品牌。制定我市对外劳务合作管理办法,与大城市建立劳务合作协议。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保障农民工利益。建立国家、省级外派劳务基地和培训中心。加强外派劳务市场监管,建立相关职能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宣传咨询机构和举报机构,健全境外劳务事件预防和处置体系。建立外派劳务责任制,明确镇、村工作职责,实施镇村定责。完善外派劳务突发事件和重大问题应急处理及预警机制,提高广大群众的劳务经济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推进我市外派劳务市场发展。到2015年,劳务输出达到1.2万人,劳务收入达到15亿元,占农民增收比重的45%。

第四章 提升主导地位,加快建设新型工业

坚持工业强市战略思路,强化重大工业产业项目建设,进一步增强支柱产业支撑作用,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加快建设新型工业体系,提高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突出抓好“三区五群”建设,到2015年,支柱、优势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0%以上;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60户,其中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70户,工业化率达到60%以上。

一、加快发展“三区”建设

一是发展壮大开发区。进一步调整投资布局,引导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向产业园区聚集。完善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商贸新区开发衔接工作,完善机构,提升服务,创建国家级开发区。重新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和商贸园区,保证到2030年的用地需要。工业园区的范围扩大到17.6平方公里,商贸园区的范围达到8平方公里。2015年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要达到60户,产值150亿元,财政收入12亿元。二是提升乡镇工业集中区。2011年,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牛心顶镇4个工业集中区基本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各引进规模企业5—10户,2012年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使之成为就近乡镇发展的产业平台。三是启动创新创业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支持有能力、有创业意愿的大专院校毕业生、科研人员和返乡人员落户梅河口创业发展。

二、不断壮大“五群”规模

(一)壮大能源产业群。积极推进煤炭、煤矸石、油页岩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深度发掘,加快转化,打造东北能源产业基地。支持大庆油田、吉煤集团、四平地质调查所、102地质勘探队在我市开展地质勘探工作,加快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整合,推进油页岩和基性岩等资源的勘探开发,尽

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延伸煤炭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完成华能煤矸石热电联产项目。按照“减化量、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延伸煤炭开采—洗煤—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新型建材);油母页岩开采—炼油—油母页岩渣综合利用(新型建材)。到2015年规划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税金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

(二)壮大医药产业群。加快整合重组,扩大产业总量,建设中国医药产业强市。依托通化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形成中药材种植—生物工程研发—医药加工—医药物流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为通化医药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资源整合,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打新品种,打造以天然药、中成药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体系。到2015年规划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税金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

(三)壮大食品产业群。打造中国有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及亚洲最大食用酒精基地、山珍果仁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围绕酒精、鹅肝、果仁、大米等加工业进一步扩大总量,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和壮大各类专业食品工业园。按照农业基地—工业加工—商贸物流一体化模式,发展有机、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开发粮食、畜牧业—有机大米、高端饮料、鹅肥肝、有机猪、有机鸡等绿色食品—食品贸易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集约开发长白山特色食品资源,培育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阜康酒精和正方食品等企业扩大产能、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整合提升果仁、大米等传统产业。到2015年,规划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税金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

(四)壮大机械冶金、化工建材优势产业群。

冶金产业:打造吉林省石油管业基地及冶金产业基地。延伸废钢铁、工业废渣—球团—生铁—铸造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延伸石油管业—石油化工产业链,依托专利技术,发展石油钻管等产业,投资建设热轧无缝钢管项目;巩固国内石油开采市场,积极开拓俄罗斯石油域外市场;利用工业废渣、废钢铁,与中科院合作投资建设腾达铸管冶金废渣再利用项目,发展冶金铸造产业。

机械产业:打造东北地区农机制造产业基地及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延伸机械制造产业链,促进产业融合。围绕东北最大的农机市场,引进国内农机制造企业,延伸农机市场—农机整机—农机零部件产业链条。依托吉林省汽车产业,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

化工产业:打造吉林省化肥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阜康集团化肥生产能力,积极引进化肥企业到我市发展。到2015年,阜康集团化肥生产能力达到40万吨。

建材产业:综合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等废渣资源、稻草等生物质资源,发展粉煤灰综合利用等新型建材产业;利用

国内外木材资源,集约发展木材加工业;开发木塑板材、PVC塑材等建材产业,打造吉林省新型建材产业基地。

(五)壮大新兴战略产业群。抢抓国家大力支持新兴战略产业机遇,把发展新兴战略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点,积极引进、培育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物流等新兴战略产业。依托通化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发挥吉林曙光生物集团优势,吸引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聚集,打造生物产业园区。开发利用风资源、生物质能资源,支持国能生物发电公司进一步发展秸杆发电,加快推进中广核风力发电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引进发展其他新材料产业。到2015年规划形成产值超100亿元、税金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

第五章 实施跨越计划,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

适应建设区域商贸物流中心需要,放大“两通”优势,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消费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向集群、特色、现代化方向发展。以商贸、物流、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以批发中心、物流中心、城市商业综合体、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为引领,推动服务业跨越性发展,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20亿元。

一、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业

作为全省重要物流节点城市之一,预测到2015年物流总量为1818万吨。加快建设与完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物流信息平台等通畅、便捷的现代物流网络及服务平台。围绕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战略产业发展生产型物流产业,围绕区域商贸中心发展生活型物流产业。到2015年,物流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11%左右,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到16%左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15%左右。

重点建设能源、医药、长白山土特产品、果仁、农机、农副产品冷链、粮食、建材、家电产品、家居、木材、服装、小食品、汽车等综合性、专业批发市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适应城乡生产、生活需要,建设农资、家电、建材等城乡联网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城市现代物流信息平台。

优化市区“一个物流中心,三个配送中心”的物流业布局:一个物流中心是将吉草高速与国道303交叉口处的城西特色物流中心建成梅河口市物流服务的主枢纽;三个配送中心为城北工业配送中心、城南商贸配送中心、季家物流配送中心,构成梅河口市物流服务网络。

二、强化区域商贸中心功能

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进一步放大区域商贸中心功能。到2015年,商业零售网点总营业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五年新增40万平方米以上,新安排就业2万人。

优化商业三个圈层布局。内圈层:指站前路以西、福民大桥以东,由辉发河及铁路沿线围成的区域。中圈层:由建国路、惠民路、爱民路、拟建的天和街、人民大街和正阳路所围成的福民大桥北侧,辉发河东侧区域及周边高档社区。外圈层:中圈层以外的市区外围圈层。重点打造两个市级商业中心,一是改造提升站前路、银河大街、华泰路及铁路沿线区域的原市级商业中心为三平方公里商贸旅游购物城。二是建设滨河南街、建国路、人民大街、松江路区域的河东商业中心,建设市区综合商业体。规划建设新华街道、解放街道、福民街道、和平街道、光明街道及所辖社区商业网点。规划建设六条特色商业街道:梅河大街商业街、中心商业街、泰昌街商业街、银河大街商业街、北环整车销售商业街、光明商业街。创新商业业态,发展日用消费品、医药、农药等连锁超市、仓储商店、折扣店等新兴业态,引导电子商务、品牌代理、信贷消费健康发展。开工建设都市商业广场,欧亚购物中心、长白山特产城、爱民佳苑再就业农贸市场竣工投入运营。

三、加快打造特色旅游业

以打造生态旅游城市、长白山旅游商贸购物城为目标,做精做活生态娱乐、观光农业、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重点开发建设五莲山风景名胜区、磨盘湖风景区、鸡冠山风景区、辉发河滨河景观带、杏岭风景区、永顺生态园、四季生态园、红色旅游等景点。深入发掘海龙镇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红色经典旅游。开通市内主要风景区及辉南龙湾火山口湖、柳河三仙夹及罗通山、集安五女峰及高句丽古墓群、长白山旅游区、吉林松花湖、磐石官马溶洞等旅游线路。发挥品牌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工业旅游示范园区建设。开发梅河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着力提升宾馆、旅行社服务水平。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达到128万人次,年均递增10%;国内旅游收入15亿元人民币,年均递增20%;安排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

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在强化继承、创新、引进、开发的基础上,以市文体活动中心为龙头,通过市场化运作,重点培育和发展文化演艺业、旅游业、休闲娱乐业,有效促进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经济优势。到2015年,全市文化服务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形成门类相对齐全、结构较为合理的文化产业体系。

五、加强金融服务

全面加强与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组建地方商业银行、村镇银行金融机构,建立由担保机构、小额贷款

公司、仓单抵押公司、中小企业信用贷款中心组成的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力争建成吉林省首家“天交所”县级股权交易大厅,完成5户企业在“天交所”挂牌工作。整合资源提高信贷担保能力。拓展保险服务领域,探索发展新型保险业务。到2015年,银行业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60亿元,年均增长21%,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66亿元,年均增长17%;新增地方金融机构8家;发展担保公司3家,资本金达到1.5亿元,担保额达到5亿元;发展保险公司;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3家,资本金达到2亿元,年贷款达到3亿元。

六、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

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努力提高经济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加快构筑全社会信息服务业体系。到2015年,政府数字化水平和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银行卡持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超过 20%。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1.4万户,互联网用户数达到 14.6万户。建成覆盖全市的农村综合信息网络,互联网通达所有行政村。

七、鼓励发展农村服务业

加强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整合重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并改造升级,健全农产品批零市场体系,推广连锁配送物流体系。紧紧围绕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农民在良种

服务、新型农技、农机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方面提供服务,形成涉农服务和农民生活服务的综合链条。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工程,抓好标准农家店和市乡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到2015年,农家店覆盖率提高到100%,形成以城区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屯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

第六章 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抢抓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机遇,探索实践特色城镇化道路,统筹推进特色城镇化综合配套改革,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市区,增强对区域人口聚集能力和对农民吸纳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带动重点镇及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推进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

一、优化城镇体系

基于全省城镇体系战略地位,立足于发挥区域中心城市优势,从全市城镇建设基础与未来发展需要出发,优化全市“一心四星多点”的城镇体系。

“一心”:即中心城区。立足于梅河口经济区和梅柳辉城镇协作区的核心城市作用,发挥临近长春、吉林和沈阳三

大都市圈的区位交通优势及能源矿产、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工业、商贸物流业和社会事业,建设成为吉林省东南部区域经济中心及商贸物流中心、社会事业中心、现代化新城区和宜居型生态园林城市。“四星”:山城镇以商贸服务型、海龙镇以文化商旅型、红梅镇以资源工业型、牛心顶镇以区域带动型为定位,建设工业集中区,加快特色镇发展。“多点”:以示范村和试点村为点,形成统筹推进城镇化发展网络。

二、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以建设成为吉林省东南部区域经济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社会事业中心、现代化新城区、宜居型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做大做强中心城区。

推进城市扩容,扩大城市规模。将黑山头镇、湾龙乡5个村、李炉乡6个村、曙光镇8个村、红梅镇3个村规划进入市区范围,面积约216平方公里,涉及人口4万人。

优化市区 “一轴、两心、三片、九区”空间布局结构。“一轴”:以穿过市区中心的辉发河为绿廊中轴。“两心”:以商业街为中心的老城商服中心,以新城为中心的公共服务中心。“三片”:将市区按用地功能划分三个片区,分别为北部的产业集中片区、中部的生活服务片区以及南部的商贸物流和生物产业片区。“九区”:北部的新兴产业区、综合产业区;中部的铁西生活区、老城生活区、新城生活区;南

的比率减至1343人;城乡孤儿、农村“五保户”、“三无”人员救助率达到100%,五保供养人数增加到3760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慈善事业不断扩大,善款的接收和使用以20%的比例逐年递增。到2015年,启动建设集优抚安置培训、婚登服务、社会事业救助、救灾减灾应急物资储备于一体的综合性民政服务中心以及儿童福利院,实施军供站原址新建、殡仪馆异地新建、烈士陵园改扩建等项目,社区服务站全部建成使用。发展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挥商业保险补充性作用。

(三)收入保障。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扩大财产性收入比重,拓宽投资渠道,放开知识产权收益,增加居民土地、房产等权益性收益。进一步放宽居民投资创业领域,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领域。规范分配秩序,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

收入差距扩大。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到2015年,全社会工资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四)住房保障。继续实施“六路”安居工程。结合城乡经济、人口等因素,提高居民人均居住面积标准。合理确定房地产开发土地供应规模,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优先保证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土地供应。加强城镇廉租房、棚户区、农村泥草房、城中村改造,健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建立困难群体住房救助制度。“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80亿元,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50万平方米。城市棚户区完成3030户改造任务,面积达到24.8万平方米;国有工矿棚户区完成600户改造,面积3万平方米;林业棚户区完成462户改造,面积2.2万平方米;农村泥草房完成6114户改造,面积38.5万平方米;城市廉租住房完成367套改造,面积每年达到18000平方米;租赁住房补贴在现有3900户的基础上,计划每年增加600户。着力实施“暖房子”工程,全面提高供热保障能力和保暖能力,积极推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

二、公共资源均等化

(一)优先发展教育。强化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和民族区域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整合义务教育资源,每个乡镇建一所九年一贯

制学校或中心小学。撤并50人以下村小,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办学标准。完善学前教育,市区新建公办幼儿园二所,每个乡镇办一所中心幼儿园。健全小学升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促进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城区幼儿园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90%以上,农村幼儿园学前三年受教育率达到7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0%以上。优化职教资源,发展特色专业,扩大中职教育覆盖面,建立一所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学院。提高民族学校办学水平,加强朝鲜族学校对区域的辐射力。中等职业学校和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促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把第五中学建成区域内影响力较强的示范性高中。发展特殊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视力、听力和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以上。扶持和引导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扩大博文、翰林两所民办学校规模,增强教育区域辐射功能。到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4%的目标。到2015年,取消代课教师,幼儿园、小学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分别达到70%、80%以上,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60%以上,高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达到99%以上。

(二)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优势,大力推进大型综合性医院、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级专科医院、卫生监督等

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形成辐射整个区域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逐步建立市、乡、村三级卫生应急工作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实现传染病归口管理和治疗。建设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形式、医疗救助为补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到2015年,每万人口拥有床位41张,每万人口卫技人员48人。建设1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甲等医院、1家中心血站及满足部分人群对医疗服务特殊要求的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的民营专科医院,为构筑完善的医疗卫生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发展文化事业。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的独特优势,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兴旺,经营性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文化生活质量全面提高,提升梅河口文化软实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搞好文企联姻,做好文化下乡、文化进基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加强社区、广场、企业、校园和乡村文化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启动建设集规划展览馆、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展馆以及会展中心、广电网络传输中心、音像制品交易中心等项目。到2015年,建成市、乡镇(街)、村设施配套、

上下联动、覆盖全市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乡镇拥有3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场所,建成农家书屋303个,农村文化大院实现全覆盖。建成1至2座数字影院,完成4.5万户有线电视双向网改造,实现有线电视用户全部数字化,20户以上偏远自然屯卫星直播电视屯屯通,无线数字全覆盖。

(四)发展体育事业。以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继续推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提高我市竞技体育总体实力和竞技水平,实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夯实田径、举重、乒乓球、摔跤、武术等传统优势项目领先地位。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加快城乡健身设施建设,在市区形成“三心多点”的体育设施格局。以文化活动中心、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河东新区万人体育馆为核心,各街道建有综合健身房、健身广场等,各社区建有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各乡镇建有室内活动室、室外运动场地,并配有相应的运动设施。“十二五”期间,城市社区全部建有公共体育设施,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实现90%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设施。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引导大众体育消费,开展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培育农村体育健身市场,

引导和规范各类体育竞赛的市场化运作,探索公共体育设施运营管理的新模式。

(五)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坚持男女平等,切实保障妇女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到2015年,全市人口总数达到69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全部待孕妇女实现免费优生筛查,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将计划生育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范围。提高乡镇计生中心服务站服务能力,中心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持证率达到100%。实施“数字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规范提升民办福利机构,采取民办公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和购买服务等措施,支持和规范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到2015年,实现以信息服务、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组织协调、紧急救助为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每个乡镇都有一所以上的老年福利机构,以山城镇、海龙镇、红梅镇为中心,将16所公办福利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改扩建为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综合性福利机构。力争到2015年,公办福

利机构容纳床位数达到4000张,民办福利机构容纳床位数达到1500张。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进一步依托社区,搞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六)健全社区服务管理。满足居民需求,加强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救助服务、为老服务、就业服务、商业服务、家政服务、专业型服务(文化体育、科普教育、卫生医疗、信息咨询、法律援助等)社区服务体系。开展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居民在社区得到更多优质服务。到2015年,所有城市社区要建立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农村社区实现全覆盖。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面积达到3500平方米以上,社区居委会办公和社区服务用房达到1500平方米以上。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一)完善社会应急保障体系。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强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气象灾害、地质地震灾害、森林火灾等监测预警和评估能力。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生产。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建设平安梅河口。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

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改善行政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社会监督。深化“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第八章 加强基础产业支撑能力,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交通、水利、土地、林业、数字化等基础产业建设,提高对全市发展的支撑能力。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强化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生态梅河口,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承载力。

一、加强基础产业建设

(一)交通网络。打造以高等级公路为主的“三纵五横”快速通道。加快营城子—松江河、吉林—沈阳、长春—通化高速公路建设,启动四平—松江河过境快速铁路、沈吉线铁路扩能改造、梅河口火车站扩建改造工程。实施国道黑大线牛心顶—草市60公里一级路改建;实施国道集锡线、省道长白线、靖西线98.2公里路面改造。

建成以梅河口城区为中心,辐射重点乡镇、周边市县的快速交通运输网。加快农村公路县级路梅海南线、六山线、梅海中线、进朝线和同马线151公里公路升级改建;新建红

梅镇至国道黑大线3.5公里公路建设;加快乡级公路靖兴线、双华线、山姜线、大吉线、柳进线、海福线、海双线和福三线109公里三级路升级改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成破损水泥路维修改造,逐年提高建设标准和硬化覆盖率。到2015年,新建农村水泥路130条,总长620公里。

加快客运站场和客运网络建设。规划新增客运线路14条,客运班线达到105条,客运班车达到124辆,确保长途客运网络覆盖省内主要城市,通达全国12个省市区。改扩建梅河口客运总站,新建山城镇、曙光镇、红梅镇二级客运站,维修改建牛心顶镇、新合镇、海龙镇客运站。衔接好城乡冷热线,百人以上自然屯通车率达到100%,新建农村候车亭100个。

(二)水利设施。围绕解决干旱缺水、防洪保安、水土保持、市区供水、节约用水等重点工作,完成辉发河堤防综合整治、小型农田水利、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山丘区塘坝、大中型灌区建筑物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高效灌溉、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农村安全饮水、中小河流治理、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等建设。将辉发河堤防拓展到山城镇、海龙镇,防洪能力提升到30—50年一遇标准。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大力推进节水型经济、节水型社会建设。到2015年,计划

用水量为2.5亿立方米,其中城市用水量7346万立方米,农业用水量1.78亿立方米。

(三)土地利用。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重点保障城镇及产业建设用地需求;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确保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开发利用与整治保护相协调,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后备资源。到2015年,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总量控制在370公顷,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占用耕地150公顷,一般建设项目占用耕地70公顷,城镇建设占用耕地150公顷;补充耕地3600公顷,其中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面积3000公顷,土地复垦面积200公顷。

(四)林业建设。坚持生态与产业并重,以建设现代林业、促进生态文明为目标,巩固生态林成果,高标准建设绿色城乡,发展林业经济,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提供支撑。优化东部林业生态建设区、中部林业生态恢复区、西部林业水源生态保护区布局。到2015年,完成林地还林5万亩,保护天然林资源;营造速生丰产林2万亩,累计发展到23.2万亩;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3万亩,累计发展到23.4万亩;发展以林下参、五味子等中草药种植为主的林地经济4000亩,累计发展到4.1万亩。有林地面积达到6.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达到 368 万立方米。

(五)加快“数字梅河口”建设。以把梅河口建成国内先进的信息化城市为目标,建立畅通的地下管网和空中微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g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