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史志编造事例三则

更新时间:2023-12-13 05: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罗炳辉世系考证一则

2006年5月,罗克彬在湖南娄底罗建平主持的罗氏通谱网上见到《藤桥罗氏源流繁衍世次(罗炳辉世系)》,题注:“罗晋华供稿,本文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文中说到云南罗炳辉先代与唐朝播州罗荣、明初同知罗琛相连,而且叙述特详,罗克彬很想考证其真伪,通过罗氏通谱网设法与昭通市盐津县志副总编罗晋华联系。

5月31日,罗克彬就《藤桥罗氏源流繁衍世次(罗炳辉世系)》一文在罗氏通谱网留言:“罗晋华同志:我拜读你在罗氏通谱网及其他网站上的多篇文章,想与你交流。可否告诉你的联系电话?我是贵州遵义罗氏,手中有康熙《罗氏族谱》刻本,你有关罗炳辉先世来历中唐罗荣至明罗琛的世系与此书甚合,不知是巧合,还是你文另有所本?另,此书明确记载,播州罗氏多有迁居云南昭通及其他地方者,且亦较详。想与你联系,核实一下。我的电话:13078584258。如蒙不弃,请速与我联系。”

罗建平主持热心,见此留言,迅即给罗克彬短信提供了罗晋华手机号码。从此,罗克彬开始与罗晋华电话联系。电话中,罗晋华称他有明嘉靖刻本罗氏族谱。为得一阅,罗克彬表示前往观看。得知罗克彬确要观看,罗晋华告知书已被盗,并告知公安局派出所要求追查,也叫罗克彬留意贵州旧书市场。同时,罗晋华称还有其他资料,于是罗克彬决定前往。结果到了云南盐津罗晋华处,除了他自己写的资料外,只见到田心乾隆刻本《罗氏族谱》残页及

手抄康熙遵义《罗氏族谱》片段,失望而归。同时,罗克彬送了一本影印康熙《罗氏族谱》及相机给罗晋华,希望他将相关资料拍成照片传递交流。

罗克彬返黔不久,罗晋华电话告知,被偷嘉靖老谱找到。罗克彬请他拍照或扫描、复印传观,未见结果。一再询问,罗晋华告知,他因修谱,导致家中经济困难,把嘉靖老谱卖了十多万以抵家用。罗克彬问他卖给谁的,他说不知道那人名字,只知道那人是广东的。经此种种,罗克彬判断,罗晋华文章言语,多有不实,于是2006年9月11日在罗氏通谱网就《藤桥罗氏源流繁衍世次(罗炳辉世系)》等文四次留言:一云“本文所述罗炳辉先世,似有所据。罗晋华所述,犹如小说,多系编造。”二云“罗晋华所撰罗炳辉电视片解说词,将罗炳辉先世上溯至明初罗琛、中唐罗荣,并无确据。”三云“晋华文章,述及罗炳辉先世来历,从唐至明一段,未见依据,难免编造。”四云 “罗炳辉先代世系,从唐代罗荣至明初罗琛,均在贵州遵义。遵义罗荣后裔族谱尚无此说,晋华此文更不可靠。”

后来,罗克彬与罗晋华通话中,罗晋华问上述留言是不是罗克彬的,罗克彬说是。罗晋华听了有些生气,认为是在诋毁他。现在检索网络,罗氏通谱网已将《藤桥罗氏源流繁衍世次(罗炳辉世系)》等文删除,罗克彬相应留言已难完整见到。

遵义罗克彬 2010年8月17日

昭通史志编造事例之二

“书称帝命,礼赞王言。龙章炳蔚,凤诏缤幡。只字褒扬,信有丝纶之美。一时宠锡,真如布帛之温。鸿恩既播,燕喜斯存。纪封赠。”等文字,是清朝遵义人、家谱学者罗源活编修的咸丰《罗氏宗谱》上的话,著作权人为罗源活。该书刻本还有两三套留存遵义族人手中,罗克彬手存该书复印件。出于交流目的,罗克彬把咸丰《罗氏宗谱》相关资料传给云南盐津罗晋华。没有想到,罗晋华得到资料后,移花接木,把罗源活咸丰《罗氏宗谱》上述文字说成是他声称的《豫章腾桥罗氏宗谱》里面的话,并扯上了乌蒙王罗阿杓。

在2008年3月14日罗氏通谱网文章《普洱夷都“乌蒙王”罗星史略》中,罗晋华称:“《豫章腾桥罗氏宗谱》在罗星封王中籍载:‘书称帝命,礼赞王言,龙章炳蔚,凤诏缤翻。只字褒扬,信有丝纶之美;一时宠赐,真如布帛之温。皇恩既播,燕喜斯存;纪封赠。’罗星的封王,在罗氏家族中是很荣耀的,自罗荣后他是家族中又一个封王者。”在此,罗晋华把罗星说成是播州罗荣的后代,并说罗星的封王,是播州罗氏家族中又一个封王者,是播州罗氏家族中很荣耀的事情。再者,经过罗晋华编造,本文开头引述文字的著作权人由清朝咸丰《罗氏宗谱》的作者罗源活偷换成了明朝嘉靖《豫章藤桥罗氏族谱》的作者罗钦云。只是,清苦一生、清白一生修谱的罗源活早居九泉之下,不能说话了。

至于《豫章藤桥罗氏宗谱》,罗晋华在《普洱夷都“乌蒙王”罗星史略》中的描述是:“1978年6月,在拆除柿子乡长春罗氏雕楼时,从正门门顶条石上找到一只黑漆楠木箱,内装三卷双面石印线装家谱,明嘉靖九年罗钦云编纂。1993年盐津文化先贤李再伦老先生校译、方知其史学价值。明嘉靖版《腾桥罗氏宗谱》是罗国泷于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从奎香抚夷州阿铁戛(今罗炳辉将军纪念馆)带走的。”对于此谱,罗克彬手中没有,也没有见过,只听罗晋华说他有。罗克彬的判断,根本就不存在《豫章藤桥罗氏宗谱》,所谓的《豫章藤桥罗氏宗谱》完全是罗晋华编造家谱以联宗推销谱书打的幌子。

遵义罗克彬 2010年8月19日

昭通史志编造事例之三

“从罗荣公开始,至六十二世祖琛公之子铎公被授神威将军镇守九江后,罗炳辉将军的先祖已在播州世袭了二十六代。”这是抗日先烽罗炳辉网站2007年6月4日文章《罗炳辉讲军家世揭秘》里的话。所引文字,因涉及罗炳辉将军家族世系,外人自然很难知晓事实真伪。族人一望便知,这是有人编造史志,利用已居九泉之下不能说话的罗炳辉作为旗号赚取商业利益打的幌子。

以罗炳辉将军作为幌子谋取商业利益进行忽悠,最好下手的地方,一是罗炳辉将军的老乡,二是罗炳辉将军的家人。老乡,范围可大可小。小则罗炳辉故居周围方圆几里,大则彝良一县,昭通一市,云南一省的原住新迁居民。家人亦然,小则罗炳辉子女数人,大则罗炳辉堂兄族弟直至罗炳辉将军整个族人。罗炳辉将军族人也有大有小。小则彝良一地,大则昭通云南,再大则西南数省罗氏及整个中国罗氏。有人志向不小,骗忽悠对象就罗炳辉家人而论,已不满足于彝良、昭通、云南一地罗氏族人,而志在西南甚至半个中国罗氏族人。

本文开头所引文字,主要涉及三个历史人物:播州罗荣、同知罗琛、彝良罗炳辉。据遵义罗氏族谱、地方志书,罗荣为唐代宗大历年间入据播州并世居于此的历史人物,明时后裔世袭播州宣慰同知,与宣慰杨氏同长播州。道光《遵义府志》、民国《贵州通志》各有专章叙其缘由。二十六代孙罗琛,

遵义县文化体育局办公室 2006年6月19日印 -----------------------------------------------------------------

共印3份

遵南乡镇的天官

受天子之命而做官,是为天官。今天公务员队伍庞大,天官已不稀奇。然在古代,民多官少,官之少见远非今日可比。是以天官多有故事。不才耳闻,茅栗镇有刘天官,为刘征,官至县令,其墓尚存。尚稽镇有万天官,墓尚存,然其人其事无从考究。新民镇有李天官,即进士李为,官至西陵县令。尝长贵山书院,时贵州最高学府,相当于今贵州大学,亦可谓贵州大学前身。铁厂李天官,仅听其名,不闻其详。

罗氏迁徙诗八句现象

平地干戈闹若蛙,红巾趍散各天涯。麻阳太守麒麟种,永合綦南单播花。 一姓改为三五姓,一家分作万千家。若还是我亲骨脉,代代儿孙读五车。 此八句诗,多见于罗氏家谱,文字差异也多,但大体还算一致。前述所引,载遵义锦水敦睦堂康熙五十一年《罗氏族谱》,刻本尚存,为本人所见最早版本。诗题“先世遗诗”,并注:“此诗不知出何祖之手□,字句多不可晓。第相传已久,乃先人手泽,不敢遗,仍附刻。”

八句诗基本上只在罗氏族群中流传,而且流传那样广和那样久,是很有意思的民俗心理现象,可能有很独特的历史文化原因。如能将此八句诗的最

初出现、流传演变考证清楚,将可以写出一篇很有价值的罗氏迁移史甚至中国流民史。只是,这八句诗多在民间流传,未见官书载录,详加研究颇为不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fq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