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

更新时间:2023-07-20 03: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

《西部金融》2009年第2

期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

的角色定位和作用发挥

肖文玲宋伟

250001)(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济南

本文介绍了全面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对风险导向审计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进行了摘要:

分析,认为风险导向审计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在明确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定位后,本文详细阐述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商业银行运用的具体程序,并深刻剖析了其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积极影响。

风险导向审计;全面风险管理;角色定位;作用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F830.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17-2009(2)-0029-02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

(一)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2004年,巴塞尔委员会为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公布了新资本协议,引入了最低资本、监督检查和市场约束三个支柱,并在监管资本计量方面进行了两项重大创新:一是在第一支柱资本充足率的管理中全面反映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二是引入了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风险价值分析法、操作风险标准计量法。全面风险管理以其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等四个显著的基本特征,也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普遍采用并成为主流管理模式。

(二)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实质是以被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对被审单位可能引起重大错报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将有限的审计资源集中在高风险领域,合理配置审计资源,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审计方法,是一种基于战略系统观的审计新理念。

二、风险导向审计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角色定位

(一)风险导向审计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商业银行管理层是全面风险管理的设计者和执行者,而风险导向审计则对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流程效果和效率进行检查、评价、报告和提出审计建议,帮助识别、评价和实施风险管理方法和控制。两者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风险导向审计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工作的结合点,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审计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内部审计做了以下表述:内部审计本身就是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是内部管理的延伸。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在面对各类风险叠加显现的情况下,选择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必然,而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确认和评价的风险导向审计自然也就成为商业银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风险导向审计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已经渗透到企业风险管理的全过程中,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风险导向审计是侧重风险监控的经营管理审计,审计过程即是以降低风险为主旨的企业增值过程,是对风险管理的再管理。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

(一)商业银行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定位

收稿日期:2009-1

肖文玲,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作者简介:

宋伟,现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

29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风险

《西部金融》2009年第2

将风险导向审计与银行的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从宏观到微观,至上而下地全面分析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中的若干风险因素,对银行的外部环境、内部控制、商业银行经营及业务操作流程等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以实现内部审计参与管理、差错纠正、防范风险、增加价值的目标。

(二)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商业银行运用的具体程序

1、分析评价商业银行外部环境。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时,应重点分析以下外部影响因素:政治、法律环境,国内、国外经济金融形势,货币政策目标,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及金融监管的有效性等。

2、评价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环境。风险导向审计注重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全方位评价,将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在评价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环境时,除相应的会计控制、程序控制、风险控制等内部控制外,还应关注: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与理念、组织结构、风险管理战略、管理者素质、偏好、政策与过程等。

3、关注银行业务及经营中的重要风险点及风险域。应关注政策制度变更及金融业务创新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如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核算、表外业务处理是否规范等,应加强政策、准则或制度变更阶段的审计及手工操作或手工与电算化操作并存阶段向电算化操作转型阶段的审计等,抓住每一阶段的审计重点。在对业务经营风险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分析评估基础上,还应对其风险严重程度做出判断与分类,可借鉴杜邦“沸腾壶”(boilingpot)模型,将错报风险划分为高风险、敏感风险、适中风险和低风险等几个层次,或直接引用《巴塞尔协议》风险评级的方法,确定不同的风险系数从0-100%,只有准确地判断了重大风险点和重大风险域,才能合理有效地分配审计资源,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效率优先的同时,可能产生审计风险甚至审计失败,因此,应结合重大风险各因素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运用“沸腾壶”模型中的风险层次的细分法,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风险权重,将审计资源向重点风险领域倾斜,对于高风险层次的风险因素甚至可以放弃抽查法,实施全面审计;对处于敏感风险性质的风险因素,一般抽样50%;对适中风险和低风险可减少抽样比例,以实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在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的同时,强化银行风险管理。

(三)风险导向审计对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积极影响

1、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揭示更加准确、有效。外部审计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进行复核,经常能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但对商业银行的管理环境和运作过程不十分熟悉,决定其提供的风险管理服务不能做到贴近内部管理,不能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负责。

内部审计部门对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更了解,在全面风险管理方面拥有外部审计师无可比拟的优势。他们以风险发生可能性大小为依据,深入经营管理过程和行为,在业务经营、财务管理、费用控制等各方面查找并防范风险,通过内部视角,敏锐观察经营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风险因素,快速传递管理中存在的缺陷或失败,促使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做出快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纠正不当行为。

2、有效补充全面风险管理的风险控制程序。实施风险导向审计,从整体上把握审计风险因素,合理整合审计资源,警惕可能目标、运营和资源的重大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风险。在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阶段,将风险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在整个审计过程贯穿对风险的关注,充分考虑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具体讲,在审计计划阶段,考虑活动存在的风险,在评估风险优先次序的基础上安排审计工作,按照风险大小配置审计资源;在审计实施阶段中,通过检查、评价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发现风险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在审计报告阶段,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协助确定、评价并实施针对风险管理的控制措施。

3、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并进而推动商业银行“有质量”地发展。风险导向审计通过科学和精细化的方法、模型,及时动态检测揭示金融风险,约束经营行为,促进经营模式的转变和经营行为的理性化,实现风险可控下的有效发展。

4、有助于全面风险管理作用的最大化,并实现商业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有助于银行资本、规模、速度、效益持续动态平衡,确保风险计量与监控、资本分配、绩效衡量与考核的质量,以及增强资产定价的合理性,使风险管理战略更加符合股东、管理层、员工和客户的最大利益,从而实现商业银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责任编辑、校对:马战军

3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9f61.html

Top