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上工业月报主要指标解释

更新时间:2023-09-18 22:28: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几个容易理解错误的指标:

2、新产品产值; 4、出口交货值;5、用电量;

13、利润总额;15、流动资产平均余额;17、产成品存货;18、本年折旧; 22、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23、设备购置费;27、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09年经济指标月报取消的指标:

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工业中间投入;

注:因为取消这两个指标,请使用08年空白纸质报表填报的企业不要填错行!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报、台账

主要指标解释

一、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月报)

★:本报表填列时应注意本月数和本月止累计数区别。

1、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计算公式:工业总产值=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

差额价值。

注意:以不含税价计算;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都要计入工业总产值,不管是否已经销

售出去。

2、新产品产值:既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

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注意:以不含税价计算;只要是报告期内生产的新产品都要计入,不管是否已经销售出

去。

一般的改变产品型号、款式(如服装企业今年生产新的衬衫款式)没有重大技术改进的,不能计算新产品产值。

3、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本年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

计算公式:销售成品价值+半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

注意:以不含税价计算。只要是报告期内销售出去的都要计入销售产值,不管是否已

经收到货款。

4、出口交货值:指工业企业交给外贸部门或自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用外汇价格结算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品价值。

注意:要把外汇价格按交易时的汇率折成人民币计算;工业企业通过自营出口、外贸公司出口都纳入“出口交货值”统计范围。

5、工业用电量:指企业本期工业生产所消耗的电量,既包括购自电网的电量,也包括自备发电量。用电量一般可从电表的期末读数和期初读数相减得出。 注:1吨柴油大约折算为4000度电

二、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

★本报表中提到的“累计数”都是指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

6.主营业务收入:是累计数。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产品销售收入”的本期累计数代替。

7.主营业务成本:是累计数。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产品销售成本”的本期累计数代替。

8.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累计数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初至报告期

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的本期累计数代替。

9.营业费用:是累计数。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填列。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产品销售费用”的本期累计数代替。

10.管理费用:是累计数。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填列。

11.财务费用:是累计数。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汇兑损失以及相关的金融机构手续费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填列。

12.利息净支出:是累计数。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利息支出扣除利息收入后的净额。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归纳计算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填列。

13.利润总额:是累计数。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的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填列。

注意:个别企业理解为营业利润,直接填报会计报表中的“营业利润”的数据,是错误的。

14.资产合计:是期末数。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期末数填列。

15、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是平均数。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 计算公式为:(以2008年6月份填报本报表为例)

1至3月各月月初、月末流动资产账面数?6

其中:

流动资产月平均余额?

月初流动资产合计?月末流动资产合计

216、应收帐款:是期末数。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款项。该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的期末数填报。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应收帐款净额” 期末数代替。

17、产成品存货:是期末数。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产成品”的期末数填报。

注意:个别企业理解为全部存货,是错误的。这里的产成品存货只包括企业已经生产完工入库的产品,而不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半成品、在产品等存货。

18、“本年折旧”:是累计数。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是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列。若企业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该指标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期增加数填列。

注意:个别企业理解为历年来的累计折旧,是错误的。这里的本年折旧仅指当年的折旧。

19.负债合计:是期末数。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偿还形式包括货币、资产或提供劳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

20.应交增值税:是累计数。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指企业应交增值税额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

计算公式为: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

21.银行贷款余额:是期末数。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尚未偿还的各种借款。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整理计算填报。

22.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是累计数。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是以货币表示的工作量指标,包括实际完成的建筑安装工程价值,设备、工具、器具的购置费,以及实际发生的其他费用。没用到工程实体的建筑材料、工程预付款和没有进行安装的

需要安装的设备等,都不能计算投资完成额。

注意:个别企业填报成了历年来的累计实际投资,是错误的;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仅指当年实际投入的,或可以理解为当年实际工程进度的投资;而不能把以前年度已经投资的计算进来。

23.固定资产投资额中设备购置费:是累计数。指把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转为固定资产的购置活动,包括建设单位或企业、事业单位购置或自制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设备、工具、器具的价值。新建单位及扩建单位的新建车间,按照设计或计划要求购置或自制的全部设备、工具、器具,不论是否达到固定资产标准均计入“设备工具器具购置”中。指企业设备购置费本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

注意:理解同22中的注意点。

24.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是累计数。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年初至报告期累计数。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企业内部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展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

25.购置技术成果费用:是累计数。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购买国内、外其他单位技术成果的经费支出,年初至报告期累计。包括购买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图纸、配方、专利、技术诀窍及关键设备的费用支出。

26.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是累计数。是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两部分。可分为:(1)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其他工资。(2)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是指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其他从业人员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支付给再就业离退休人员的劳动报酬和外籍、港、澳、台人员的劳动报酬等其他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

27.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平均数。指年报告期平均拥有的人数。 其计算公式为:(以2008年6月份填报本报表为例)

1月平均人数+2月平均人数+??+6月平均人数

6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 其中:

月平均人数 =

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

2

注意:个别企业直接把期末人数填报上来,是错误的。平均人数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

补充:(08年统计台账)工业中间投入: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指标。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对企业来讲,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对企业内部会计明细表的有关科目进行归类整理计算。因此,准确掌握中间投入的计算原则和资料取材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2)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等的转移价值。

(3)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一致,即计入了工业中间投入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必须是计入了工业总产值的部分。

为了使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更加准确,将工业中间投入进一步细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财务费用五个指标,企业应首先计算出这五个指标,再加总计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其中直接材料、财务费用根据有关会计明细科目填报。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可采用倒扣法,即从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中分别扣除下列项目:(1)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用的摊销;(2)直接或间接支付给个人的部分,如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差旅费中个人所得部分等;(3)支付给不构成非物质生产部门(指除工业,农业,运输邮电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以外的部分)收入的各种税金、规费及其他费用,如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山资源补偿费、排污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f8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